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487部分

跃马大唐-第487部分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做尽羞耻之事,方消今日心中之恨。

    “罢了罢了,到此为止。话说,王源不是有新曲献上么?怎么闹了半天吵吵闹闹的谈些别的无干之事上去了。”玄宗呵呵笑道。

    “是啊,王节度使,你们可以开始了。”杨贵妃微笑道。

    王源拱手应命,和高墨颜低语了几句,高墨颜缓缓移步坐在了古琴之旁,伸手在琴弦上轻拂,开始叮叮咚咚的调起琴弦来。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单是在高墨颜调弦的动作和发出的断续琴音之中,便知道高墨颜是弹琴的高手。这一点玄宗和贵妃都是个中人,都能看得出。看到王源的这位夫人虽然身形不是大唐女子的完美之态,显得略显瘦高。但很显然王源看中的不是长相和珠圆玉润的身材,而是此女的才艺了。

    王源手持洞箫上前,利用高墨颜调弦的间隙朝杨贵妃拱手道:“臣听闻贵妃娘娘最近在研作新调之曲,所以臣这一次献上的也是如同上次《在水一方》那一首的新调。歌词力求白话通俗易懂,不求工整押韵。所以一会儿此曲奏出,陛下和娘娘听到词义不甚工整时无需诧异,那是臣故意为之。”

    杨贵妃笑道:“这又是一首新曲么?这可太好了。上次便说了,独乐了不如众乐乐,通俗易懂的新曲正是我竭力要宣扬的,百姓们也可于我们同乐嘛。而且这种新曲也未见得便低俗了似的,要知道你的那首《在水一方》传出宫之后,大唐上下可是风靡了很久呢。”

    王源微笑点头,他当然知道那首歌的风靡,因为成都府中也流行过一段时间,王源焉能不知。

    “娘娘这么说,臣就放心了。那么臣就献丑了,谨以此曲,为娘娘芳辰为贺!”

    王源拱手退下,来到高墨颜身边站定,微笑问道:“可调弦完毕了?”

    高墨颜微笑点头,王源道:“那便开始了吧。”

    王源伸洞箫在小几上啪啪啪轻轻敲击三下,顿时四周雅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开始静听。高墨颜素手如花般轻轻舒展,在古琴上拨出了第一个音符,一时间琴音悠悠如流水淙淙,片刻后琴声繁复变化,音调变得瑰丽华美,回旋往复,越来越瑰丽。而王源的洞箫之声也适时响起,像是一抹飞鸿一闪而没,然后琴声中,高墨颜甜美的声音轻轻响起。

    漫天飞花雨,飘啊飘的缠绵。

    洒下不能收拾、忍不得地娇艳。

    原谅我的眼,看不尽一世缘。

    故事不可来回,泪光却是美。

    看一眼再看一眼,看不回永远。

    曲曲折折的路,太苦太难太艰险。

    幽幽一笑,采不完的柔媚。

    只为拥有一回,天经地义的醉。

    原谅我的眼,看不尽一世缘。

    故事不可来回,泪光却是美。

    看一眼再看一眼,看不回永远。

    曲曲折折的路,太苦太难太艰险。

    幽幽一笑,采不完的柔媚。

    只为拥有一回,天经地义的醉。

    啊。。。。。。

    高墨颜的歌声曲折婉转,百转千回,在琴声中来回迂回飘荡。随着高墨颜的哼唱之声逐渐消失,琴音婉转若清风拂过,洞箫之声如飞鸿展翼再次出现在琴声之中,然后伴随着最后的琴声缓缓消失于无踪。

    座上众人雅雀无声呆呆的坐着,听的如痴如醉。玄宗半张着嘴巴发呆,杨贵妃的眼中晶晶闪亮,似乎噙着泪水。不知是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声,顿时惊醒了座上的所有人,然后掌声如雷而起,喝彩声不绝于耳。

    “好曲,华美瑰丽,匪夷所思。”

    “是啊,虽然词意显得有些直白,但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这个王节度使当真大才之人。音律竟然如此精通。”

    “是啊,佩服,佩服之极。”

    在座的都是朝中官员,大多数全都在诗文音律上有所造诣,也许写不出来好曲好诗,但并不影响他们懂得鉴赏。即使此曲并非他们平日熟悉的大唐曲风,曲词也显得和平日的语境格格不入,但依旧得到了他们的盛赞。他们赞叹的不仅是此曲本身,还赞叹于原来可以这么谱曲填词,当真是在眼前开辟了天地,大开眼界。

    杨贵妃的身子微微颤抖着,此曲勾起她内心深处许多的回忆,让人难以言说。此曲王源献给自己,似乎是在写自己,但却又不全是自己。似是而非是,似有而若无,朦胧的意境勾起了她心底深处的感伤,故而感动的泪水盈眶。

    “好曲,好曲。王源大才。”玄宗抚掌赞道。

    王源和高墨颜微笑点头,朝周围鼓掌喝彩的众人点头示意。

    杨贵妃逝去眼中之泪,开口问道:“此曲叫什么名字?”

    王源微笑道:“回禀娘娘,此曲名《天地醉》。今日娘娘芳辰,天地为之而醉,便是此意。”

    杨贵妃点头道:“好,好名字,多谢你,这曲子我要立刻学会,让你的夫人今晚留下来教教我。”

    (ps:天地醉这首歌是一首老歌,我敢说很多人都没听过这首歌。但我听这首歌的时候单曲循环了很久。这首歌写的非常好,正如正文中有人评价的那样,曲调瑰丽华美、匪夷所思、引人遐想。这首歌其实是96版笑傲江湖的插曲,当令狐冲见到任盈盈真容时此曲响起,那场面让我一直挥之不去。黄霑的曲子如同神来之笔,李安修的词相得益彰,更让我觉得不可或缺的是林青霞的演唱。正是她的毫无技巧稍显稚嫩的演唱,才让这首歌有了更吸引人的魅力。个人这么认为这是遗珠之作。本来想将歌词改的古风一些,忽然发现好像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你们如果听了觉得不好听的话,那么……你们来打我呀。ps:建议在晚上看着歌词戴着耳机听这首歌。)

第六**章 惊变

    座上官员热烈的议论着,谈论此曲之妙,赞颂王源大才。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赞美之词,安禄山便不这么认为。他撇嘴对王源道:“娘娘的大好日子,你献的什么曲?把贵妃娘娘都弄哭了。我若没听错的话,歌词里说什么太苦太难什么艰险之类的话,这种场合你写这些东西,不觉得煞风景么?”

    众人听他言语,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好像确实不该献这样的曲子在今日。玄宗经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不是滋味,特别是贵妃娘娘一流泪,玄宗便也觉得王源的曲儿虽好,但却有些不合时宜了。

    杨贵妃听了这话皱眉道:“你懂什么?什么叫煞风景?今夜有了王源献出的这首曲子,这才是最后的完美。曲中之意你又能听出来多少?便在此大放厥词?我不许你胡乱指谪此曲。”

    众人都诧异不已,贵妃娘娘可从不在公开场合斥责别人,给人的印象都是沉静和气的样子,没想到今天竟然对着安禄山说了这些重话。安禄山也吓了一跳,忙道:“贵妃娘娘不要恼怒,臣多嘴了,臣该死。”

    玄宗哈哈一笑出声为安禄山解围道:“好了好了,众人听曲,各有所思所想罢了。此曲既是王源献给爱妃的,爱妃说好那便是好,旁人听不惯便不听就是了。总之,爱妃开心才是你最重要的。”

    “陛下说的对,娘娘喜欢便好,其他人没有发言权。”不少官员连忙附和道。

    玄宗看着杨贵妃道:“爱妃今晚开心么?”

    杨贵妃身子微微晃动,笑道:“开心的,多谢三郎了。”

    玄宗笑道:“这是什么话?还谢朕作甚?我瞧爱妃多饮了几杯酒,好像有些醉意了。莫若乘兴而散,宴席到此为止如何?朕有些倦意了。”

    杨贵妃点头道:“好,便听陛下的便是,陛下今日一天可伤了不少的神,原该早些歇息的,已经快三更了。”

    玄宗微笑点头,伸手招过高力士来吩咐道:“力士告知众臣,他们可留此畅饮,朕和贵妃却要回宫歇息了。着陈玄礼让人好生的戒备左右,散场时保证众大臣安然抵家便可。”

    “老奴遵命!”高力士沉声应了,刚欲起身宣布此事,猛见到一名内侍匆匆从南门屏风处闯入,神色慌张的直奔龙案而来。

    高力士皱眉喝道:“李德宝,你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那内侍脸色紧张之极,快步走到高力士身边,低声道:“高爷爷,大事不好了。”

    高力士斥道:“什么事?你慌什么,抖什么?”

    那内侍咽着吐沫低声道:“奴婢没法不发抖啊,刚刚得到的消息,李相国……李相国他死了。”

    “啊?”高力士身子一哆嗦,攥在手中不离身的拂尘抓握不住落到地上。高力士伸出苍老枯瘦的手指,一把抓在那内侍的肩头上喝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内侍李德宝疼的龇牙咧嘴,但还是忍住疼痛道:“奴婢说,刚得到消息,李相国刚刚升天了。”

    高力士这一次没有听错,脸色顿时变得惊恐起来,愣了半晌沉声道:“先等着,我禀报陛下。”

    高力士忙匆匆走到正准备离席的玄宗身边,低声将内侍的话说了一遍,玄宗和杨贵妃都惊的睁大眼睛。玄宗面色煞白,一屁股坐下,惊骇大声道:“怎么可能?刚刚走得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就死了?”

    玄宗这一嗓子让本已经注意有些不对劲的群臣们都惊的目瞪口呆。接下来玄宗叫那内侍近前禀报,那内侍当着群臣的面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李林甫的府中人赶到兴庆宫中禀报了李林甫的死讯,来人支支吾吾没有说出死因来。内侍李德宝也不敢多问,赶忙将这个消息禀报了进来。

    群臣呆若木鸡,一个多时辰前,李林甫还坐在这里谈笑风生,怎么离开回府之后便忽然毙命?这里边绝对大有文章。

    玄宗压抑着心中的悲痛,沉声道:“传相国府送信的人来问话。”

    内侍急忙传旨,不久后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哭丧着脸急匆匆进来,一到玄宗面前便放声大哭起来:“陛下,陛下,臣李岫见过陛下,父亲大人他……他归天了。”

    座上众臣尽皆愕然,李岫是李林甫的长子李岫,在将作监任职。闻听李岫大哭亲口说出这个消息,那么事情想必是真的了。

    高力士在旁道:“李岫,今日是贵妃娘娘的好日子,你怎可哭叫?”

    杨贵妃轻声道:“不要责怪他,李相国去世,他如何不悲痛?”

    高力士点头称是,退到一旁。玄宗嘴角抖动,皱眉问道:“李岫,怎么回事?刚才相国还好的很,只是有些气喘,怎地一会功夫人便没了?”

    李岫呜咽着哭泣,跪在地上期期艾艾的道:“臣……臣……”

    “你倒是说啊,吞吞吐吐的作甚?”玄宗急道。

    “臣……臣不敢说。”李岫低声道。

    玄宗诧异道:“怎么不敢说?另有别情不成?说,朕在这里你怕什么?”

    李岫道:“陛下当真要臣说么?”

    “你这蠢儿,要急死朕么?”玄宗骂道。

    杨贵妃柔声道:“李岫,你有什么话便直说,陛下给你做主你还怕什么?站起来回话。”

    李岫站起身来,伸袖子擦擦眼泪道:“好,既然陛下和娘娘都给我做主,那臣便说了。陛下听了之后不要多心,臣知道此事和陛下无干。”

    玄宗越发的诧异道:“朕多什么心?你这李岫怕是糊涂了吧。快说。”

    李岫呼了口气终于开始沉声讲述起来。原来李林甫身子不适从宴席上告退之后,仆役们便将李林甫抬回了相国府。在后宅休息静养了片刻,又喝了点药之后,李林甫的症状好了许多,人也松快了不少。这时候玄宗下令的宫中刘御医赶到相国府中,说是陛下旨意要来瞧瞧相国,表达关爱之意。李林甫自然是感激不尽。那刘御医便替李林甫望闻问切了一番,然后告诉李林甫,他有一剂药方可以治疗李林甫的咳喘之症,要亲自煎熬了给李林甫治病。

    李林甫当然很是高兴,陛下派来的御医必是经过选择的,正是为了自己的病症而来。此刻御医说有对症之药,李林甫自然求之不得,将之当作了陛下的恩惠了。

    于是乎,那刘御医便开始亲自为李林甫配药煎熬,并且亲自看着李林甫服用了之后这才告辞离去。然而,就在他离去不久,李林甫便开始胸口绞痛的厉害,家中人急着不知如何是好,家里日常给治病的医师赶到时,李林甫已经气若游丝了。医师回天乏术,眼睁睁看着李林甫在自己面前断了气,他们也诧异怎么会突然间病情恶化到如此的地步。最后他们检查了李林甫刚刚服下的那碗药,竟发觉药物之中有致命之毒。总李林甫的口中用银针刺探,也发现了残留的毒物,李林甫竟然是被刚才的那刘御医哄着喝了一碗毒药而导致气绝身亡。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