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交锋 >

第752部分

交锋-第752部分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在一起办公确实有利于‘管理’。”李邦藩点了点头,政保局的一处和三处,都是纯正的军统投诚人员和中统投诚人员。

    集中放在一起便于管理,可不利于控制。这些人容易抱团,他们终日在一起,如果有人煽动,很容易出事。如果想在他们当中安插线人,也很是不方便。

    想像一相,如果把一处和三处合在一起办公,是不是很有趣?军统的人当处长,中统的人当副处长,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或许,像杜华山这种情况,就应该能杜绝了。

    “孙处长提议,如果这次抓的人要处决,最好由他们自己人动手。局座,这种考验人的手段,是不是太残忍了?”朱慕云说。刚才李邦藩也说到了,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朱慕云相信,孙明华让刘上书处决孔祥宇,一定是经过李邦藩同意的。为的,就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他们要考验刘上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考验,应该在刘上书担任一科长之前,而不是之后。

    “非常人就得用非常手段,这些从那边过来的,始终都不能太过相信。”李邦藩提醒着说。

    “好吧,如果确实有需要处决的人,我可以安排他们自己动手。只是,这批人对皇军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应该不会被处决。”朱慕云说。

    “只要想杀人,就能找到理由。”李邦藩淡淡的说,这些投降过来的人,都是不可靠的。要不是没有办法,他甚至想将这些投降过来的人,全部送去当苦力。

    “是。”朱慕云突然觉得不寒而栗,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李邦藩吧。只要杀人,总能找到理由,这是人说的话吗?

    “另外还有件事,你必须配合中江实业银行完成。”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就算朱慕云不来找他,他也会专门找朱慕云谈一下。

    “配合中江实业银行?”朱慕云诧异的说,他突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今年元月份,南京政府设立中央储备银行,并发行中储券。可中储券一向只在长沙中下游一带游通,至于华中地区,主要还是以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以及法币为主。

    难道说,中储券要开始进入古星了么?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发现

    朱慕云猜测的没错,中储券确实要进古星了。只是,中储券的推行,阻力很大。至少,在上海是如此。中江实业银行和中央储备银行古星分行是中储券在古星的发行和推广机构。

    为了避免像上海那样,遇到商家和百姓的强力抵制,要预先与政保局合作,通过特别手段,迅速推广中储券。

    推广中储券的第一步,就是兑换法币。现在法币依然是国内的“法定货币”,无论是在华北还是华中,上海还是古星,法币都能顺利流通。可是,南京政府和日本已经意识到,这种局面对他们的统治极为不利。

    日本早在古星发生了军票,现在的各种税收、日军的军费开支,包括朱慕云的官方薪水,都是以军用票发放的。

    “以后,关、盐、统税等税收,一律只收中储券,皇军支出的军费、日商收购物资的资金,都用中储券支付等办法。你的经济处,收付的各种费用,也必须以中储券作为唯一货币。最迟到今年底,法币就要退出古星市场,明年初,古星周边县市的法币,将全部退出市场。”李邦藩缓缓的说。

    “那军用票呢?”朱慕云说,这可是日本控制和掠夺控制区物资和金融的最重要工具,他们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呢。

    朱慕云一直喜欢使用硬通货结算,也是因为很清楚,市面上的这些纸币,随时可能贬值。到时候收的再多,也是一张废纸。

    “暂时共存,现在要驱逐的是法币。中储券将与法币按照一比二的汇率兑换,我们的任务,是保证法币无法在古星立足,市面上的法币,不再流通使用。”李邦藩说,这件事,仅靠朱慕云一人是不能完成的,需要政府机关通力合作。

    李邦藩之所以特意告诉朱慕云,只是要告诫他,以后要注意,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再使用金条、银元、法币,那就是违法了。

    至于军用票,其实一点影响也没有。就算军用票以后退出市场,也只是从台前退到了幕后。甚至,能更好的为日军服务。

    “局座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朱慕云说。

    “很快,就要颁布实施《妨害新币治罪暂行条例》,你身为执法人员,可不能知法犯法。”李邦藩提醒着说。

    “那是当然,以后我手里只有中储券,不会再有法币和其他货币。身为执法人员,我们不但要带头使用中储券,还要告诉身边的人,都要使用中储券。”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从踏入政保局的那一刻起,朱慕云就已经犯法了。他是军统的卧底,日军的死敌。不要说使用对方货币的事,更严重的事情,朱慕云不知道干了多少。甚至,政保局的姜天明、阳金曲、马兴标、贾晓天等等,很多人出了意外,都是朱慕云一手造成的。

    “那就好。”李邦藩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拉开抽屉,拿出几张纸币,递给朱慕云,说:“这就是中储券,你看看吧。”

    中储券首批发行的有1元、5元、10元券和1分、5分、1角、2角、5角辅币券。这些纸币都是由日本本土的静冈工场、凸版印刷富士工场等厂家印刷,纸质精良,印刷精美。

    “不比法币差。”朱慕云随即拿出身上的法币对比,为了与法币抗衡,中储券在印刷上也下了大本钱。

    法币是在外国的支持下印刷的,无论是技术还是纸张,都还不错。中储券是日本印刷的,为了不让老百姓觉得中储券不如法币,从刚开始的印刷上,就下了功夫。至少,比日军发生的军用票,感觉要好得多。

    而且,这是“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对老百姓而言,看着上面的先总理像,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当然,这是日本本土印刷的,质量一流。”李邦藩得意的说,大日本的印刷术,比中国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就算中国用的是外国技术和设备,可是中储券丝毫不比法币差。

    “局座,这是咱们自己印刷的货币,以后是不是可以放肆用了?”朱慕云一脸向往的说,以前南京政府没有自己的货币,市场上充斥着法币、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

    而**根据地还有一些本地货币,各种货币大行其道,反倒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没有自己的货币。年初,成立中央储备银行后,终于推行中储券。只是,在上海的时候,中储券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不但面临百姓的不信任,还有法币的阻击,同时还有军用票、华兴券以及联银券的竞争。到目前为止,中储券能流通的区域也只是芜湖以下,蚌埠以南及杭州以北的长江下游地区。到现在快八月了,才开始进入古星。

    “想什么好事呢?军用票也是我们自己印的,能随便用么?”李邦藩说。

    “既然中储券与法币是按一比二回收,那回收后的法币,是不是可以当作福利发放?”朱慕云问,法币名义上来说,是民国的法定货币,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必须承认它的合法地位。

    因此,就算法币在古星不能流通,但在古星之外的其他地方还是很好使的。比如说重庆,如果古星的法币成了废纸,收集几箱送给邓湘涛,绝对是天大的人情。在重庆或者其他国统区,这些都是真正的钞票,是能买到真金白银的。

    “你觉得可能么?按照其他地区的方式,这些法币会拿到国统区或者**的根据地使用,大量采购他们的物资,从经济上拖垮他们。这件事,你也可以参与进来。”李邦藩微笑着说。

    中储券是自己印的,回收来的法币,当然要废物利用。法币收在手里是废纸,最好的办法是换回物资。

    “这个主意妙。”朱慕云赞叹着说,但他心里却很警惕,日本人实在太阴险了,这不是变相掠夺根据地的物资,破坏根据地的经济么?

    “你的任务,是让那些拿着法币去购买的物资的商人,能平安出城。他们的物资收购回来后,可以顺利进城。”李邦藩叮嘱着说,所有的物资,进城的时候,都会经过缉查科的检查。

    像水稻、小麦、棉花、生漆、茶叶、桐油、猪鬃、牛羊皮等都属于军用专卖品。在古星,这些物资都只能由日商洋行等合作社专门收购,一旦其他商人买卖,都是要处罚的。朱慕云的经济处之所以油水丰厚,就是可以对这些物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问题。”朱慕云高兴的说,经济处经手的货物越多,他能赚到的利润也是就越多。

    只是,如果这些货物都是从根据地或者国统区采购来的,他就高兴不起来了。日本人这种变相的掠夺,最终受苦的,只会是百姓。比如说根据地的货物,全部加起来都只值一百万法币,突然之间涌入两百万法币,他们的货物马上就贬值一半了。

    从李邦藩的办公室离开后,朱慕云心情很沉重。可是,他脸上又得表现得喜悦之情,无论是特警第三队的破获,还是新的任务,以及即将涌向古星的各类巨量物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日军大肆从根据地采购物资,必然使得根据地的物资缺乏。新四军是依附于根据地的,如果根据地的物资缺乏了,新四军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个情况,必须迅速向家里汇报。一旦日军采取这种手段,根据地防不胜防。毕竟,法币是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法定货币,商人拿着法币到根据地采购百姓手里的物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拒绝。

    这是一场经济战,可是,却比正面战场的战争还要重要。然而,朱慕云苦思冥想,到现在还没有想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世友,那是朱处长的车子吗?”徐世泉与吕世友在中山大道临街的酒楼吃饭,眼尖的徐世泉突然指着街上的一辆汽车,问对面的吕世友。

    “没错。”吕世友看清了车牌,以后就要在朱慕云的手下做事了,记住长官的车牌,是最基本的要求。

    “据说局里很多长官都住在白石路。”徐世泉说,他原是特警第三队的交通,对政保局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只是,白石路的巡警特别多,晚上经常有宪兵巡行,对他们这些特务人员来说,白石路是能不去,就尽量别去。

    “要不要去认个门?”吕世友提议。

    “当然,以后这可是咱们的长官。以后想要混得好,必须跟他搞好关系。”徐世泉说。

    “据说朱慕云最喜欢的就是金条。”吕世友说,朱慕云喜欢金条,给下属发奖励,动辄就是金条。他在特警第三队的时候,一般都是发法币。只有表现得特别好,才会给银元。至于金条,他还是第一次拥有。

    “咱们的金条还没捂热呢?”徐世泉说,这几根金条,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岂能轻易动用?自己可以为朱慕云肝脑涂地,但到手的金条,肯定不会拿出来。

    “你舍得,我还不舍得呢。”吕世友说,他早就想起了这笔钱要怎么用了,其中并没有朱慕云的份。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各有准备

    吕世友和徐世泉之所以背叛组织,主要还是为了钱。他们又怎么舍得,把到手的金条,再拱手送给朱慕云呢。

    但是,吃过饭后,原本准备去舞厅潇洒的。可见到朱慕云的车子后,两人安步当车,溜达到了白石路。

    换在以前,他们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来白石路的。可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两人已经加入了政保局,还是经济处缉查科的人员。虽然证件还没有下来,可是看到街上的巡警,再也不会心虚了。

    他们两人并不知道朱慕云的住址,但是,朱慕云在古星也是个知名人物,稍微一打听,马上就知道。走到173号一看,车子果然静静的停在里面。

    他们正要登门拜访的时候,朱慕云却走了出来。今天的朱慕云,显得有些心神恍惚。今天抓捕特警第三队的大获全胜,让朱慕云心情沉重。再加上李邦藩跟他说的,要在古星推广中储券,收缴法币,更是让他心情很差。

    特别是对收缴上来的法币用途,朱慕云很是担忧。一旦根据地和国统区的货币,被大量抢购,经济会陷入一片混乱。

    朱慕云虽然是经济处长,但对这场即将开始的经济战,他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不是说朱慕云的学识不够,主要是因为他没在根据地,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就算真有办法,也无法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只能是纸上谈兵。

    “朱……”吕世友见到朱慕云,正要张口打招呼,却被徐世泉一把拦住。

    “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