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80部分

晚唐-第80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去算什么,真当游玩?”

    看到李璟拉下脸来,于幼娘便先打了退堂鼓,在一边拉了李惠儿一下:“我看三郎说的也是,那是边地镇戍之所,我们就不要去了,昭王肯定也不会同意我们去的。”

    李惠儿心有不甘,却又找不出说辞,只气的坐在那里捏着手绢不说话。王月英却是一句话不说,这些天陪着几个千金玩闹,倒也是有些感情的,只是面对李璟发出话来,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听从李璟的安排。倒是萧玉楼机灵的很,一双眼珠子乱转,悄悄凑到李惠儿耳畔说着什么。

    李璟听不到萧玉楼在说什么,但看着李惠儿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就感觉有些不妙。果然,李惠儿对着李璟十分温柔的笑了起来:“三郎,我听说你准备向宋刺史购买一批武器,可却还差了一些钱是吧?”

    李璟马上明白过来,一定是刚才萧玉楼告诉她的。宋温手里的那一千套装备李璟是绝不愿意放过的,可是他手中却只有两万余贯钱,而且这些钱还不能一下子全拿出来买装备。算来算去,李璟至少差三万贯钱。这几天他为了凑这笔钱也是头痛不已,虽然他已经打算找镇东海借,可镇东海有没有这么多钱借,肯不肯借还是两回事。向其它人借,李璟倒也想过,可也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昭王和老师崔芸卿倒是肯定有钱,可李璟却又不愿意借他们的钱买装备,下意识里,李璟其实还是一直想与他们保持一定的界限。

    他买装备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也不知道这丫头就知道了。

    “是又怎么样?差了好几万贯钱呢,你别说你能借我。”李璟有些没好气的道。虽然上次郡主开赌,一下子赢了两万匹绢,可也分了一半给自己。李璟可不相信,郡主手里会有几万贯的现钱。

    “小瞧人不是,你差多少,尽管开口。本郡主多的不管说,万儿八千的随时可以出手。”

    “五万贯!”李璟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五万。

    一听这么大的数额,郡主也愣了一下。昭王虽然只是一个被贬谪出京的王,可身家还是很富裕的。不过李惠儿做为郡主,虽然也有自己的封地食邑,可毕竟年青,她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许有个**万十万贯的,可是说让她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钱来,却是不太可能的。“怎么缺这么多钱?你买多少军械呢?”

    “没有就直说,免得浪费我的口水。”和她们熟悉了,李璟有时说话也很直接起来。

    李惠儿咬了咬嘴唇,“我可以帮你借这一笔钱,不过你得答应我,如果我帮你借到这笔钱,你就得答应我们一起去沙门镇。至于我们呆多久,什么时候走,得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李璟仔细的盯着李惠儿,想了想后,最后一点头道:“好,一言为定,如果你能在三天内帮我借到五万贯钱,那么我就不反对你们去沙门岛。”为了能拿到那笔军械,李璟也就不得不妥协了。更何况,他不觉得昭王他们真的还能长时间放任她们在外面野。到时昭王出面把她们叫回去,那就不属于他的事了。

    “什么?找萧家借钱?”李璟答应了李惠儿的条件后,她马上就把借钱的计划说了出来,原来她说的帮李璟借钱,就是向韩七娘借钱。

    “有什么不可以的?萧家可是江南第一大士族,拔根毫毛都比你的腰粗。区区五万贯,根本就是微不足道。”李惠儿满脸的笑意,笑的有些奸诈。

    事实上,也确实如李惠儿所说的那样,当李璟找到正和母亲韩氏在屋中烤火聊天的萧韩氏,委婉提出想要暂借一笔钱时,这个满头银丝的雍容贵妇,连眉头都没有动一下,就直接答应了。

    “你要借多少钱?”

    李璟想了想,自己手上现在有两万余贯钱,买这批军械就还差了三万贯。而现在他手下几千人要养,每个月又得至少五千贯钱。借一次是借,借两次也是借,眼下有这机会,干脆就多借点,于是道:“小侄想借五万贯,不过我手头上有一批珍宝价值也有两万余,小倒愿意拿这批珍宝做抵押。等周转开了,必然本利一同奉还。”

    萧韩氏眼皮抬了抬,转头看向李璟,十分平静的道:“可以。不过,老身也有一个要求。那日观你拒匪和处置裹挟的流民,十分得当,有宰相名将风范。我萧家为江南第一大士族,可如今族中子弟却多是纨绔,既不知祖辈创业艰难,也不知修身齐家,老身想要从萧家年轻一辈中挑选十个子弟入你军中,打熬一番,如何?”

    听到这个条件,李璟的心里不由得叹气,早就知道这钱不是这么好借的。他不想向崔芸卿和李汭借,就是不想自己被他们束缚太深。虽然正是有崔芸卿和李汭他们的支持,李璟才能如此之快的有了今日的地位,可李璟却也知道,那些高门士族们控制人的手段是很厉害的,现在倚靠的越多,将来受控制就越厉害。李璟不希望自己辛苦打拼的势力,将来为他人做嫁衣。

    没想到,萧家居然也有这样的打算。老夫人名义上说是送十个萧家年青子弟入军中磨练,可李璟却不得不怀疑老夫人的真正用心。十个萧家子弟入军中,肯定不会从小兵做起。这十个萧氏子弟扎入他的军中,谁知道他们会怎么渗透,谁又能保证到时这支兵马就是他李璟掌控的?比起江南第一士族的萧家,李璟的条件真的是相差太大。

    李璟无法确定萧韩氏提的这个条件,究竟是真对他或他的这支人马有什么想法,还是说这只是这些顶级高门一向的处事手法。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条件已经触动了李璟最敏感的地方。

    李璟没有马上回答,萧韩氏却也并不催促,只是平静的坐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李璟才道:“那些弟子夫人打算让他们历练多久?”

    “就以三年为期。”

    “假如他们不能适应我军中规矩呢?”

    “触犯了军规,你便以军规治他。如果他们不经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到时你赶他们出军营,老身不会怪你。”韩七娘淡淡道。

    听到这个结果,李璟已经十分满意了。他就不相信,自己到时会连一群士族纨绔子也对付不了。为了借这笔钱,他也只得接受这个附加条件。虽然为个条件有很大的风险,如同融资一般,一个不好,控股权就会丢失,但李璟不得不冒这个险。李璟点头接受了这个条件,同意萧家将在年后送十个年青子弟入李璟军中接受历练。同时,萧家借给李璟五万贯钱,时间限期三年,三年后李璟得归还十万贯钱。

    这就是萧家的厉害之处,前面虽然已经加了一个条件,但那只是附加条件。借钱是借钱,利息不但不能少,而且还是真正的高利,三年后本金翻倍,五万变十万。在这一点上,老夫人表现的十分强势,根本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愿借就借,不借拉倒。

    虽然心中对这比吸血鬼还厉害的高利贷充满怨念,李璟最后还是只得在借条上签字按手印。不过在心里,却是已经有了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能赖就赖的打算。钱现在借到手了,将来还不还,怎么还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好歹从后世穿越来的,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李璟还是懂的。

    李璟心中感叹着从屋里出来,李惠儿几个却是也马上跟了出来。

    “三郎,现在钱你已经借到了,答应我的事情得做数了吧。”

    李璟笑了笑:“随你随你,反正你是郡主,本来我就管不了你。”

    PS:求推荐票!

第111章 扬帆出海

    (感谢尘封百里的四个588打赏,多谢!)

    “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三、四,踏步,立定!”随着林威宏亮的口令声,王李村门口训练场上一片整齐的步伐声响起。

    “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稍息!”

    李璟手拿着花名册,与众军官站在临时搭起的台上检阅。一千二百人中,最终从中精选出了两百五十名最优秀的军士,这些人今天将正式成为战兵。

    经过半个月的集训,这些士兵也都一个个的大变了样。此时整齐的站在训练场上,队列整齐,军容鼎盛。两百五十人分成了五队,今天都已经完成了换装,全都换上了整齐的新军服。

    一个个昂首挺胸,头上戴着火红的笠子帽,上身里面穿着缺胯袍,外面还穿了一件保暖的旋袄,最外面还罩了一件长及小腿的背子,下半身则是新式长裤,都是一色的火红色,犹如升腾的火苗。

    由于原先买的四百套装备还在登州仓库中,军士们现在基本上都没有铠甲和兵器,只有担任军官的老兵们才配备了装备,可换上了新军服站在那里,依然让旁边围观的其它士兵工匠们羡慕。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训练,虽然不敢说这些人现在已经是精锐,但最起码看上去已经有了一个兵样了。特别是这两百五十个精挑选出来的士兵,都是所有兵中比较高大威武,身体健壮的。二百多人站在那里,高矮基本上都是一致。与他们相比,另一边刘守谦和张承宗他们带的一百家丁,却是有些不如了。两队家丁虽然也和五队战兵一样的装备,可素质却是多有不如。那些半月前还都是流民的家丁,就算穿上了崭新的军服,可也总有点差了一筹的感觉。

    张宏看着那五队战兵的气势,不由的抚着长须对李璟道:“这新军服一换,果然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啊。值,新军服的花费值啊。真是新军服一穿,老母鸡变鸭。不愧是每套军服花了两匹绢的大价钱,值了。”

    林威也在一边点头,这军装一换,确实大不一样了。

    “那是必然的,整齐的军容能大大提升士卒的荣誉感。现在赶制不及,每人只发了一套,等将来,一人至少得有三套军服,且每年都得更换。我们的兵,得是一群充满荣誉感的士兵,绝不能是一群穿的破破烂烂的叫花子。现在我们给他们崭新的军服,然后我们还得给他们严格的军纪,以及优厚的粮饷赏赐。”唐初时,兵员多是府兵,基本上都是富裕之家。到了中晚唐后,当兵的地位越来越低下,甚至如今许多节度府下的兵都已经快要沦落为奴隶一般。在河北,甚至有藩镇在士兵的脸上刺字。这个习俗到了晚唐末代之时,将越演越烈,直到宋朝,军人的地位都将是最低的。

    李璟心中不赞同这种做法,如果士兵们没有了荣誉感,那又要如何依靠这些人保家卫国?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藩镇不把士兵当人,所以才有了唐末五代士兵们的种种不法。

    扫视了队列一遍,李璟大声道:“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沙门镇镇兵。从现在开始,你们身边的人就是你们的战友,吃同食,睡同寝,到了战场之上,你们就将是生死相依的兄弟!现在,开拔在即,做为对你们训练艰苦,表现优良的奖赏,本将军将亲自为你们颁发奖赏,战兵队,每人绢五匹,家丁队,每人绢三匹!”

    下面的士兵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五匹绢可就能买一石米,先前安家费众人都已经领取到手,李璟还特别将他们第一个月的粮饷提前发放了下来,这些已经让他们高兴不已。没有想到,现在居然又有一笔奖赏。家丁队的虽然赏钱比战兵队少,不过他们半月前还在四处逃荒,如今能成为将军的家丁,不但同样有安家费和粮饷,现在又还有赏赐,当下都对李璟感激不尽。

    张承宗和刘守谦以及李树根和王石四个家丁队头立即从后面推上来两大车的绢,李璟站在车前,张宏拿着花名册每喊一个士兵出列上前,李璟便亲手将绢发到士兵的手中。

    “好好干!”

    每个领到赏钱的士兵都激动的给李璟下跪磕头,李璟都是好言勉励,这也算是一个收买军心的好办法。办法虽然有些简单,但效果却十分惊人,几匹绢就完全把那些士兵们的心给收买了。李璟相信,现在他就算要带着这些兵造反,估计都不会有人反对。

    李璟对于练兵的方法,除了参考后世的一些方法外,便多是翻看李靖的兵书。特别是对于李靖兵书中所讲置阵之法,以结队为先。五十人为一队,每三人自相得者,结为一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三人一个小队,平时这三人就培养关系,增进默契,如此一开始就培养友情,等到上战场时,这三人为一个小队,也能发挥也更大的战斗力量。

    五队战兵和两队家丁领了赏钱之后,便开始开拔。陏后李璟便带着军官们的家眷也随行,韩氏原本还放心不下家里,想要留下。不过李璟一番劝说,终于是说动了她,至于家里的那千余亩地,则交给了同族的几位叔伯打理照料。李惠儿和于幼娘几个也都跟着上路,连萧韩氏居然也提出要跟去,说是和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