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563部分

晚唐-第563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城头上观战的王景崇等人全都震住了,四千对三千,骑兵对骑兵。

    而且还可以算是本场作战,倚城而战,以逸待劳,哪怕不如辽骑精锐,至少也能打个平手。可现在,沧州骑兵完全就是被辽骑一边倒的屠杀。

    片刻的震惊之后,王景崇暴跳如雷。

    “派步兵前去接应,快!”

    他手下只有一万精骑,现在三千人眼看着就要完了,他如何不惊。而且如果这三千骑兵就这样让三千辽骑在沧州八万兵马面前被屠杀一空,那对沧州城中兵马的士气打击也是极为重的。

    在王景崇的暴怒下,城中很快又开出一队的兵马出来。这次却没有派骑兵,而是派出步兵。长矛兵、盾兵在前,弓箭兵在后,排列着整齐的阵列缓缓向前压过去。

    这个阵列小心翼翼,谨慎无比。

    刘仁恭和沧州剩余骑兵狼狈而又惊惶的撤向步兵阵后,而那些辽骑却从容的将被切割包围住的骑兵一一斩杀之后,然后从容的呼啸一声,绕着沧州城奔驰一圈,才得意离去。

    而那出城的步兵,却只敢守在城门前,根本不敢上前,眼睁睁看着他们如此嚣张的示威,然后离去。

    城上的诸将看着这一幕,集体失声。

    耻辱,八万军前,看着三千辽骑把自家的三千骑兵屠杀了近一半左右,然后任他们耀武扬威的嚣张离去。

    刘仁恭进城之时,那些城中的成德军望向他们时,目光都是不善。之前沧州骑兵出城救援他们,结果在关健时候,他们却立即调头逃跑,这可谓是让无数人看的清清楚楚的。

    战场上这样的战友,可谓是最让人愤恨不满的。

    刘仁恭低着头心中苦笑着,难道老子明知上前是送死,还要陪你们一起送死?

    知不知道老子这两天来是怎么活下来的,能逃到这里容易吗?

    城头上的王景崇甩袖下城回城中临时帅府,他这个时候虽然也恨刘仁恭,但那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

    刘仁恭如此狼狈的逃到沧州来,而且只剩下了这么不满千骑,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不言自明。

    归义城大败之事看来已经是事实,李璟的主力真的在归义,这个事实让他牙齿都快咬碎了。这么多天,他对面的鲁城和景城都只各有五千骑,而他手握着八万大军却坐在沧州城中,完全被李璟给耍了。

    现在,归义大败,他西面的莫瀛方向已经没有了兵马,就连成德军所控制的镇定翼深,现在也空虚无比。眼下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在沧州城下聚歼李璟所部,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老巢会不会有失了。(未完待续……)

第701章 进退

    (感谢扣底的月票支持!)

    归义一败,莫瀛空虚,也就等于把南下门户洞开。

    在莫州北面边境,这里原本设有三关,加上莫瀛二州之地,拥有好几个大泊,一到春秋两季,就是一片泽国,加上诸多河流,因此莫瀛一直以来都是河北自北南下除了燕山外的第二道重要防线。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景崇才会把重兵集结于沧州。全因为四镇都认为,莫州有三关防御,而且幽涿既在四镇手中,那么李璟轻兵南下,只有七日之粮,绝不敢去打莫瀛,只能走沧州这一线海边。

    “三关能守住吗?”王景崇召集诸将,在堂上黑着脸询问刚梳洗过的刘仁恭。

    刘仁恭苦着脸摇了摇头,实际上刘仁恭突围出城之后,想到的便是立即赶回莫州,依靠三关防守,然后向李全忠和王景崇借援兵。

    可他一路之上被辽骑追杀,等好不容易赶到莫州瓦桥关下,看到瓦桥关还在,当时万分惊喜。不过在关上打开关门,他准备入关时,却惊醒的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然后连忙调头。结果他一退,关上立即红旗摇动,顿时伏兵四起,一起杀将出来。

    原来李璟先前派出的三军骑兵早已先一步直接南下,先一步夺下了瓦桥关。若不是他警醒,差一点就关门打狗了。可就算如此,在关内骑兵追击之下,他一路逃窜,最后两千骑兵加上路上收拢的一些败兵,也损失了差不多一半。

    随后他不死心的又往东面二关而去。这次他警惕小心了一些。到了附近后。先派了斥候前去观看。结果最后发现,这两关也都被攻占,虽然外表好似莫州兵依然把守着二关,可实际上刚战斗过的一些痕迹还在。

    听到这消息,刘仁恭才一路带着千余骑绕到更远的东面南下,结果在景城附近还是被景城的骑兵发现,一路追杀到沧州城下。

    “三关都丢了,如果我猜的没错。估计此时莫州和瀛州都已经丢了。”刘仁恭叹声道。

    三关一失,而莫瀛主力又尽失,成德军主力在沧州和德棣,义武军主力现在幽州。这个时候,不说三关,就是整个莫瀛二州,甚至是成德镇与义武镇都已经空虚了。

    莫瀛本来除了三关还有河泊防线,可眼下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是二月,但河北之地,这个时候依然没有解冻。北方不似南方。南方的河流沼泽这些,往往就是天然防线。可到了北方。一到冬季,河流结冰,便如坦途,根本是一马平川。春夏秋三季还能有效果,此时却是一点用也没有。

    面对着李璟的七万兵马南下,刘仁恭的莫州各城中的守兵也只有数千,瀛州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王景崇的成德四州,还有三万兵马留守。

    这数州兵马加起来都不到五万,却分散在六七州之中,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如何对抗李璟?

    至于说李璟只有七日粮草,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李璟此时光只攻下归义,就拥有了数万大军的粮草,完全不缺粮草。

    四镇想要关门打狗,结果如今却成了李璟直捣四镇腹心了。

    “大王,眼下当速将当前局势报与燕翼魏三王得知,请幽州的燕翼二王立即率兵南下,同时请魏王立即北上,我们再回兵西进,三路大军与李璟决战于莫瀛之间。”刘仁恭出声提议道,他的莫州肯定已经完了。凭他的实力是不可能夺回来的,眼下只有靠四王兵马了。

    王景崇未及回答,便有人回道:“刘使君此言不妥,眼下莫瀛已经难保。这个时候,我成德军当立即顺运河南下,速返回成德四州,如此,方有胜算。不然,不等三镇兵马回援,只怕我们就要先被李璟围于沧州。沧州粮少,援兵尚远,辽军拥有攻城利器,归义半日不到既破,这沧州也难守。”

    刘仁恭冷笑一声道:“李璟现在估计已经攻占了莫瀛,这个时候若是离开沧州,想回成德只怕不易。大家不要忘记了,李璟可是有四万骑兵。而沧州城中,却多是步军。一旦离开了城池保护,大家认为我们拿什么来与辽骑战于平原之上?”

    先前辽兵三千骑兵的威猛,是所有人看的清楚的。一想到有四万这样的骑兵在平原上奔驰攻击,所有的将领也都觉得刘仁恭的话有几乎分道理。以步对骑,那得步兵占据多数,且最好是依城据寨而守。

    而在平原野战,哪怕六万步兵对四万骑兵,那也是必败之局。

    可王景崇此时却又无法就坐守沧州,不说沧州粮少。单说成德只有三万余兵马留守,若是李璟不来打沧州,而是直接杀入成德四州,那老巢就将有失。况且,全军将士家眷都在成德,这个时候,军心如何稳固。

    到了这个时候,王景崇真的是后悔万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好不容易抢下义昌三州,结果转眼之间自己的成德四州却要被李璟杀过去了。

    真是玛勒戈壁,这李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刘仁恭看着王景崇的模样,心里未免有些幸灾乐祸,倒霉的也不是自己一个啊。

    “赵王,某倒是觉得,李璟若是攻打成德还并不是最坏的。若他此时拿下莫瀛又去攻打成德,那么李璟一来必然要留下兵马分守莫瀛各州县分减兵马。二来李璟攻打成德,正好给我们各路兵马应对的时间。怕就怕李璟不打成德,而是直接来打沧州啊。”

    刘仁恭分析的很有条理,李璟这个时候打成德,不说成德还有数万兵马,临时征召据城而守,李璟也不可能一下子吞的下去的。如此一来,李璟反而要分兵。且最后陷入泥潭之中。而这样一来。四镇就有了反应时间。可以把兵马调过来与李璟决战。

    但李璟是什么人,既然这次他就出其不意,没打沧州而去打了归义。那李璟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去打成德?反正若他是李璟,在眼下局势下,横扫空虚的莫瀛二州后,就当分一部份兵守莫州三关,阻挡幽州燕翼二王兵马南下。与此同时。直接率主力杀奔沧州,把沧州这支孤军给围了,若是能再败沧州中的成德军,那四镇兵马合起来再强,结果也只是被各个击破的结果。

    哪怕灭不子沧州,也能把四镇的兵马南北切断,至少,莫瀛二州甚至别想再抢回去了。

    这番话如同在王景崇耳边响起五个炸雷,说出了他心中深处最担忧的一个可能。

    到了此时,他还真是骑虎难下。

    沧州也不好守啊。眼下已经是二月。按往年情况,再有半个月。辽海上通航就恢复了。沧州靠海,到时李璟的兵马就不止这八万人了。到时会有源源不断的兵马从海上直接在沧州登陆,八万兵可不是李璟的全部,按情报所知,李璟光战兵就有十八万,还有团结兵十万,乡兵十万。真要等到那个时候,沧州肯定守不住。

    五景崇陷入两难之中,此时撤,担心李璟的四万骑兵追上来,抵挡不住。留下坚守,却担忧坚持不到援军到来,反而到时辽海一通航,李璟的增援兵马反而会先到。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走到王景崇跟前,禀报道:“大王,城外又来了一支人马,为首者自称是翼王长子、瀛州刺史李匡威。”

    “李匡威?”王景崇不由的一愣,他当然知道李匡威。只是听刘仁恭所报,李匡威在归义之战中弃友军逃跑,是导致归义大败的重要原因。而他当时是往西逃去,却没有想到,居然出现在这里。

    “他如何出现在此处?”一面吩咐道:“快请。”

    很快,李匡威便已经前来,他穿着一身银甲,外罩锦袍,倒是看不出兵败的狼狈模样。进来见到王景崇等人,便连忙上前一步,欠身抱拳道:“侄匡威见过赵王叔!”

    四镇称王,并称兄弟,李匡威虽然比王景崇小不了多少,可他父亲李全忠是翼王,与王景崇算是兄弟,因此他自称侄子。

    “将军怎么出现在此?”刘仁恭充满疑惑的问道。

    李匡威这才发现原来刘仁恭也在此,他愣了一下,倒没有当日率先逃跑的愧疚,直言道:“某此次来是来请援兵的。”

    “请援兵?”王景崇问道。

    便见李匡威点头道:“正是,归义兵败之后,某退回瀛州坚守。李贼虽然狡诈势大,但凭我义武军将士用命,眼下瀛州六县,除了高阳与平舒二县落入李贼之手,其余博野、河间、束城、乐寿四县依然在我军之手。只是我军虽勇,然此时瀛州四县兵不过万余,因此,某亲来沧州请赵王叔发兵救援。”

    “什么?瀛州现在还没有失守?”这下轮到刘仁恭和王景崇都惊呼起来。

    “李贼攻下归义之后,横扫莫州,连克瓦桥关等三关,然后两日内已经连夺清苑、唐心、莫县、文安、任丘、长丰与我瀛州高阳、长舒等共一州九县三关。”

    若是加是鲁城与景城,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李璟已经连续拿下了十一县三关,这个攻击的速度,已经可谓是惊人至枚。

    “赵王叔,李璟眼下正分兵劫掠各县,搜集粮草。还请赵王叔立即发兵支援河间,若河间不失,则可保成德,若河间一失,不但沧州将被围,只怕成德四镇亦将遭灾。”

    莫瀛二州是南北并列,而在莫瀛二州的西面,便是成德镇的定州,南面则是翼、深二州。

    莫瀛二州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定州境内却是太行山脉,平原极少。因此,如果守住瀛州,那么也就等于挡住了李璟南下的步伐。这也正是为何,在历来河北征战之中,河间在河北中枢处于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

    李匡威的到来,让王景崇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瀛州还未失守,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很重要。

    “赵王,这沧州非久留之地啊。”半日后,率三万兵马新赶到的魏博博州刺史乐行达见到王景崇,听说了眼下的最新消息后,立即道。

    “哦?”王景崇也知道乐行达是魏博大将,家中世代为魏博军校,乐行达曾为魏博马步军都虞侯,后任博州刺史。此次为魏博三万兵马的都知兵马使。“乐将军何出此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