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516部分

晚唐-第516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南镇本身就有六万兵,加上召集的昭义、义成、感化诸军。已经有聚集了七万大军,有没有镇**并无所谓。高骈其实不过是想用这道调令恶心一下李璟,让李璟知道,他就算是封王,也还得听他的军令。

    在他想来,李璟接到这调令肯定气的七窍生烟。

    他从来没有想过李璟会派兵南下。

    当正在扬州西面**县大营检阅兵马的高骈,突然听到军情急报,说李璟应令调军南下蛙,依然觉得无法相信。

    “镇**南下行营四万大军,其中两个水军舰队,六个陆上马步军,水军四千,步军两万八,马军五千。其中在泰宁军海州郁洲岛东海县进驻水军一千,马军两千步八万。剩下的两万六千人马已经直接到了长江口。”

    高骈脸色一下子黑了起来,镇**由于是从海上来,因此淮南方面事先竟然没有发觉半点消息。

    一下子出动了近四万人马,而且还抢占了泰宁军海州的郁洲岛,进驻了一万一千人马,有水军有步军有马军。一看这布置,高骈就已经感觉到了一股极不好的感觉。

    而现在,近三万兵马直接出现在了长江口,而且事先没有半点通知。高骈可不会以为李璟真的是派兵来支援的,来者不善啊。

    左骁卫大将军、淮南镇都押衙高虞,是高骈的从子,和高骈的另一个从字,左金吾卫大将军、都押衙高杰一样,算是高家的俊杰。高氏一族中,这两个从子最得高骈看重。

    在淮南镇,最勇猛能战者当属都知兵马使张璘与梁缵二将。

    而最得高骈信任的则是高骈亲族姚归礼与俞公楚这两员大将。

    当然,真正最得高骈信任的还是非自家两个侄子高杰和高虞莫属。高虞高杰二人能在猛将如云中的高骈帐下崭露头角,除了他们是高骈的从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人同样十分有将才。三十出头的二人,都是跟随高骈十余年的亲信大将了,多数大战,都是亲临前线。

    如今的淮南镇,更是各领衙内左右都知兵马使,分领牙兵。

    在这个关健时候,高骈派出高虞前往海陵镇海军营,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让高骈放心的一个选择。

    镇**南下行营的意图,可以说是让人完全捉摸不透。

    高虞率本部精骑一千,外加雷满所率三千武陵蛮,李国昌三兄弟所率三千沙陀骑,快马加鞭赶到海陵之时。前方已经有探马回报,那镇**两万余大军已经于一日前登陆了胡逗洲。

    胡逗洲上原本属于浙西镇海军,上面有一个狼山镇。几年前横行浙西浙东的叛军王郢,原本就是狼山镇遏使,乾符二年,因节度使克扣衣粮,便同伙六十九人发动起事,一度攻克苏、常、台、温、明等州。

    周宝任镇海军后,又在胡逗洲上重设狼山镇,有一百余人。不过这点人对于近三万大军的镇**来说,有近于无。镇**已经直接登陆胡豆洲,然后水军舰船封闭了全岛。岛上的几千流民和百余镇海戍兵,也直接成了镇**的人了。

    听到镇**并没有直接顺长江直趋扬州,高虞暗自松了一口气。可心里却不由的疑惑起来,李璟调派这支大军千里南下,如果不是要对淮南镇为敌,那他们难不成真的是来应令围剿黄巢的?

    不过他很快摇头驱走了脑中的这种想法,李璟与淮南军关系可不好,他怎么可能会派这么多兵马来淮南助战。特别是所有人都知道,李璟已经在辽东向高句丽人开战了。这个时候,他怎么还会派出数万宝贵的军队南下?

    高虞一路赶到胡逗洲北面的岸边,将七千兵马驻扎于岸旁,然后派人坐船去往岛上。

    在高虞的要求下,镇**派出了数条战舰前来岸边,接高虞等人前往岛上。

    镇**将士对他们弃满敌意,只允许高虞带着不满十人的队伍前往岛上。在船上,他们将他‘护卫’在船舱中,监视的死死的。在上岸的时候,更是故意将他们团团夹在中间,在两旁高举旗帜,摭挡他们的视线。这种种举动,表露出他们那**裸的敌意。

    一踏上岸,高虞心底就已经很清楚,他们绝不是来助兵剿匪的。

    既不奔扬州,却又不是应令的,却又千里南下,大军驻于长江口,高虞心中有股越来越不好的感觉。

    不过高虞不动声色,表面厚着脸皮,神色自若的登上了岛。

    上了岛,他要求见镇**岛上的统帅裴宥。

    可裴宥根本不见他,最后只有裴宥的一名亲卫队头来见他。他堂堂朝廷左骁卫大将军,淮南镇都押衙,衙内都知兵马使,论起官职来,远在裴宥之上。可现在,在这个岛上,裴宥却只让一个小小的队头来与他会话。

    镇国让让一个大将军与一个队头并列!

    这几乎是公开的羞辱!

    高虞试图力争,但得到的却是生硬的回复,那个明显还没有加冠的青涩队头冷冷道:“若是不满意,你可以回去。”

    面对一个嘴上胡须都还没有长齐,据自称是刚从卑沙士官学校毕业的十八岁队头,高虞心里十分愤怒。他已经知道镇**来者不善,准备返回了。

    可在此时,那个毛头小子却给他送来一个消息,行营行军司马王普要见他。

    高虞打量着闻名已久的王普,这个曾经辽南都里镇的城主,眼下行营的行军司马,同时还是登州的防御使。并且,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安东郡王李璟三夫人的父亲。

    他四十余岁,身材健壮,面容方正短须,一身白衫十分干净整洁。

    高虞知道王普身上的这种长衫,没有宽大的袖子,裁减的十分修身,前摆和后摆都不是很长,却分的很开。立领,长袍大襟所遮住的部分称为“掩襟”,掩襟上还安有口袋,存放手卷等物品,比起放在左袖口内方便许多,不用走路时老提着左手。

    这种新款式的长袍既方便骑马射箭,而且那个小口袋也十分方便,且省了许多布料,夏天更是凉爽。

    王普的这身长袍而且是用白叠布所制,虽然听说李璟在辽东种了许多棉花纺绵纱织布,现在白叠布已经不如当初那么贵,但棉布在市面上依然是有市无价的。(未完待续……)

第647章 卧榻之侧他人酣睡

    王普坐在那里,英武而又不失儒雅,满脸的笑容更是让人心生好感。但一边笑着一边上前的高虞心中却知道,这个人,绝对算的上是李璟身边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高侍中所传军令,安东郡王已经接到。”王普朗声说道:“剿匪草贼,我镇**也都以为此事人人有责。因此,安东郡王积极呼应朝廷号召,接到高侍中调兵令之后,立即便调派了六军加两水师两个舰队共近四万大军南下。”

    高虞正有许多话要说道,王普却又说道:“如今我镇**派出四万大军南下,按朝廷旧制,藩镇军队界出食粮。且一兵供三卒之粮。我军自七月出镇,四万大军便当按十二万人算。另外,我军中还有八千马军,马料亦当按两万四计算。眼下我军已经到达淮南,那么先请高都统拔下我军三月粮草。”

    高虞心中一肚子话被王普硬生生的逼的吞了回去,只得说道:“王将军明鉴,粮草一事行营自然会分发。在下领都统之令前来,还请王将军率军登岸,先随某前往**大营会师。”

    “前往**当然没有问题,但皇帝不差饿兵。我们先前南下都是自带的粮草,现在还请先拔给三月粮草先。”

    “此事将军不用担心,只要兵马上岸,到了大营,自然有粮草供应。粮草现在皆屯于扬州、**、庐州等地。何须再往这边转运那么麻烦,直接到了**,那边自然是供应粮饷的。”高虞忍着不满强打着笑意道:“倒是本官入岛之后。见镇**的弟兄们正在修建水城和城寨。岛上兵马举动。看似好像要在此长驻?”

    “我们准备在岛上建个灯塔,以方便夜晚行船而已,高将军切勿多疑。”王普轻笑出声说道:“还是那一句老话,我军现在已经南下前来助战,不过,还请高都统将我军三月之粮饷还发放到手,我们才会前往听侯调动。”

    说着,王普将一纸交与高虞。

    高虞低头扫视一遍。却见上面记的是镇**南下行营要求先发放的粮饷。

    王普一点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一切都是按着正常情况计算。可高虞看来看去,这上面算出来的数字总是那么的惊人。

    首先,王普完全按照了界出食粮,一兵供三卒之粮饷的供军标准。

    镇**三万七千人马,王普直接四舍五入,算成四万大军,然后按三倍算,就是十二万大军。另外八千匹马,翻三倍算两万四。

    王普的计算方式是。镇**每兵平均每月给粮标准六斗,外加钱五千。此外,镇**将士还有副食,平时的各种肉食蔬菜罐头,算下来,一月还得一贯钱。当然,考虑到镇**与淮南镇的物价相差很大,王普很细心的把一切数据都换算成粮食。

    一个士兵每月标准用粮是六斗,一斗五斤半,一月就是三十三斤粮。然后,一月六贯钱,按登州的粮价换算,一斤米五文钱,就是一千二百斤米,正好十石。

    一人一千二百三十三斤,四万人就是四十万一千一百石,如果再乘三,那就是一百二十三万三千石。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马,战马一月食粟三石,按三倍算就是一月九石。八千匹马,就是七万两千石粮。

    人马一月按三倍算就需要一百三十万五千石,如果再算三个月的,那就是三百九十一万五千石粮。

    高虞看的脸色发青,王普这根本就是讹诈。

    镇**将士高待遇天下皆知,可其它地方并不如镇**这般待遇好的。淮南军一个普通的士卒也就是日给米二升,外加一月钱两贯。算起来,镇**所开出的单子,几乎是淮南军的三倍数字。

    况且,所谓的一兵三粮,更没这回事。

    这样一算,镇**开出的条件,其实是在淮南军基础上的九倍。

    三万七千军队,八千战马,按淮南军的标准,三个月粮饷也只有四十万,一个月不过十三万石粮食,包括粮和饷以及战马的供给。

    高虞连连摇头,镇**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要九倍的粮饷,这怎么可能。

    淮南虽然以前号称天下第一富藩,那是因为以前淮南无战事,也不养兵,整个淮南十余州,才养了万把老弱之兵。可现在,淮南经历了几次草贼席卷,加上现在淮南镇养的四五万兵马,还得向朝廷上供,高骈现在也是捉襟见肘。

    现在淮南镇为了对付向东杀来的黄巢,高骈集结了七万兵马,朝廷却拿不出钱粮来供军,这些兵马可都是在淮南吃喝着,全靠高骈供养。

    现在王普倒好,直接开出九倍的粮饷,他四万军队,就等于三十多万大军,就算是高骈砸锅卖铁,也供应不起啊。

    果然是来者不善啊!

    镇**千里而来,在别人的地盘上建城立塞,一面开口说军中无粮,一面却又屯兵建城。

    只是让高虞有些无奈的是,镇**现在所占据的胡逗洲,虽然紧靠着淮南镇,其水军战舰甚至一日夜可达扬州城下。但是胡逗洲这块地盘却是属于隔江的浙西镇海军周宝的手中。而以现在周宝与高骈两位兄弟的翻脸,这事情就更加的复杂了。

    镇**的目的到底何处?

    难道说,李璟调几万镇**南下,真的便是要准备进攻淮南?

    如果李璟真有了这种心思,把这支大军屯于此处,等淮南军前往江西之时,镇**却突然逆江而上,直攻扬州,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以李璟率镇**几年时间扫荡了辽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大。

    如果李璟真想要坐渔人之利,那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防范。

    “十万石!”高虞打算再试探下镇**的底线何在。“淮南愿意给镇**的弟兄们一月的粮饷十万贯。可以先拔给五万石,在海陵交付,另外五万石需要到**大营领取。”

    王普对着高虞笑了笑。

    最后又摇了摇头,“既然是为国讨贼,我们也不愿意斤斤计较,这样,减掉后面的零头。先付一个月粮饷一百万石,剩下的两个月,则随后再付。”

    高虞听到这话也不由摇头苦笑:“王将军,为国讨贼,我们都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虽然高侍中与李郡王之前有过一些误会,但在下相信,郡王不是那种以睚眦必报之人,更不相信会是那种为了一些过往小事,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之人。”

    “郡王当然不是那种人。”王普的语气略有缓和,“若是郡王还念着先前之事,又怎么会派出大军南下。要知道,眼下郡王正为国收复辽东之地,与高句丽决战。这个时候,哪怕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