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483部分

晚唐-第483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笙玻示艉白懦迦虢ò渤侵小

    仗打到了此时,已经没有了半点悬疑。

    到天亮时,各军已经将建安城彻底的控制,城中的契丹兵都被肃清,那些百姓也被集中看押起来。虽然有契丹人试图放火烧城,不过被发现及时,扑灭了火头。整个周长十余里的辽东湾重镇建安城,彻底的落入了李璟的手中。

    李璟进入建安城,看着这座庞大的山城,也不由的满心欢喜。

    说实在的,在进攻之前,他自己都没有想过,特战营能这么顺利的进入城中。虽然特战营能够跨越那峭壁悬崖的障碍,但如果契丹人在那面峭壁下派驻一支兵马,那么特战营根本不可能成功。甚至不需要有很多兵,只要有个百十来人,就能防止特战营的潜入了。

    没有特战营潜入城中,从后面攻击守城兵马,哪怕建安城中空虚,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拿下此城,

    因此,一进入城中,李璟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人立即在后面的那道峭壁顶上,建立了几座堡垒,驻兵一百其中。利用绳梯上下崖顶。自己是从这里打下的建安城,李璟可不希望再有人也用这法子攻下他的建安。

    终于拿下了建安,李璟是长舒了一口气。占据了这镇大城,李璟便算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现在,他已经从辽东半岛一路北上,拥有了窥探辽东湾的实力。

    只用了两天就拿下建安,主要还是先前耶律达赤和耶律达剌把主力尽皆带着南下,而后又全军覆没的结果。建安城中兵力空虚,而且又没有大将镇守,失陷只是时间问题。不过镇**能两天夺下,依然显示了镇**的强大攻坚能力。

    “曾元裕、林武二将听令!”李璟进城之后,只巡视了一遍,便立即召来林武和曾元裕二将。

    “末将在!”

    “本帅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即刻前往大石桥与赵将军汇合,趁契丹辽河西面援兵未到之前,争取最快的时间内拿下安市州!”

    “喏!”二将领命,匆匆离去,各自召集本部兵马。

    午后,林武率银枪效节军,曾元裕率神捷军用过午后之后,开始向北继续前进,直奔大石桥而去。李璟站在城门楼上目望着两军离去,心中充满了期待。(未完待续……)

第604章 战略性防御

    (感谢三百二十四桥、killpig、梦梦梦梦梦梦,谢谢你们的支持!求月票,求赞!)

    转眼,已经进入了十一月。

    自十月中旬建安下了第一场雪之后,辽东的雪就开始频频降临,到十月底,连半岛最南端的都里镇也开始下了第一场雪。天气越发的阴冷起来,即便是不下雪的天,艳阳高照,可也挡不住寒风不断钻入衣服中的那股子凉意。

    晴天霜降,雨雪冰冻,进入十一月后,冰河就开始陆续的结起薄兵。

    天气如此严寒,镇**便也暂时停止了攻势,进入了稳定期。

    这几个月来,镇**的攻势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七月渡海北伐,四个月的时间,镇**就先后拿下了积利州、建安州和安市州三个州,夺取了数十座山城,歼灭契丹兵约八千、家丁近两万。俘虏契丹人五万余口,并纳降高句丽人近十万,三州缴获的牲畜更是多达十余万牛羊马匹。

    镇**夺取了辽南端卑沙城与辽河中游重镇辽东城之间的重要城池建安,并于随后攻占了安市城,将高句丽千里长城最南端的安市南端数座城池给掌控在了手中。镇**顺势占据了辽河入海口东岸的土地,水军一个舰队在此修建了山城,控制了辽河湾辽河入海口。

    夺取了安市州之后,镇**依靠辽河与高句丽长城的防御,已经将辽西的契丹人挡在了辽河西岸。现在镇**前锋,已经直逼辽东重镇辽东城。

    不过李璟在安市州前线千山古城、摩云山城、城子山山城、小窖沟山城、山城子山城各驻重兵。又在安市城设立了前军总管。由林武任总管。赵犨任副总管。在前线,调飞熊、银枪效节两军一万人驻守。

    李璟转攻为守,进入防御期,并不只是因为辽东的严寒。

    让他调整战略布局,来自于骁骑司新获得的情报。早在八月时,李璟就已经攻下了安市州,随后的九月便一直在肃清境内的契丹和高句丽人势力。并且在紧急运送粮草和辎重到前线,积聚力量。准备向辽东发动一波猛攻。

    不过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骁骑司却发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高句丽人已经整合起了,再次复国了。而这新的高句丽王就是辽城州的都督高德贵。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渤海国居然同意了高句丽人的自立,甚至与契丹迭剌部一起,与高句丽人结成了三方联盟,要一起将镇**赶回辽东。

    等到十月开始,高句丽的兵马开始不断的集结。分成了两路,一路集中于辽东城附近。准备坚决防守李璟的进攻。同时,又有一路集结于半岛的东南部,其意不用说也是准备攻击建安城,准备截断李璟的南北两端。

    而渤海国也已经由王子大玮瑎领兵五万,自渤海国西南端的鸭绿府出兵,顺着鸭绿江直抵泊钓城,准备沿半岛东面沿海直逼建安,甚至是进攻卑沙,断镇**的归路。

    同时,契丹迭剌部甚至也已经开始主动与痕德可汗妥协,一边开始向辽西调派兵马,向辽河下游逼近。

    三个原本是敌非友的势力,如今却因为李璟的威胁而联起了手,李璟意外之余,也感觉到压力大增。而且随着渤海、契丹、高句丽三国兵马的逼近,李璟刚刚占领的三州之地,特别是建安与安市二州,虽然李璟竭力控制,但毕竟占领时间太短。各地开始频频出现骚动,不但有人逃跑,还有人攻击驻军。

    虽然镇**都打压了下去,但李璟很清楚,这个时候光打压是压不住的。

    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北伐将士和民夫们,也有许多人渐不适应这种寒冷,军中爆了几次时症流感,幸好北伐军中有专门的医疗营,医药也都储备丰富,忙碌了几次总算是都治好了,没有爆发更大的疫情。

    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就打下了三州数十山城,另外又新得契丹、高句丽等近二十万新附人口,高兴过后,各种麻烦事接连不断,纷至而来。首先的还是粮草,镇**自己北伐的军民就有近二十万人。加上那些牲畜,消耗极大,虽然说大部份可以从辽南直接运来,但从辽南到安市,这条道路还是没能修好。而此时,各条河水都已经开始枯浅,水运已经不通。全仗着路动,不但输送艰难,而且消耗增加。

    关健的还是这新收二十万民,各县府库都没有什么存粮,现在还需要李璟拔粮出来。

    李璟现在真有一些焦头烂额的感觉,打仗打的很顺,可这后勤等事务处理,却跟不上镇**的速度。他又不能如契丹人一样,契丹人打仗从来不带粮草,他们有专门打草谷的家丁,每到一地,就有打草谷家丁去抢掠粮草。而且契丹人也不用管占领地的百姓生活,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最大的麻烦还是三国的联手进攻,李璟倒不太担心辽东城和辽西的高句丽和契丹人,有林武、赵犨在前面,辽东城的高句丽人不必担心。而且辽西的契丹人想要打过来,前面还有辽河和高句丽长城的阻挡,另外还有水军的沿河防守。

    真正的威胁还是在半岛东南的高句丽人和正赶来的渤海军,两军气势汹汹而且人数不少。

    “当务之急,某以为对辽西的契丹人和辽东城的高句丽人,可以采取守势。有林军主和赵军主所率的银枪郊节军与飞熊军一万精锐,再有险固山城,坚守足以。如果再拔一万辅军,当保北面无忧。”盖寓捋着胡须看着沙盘,指点道,“眼下已经是十一月,马上就要进入辽东的漫长凛冬。我军将士对于辽东严寒,比起渤海人和高句丽人要差上许多,因此,不如早打。对付东面的敌军,当取攻势!”

    攻下建安州与安市州后,李璟将两州之地改为建州与安州两州。建州下辖建安县、双台县、盖县、营口县四县。李璟任命敬翔为建州刺史,以林武为建州防御使。

    同时安市州被李璟改为海州,由盖寓担任刺史,以刘守谦任防御使,下辖海城县、大石桥县、安市县三县。

    李璟听着盖寓的提议,有些犹豫,敌兵来犯,最妥当的是采取守势。不过半岛东面这块地盘确实也十分重要,如果现在不能拿下,那么渤海军和高句丽军一到,便很难拿下了。

    这块地盘,也就是后世的岫岩县,属于鞍山辖下县。

    岫岩县相当于辽东半岛的内陆,地理位置同样相当重要。先过辽河,在安市、大石桥、建安州一带通过山间道路,过千山山脉,再进入鸭绿江下游方向,必须经过岫岩地区。

    岫岩北部与安市州、辽城州道路相连,西南方向与积利州庄河、东南方向与泊钓城也就是后世丹东地区相连,东部通过若干道路与凤凰山城连接。

    这里道路四通八达,四面都有道路连接着,是整个辽东半岛内陆交通的中心地,属于战略要地。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岫岩地区的山城,要比其它地方都要密集许多。

    这块地区密集的修建了二十多座山城,其中最大的则是娘娘城山城,又称后皇城。据传此城原名“后皇城”,为高句丽宰相盖苏文之妹盖苏贞所占据,因而被称为“娘娘城”。山城四周设有东、西、南、北、西南5个门,东部谷口为正门,是主要进出口,宽3米,进深4米,两侧门门基大条石至今保存完好。城南端设有点将台,北城墙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娘娘城山城仅比建安城略小,与建安城一西一东把守着辽东半岛北部。娘娘城山城的周边还有马圈子山城、老城山山城、高丽城山山城、二道岭山城,洋河山城五座山城呈环抱之势分布于娘娘城山城的四周。

    再往北面的哨子河一线,山城更加密集,集中了十二座山城,不过规模要小许多,没有能与娘娘城相比的重镇。

    岫岩县道路四通八达,每条路上都有山城,这里十分重要。占据这里,镇**便能四出攻击,往西可支援建安,西北可支援安市,攻击辽东城,往北可攻击新城、盖州,往东可攻击大行城、泊钓城,乌骨城、国内城,还可以进攻平壤,甚至直入鸭绿府。

    这处地方,在辽东半岛的战略地位,就好比于荆襄对于中原而言。

    “大帅,当初高句丽人在此建立如此众多的山城,最主要的还是控制这些道路。娘娘城山城做为军事重镇,便是为此而建。而哨子河的密集山城,则是当初高句丽人用以防止唐军从海上绕到半岛东面,从哨子河沿河而上,攻入辽东腹地所设。眼下我们占据了建安城,娘娘山城便失去屏障,孤立无援。”

    李璟手指轻敲着桌面,心中依然有些犹豫。据他所知,高句丽人现在在岫岩地区一共集结了两万兵马,娘娘山城中至少有一万人。如果只是这两万人,李璟是不会这么犹豫不决的。关健的还在于,渤海军五万人马正日夜赶来,最多十天左右就能到达。到时,他们要面对的可就是七万人,而且还有拥有二十多座山城的七万兵马。

    “可以水陆并进,一路从建安出发,走陆路。另外则调水军从哨子河沿河而上,步兵攻娘娘山城,水军攻哨子河诸山城。”盖寓提议。

    沉吟许久,李璟抬头,缓缓开口道:“不,我们要进入战略性防御!”(未完待续……)

第605章 大唐中兴,似乎指日可待了!

    (五千字大章,感谢moz、书友110228095052234、梦梦梦梦梦梦、云中漫步中文网诸位的支持,谢谢大家,求订阅!)

    辽东金戈铁马之时,中原亦是风起云涌。

    蕲州城下,草军分为了三部,尚君长带着假王仙草和诸票帅们西进山南道,而王仙草大将柳彦璋却自立门户,率军南下江西。同时,黄巢没能将王仙草旧部招纳麾下,选择了北上打回老家。

    黄巢一路返回曹濮,先后与天平康承诲、泰宁崔芸卿、淄青王敬武等交手,最后兵犯镇**。不过虽然李璟不在登州,可镇**也非黄巢能随便劫掠之地。王普率铁林军、王重率捧日军,还有郭顺励的黑旗军在青州的千乘境内,伏击大败草贼,斩杀三千余,俘虏两万余。

    随后黄巢南下转战泰宁军,最后第三次攻占了沂州,大肆劫掠一番之后,黄巢在崔芸卿和康承诲等合围之前,再次西进千里逃窜。

    尚君长与黄巢两军再次汇合,两军会于河南豫州与山南东道交界的嵖岈山,随后合兵攻向东北方向的重镇宋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