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415部分

晚唐-第41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存看了一眼帐中的三个女人,最后落在兄弟的身上,长叹一口气。他很清楚,朱温平时绝不会如此不知轻重,这一切,只是因为张蕤之女要嫁给李璟的原因。

    “现在怎么办?”一阵沉默之后,章台柳哭泣着问道。

    “把这五人尸体偷偷埋了,再把这里处理一下。”朱存提议道。

    朱珍摇了摇头:“纸包不住火的,刘才那厮可是指挥,而且一下子失踪了五人,很快就能查出来。”

    镇**不是其它的军队,军纪最严,特别眼下又非在战场之上,而是驻守在宋州外。一下子消失了五个人,军中绝不会忽视。军中的虞侯马上就会出面查探,而且宪兵司的宪兵们也马上会来追查。有虞侯的人和宪兵司的人一查,今天的事情马上就会露出马脚。

    “三郎,你马上离开,远走高飞吧!”章台柳在军妓营呆的时间不短,自然知道镇**治军严厉,这件事情若是查出,朱温三人绝不会有好结果。

    朱温坐在那里,沉默了许久,抬起头,对着朱存和朱珍道:“这件事情是我一时冲动,我不能害了你们。一会我自去向虞侯请罪,我会说刘才五人都是我杀的,所有的罪责我一人来扛。”

    “老三,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样的傻话?”朱存怒喝道。

    朱温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渍,神情灰败的道:“二哥,听我把话说完。本来,我们兄弟三个在镇**中前途一片光亮。李衙内今天向我透露,上面已经拟定由我升任左五营副指挥使,二哥升任左五营左都指挥,四哥升任右都指挥。”说到这里,朱温心头也是充满了后悔,一时冲动,大好前途全悔了。加入镇**短短时间,拿命在战场上换来的功名,现在全完了。“我一时冲动,对不起大帅和李衙内,也不再奢望宽恕。现在只有一个请求,等我死后,二哥四哥你们要安心呆在军中。如今天下,像镇**这样好的军队少有了,如李大帅这样宽厚仁慈的大帅也不多见了,你们继续呆在军中,将来肯定前途无量。另外一个请求,二哥暂时不要把我死去的消息告诉家中,还请二哥以后代我向母亲敬孝。”

    说完,他转身对章台柳道:“我死后,帮我收敛入土,然后替我守四十九天灵。我还有二百贯的钱,一百贯交给二哥送回家中,另外一百贯就给你,你可以赎身,然后找个可靠的男人嫁了吧。”

    看着朱温这般样子,朱珍和朱存二人都是咬牙长叹。

    章台柳跟着朱温的这段时间以来,渐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依赖,甚至渐渐生了真情。看到这一幕,心中痛楚,过去一把将朱温的头搂在怀中,低声哭诉道:“我不要你死,我不许你死。我们马上就走,走到天涯海角。走到镇**找不到的地方生活。”

    “天涯海角?”朱温长叹一声:“大帅的本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他要抓我们。只怕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与其如此,不如”

    话刚说到一半,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只听到一个声音在外面高喊:“把这里围起来,一个也不许放跑了,如果有人逃跑,立即格杀勿论。”

    帐中诸人都是面色一变,谁也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人来了。

    朱温腾的起身。一把掀开帐子就往外走出。

    “我是朱温,人都是我杀的,我认罪!”说着举起手放到脑后,跪在地上。

    此时帐外已经围拢了二十多人,都是妓营的守卫。其中一个正是宪兵司的军官,他们与虞侯的职责差不多,负责督查军纪。不过虞侯还负责带兵、反间,而宪兵司更多的是重要军官的护卫、监察,还有重要地点如城门、仓库等的守卫、监察。妓营,也有宪兵司的军官。负责督查军纪。刚刚有人报说,看到两名选锋军官杀了四个选锋军官。

    “你就是朱温?”宪兵军官打量了朱温一眼。向旁边的妓营营头确认后,历声喝道:“朱珍、朱存何在,还不立即出来领罪。”

    “人都是我杀的,与他们无关。”朱温咬牙道。

    “朱温,你不必替人摭掩,我已经查明,你们三人都有关,一个也别想逃。”

    “人真是我杀,与他们无关,请校尉明察!”朱温再次大声道。

    可宪兵司早已经摸清了情况,根本不会被朱温所打动。“来人,给我将朱珍朱存二厮捉拿,与朱温一起押回军营,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几名士兵直接冲进帐中,几声惨叫响起,朱珍和朱存一脸狰狞的提刀冲了出来,“三哥,事已至此,咱们杀出去!”

    “你们?”朱温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此时看到如此结果,也知道没有了半点退路。一咬牙,接过朱珍递上的横刀,大叫一声,“好,一起杀出去,不过我要带上柳儿。”

    章台柳这时也已经出来,浑身颤抖着。听到朱温的话,对着他望过来的目光,点了点头,“你到哪,我就跟到哪!”

    听到这个答复,朱温终于将颓废之色一扫而空,重新扬起彪悍,大吼一声:“杀出去!”

    三个狠人生起亡命之心,手中横刀连舞,妓营的守卫不过是一群伤兵,哪抵的过他们的勇悍,片刻就让他们冲了出去。朱温三人对那妓营十分熟悉,直接杀到了马厩,抢了八匹马,一人双马,直接狂奔出营而去。好在几人都会骑马,连章台柳也是代北之地出身,自幼就会骑马。

    四人八马冲出妓营,沿着汴渠东岸一路向北逃奔。一路奔驰,朱温几次回头观望,直到宋州的城池营地渐渐远去。心中百般滋味,他知道,一时冲动,前面的努力全毁了。镇**远去了,张惠也远去了,接下来前途渺茫,也不知道会是如何。

    一路上,连续遇到多支镇**的探马侦骑,不过朱温等人出示军牌,只说是奉令办事,倒也没有引起多大怀疑,得以一路逃出宋州。

    夜色昏暗,宋温站在汴渠河边,饮马喝水。

    看着前路漫漫,暮色一片,朱珍走到朱温面前:“三哥,再往前就出了宋州了,往西北是汴州的桃陵城,往东北是曹州的麦考城,我们走哪边?”

    西北的桃陵是汴州治下,这里与宋州一样,是宣武军的地盘。而往东北面,是曹州治下的麦考城,这里属于天平军地盘,不过现在天平军节度使薛崇躲在恽州恽城之中龟缩不出,曹州却是草贼黄巢的地盘。

    一面是穆仁裕的宣武军,一面是黄巢的草军,一面是官军,一面是贼军。

    朱温望着前路,一时犹豫不决!(未完待续……)

第518章  风云再起

    河南道宣武镇,汴州城。

    汴州德宗之时为永平军牙城,如今则是宣武军牙城,宣武军辖有汴、宋、毫、颍四州之地,位于天下中心,中原重镇,掌控汴渠运河,极为重要。汴州城做为宣武镇的帅府牙城,几次扩建城池。

    唐德宗建中二年,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李勉对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这次重筑称为筑罗城,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壁往南扩充,把汴河给围入城中。扩建之后,城周长20里155步,城门七座。其中东面北起有曹、宋二门,南面有尉氏门,西面南起有郑、梁二门,北面西起有酸枣、封丘二门。

    过了十八年,贞元十四年,董晋接任宣武节度使后,为防止盗贼沿汴河两岸出入城墙,又增设了两座水门。

    晚唐名臣韩愈曾说:“今天下之镇,陈留为大,屯兵十万,连地四州。自天宝以来,当藩垣之任,皆天子元臣。”安史之乱后,长安与洛阳皆毁坏许多,但汴州城却开始兴盛繁荣起来,做为王室屏藩,成为军事与经济重镇。

    此时的汴州城更拥有二十余万人口,比宋州的宋城还要繁华许多,堪与洛阳比肩。

    汴州城内北偏西之地,城中还筑有一座内城,周长四里,便是宣武节度使的牙城。

    牙城帅府节堂,宣武节度使穆仁裕正凝神听手下斥候营校尉的军情禀报。

    听到镇**李璟在宋州虞城大败草贼王仙芝,一战败十万草贼,斩首两万七千余。俘虏四万余。并夺取五万余流民的大捷消息之后。穆仁裕不但没有半点惊喜,反而是眉头紧急,忧心忡忡。

    这几天不断有镇**大捷的消息在汴州流传,但穆仁裕并不相信是真的。虽然李璟这两年打过不少大胜仗,连败王仙芝、李克用等人,但他不相信李璟一到宋州就能取得如此大捷。草贼虽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正因如此,其实要想击败草贼更难。他们如蝗虫一般。击败很简单,但重创很难。

    可现在这个大捷已经正式确认了,李璟确实取得了如此大捷。王仙芝只带着不满三千人逃入了曹州,重新与黄巢汇合。王仙芝的十万草军已经一战覆没,这让他万分震惊。

    先前朝廷下令十二镇围剿草贼,可穆仁裕自长安回藩之后并没有急着出兵。草贼势众,他并不愿意上前与草贼拼命。况且,草贼分兵两路,王仙芝十万草贼从兖州入宋州,黄巢也是数万草贼自濮州入曹州。直指汴州。救宋州,汴州可能有失。因此,他最后把主意打到了李璟的身上,希望由李璟与王仙芝先打上几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他再出兵。

    他研究过代北之战,李璟率镇**便是如此,几次都是如此,其它诸将在前在拼命,最后摘桃子立下大营的却是镇**。另一方面,他也在等,等昭义、河阳、义成、东都畿、忠武诸镇兵马到齐之后出兵。另外,他还在等朝廷的粮草。

    等来等去,谁也没料到,王仙芝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穆仁裕拾起桌上的一封公文,那还是数天前收到的。是李璟出兵虞城之前,让他出兵曹州,攻击黄巢,以配合李璟的攻势。当时他收到这封公文的时候,只是冷笑了一声就丢到了一边。那时他只觉得李璟还太嫩,乍登高位,居然指划命令起他来,因此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可现在,他却有些后悔。如果那个时候出兵,哪怕只是做个样子,也算是对李璟的一个人情了。

    “大帅,还有一件事情。”

    “说!”穆仁裕盯着那份李璟亲笔所书的公文,神色凝重。李璟的字写的很好,不是常见的柳体,而是一种从没见过的字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穆仁裕原本镇河阳,是原宣武节度使王铎二次入朝之后,接任的宣武军,虽然来到宣武时间不长,可对宣武的掌握还不错。他虽是节帅,可与眼下大部份节度使一样,他是一个文臣。而且还是世族出身的文臣,士家大族出身,进士出仕,在京为官多年,本身也写的一手好字,对于李璟的这笔字十分的喜欢,甚至好几次都怀疑这不是李璟的字。

    “李七郎前些天去了宋州,拜见了李璟。”

    穆仁裕神色一动,这个李七郎是汴宋首富,家财千万。他到任宣武之后,很快与李七郎发生了摩擦,最后穆仁裕一怒之下,准备好好的收拾一下这个大胆商人。没有想到,他居然跑去找李璟。找李璟又如何,李璟虽然是国公,但他是镇**节度使,可管不到宣武军。

    “李七郎在李璟面前自请为义子,不过李璟没有收。”

    “或许李璟知道李七郎得罪本帅之事吧。”穆仁裕微微一笑。

    “李璟没收李七郎为义子,却将他收为第七门徒,而且还将李七郎的两个家僮,收为了第十第十一门徒。”

    穆仁裕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在脸上,李璟这是什么意思?李七郎与他穆仁裕的过节整个宣武上下都知道。李七郎请了不少的人出面来讲和,自己都没有给面子。李璟突然收李七郎为门徒,这是完全不给自己面子啊。而且他居然还收了李七郎的两个家僮做门徒,这事情。穆仁裕捏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难道李璟是因为自己没有按他的话出兵曹州,而使此人生气了?

    先前李璟刚到宋州时,向他借过粮,但他拒绝了。难道因为没有借他粮,后来又没有出兵策应他,就让李璟生气,才故意收李七郎为门徒?

    不管是什么,穆仁裕明白,李七郎他已经不能再动了。不然,李璟肯定会以为是对他的敌视。李璟现在风头正劲,他强势插手他与李七郎的纠纷,如果他再做强势反应,搞不好李璟这个狂妄的家伙就会视为是他的应战。眼下李璟挟大胜之势,他没信心与李璟打这样的官司。

    “准备一批粮草还有牛羊美酒,马上送去宋州慰问镇**。”穆仁裕脑子里转了一圈,马上决定暂时和李璟缓和一下关系,若是让李璟以为他要和他扳手腕子,这事对他可不利。对行军司马仔细交待几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