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386部分

晚唐-第386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系兵马,再歼五千官兵。眼下,他们更加嚣张,在得到了官军败兵手里的大量武器铠甲和战马之后,势力已经翻了几倍,现在已经将李系团团围于沂州城内。”

    “草贼?哪里来的这股草贼,怎么朕一直没有听说过?”李儇皱了皱眉头,往后面靠了靠,“这消息可是属实?”

    李璟道:“这些可不是寻常贼子,他们现在人多势众,再加上汇合了王敬武叛兵,再加上大败天平军与泰宁军后,得到了大量的铠甲兵器和战马,如今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甚至要将有将。现在贼势已成,如果再不将其剿灭,只怕他们攻下沂州之后,他们到时会马上席卷整个河南。眼下河南之地,连续两年遭受旱灾、蝗灾和水灾,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饥民。贼人只要稍一煽动,到时就能裹挟无数人马做乱,整个河南都将糜烂。甚至,连东都长安,都有危险。”

    田令孜不满的哼了一声:“齐国公这话怕是危言耸听了吧,区区几个盐贩子和一个叛将,能闹到什么地步去?”

    李璟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区区几个盐贩子和一个叛将?闹不到什么地方去?田公公可莫要忘记了,裘甫之乱,那只是一个农夫闹起来的,结果呢?最后席卷了浙东浙西十几州,朝廷费了多大的代价才平息此乱?远的不说,就说咸通十年的徐州庞勋之乱,那也不过是几个戍卒起事而已,结果呢,席卷了半个东南,连朝廷的赋税之地江淮都全卷了进去。朝廷派了多少兵马,用了多长的时间才剿灭的?难道防范于未然不是更好,非要等到生灵涂炭,百姓于水火之中时,才要耗费无数钱粮兵马去平乱?”

    这话说的田令孜一时语塞。

    李儇心有震动,惊声道:“这个王仙芝和黄巢还有那王敬武,他们真的如此难制?”

    “陛下,早动手就能容易一些,拖的越晚,那么贼军也必然势力越大。这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一开始只是一个小雪团,我们随便捏在手中,往那火盆里一丢,他立即就化为水汽消失于无形。可如果我们置之不理,被有心的贼人拿着这雪团在雪地中打滚,那么用不了多久,雪球将越滚越大,到最后,就算再丢到火盆中去,不说能不能拿的动,就是拿的起来丢到火盆中,也不再是火化了雪,而是雪灭了火。”

    正说着,外面又有侍卫上来,在田令孜的面前说了一句什么,田令孜的眉毛皱了皱,脸色瞬间变的有些难看。然后,那宦官将一个折子交于田令孜,退了出去。

    李璟这时已经猜测,这个折子估计就是河南那边的局势了。

    当下就道:“田公公,不知是何急事,若是急报,还请让陛下过目一下的好。”

    李儇也望向田令孜,田令孜这时已经无法再隐瞒了,只得将奏折递给了李儇。

    皇帝打开奏折,目光只扫了几行,就已经忍不住惊呼出声。

    “陛下,是何事情?”李璟连忙问。

    李儇将奏折递给李璟,“齐国公自己看!”

    李璟接过一看,只见奏折写的有些字迹潦草,十分不应该。但当他看明白内容后,才终于明白字迹为何如此潦草。

    奏折是泰宁军节度使李系发来的,上面只写了一件事情。草军和王敬武军联手击败了薛崇,又击败了泰宁军后,一路将他围在了沂州城。沂州只坚守了三天,就被攻破,李系化装成百姓才逃过一劫。贼军洗劫了沂州以及诸县后,没有进入海州,也没有进入感化军地盘的徐州,而是杀了个回马枪又进入了兖州。上次黄巢他们只是打了兖州东面一角,这次却已经直接点了整个兖州后,然后进入了宋州。

    怪不得田令孜也变了脸色,宋州和济州、兖州、沂州这些地方可不同。宋州紧靠着洛阳,往西北方向到洛阳只隔了一个汴州和郑州。更关键的是,宋州正处于运河之上,运河很长一顿正是经过宋州。贼军要是攻下宋州,那就等于直接把眼下唯一还维持着向朝廷输血的江南赋税粮米给卡住了。

    没有了运河上从东南运来的粮食物资,长安将无米可食!

    “陛下,臣愿意立即领兵前去讨贼!”李璟大声道。(未完待续……)

第482章 以进为退

    (感谢晴天火凤凰、君子柏、暗夜的黎明、骸骨之王、望明霞、静静的人诸位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的支持!)

    李璟现在一心只想早点离开长安,返回登州。长安虽然繁华无比,但他身处此处,就龙虎困平阳,龙搁浅滩。虽然有两万镇**在手,不必担心会再出现之前的遇刺之险,但是这样碌碌无为的呆在这里,却让他难以忍受。辽东的局势已经面临剧变,他必须得早点回去做准备。

    至于请命去剿灭草贼,李璟倒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提出率兵剿匪,不过是以进为退。他深深的知道,田令孜早已经与他势不两立,不论他说什么,这个奸贼必定反对。先前镇**入代北平乱,李璟因此名利双收,一下子跃居高位,深得天子喜爱。田令孜绝不会再给李璟一个平定草贼的机会,特别是在田令孜看来,草贼不过是一群盐贩子聚众而已,绝无法与沙陀人相提并举的,李璟要去剿匪,肯定是一击建功。

    果然,李璟提出带兵剿灭草贼的要求之后,李儇还没有来的及反应,田令孜立即就已经开口道:“陛下,天色已经不早,剿贼之事不如留待明天延英殿再行讨论。外面风寒,陛下刚刚出了些汗,小心着凉了。”

    李儇笑着点点头,“准备传膳吧,朕今日要与齐国公一起用膳。”

    之后,与天子一起用膳,不论是田令孜还是李璟和李儇,三人都不再开口提剿贼之事。用过膳后。李璟陪皇帝下了三盘棋。胜一负二。虽然败北,可却也让皇帝赢得并不轻松,让少年天子十分高兴。

    当晚就夜宿于清化宫,第二天用过早膳之后,李璟随李儇的御驾一起回到长安。

    回到长安之后,李璟回了亲仁坊。

    李振迎上来:“如何?”

    “有田令孜在,我倒不担心会被调去负责剿灭草贼。不过,田令孜也很有可能调我们一起出兵。不过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回登州。”只要不是做为剿匪的主帅,那么李璟便不会有太多担心。只要王仙芝和黄巢他们还有点自知之明,那么到时他们一看到朝廷兵马到达,就应当会主动远避逃离。那时,李璟便可以直接回登州了。

    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李璟握着茶杯问道:“进奏院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进奏院最初称为上都留后院,后改称上都进奏院。

    进奏院是各州镇官员到京师朝见皇帝或办理其他事务时的寓所,也是本镇进京官员的联络地。进奏院置有进奏官,向朝廷报告本镇情况,呈递本镇表文。向本镇及时报告朝廷及其他各镇情况,传达朝廷诏令、文牒。办理本镇向朝廷上供赋税事宜,凡本镇不能擅自决定的大事,向朝廷请示裁夺。

    总的来说,进奏院就是一镇在京的驻京办事处。可实际上,由于晚唐藩镇越来越独立,朝廷和藩镇之有时并不能直接对话,因此这个进奏院就成了一个中间联络渠道。朝廷直接把话传给进奏院,由进奏院再传回藩镇。而且进奏院同时也是藩镇设立在京城的耳目,通过进奏院窥伺朝廷,胁制朝廷的情况。

    现在整个长安,拥有五十多个进奏院,进奏官的地位极高,甚至拥有不下于副宰相的权利,进奏官就相当于地方藩镇节帅在长安的全权代表。

    除了这些重要功能之外,进奏院还有一个极大的功能,那就是承担汇兑功能。由于大唐一向钱荒,特别是到了眼下,钱荒更加严重。朝廷与地方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一般都规定本地铜钱不许出界。

    从唐宪宗时开始,各地在京师的商人,将售货所得款项交付各道各镇驻京的进奏院,由进奏院开具“文牒”或“公据”,一联交给商人,一联寄往本道。商人无论是由地方前往京城,还是由京城回到地方,身上都不用携带大量钱币,可以轻装赶路,到了再兑现,类似于今天的支票。

    镇**现在也晋升为大唐五十余镇中的一镇,特别还是一个新开幕的藩镇,自然也得在长安设立一个进奏院。

    按李璟的意思,这个进奏院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自然是做为本镇进京官员的联络地,同时也是本州官员到京办事时的寓所。第二,进奏院将做为本镇在京的骁骑司的秘密据点,以进奏院中的身份来掩护他们的秘谍身份,负责打探京师动静,刺探朝廷的机密情报。第三个,进奏院将作为镇**在长安的一个重要汇兑网络,承担起镇**与长安之间两地商人往来的飞钱兑换,同时,也是四海钱庄向京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据点。第四,进奏院还将负责拉拢长安的贵族王侯,并招揽一些有才之士,将他们送往登州。

    “地址已经选好了,就在皇城太庙与兴庆宫之间的崇仁坊,其东南角就是东市,往南隔了平康与宣阳二坊就是亲仁坊,距离通化门、春明门都不远。这套宅院很大,估计就是住上两三千人都不是问题。”张宏笑着说道,如今镇**和李璟的名头在长安确实很响亮,镇国节要建进奏院,许多王侯贵族都主动前来提供方便。几乎没有费什么麻烦,地址就已经选好了。房子和家具都是现成的,随时可以入住办公。

    现在李璟要考虑的是安排谁来做这个进奏官,这个人选必须是忠心可靠,且能力出众,善于交际的。李璟心中的最佳人选应当是李振,他本在京中居住多年,对于长安官场也比较了解,更加出众的是他本人关于谋略交际。不过很快李璟就否决了,因为他现在身边还离不开这个军师。

    随后他又想到了李维和公孙兰,不过最后都否决了。李维是骁骑司的主官,还在军中担任着指挥使之职,也很重要。公孙兰则是一个女人,更关健的是,李璟对于她的忠心一直有些放心不下。

    最后想来想去,李璟目光看到了张宏。

    轻笑出声,李璟对张宏道:“既然张录事把事情这么快就办好了,那么干脆这个进奏官就由张录事来担任好了。正好张录事年纪渐大,正好在京师修养修养。”

    听到这个任免,张宏面露惊喜,受宠若惊。这个进奏官,比他现在的录事参军事可要风光的多。做为镇**留在长安的代表,可以想象,以后的日子肯定很舒适。

    略微推迟了几下,张宏终于答应了下来。进奏官可是能够参加朝会的官员,一瞬间,他就有了种一入青云的感觉。

    任命了张宏留在长安后,又从镇**中挑了二百名军士留下,其中自然掺杂着一些骁骑司的密探。这些密探的身份,连张宏都不知道。

    眼看着就要到了日落黄昏,宫中突然派来宦官传旨,让李璟入宫见驾。

    李璟心中一动,估计是剿匪之事已经有了后续了。当即沐浴更衣,换了官袍前往宫中。

    李璟到达延英殿下接受最后一遍搜身检查时,已经看到好几个熟人到了。郑从谠、崔安潜、于琄等人都到了,李璟上前和他们寒喧。

    除了相识的诸人,还有几个李璟没有见过的人。其中一个老者直接上前与李璟拱手笑道:“英雄出于少年,李镇国刚刚加冠不久,就已经节制三镇,真让老夫等汗颜啊。”

    于琄连忙向李璟轻声介绍,告诉他这人就是杜审权。一听这人就是新任命的昭义节度使杜审权,李璟也不由的笑脸迎接。

    杜审权也是先后居于多镇,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是当今政事堂两位宰相的姨父,宰相卢携和宰相郑畋二人的母亲和杜审权的妻子李氏,乃是姐妹。

    杜审权,豪门京兆杜氏出身,担任过江西观察判官,右拾遗,左补阙、司勋员外郎,郎中知杂、知制诰、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礼部侍郎、陕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虢都团练观察使、检校户部尚书、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累加门下侍郎、右仆射、检校司空,兼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苏杭常等州观察使、尚书左仆射、上柱国、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河中尹,充河中晋绛节度观察等使。

    光是听到他那光辉耀眼的一串任职经历,就不得不让人惊讶。而且,他还是三朝元老,并且曾经入政事堂担任过宰相,可调是资历高,威望高,年龄也高的元老重臣。

    新升任为昭义节度使的襄阳郡公杜审存现年已经接近七十岁,可身体却健壮的像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他身躯高大,两腿欣长,肩膀宽厚,小腹平坦,手臂虽细却肌肉结实。只是头发变的有些稀少,扎起的发髻显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