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345部分

晚唐-第345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斩下所有沙陀人的首领,然后派人向大营的郑从谠他们报捷。

    唐军大营之中,郑从谠与于琄等汇合之后,才知道李璟的大旗虽然到来,可李璟派来的只是一千骑兵,而且从头至尾都没有参加到战斗来,李璟本人根本没有前来,他和他的四千骑兵还不知道在哪。

    对此,有的将领认为李璟是故意坐山观虎斗,见死不救,故意避而不战,保存实力之举。当然也有人说李璟的那一千骑兵虽然没参战,可虚张旗帜,却也一直弄的沙陀人分兵防备,起了牵制作用。

    但提到李璟本人现在何处时,却是谁也说不出来。

    “我来之时,李镇国已经带兵到了善阳不远。”张承业面对着七镇节帅的疑问,只得老实回答。说实在的,张承业也有些搞不明白李璟在做什么,甚至心里也不由的怀疑,难道李璟真的是故意避而不战,以保存实力。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这时突然帐外有人报告。

    “禀报大帅,李镇国信使到!”

    “仗打完了,他的信使就到了,莫不他先前还真的一直在这附近看着我们打仗不成?”义成军李种有些不满的低声道,这一战虽然得于琄来援,最后保住了大营免于兵败。可他的义成军经此一战,眼下只剩下了区区八百人而已,损失极为惨重,因此对于就在这附近,却没有来援的李璟十分不满。

    前来送信的乃是李璟的大弟子刘寻,众人诸将帅倒也认识李璟的这六个门生。

    郑从谠问:“李镇国现在在哪?”

    刘寻挺了挺胸,在众人那并不友好的目光中,大声的回答道:“回大帅话,李副使分兵一千前来之后,就亲率四千骑兵一举突袭了善阳城,派一都士兵伪装成朔州来的沙陀军,骗开了城门夺下善阳城,歼灭城中守军三千。就在刚刚,我军伪装成守城士兵,诱李克用三千前军骑兵入城,然后关城歼灭。李克用猛攻城池一阵,丢下数百具尸体后,已经撤往北面了。”

    听到这个消息,帐中诸将帅都一下全震惊当场。

    他们数万步兵与来援的一万多骑兵,加起来超过五万兵马,对阵李克用一万五千兵马,打了将近一天一夜,最后才歼灭李克用五千兵马。而他们的伤亡却付出了一万多,再加上之前的那一战,朔州城下攻城一战,加上李克用袭营烧掉粮草,然后是昨晚到今天的这场大战,三战下来,除了李璟的两万兵马,其它六万兵马,损失了一半将近三万人马。可他们的战果,三战不过是杀死了七千左右沙陀兵。

    现在李璟手上只有四千人,不但夺下了善阳城,竟然还前后歼敌六千,这其中可还有三千李克用的精锐沙陀骑兵啊。

    简直就是不敢置信,可这样的事情,李璟不可能谎报军功,因不随意一查就能知道的清楚。那么,这就是事实了,可这事实实在是太让人惊讶震惊了。

    大帐之中,刚刚还在说李璟没有前来会战,是在有意保存实力的那些人,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之前几万大军都攻不下朔州城,可现在李璟轻松的就把朔州城拿下了。虽然这也是因为他们与李克用大战,城中兵马大将尽出,才让李璟得了手,可不管怎么样,朔州城就是李璟给夺下的,而且还灭了沙陀人六千多兵马。

    郑从谠还处于震惊之中,崔安潜却是已经长身而起,哈哈一阵大笑:“李镇国虽然年轻,但却有名将风范,这一仗打的好。李副使就算参战,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大,更何况他的一面旗帜,其实就已经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大大牵制了战场上的沙陀人一部份兵力。现在李振国直接智取善阳城,又歼灭了沙陀人六千多有生力量,这个选择相当明智。打的好,打的太好了。”

    崔安潜如此表态,于琄自然更要为自己的门生说话,当下也是笑着点头:“季玉这一战打的确实好,善阳城拿下,不但把沙陀人的一座堡垒拿下,而且还歼灭了这么多沙陀兵马,更重要的是,得到城中沙陀人的粮草,这下我们三万多兵马就有饭吃了。”

    郑从谠这时也想到粮食的问题,是啊,他们的粮草已经被烧了,先前这一天一夜,都还是饿着肚子打的仗呢。于琄一万多人回援,也根本没有带粮食。要不是李璟拿下朔州城,他们就算暂时击退了李克用,可李克用只要躲在城中与他们耗上几天,他们这几万兵马就将不攻自溃。

    “崔帅和于帅说的没错,此战,李镇国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李镇国当为此战首功,他挽救了我们的败局,帮我们锁定了战局。”说完,他转向刘寻,期待的问道:“善阳城拿下来了,城中的粮草可夺下?”

    刘寻此时极为自豪,诸镇兵马再厉害又如何,如果没有镇**夺下善阳城,逼李克用北逃,七镇兵马坚持不过三天。微微一笑,他大声道:“请诸位大帅放心,善阳城做为朔州治所,李克用苦心经营的三城之一,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我军夺下善阳城后,城中粮食一粒不少的都保护下来,足有十万石粮食!”

    “十万石?”郑从谠一声惊呼,有这么多粮食,他们在半年之内者完全不用担心粮食的补给了。

    刘寻对着郑从谠等人又行了一礼:“李镇国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大军的晚饭,现在就请诸位大帅与各镇将士们移军朔州城中!”

    “好!现在就走!”饿了一天一夜了,郑从谠都感觉前胸贴后背了,这个时候,也不由的有些迫不急待起来。(未完待续……)

第429章  突围

    PS:月底29号就要上大封推了,这是木子能拿到的最好推荐了,机会只要有一次。编辑和朋友们都劝木子这些天少更一些,等到大封时来一次爆更。不过木子这人很奇怪,有了存稿,就老是各种懒。没有办法,先在拼吧,能拼多少是多少。这个月写到现在,已经快要一百章了,不可谓不努力。下个月是起点的历史月,更加的要努力。兄弟们,木子豁出去拼了,大家能不能再加把油,多给些动力,来点月票、打赏呢,没有月票打赏,订阅可不能少啊,最起码,免费的推荐票记得投上,赞也点下!

    (感谢killpig、梦想从未完成,风动云随几位朋友的月票、打赏和章节赠送,谢谢大家。)

    在朔州东北角上,与云蔚代三州的接境角上,有一座李国昌任大同防御使时修筑不久的城池,名为金城。

    这座新建没有多久的城池是在原来天王祠所在的天王村的基础上修建的,因为修建之时,有传言天王村中的一口水井中飞出一只金凤凰,故又名金凤城。其余李国昌给此城取名金城,是由于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认为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为了不忘祖先,怀念先祖故居,故起名金城。并且非常看重此城,将此城作为定居之据点,在金城周围又建有许多壁垒森严的防卫设施。这些城堡合称为三岗四镇护金城。

    在金城城东南十五里是护驾岗,史载北魏孝文帝元宏曾驻跸于此,故名。

    金城东面二十里是赵霸岗。在龙首山下。浑河北岸。地势高峻,南北横卧,岗上建有观音阁等。

    黄花岗,又称黄花堆,位于怀仁、山阴、应县三县交界处,梁顶高四百丈。旧志称,上古时,此岗黄花耀金。故名,岗上建有黄花寺。

    这三岗拥要很大地理优势,李国昌在上面筑有军寨,派驻兵马。

    除了三岗,在金城的四面,还建有四座军镇,各驻重兵把守。

    分别是城东二十里的安边镇,城西二十里司马镇,城北四十里神武镇、城南四十里大罗镇。

    四镇分别占据险要位置,各驻沙陀重兵。护卫着沙陀李国昌父子的老巢金城。三岗四镇的城墙都高达三丈,易守难攻。特别是神武镇驻守神武川。大罗镇驻守大山门峪口,金城这座新建的城池,就如同一座要塞一般。

    不过再坚固的城堡也得靠人来守,金城南面四十里的大罗镇的关城上,刘氏眺望着远方,总感觉眼皮直跳。李克用听不进他的劝说,舍不得放弃李家在朔州经营的这一切,心中总还抱着幻想。

    可刘氏却对此不抱任何幻想,但她劝不动李克用。就连眼下忧心忡忡病倒的李国昌,也依然还抱有着一点幻想,幻想着儿子李克用此去能再奏凯歌。

    几天前,马邑失守的消息传回来,李国昌又怒又惊,一下子晕了过去,虽然之后又醒了过来,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已经虚弱无比。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半点昔日沙陀猛将的威风也没有了,只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已经垂垂等死。

    现在李国昌已经彻底不能理事,李克用征战在外,沙陀族中的几位有些威望的族老,如李友金、李尽忠等人,李友金和李克用领兵在外,李尽忠更是已经成了朝廷地的俘虏。李国昌其它的儿子,都还年幼,九个儿子,先前在长安死了两个,这次战斗中又被镇**抓了三个。剩下的不是随李克用在前线,就是还太过年幼,不能承担重任。

    整个金城的事务,如今竟然全压在了一个女人的肩上。李国昌已经公开的将金城的事务交给了刘氏,这个儿媳很有大将之风,她的许多话如今都被证实了。李国昌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儿媳的话,如今情况下,他干脆便把金城的事务全交给了她。

    这些日子,刘氏一直在做两件事情,一是准备远行的干粮和衣物。第二就是在招募兵马,凡是朔州境内十四以上,五十以上的,几乎都被她征召起来,分驻三岗四镇之中协防。

    风雨渐停,天地间渐渐生出一派游移的青光,越来越亮,玉兔隐退,地平线上渐次出现群山的影子,以及模糊的树影。恍惚之间,东方就染起一片鲜红,一点金光正跃跃欲试地挣脱黑暗的束缚,周围是霞气蒸腾的彩云,天亮了。

    刘氏心头一紧。

    城前道路上缓缓走来一支队伍,甲散盔歪,旌旗萎靡,狼狈之极。再走近一些,可以看到战马疲惫不堪,在晨曦之中很响地打着喷鼻。刘氏忽然有一种要虚脱的感觉,她看到了李克用。

    丈夫没有被抬着,也没有被拖着,他是自己骑在马上回来的。刘夫人闭起眼睛,许久,一滴清泪从她眼角划过,拖出一条浅浅的泪痕之后坠落在清冷的城头。

    李克用败了,败的十分彻底,回来的相当狡猾。

    善阳、马邑先后丢失,兵马更是损失了一万五千余人,他所带着的那支沙陀精锐,现在只剩下了七千人马。

    见到刘氏的第一面,李克用苦涩的道:“一切都如夫人所料,我们败了,败的很惨,悔当初没有听从夫人之劝。”刘氏上前一把搂住李克用,不管这个男人当初是如何的骄傲,如何的拒绝她的苦劝,可他依然是那个男人,他就是他,既是她的丈夫,也是沙陀人的骄傲和英雄,现在,他还是新接任的沙陀一族的族长。

    “胜负总有时,关健是你不能倒下,你是我的丈夫,你是沙陀人的族长,你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只要你不倒下,我们沙陀人就不会倒下。就还会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一天。”刘氏搂着丈夫安慰道。

    李克用抱着刘氏。突然感觉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出来。打小起,他就没有流过泪,他打小就成为部族孩子中的头,少年时就威震过鞑靼族的武士,十四岁就从军南下征讨庞勋叛乱。他的地位不是因为他是族长之子,而是靠他自己打出来的。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十四岁就当上了云中守捉。如今也不过十八而已,已经成为一族之长,数次大败唐兵。

    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这次般大的挫折,云州七将,程怀信战死经略城,李尽忠经略城一战被俘,接着薛志勤朔州城中被杀,李存璋也去镇**中送信,被扣留。他的心腹七将,眼下只剩下了康君立、薛铁山还有盖寓。

    起兵之初两个兄弟死于长安。之前又有三个弟弟在泰戏关被俘。眼下叔父李友金也在朔州城下中了一箭,一路被担架抬回来的。他的父亲,那个一直让他引以为傲的父亲,也已经倒下了。

    刘氏看着丈夫在她怀中如同一个委屈的孩子似的失声哭泣,心中并没有什么轻视的想法,这依然是那个让她越来越爱的男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她相信,她的丈夫哭过之后,擦干眼泪依然是那个让全族人仰慕的英雄。

    李克用在刘氏的怀里哭了很久,泪水把刘氏那丰满的奶上的衣料都哭湿了。不过痛痛快快的哭过之后,再抬头,李克用又恢复了那丝冷酷。

    “我已经决定,放弃朔州,全族撤离,去阴山北!”

    刘氏立即赞同了丈夫的决定,亡羊补牢,还并不晚。李国昌见到儿子如此狼狈的回来,本来就苍白的脸色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