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唐 >

第166部分

晚唐-第166部分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4章 连厨子也一人发一套铠甲武器

    (九十九张月票了,谁来破百!)

    这一战除了缴获了半只舰队外,其它方面的缴获也是相当惊人的。攻破独眼蛟巢穴就缴获了粮食四万多石,以及上万匹绢、布绫罗绸缎等总值四十余万贯。而李璟袭取乌湖岛之后,所收获也不少,搜刮乌湖堡中的钱粮及军官士兵们的财产约十万贯,再加上威逼那些商人们拿出来的‘劳军费’也因为沙门镇大胜,那些商人们不但按一成上缴,还有些主动多缴纳了一些,加起来同样高达近二十万贯。算一算,全部有价值七十余万贯的收获。

    对于这些钱粮,黄胡子也是十分大方的提出了他的分赃建议。用他的话说,这一次他们损失轻微,但收获已经十分了不得了。攻下独眼蛟巢穴时,他就已经自作主张的将那四十万贯缴获按战死伤残抚恤补贴两成半十万贯,奖赏战斗中勇猛表现者两成半十万贯,然后镇东海和沙门镇各两成半十万贯。镇东海下面的兄弟已经分了二十万,他们又拿了十万,所以对于乌湖岛缴获和从商人那里得来的劳军费,他们便都不再要。

    如此一来,沙门镇从独眼蛟那批缴获中分得十万,然后加上乌湖岛的三十余万,他们便拿到了四十余万贯的钱粮货物。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

    段山有些做贼心虚的上前,对李璟嘿嘿笑道:“将军,打下铁山贼穴的时候,俺自作主张,没有领兄弟们的那些战功赏钱。俺把他全换成了三十匹战马和五十头大青骡子。俺自作主张。还请将军责罚。”

    李璟现在心情大好。这样的一点小事倒也并不太在意。不过他还是瞪了段山一眼,瞪的这个特战队虎背熊腰的巨汉都有些心慌。“这也是你们自己的战功所得,你如何安排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不过战马是紧缺军用之物,这样,回去后你们留下二十头骡子和二十匹马,其余的三十头骡和十匹马算是镇将府征用。不过也不白要你们的,每头骡子五十贯,一匹马一百贯作价补偿给你们。”

    段山一听要征调一半。顿时满脸肉疼:“将军,俺们不要钱,要不,三十匹马全给俺们,俺们再上缴三十头骡子怎么样?”

    李璟望着段山轻笑,“这样,你如果按我说的上缴,回去后我把你们特战队升格为特战都,你看如何?”

    “要的,要的。”段山一听李璟居然提出给他们队升格为都。立即眉开眼笑,连那些宝贝战马也顾不得了。队升都。一下子可是升了整整两级。以后他可就是校尉了,这样的好事哪找。

    成功的用一个都的编制要来了十匹马和三十匹骡子,李璟也不禁有点小高兴。这一战特战队表现出色,他本来就有了扩编他们的意思。

    “钱粮是养兵根本,固然重要,不过更加重要的还是军械装备。我们虽然有军械坊,可每日产出不高。眼下还要靠战场缴获所得补充。李佐史,关于此战武器铠甲等军械缴获的情况清点出结果了吗?”

    “缴获清点出来了,总共是剿灭铁山巢穴一战所缴获军械,以及铁山港一战缴获军械,还有乌湖岛所缴获军械,以及俘虏封明残余舰队的军械。”

    李佐史和李维一样,也同是李璟的同族,不过辈份却比李璟高一辈,是李璟的从叔,近五十的年纪,有些高瘦,原本是在清宁乡李氏族中蒙学中担任先生,和李璟的父亲曾经关系不错,一起读书一起参加科举,不过却是个不进的老乡贡。李璟在扩军之后,感到文僚不足,特意将他请来做了佐史。

    李佐史做起事来十分的有条理,渐已经担任起不少担子,此次随军,负责军中文书工作。他翻了翻手上的帐本,认真的念道:”铁山贼穴**缴获得横刀一千七百多把、长矛八百多支,弓箭五百副,盾牌五百余面,铁盔两百多个,皮甲三百多领,臂张弩,角弓弩一百多副,十八具竹竿弩,六架投炮,箭两万余支。”

    “铁山港一战,除缴获的敌舰之外,还缴获有横刀两千六百余把,长矛三千支,长弓两千把,弩一千三百把,另外铁盔两千三百顶,皮甲一千六百余套,铁甲三百套,皮盾一千余面,方铁盾三百面,重弩三十八具,投石车十二架。箭支十万。”

    “乌湖岛缴获计有横刀八百把,长矛一千二百支,长弓六百,弩三百,盔八百,铁甲一百,皮甲五百。皮盾五百,铁盾一百。重弩四十八具,投炮三十六架,另外还有箭支二十万支。”

    “封明残疾舰队和张烈归顺上缴的装备有横刀、长矛、弓各一千二副,另外弩五百,盔一千二,铁甲二百,皮甲一千。皮盾八百,铁盾三百,重弩十八,投炮六架,箭五万。”

    “总计,横刀六千五百把,长矛六千二百支,弓四千三百副,轻弩两千三。铁盔四千五百顶,铁甲六百套,皮甲三千四百套,皮盾两千三百面,大铁盾七百面。还有重弩一百二十二架,投炮六十架,以及弓箭三十八万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棍、棒、枪、鞭锏等少量其它武器,数量太少,忽略不计。”

    李佐史一口气念完,合上帐本。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可最后听到如此海量的军械缴获时,李璟依然是不由大为惊讶。封明和海贼舰队差不多五千人的装备,再加上独眼蛟巢穴以及乌湖岛上的军械库中储存,一下子让他们全搂过来了。

    海贼那里缴获到的军械不多,可封明这边却是相当丰富了。此时还是晚唐,淄青镇做为大唐诸藩镇中比较富裕的藩镇,其下面的军队装备也是顶尖的。此时还不如黄巢之乱后的唐末,那个时候连年混战,藩镇割据,相互攻伐,大大小小的藩镇无数,时局动荡,天灾不断,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因此到了那个时候,藩镇财力艰难,士兵伤亡又大,兵都是些强征入伍的农夫贩卒之流,他们的武器也将是最简单便宜的。此时的军队中装备依然是精良的,特别是一个士兵不但配有近战横刀还配有长兵长矛,以及远程的弓箭,甚至弩的配备率也很高。

    封彰守在繁华的登州海上商路十年,并不缺钱,且又多年无战事,他的军队装备也是相当豪华的,比李璟这个泥腿子镇将可是家底丰富多了。这一下,这些军械全落李璟手中了。

    “这些军械足以武装三千人马,有些军械虽然有些破损,可修一修还是能用的。”李佐史笑着道。

    李璟点头,确实,这么多的军械缴获后,不但可以将沙门镇的所有士兵都武器好,还能有大量的库存储备。横刀长矛这些现在沙门镇都已经有库存了,现在又缴获了这么多,军械坊很长时间都不用生产这类武器了。四千多副弓和两千多把弩,这让李璟高兴不已,弓和弩的生产周期太长,一把完整的弓几乎都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最后完成。一下子缴获这么多,除了不配弓的辅兵营,其它的战兵营和后勤都等所有部队都能人手一张弓,甚至装备大量弩了。

    六百套铁甲,三千四百套皮甲,这么多的铠甲,让李璟不禁在想,是不是应当让辅兵营也装备上皮甲,提高下他们的防护力。而一百二十二架重弩和六十架投炮,这几乎让李璟一下子就拥有了一支远程重型打击力量。近四十万支箭的储备,让沙门镇军人均拥有了一百支箭。

    “这要是让军械坊打造,猴年马月才能打造的出来啊。”李璟感叹,还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会给我们造啊。

    这批数量庞大的缴获军械,黄胡子也大方的表示全让给李璟,上次猫岛之战他们已经补充了一大批器械。他们分走这些器械也只是放在巢穴的仓库中,还不如做个人情送给李璟。反正两家现在已经结成亲密盟友,也不必分的那些清楚。以两家现在的关系,李璟觉得要不是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他不想冒然把镇东海拉进来,要不然,他觉得自己如果开口把镇东海招纳进沙门镇中,给他们一个洗白上岸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愿意的。再等等吧,在沙门镇拥有完全能够容纳、控制镇东海这支力量前,他并不会这么急切的要兼并他们。

    片刻后,李璟安排道:“马上将所有的缴获的军械以及钱粮物资装船,把那些缴获的弓弩都配发下去,人人携弓配弩,并带两壶六十支箭。把那些重弩和投炮都安装到斗舰和海鹘船上去。另外那些没有配甲的军士,全都从缴获中配发。我们要武装到每一个人,就是后勤都的厨子,也要一人发一领皮甲和铁盔,在回到沙门镇之前,所有人都得打起精神,不得懈怠。”

    “将军,我们现在就回沙门镇吗?”王重问。

    “不,暂时还不走,不过让梅根带一些弟兄们率几条战舰先护送装载钱粮物资军械的船队悄悄回沙门镇。我们,则还要在这里停留点时间,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李璟回道。(未完待续。)

第215章 天上掉馅饼

    (感谢三山水的人书友的打赏,也感谢诸位书友的月票支持!)

    辽南,青泥城。

    城头上飘扬着数杆李字大旗,高大坚固的城墙上箭塔林立,士兵手持长锋巡视不止。

    大白天的时间,青泥城的四门紧闭,在中街道上行人稀少,不时的有一队队的士兵巡逻而过。在青泥城的中心,还有一座周五百步的城主府,规模堪比一座小城。城主府城坚墙高,乃是一座坚不可催的堡垒,当年都里镇就曾经在上任城主儿子的内应下攻破外城,但却一直到现任城主李灵甫赶回救援之时,数天时间都没能拿下这座内堡。

    城主府前,一面巨大的李字旗迎风招展,一整队守卫门前一字排开。内堡的城主议事大厅之中,升着十几个大炭盆,里面正燃烧着从新罗国海上运来的薪炭。温暖如春的议事大厅中,这座城池的主人李灵甫正在过四十五岁的岁诞。唐人五十已称老,六十算高寿,四十五岁,已经是一个男子最黄金的年龄阶段。虽然在北面的几座砦堡外卑沙城的近两万兵马正驻扎不走,南边海上的都里镇舰队虽然停止了攻打外岛的行动,可那支庞大的舰队依然在港湾名游弋。不过,这位十五岁就自已离开青泥城,三十五岁时就带着一支强大的马贼队伍回来挽救了青泥浦,并连续担任了十年的城主,保青泥城无虑的男人,并不太把这些放在眼中,这个四十五岁的寿诞不但照样过。而且还弄的很隆重。

    李灵甫此时穿着一件极为珍贵的白色熊皮袍子。端坐在一张白虎皮的铁铸城主座位上。手中捧着一杯美酒。在他的座下,左面是他部下的将领们,其中居于前面的那批人明显的骠悍魁梧许多,他们正是当初跟随李灵甫的老马贼头目们,如今的控鹤骑军的将领。在他们后面的一些,则老弱都有,既有武将也有文僚,这些却是原来青泥城的老部下以及后来近年加入的文僚们。

    右面。则是五花八门各式人物皆有,即有穿着铠甲的武人,也有穿着圆领袍衫的文官模样者,还有凌罗绸缎的富态商人。更有穿着皮袍、结着辨发的左衽胡人,甚至在其中还有一个光着脑袋的高大和尚。这些都非青泥城中人,而是李灵甫大寿的宾客。其中既有与青泥浦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的辽南其它唐人势力的使者,也有一直与青泥浦保持商业关系的海陆各国商队代表,甚至还有一些是不请自来的客人。

    那个末座的大和尚就是不请自来的客人,一个据说来自淄青镇大谢砦下沙门镇将的使者。

    使者是个大和尚有些奇怪,这大和尚带来的许多礼物也相当罕见。清澈如泉水。却性烈如火的五粮液美酒。晶莹如冰,却甘甜无比的冰糖。装在一个小小瓷瓶中。随使搽上几滴就能散发迷人芬香的香水。每一样,都是李灵甫以前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但只一眼就让他喜欢的珍贵礼物。

    一百坛一斗装五粮液美酒,三十六种不同香味的迷人香水各十瓶,另外还那那种冰糖一百斤。

    好豪爽的礼物,虽然这些东西他以前从未见过与没听过,他猜测可能是沙门镇的自产之物,可却明白这样的稀罕之物也绝对是贵重之物。这笔礼物很贵重,对于一个从未有过交往的人送上这样的一笔寿礼,真是既花了心思,又花了本钱。

    今天的寿宴上,他特意将五粮液酒与冰糖拿出奉客,立即让这些人大为惊讶。控鹤军的老弟兄们在偿过了五粮液之后,都是既惊且喜,辽东天寒且冷,特别是这些曾经马贼出身的兄弟都是些豪爽汉子,都有酒要喝最烈的,女人要玩最漂亮的观念。不过就算最烈的三勒浆和剑南烧春,跟这酒一比起来,那就什么也不是了,既没五粮液清澈透明,也不如他猛烈如火。

    与兄弟们马上喜欢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