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691部分

庶子风流-第691部分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这坐得无比舒服的沙发,比如墙壁上精致的装饰,还有这地上,居然贴着干净明亮的瓷片。

    从前的时候,大家贴上青砖就已经算是了不得了,可是拿瓷片来贴的,才真正是奢侈浪费到了极点。

    可自从镇国府建了几座瓷窑,专门生产这种铺地的瓷砖,再加上叶春秋等人家带了风气,现在许多人家也开始贴瓷片了,这已成了富贵的象征,你若是家里不贴这个,都不好意思说你在京师混得开呢!

    京里的大富多,有人开了先,这本来用作制作器皿和工艺品的陶瓷,而今却成了脚踩的玩意了,每一片的价格都是骇人,还要先用水泥做底,才再将瓷片铺将上去。

    可是好处也是显见,不但使屋里增色不少,更增富贵之气,还显得干净亮堂。

    说起这个,现在镇国府的瓷片生意已成了主力了,他们烧的瓷片好,因为大规模的生产,再加上他们使用的窑炉不知使用了什么催化剂,以及最新的鼓风工具,因而生产的瓷片价格既便宜,质量也过得去。

    故而瓷窑,已成了镇国府的支柱产业。

    既然这是镇国府的生意,这叶家用起瓷砖来,自然也就奢侈了,尤其是这堂中,一水的瓷砖铺排,上头印染的乃是富贵呈祥的花色,这若是在几百年之后,固然属于老土,可在这个时代,却寓意深得很,深受京里的贵人们喜爱。

    坐着沙发,脚踩在瓷板上,天上呢,吊着的乃是水晶玻璃罩的灯,墙面也已改造,建了壁炉,炉里已生了火,虽是寒冬腊月,可这正堂里却是温暖如春。

    某种意义来说,李东阳是对此是有所忧虑的,单单这时兴的瓷窑,招募的匠人就是数千,就这,据说还是人工不足,这么多的人手,代表着许多人是弃农为工,这可不是好事。

    不过,看着已步入堂中的叶春秋,李东阳终于收回了心神,此次登门,他当然不是来找麻烦的。

    叶春秋快步上前,已是朝他作揖道:“见过李公,李公怎么来了,事先也不知会一声。”

    李东阳捋须,含笑道:“不过来看看罢了,镇国公,你这里很不错,倒是晓得享受。”

    李东阳的口里是这样说的,叶春秋却是不信李东阳只是来看看这样简单,便也含笑道:“哪里的话,倒是让李公笑话了。”说着,叶春秋便坐下,才接着道:“李公是大明重臣,日理万机,来此,想来应该不是清谈的,不知有何事见告?”

    李东阳呵呵一笑,却随意地呷了口茶,方才慢吞吞地道:“昨日真是多亏了镇国公,才免了几位御史的杖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起来,陛下而今沉湎美色,老夫真是忧心忡忡啊,镇国公难道没有察觉到陛下的气色差了许多吗?”

    果然如此!

    叶春秋当然知道李东阳跑来绝不是谈风花雪月的,阳春白雪,在这个时候特意上门,估计就只有为了那两个女人的事了。

    眼下就在兴王绝俸的当口,李东阳应该已经开始谋划布局,可没料到兴王竟送了两个美人入宫,而且还真让陛下神魂颠倒起来,李阁老怎么不忧心忡忡呢?

    不难想象,若是任事态发展下去,一旦那两个女人吹了枕头风,说不定陛下就有可能下旨重申祖宗之法,恢复他们的俸禄了,到了那时,可就满盘皆输了。

    李东阳现在是半分都马虎不得,本来只是安排了御史先去试探一下陛下的态度,若只是单纯的喜爱,想必陛下会从善如流的,假若真是如漆似胶,那可就糟了。

    可是得来的结果却真的很糟糕,陛下居然下令梃杖。

    这就使李东阳的忧虑更加重了。

    思来想去,李东阳只有想到了叶春秋,才找到了这儿来,这才有了现在二人的对话。

    叶春秋听了他的话,便道:“陛下的气色确实不太好,李公,想必是担心兴王送去的两个美人吧。”

    李东阳叹了口气,才幽幽地道:“被你言中了,是啊,老夫担心的就是如此,这兴王绝俸,现在送上美人,分明是包藏了祸心,老夫这几日很是不安,这天底下最了解陛下的,估计就是镇国公了,镇国公,老夫今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求你来了。”

    面子……是给足了。

    内阁首辅大学士,亲自开口说了这个求字,也显出了李东阳对朱厚照的无奈。

    叶春秋心里,却是暗道李东阳聪明,若是别人,跑来肯定要大说一通这两个女人对你叶春秋会有什么影响,而我则是为了你好,你若不剪除了这两个美人,你将来迟早大祸临头的。

    这种看上去,好像是站在你立场上的劝说,却反而会令‘叶春秋’这种聪明人反感,认为这是在利用自己。

    可是李东阳则是反其道而行,直接说明对他李东阳的影响,他才来求叶春秋办事。

    如此,等于李东阳是对叶春秋说,老夫现在欠你一个人情,可是事情已经十分紧迫,无论如何,请你帮老夫一把。

    叶春秋心领神会,笑道:“不瞒李公说,其实皇后娘娘对此,也十分担心,已私下命我解决这件事。”

    他居然没有隐瞒,而是直接将夏皇后托付的事说了出来,叶春秋很清楚,李东阳能得到宫中有两个美人的消息,说明他在后宫中有人,既然瞒不过他,索性直言相告吧!

    李东阳对待叶春秋这种聪明人开诚布公,而叶春秋对李东阳这种聪明人,又怎会不开诚布公呢?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借花敬佛

    果然,叶春秋提及到这个的时候,李东阳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错愕!

    这证实了叶春秋的想法是对的,这件事,李东阳早就知道了。

    如此一来,双方的互信基础就算加深了,因为彼此之间都已经和盘托出了自己的底细,再根据自己对对方的了解,也证实了对方没有打哑谜和耍什么花招。

    叶春秋便含笑道:“这两个女人,确实令人不安,只是陛下的性子,李公是知道的,现在李公与我的心思既然不谋而合,那么春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了,恰好,我倒有个主意,只是还需李公合作。”

    “嗯?”李东阳笑了,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叶春秋一直都在等自己!

    合作?他需要老夫帮什么?这内宫里的事,他作为外臣,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可是见叶春秋脸带神秘,李东阳不禁有了几分好奇,便道:“你但说无妨。”

    叶春秋随即道:“到时我自会令府里的唐寅去府上登门,现在还不便说。”

    “你倒是卖起关子来了。”李东阳不禁笑了起来。

    不过见叶春秋显得颇为自信,他反而忧心忡忡地道:“此事,若是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触犯到陛下的逆鳞,春秋固然有把握,却还是要小心为上,莫让人抓住了什么把柄,若是因此遭致陛下不喜或是猜忌,只怕……”

    李东阳这番话倒是带着关心,叶春秋连忙揖道:“请李公放心,一切,春秋已经做好打算,只要李公肯全力以赴地支持,此事,春秋就有九成的把握。”

    李东阳遂不再多言了,叶春秋的能干,他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既然叶春秋敢说有九成把握,叶春秋也定是想好谨慎之策的,便道:“哎,好吧,今次过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你命人给老夫的府邸送来了一些年礼,老夫此番来,却是两手空空的,真是说不过去,噢,春秋,你好像是有个兄弟,是叫叶辰良的,是吗?”

    李东阳突然提到叶辰良,叶春秋倒是意外,不过还是颌首道:“正是春秋的堂兄,平时不肖,怎么,他惹了什么事吗?”

    叶春秋在这里,可不是真的说叶辰良不肖的意思,在官场上的打交道,特别是跟这种重臣打交道,谦虚是必须的,在外人跟前,叶春秋当然不会傻得将与叶辰良此前的龌蹉说出来。

    李东阳却是笑着摇头道:“哈,哪里的话,此子倒是大有可为,老夫很是欣赏他,欲想将他送去詹事府,将来督导太子读书,如何?”

    叶春秋骤然明白了,这是空手登门造访,又没带什么礼物,何况现在叶春秋肯全力以赴的和他一起解决那兴王的事,便索性借着这个,给叶春秋送一份大礼了啊。

    本心上说,其实叶春秋不太喜欢叶辰良的,实在是那些记忆真的不太好,从前如此,现在怕也热络不起来。

    可是现在叶家的家规森严,这叶家已经是叶春秋一手掌握,几乎可以说,叶辰良无论将来再如何前途似锦,都必须听从叶春秋的吩咐,断是玩不出任何的花样了。

    再说叶春秋的父亲叶景,已是辽东巡抚,三叔则是负责老家的家业,二叔呢,则负责在南京与人打交道,为叶家建立人脉,叶老太公和叶东则掌着京师,至于叶俊才,现在在亲军也已任了千户,还有其他一些叶家子弟,渐渐也开始崭露头角,有的从商,有的则进了新军和亲军系统,一些人则已有了功名。

    可说到真正的官,叶春秋这一辈,除了自己之外,就是这叶辰良了。

    叶辰良现在虽只是御史,倒也是大有可为的,可是李东阳却是想将他调去詹事府,这……

    这才是真正的肥缺啊,和当初的叶春秋是全然不同的,因为叶春秋当初被打发去詹事府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太子,可是如今已经有了太子,就算是詹事府的一条狗,都可以身价百倍了。

    一旦成为太子的老师,甚至只是个詹事府的官员,等到太子登基,也定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就是最差,也能混个尚书。

    叶春秋没有再多犹豫,便道:“舍兄不肖,倒是让李公费心了。”

    这看起来是借花敬佛,可怎么说,对叶家来说,多一个有前途的官,可算是大好事!

    李东阳笑道:“哪里,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说起李东阳现在最大的心力,都是放在宗室绝俸这件事上,可以说,未来的几年,李东阳都将围绕着这个布局谋划。

    比起足智多谋,李东阳在这上是比刘健更胜一筹的,观看现在的时局,虽然很多时候,他也认为叶春秋的很多作为带着几分激进,可他也很明白,有了叶春秋的帮助,则事情会轻省许多。

    李东阳此时又道:“还有,汗女琪琪格,即将要封为金帐夫人,这金帐夫人到底位居几品,享受的礼遇如何,礼部那儿还在拟定,不过你放心,老夫会给他们打一打招呼的。”

    这便是首辅的能耐,一言九鼎,很多连叶春秋都未必能办到的事,可是在文官这个系统里,对李东阳来说,不过是一个招呼的事。

    叶春秋深知李东阳经历了这一次,是想和自己加强关系的意思了,从前他和李东阳若即若离,彼此之间虽然也会点头问好,可总是热乎不起来,现在有了这个契机,尤其是李东阳打算舍弃一切杂念办大事的时候,叶春秋自然成了交好的目标。

    叶春秋便谦和地道:“多谢李公。”

    李东阳不由笑了起来,边笑边道:“你倒是谢起来了,人家还未算过门的呢,哈……罢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春秋,老夫现在可就看你的了。”

    李东阳前面的话,带着几分取笑的意思,叶春秋倒是淡定,接着道:“李公且放心就是,春秋在皇后娘娘的面前,可是立了军令状的。”

    “这样就好。”李东阳叹了口气,道:“如此,老夫便能稍稍放心,方可睡个好觉了!自刘公致仕之后,老夫这两年是真正体会到了他当初的难处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此夫人非彼夫人

    叶春秋听着李东阳带着几分感慨的话,心里却是明白,只怕这个难处,就是钱了吧,要不谋划宗室绝俸是为了什么,归根到底,就是想要腾出朝廷的钱,才能做他们想要做的事。

    只听李东阳此时又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天底下,谁不想为这黎民百姓做一点事呢?可是朝廷千头万绪,国库不足,真真是寸步难行,而今,老夫给你透个底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老夫就是拼了这副老骨头,也要为这天下做一桩好事,至少……也该对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了。”

    叶春秋的唇边浮出几分笑意,果是如此,不过叶春秋是支持李东阳这样做的,可以说,李东阳也算是个好官,叶春秋当初想到打破宗室祖规,想到把打开宗室绝俸先例这个大礼送给李东阳的时候,也存了希望他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的心思。

    这说回来,也算是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了!

    既然此次登门的要事已经办妥,李东阳说了一会儿闲话,便动身要走了。

    叶春秋则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口,李东阳要上车时,还不忘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