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334部分

庶子风流-第334部分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不容有任何的闪失。

    他的话里,带着森森的寒意。

    所有听到他话语的人,都不禁汗毛竖起,因为任何人都清楚,巴图蒙克不是在开玩笑,他会叶春秋死得很惨很惨很惨。

    此时此刻,许多人不由生出了悲壮的情绪,大家都用着悲哀的目光看向了叶春秋,这个曾经以文章和诗词而盖世的少年,此时此刻,他抿着嘴,面色淡定从容,仿佛在给人一种鼓励,只是这种鼓励在许多人心里,竟是有些悲凉。

    朱厚照已是吓得脸色铁青,他想要劝说些什么,可叶春秋却回给了他一个坚定无比的眼神,叶春秋朝朱厚照笑了笑:“陛下……”

    朱厚照此时竟没有了愤怒,有的却只是担忧,他擦拭了泪,竟是乞求的样子,很卑微地道:“叶爱卿……不要去……”

    叶春秋想了想,道:“臣本也不想去,可是事已至此,臣也只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嗯……”他依旧带着笑,故作轻松地道:“若是非要找个理由,陛下就当臣爱哗众取宠,总喜欢搞个大新闻吧,陛下……珍重。”

    叶春秋朝朱厚照深深一揖。

    朱厚照竟是惊慌失措,不知该不该接受。

    一声珍重,大致大家心中了然,叶春秋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此时此刻,便是连那些抱着看笑话态度的藩使们也都肃然了起来。

    他们不太理解叶春秋的行为,可是想到这上国之中,竟有如此有勇气的大臣,也不禁感到钦佩。

    于是没有人讥讽,也没有人嘲笑,大家只是看着叶春秋,叶春秋便道:“烦请去取我的铠甲。”

    于是边上的一个宦官飞也似地去了。

    军营离这里不远,快马来回也不过一两柱香的功夫,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叶春秋又朝朱厚照行了一礼,方才下了台来。

    台下刘健板着脸,率先对叶春秋训斥道:“叶春秋,你这是要做什么,你忘了老夫和你说的话了吗?轻生者不是勇士,而是懦夫!”

    叶春秋无奈地朝他行礼道:“学生有负刘公重托,还望恕罪。”

    刘健一肚子的火气,竟是发不出来,瞪眼看着叶春秋半响,最后只能重重地叹口气,手搭在叶春秋双手抱住的拳上,幽幽道:“小心吧,活着回来。”

    叶春秋点头,看向谢迁,谢迁拍拍他的肩:“你做的对,不过……静初要守寡了,这都是你做的好事……”

    “哎……静初大概会明白我的……”叶春秋心里除了郁闷,也不免带着几分愧意,而后苦笑摇头道:“拜托谢公了。”

    这时诸大臣有不少人涌上来,有人排众而出,大声嚷嚷道:“这是叶修撰,是我朋友,真正的朋友,我绝无虚言,我们一路自杭州来的,在宁波时就结识了……”邓健反而显得兴高采烈,觉得面上有光,一瘸一拐地冲上来,一把将叶春秋抱住,道:“春秋,你总算做了一件有益于国家的事,你放心,汝父我奉之,汝妻我养之,你尽管去,每年这个时候,我会祭奠你,虽千万人吾往矣,春秋这一死,虽是于事无补,却也令胡人不敢小觑我中原无人。”

    “……”听到汝妻我养之时,叶春秋突然不想去了,其实爱惜生命也挺好……

    他冷着脸看着邓健:“邓兄养得起吗?”

    这一次轮到邓健无言以对了,他只好嗫嚅着不知说什么好。

    许多人涌上来与叶春秋见礼,总算缓解了邓健的尴尬,叶春秋则是一一给他们回礼,只是这一声声安慰的声音,令人听着挺心酸落泪,叶春秋当真有点后悔了。

    “叶修撰,临危之时,切忌展现风骨。”

    “叶修撰高义……”

    正在这时,有几个侍卫提着叶春秋的银甲来了,叶春秋看着这银甲,深吸一口气,却听到有人道:“来,叶爱卿,朕给你披甲,你上前来。”

    朱厚照这时竟似乎比从前沉稳了不少,他竟朝叶春秋抿嘴而笑,这又是叶春秋的招牌动作。

    叶春秋想了想,到了朱厚照面前。

    朱厚照很不客气地道:“脱衣。”

    叶春秋有些无奈,只好摘去了乌纱,脱去了麒麟服,朱厚照对这戴甲的事再熟稔不过,他拿着板甲的每一个部件,牢牢地为叶春秋穿戴上,显得尤为认真。

    ………………

    抱歉,更得晚了,但是老虎终于能去好好的睡觉了!各位晚安!(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碾碎他们(第一更)

    此时校场内外,鸦雀无声,一身银甲的叶春秋终于穿戴完毕,他将自己的破虏剑系在腰间,看着远处猎猎作响的旌旗,深吸一口气后,毫不犹豫地下了台,所有人看着他,有人为他惋惜,有人为之感佩。

    朱厚照站在台上,他看着叶春秋徐徐下了高台,一时哽咽。

    只是在人群中的焦芳,眯着眼,却是一脸无动于衷的样子,他甚至侧目朝着巴图蒙克看去,恰好这时,巴图蒙克眼眸朝他的方向看来,四目交错,旋即离开,二人各自一副淡定从容之色,巴图蒙克眯着眼,似乎感觉到焦芳的不同,他不由多看了焦芳几眼,却见焦芳已是将目光落在了远处,依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叶春秋一身银甲,格外的耀眼,不消多时便到了镇国新军诸生跟前。

    这支光鲜亮丽,却在这里被人漠视的百余将士依然默默地站着。

    一百多双眼睛,纷纷向着叶春秋注目而来。

    咔擦……咔擦……叶春秋的靴子一步步踩在砖石上,他与王守仁的目光相对,之后他扫视这队列中的每一个人,叶春秋看着一个个面庞,道:“列队。”

    咔咔……

    金铁交鸣的声音哗啦啦响起,百余人站得如标枪一样挺直。

    接近五个月,五个月的时间,每日操练,而今的他们,穿着这厚重的板甲,腰间佩着长短刀剑,手持长刃,却如履平地。

    每一个人,而今都成了孔武有力的汉子,他们的目光更加有神,耳目更加灵敏,炼体术已将他们脱胎换骨,再不是从前那一群手误缚鸡之力的书生。

    许杰默默地站着,眼睛直直地看着前往,微微的呼吸自他的面罩的细孔里,吐出一口口的白气,然后,他的目光落在叶春秋的身上,心里明白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能看到叶春秋微微抬着下巴,面露傲色,然后在队前逡巡,直到叶春秋驻足,道:“骁骑营已经不复存在……”

    话说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叶春秋却是撇撇嘴道:“现在,该轮到我们了,我来带队,所有人以我为首,我若是战死,便一切听从王副参事行事,王副参事若是不幸罹难,就由王信带队,王信若死,便是许杰……”

    叶春秋报出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而后道:“骁骑营可以死,我与在座诸位亦可以死,可是今日之辱,必须奉还……”叶春秋眼眸一闪,咬牙道:“碾碎他们!”

    说到这里,叶春秋虽是一身戎装,却朝诸生行礼;“拜托诸位。”

    众人轰然回礼:“愿为恩师效死。”

    叶春秋直起身,已是慨然地朝那校场走去,身后的哗啦啦的甲片摩擦声响起,所有人自动为他们让出一条道路,校场内外,只是沉默。

    步卒……

    巴图蒙克眯着眼,倒是显得有些错愕,他曾料想过许多的可能,可是他万万聊料不到迎战金帐卫的竟是步卒。

    以步战骑,这是最愚蠢的手段,任何人都知道,骑兵的冲击力何其之大,岂是步卒可以抵挡鞑靼的骑兵?

    即便只有三百,只要在旷野上,即便面前是数千上万的步卒,只要能寻觅到战机,亦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将其杀个片甲不留,以步战骑……呵……

    更令人可笑的却是,这队步卒只有百人,以百人之众,想要抵挡两百余的鞑靼金帐卫……

    巴图蒙克的嘴边泛起了一丝轻蔑的笑意,此时此刻,他甚至想要大笑出声来,只是他眼角余光看到朱厚照的时候,却是有些笑不出来……

    这个少年天子,用布满血丝的眼眸看着校场,他狠狠地攥紧拳头,突然朝巴图蒙克冷眼瞪来,杀气腾腾之势毕露。

    巴图蒙克只是莞尔一笑,此战……是必胜的了,鞑靼铁骑,即便面对十倍的步卒尚都可以摧枯拉朽,何况还是鞑靼的金帐卫?

    这世上,骑兵对步卒几乎都是压倒性的碾压,无一例外,只不过,操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消耗也是惊人,单单草料的消耗,想要养一匹可以作战的战马,就足以抵得上一户人家的口粮。

    而鞑靼人,天生就是骑手,当年他们能够纵横天下,靠的就是他们的铁骑。

    面对这样的铁骑,任何步卒根本就没有胜算。

    此时。

    校场上已经曲径分明。

    百余镇国新军已是列了三列的长队,每列三十来人,整个队列,显得有些单薄,叶春秋深吸一口气,他对这一战没有太大的把握。

    他心里早已分析出了双方的优劣,镇国新军的人数很少,此时还能作战的金帐卫铁骑还有两百之数,这就意味着,对方是自己的两倍,只是要让叶春秋添加其他各卫的军马来补充作战,将人数增加到五百、一千人,他却不敢。

    兵贵精不贵多,面对这种骑兵的冲击,最重要的是保持队列,不使对方冲散,一旦被对方冲开了一个口子,那么莫说是千人,便是万人亦是死无葬身之地,转眼即可便成随意被屠戮的羔羊,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这两百人,绝不是勇士营的千余新兵可以媲美,人数从来不是决胜的关键,就如数百倭寇,可以袭杀数千的沿岸备倭明军,可是一旦面对一百军纪严明的戚家军,这群只靠个人勇武和狠厉的倭人,就只有被屠杀的份了。

    现在叶春秋所面对的,理应是天下最精良的骑兵,绝不容有失,他不敢信任任何人,唯一可以信赖的,只要这一百多个学生,数月的操练,彼此之间已有默契,叶春秋眺望着前方已经聚集起来的鞑靼铁骑。

    心里依旧在计算着,他们人数虽多,也保持着很高的士气,可是方才的鏖战已经消耗了他们战马的体力,也即是说,这一次他们的冲击,理应不会有方才那样的猛烈。

    可即便如此,叶春秋依然不敢小视这种冲击力,他深吸一口气,这一战生死难料,唯有拼命了。

    …………………………

    本来不喜欢啰嗦一大堆的,介绍多了又说水,可要是不介绍详细一些,又被人说作者智障,明明一千勇士营新兵跟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好不好,随便翻开战史,精锐骑兵人数在少,碰到步兵,如果没有火铳、车阵,没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几乎都是花样式被吊打,朱棣吊打蒙古人的时候,靠的就是用车在前,步兵在车后抵挡冲击,神机营开火,然后侧翼的蒙古部朵颜卫骑兵再倾巢而出,一群只拿着刀的勇士营新兵如果战力是五,这种最精锐的骑兵战力至少要爆到一百去。

    一个勤劳的小媳妇敬上。望诸位婆婆们别冷嘲热讽了,老虎本来就是写小白文的,也没打算写出什么神作,大家看书,其实就是开心而已,真要拿出一本基督山伯爵给大家,估计大家也没兴趣,不过话又说回来,许多文学作品也有很多错误,老虎可以推荐大家看明实录、明史,可是吧,明史的错误应该也有一堆,很多地方根本就是相互矛盾,毕竟是清人修的史,大家懂的……不啰嗦了,继续干活。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杀戮(第二更)

    叶春秋缓缓拔剑,黝黑的破虏剑此刻被徐徐抽出,发出轻吟。

    王守仁则目视前方,他本就是文武双全之人,曾专门去边镇考察过鞑靼人的作战方式,此时他心里对这一战同样没有太大的把握,可越是如此,这个历史上曾经战功赫赫的大儒,却显得尤为冷静。

    “准备!”

    他一声号令。

    无数根钢矛纷纷架起。

    叶春秋和王守仁的镇定,感染到了所有人,他们操练得太久,只是一声号令,便条件反射地执行命令。

    每一个人都是肩并着肩,肩头一边的同袍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整个阵列,可谓是天衣无缝,没有任何空隙。

    这一声号令之下,无数钢矛整齐划一的架起,足以让人惊心动魄,许多人倒吸了口凉气,已经没有心思去思索其他,他们的眼睛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这里,一刻都不愿错过。

    “迎敌!”王守仁的声音中气十足,嘹亮无比。

    迎战,在镇国新军之中即是迎敌的意思,在面对骑兵时,他们早有一套预设好的方案,于是所有人身子微微前倾,略略弓起,依旧挺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