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986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昂一边与曹彰互相辱骂,一边挥槊死战,战有六七回合,便渐感不支,只能虚晃一槊拨马就走。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无胆鼠辈,就这些本事么?与我大战三百回合再走!”曹彰破口大骂,催促胯下爪黄飞电,挥舞虎头墨鳞刀紧追不舍。

    高昂在撤退途中弯弓搭箭,连射数矢,稍微阻挡了下曹彰的追赶势头,侥幸逃脱,与魏延率领着残兵败卒向东而去。

    曹彰、庞德、文聘、乐羊四将挥军猛追,掩杀了十几里路程,斩首三千余级,唯恐被后面的诸葛亮大军追上,方才鸣金收兵,回报曹操,总算出了一口心中恶气,稍稍振奋一下萎靡的士气。(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六十二 大战白马坡

    白马县位于东郡西方,境内有山坡连绵起伏,因位于白马县境内故而得名白马坡。在历史上因为关羽在此阵斩河北大将颜良,因此名垂青史。

    顺着白马坡一路向北,大约三十里路程之后便是奔流不息的黄河,因水流湍急,因此白马津也成了方圆百里的唯一黄河渡口,平日里由曹魏偏将牵招率领三千人扼守,联通黄河南北。

    牵招表字子经,冀州安平郡人士,年方二十六七岁左右,最初为袁绍效力,在袁绍灭亡之后便投靠了曹操,先后在夏侯渊、曹仁的麾下效力,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几经辗转,于去年冬季奉命前来驻守白马津。

    得知曹军在许昌遭遇惨败,包括夏侯渊、夏鲁奇等曹魏大将全部战死沙场,魏国损失兵力多达十余万,曹操率领的主力大军迟迟不能甩开汉军的追袭。牵招猜测汉军很可能会出动骑兵进攻白马津,因此下令在驿道上提前布置鹿角、荆棘,挖掘陷阱,阻止汉军强攻白马津。

    “在驿道以及山坡上多多布置荆棘、鹿角,在高处多多修建箭楼、弩台!”

    接到不利的消息后,牵招寝食难安,连续两三个昼夜率领麾下的将士在白马津修筑工事,布置防御,以抵挡汉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就在白马津的防御工事修建的差不多之时,有斥候慌慌张张的快马来报:“启禀将军,果然有汉军骑兵掩杀过来,距离白马津还有大约二十里路程。”

    牵招闻言精神一振,手抚佩剑大声询问:“大约多少人马,为首大将何人?”

    斥候拱手答道:“回将军的话,来犯之敌大约五千骑左右,打着关字旗号,据小人猜测主将很可能是关羽之子关平或者关铃。”

    牵招拔剑在手,大声鼓舞士气:“管他来的是谁,吾等深受朝廷厚禄,誓要死守白马津,保证大军的退路,津在人在,津失人亡!”

    在牵招的鼓舞之下,三千守军士气高昂,一个个脸上露出视死如归的表情,纷纷高举手里的兵器大声响应:“誓死守卫白马津,津在人在,津失人亡!”

    牵招佩剑一挥,三千守军纷纷挽弓搭箭,或者隐蔽在道路两旁,或者攀上箭楼,一个个如临大敌,静候汉军来犯。

    不足半个时辰,南面人喊马嘶,尘土大起,关铃奉了关羽的命令,率领五千骑兵前来进攻白马津,企图切断曹操的退路。

    五千骑兵马蹄声隆隆,踩踏的尘土飞扬,直取白马津。

    但当快要接近白马津之时才发现驿道上布满了荆棘、鹿角、拒马枪等防御物,而且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有数十骑坠入陷阱,人马俱亡,显然曹军早有准备。

    “想来守卫白马津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纵有准备,何足道哉?将士们随我冲锋!”

    关铃并没有把马前的防御物放在眼里,不断的挥刀挑飞鹿角和荆棘,匹马当先,引领着骑兵向前冲锋。虽然一路荆棘,又岂能不战而退?

    在关铃的率领下,汉军骑兵纷纷效仿,或者挥舞长枪挑开荆棘,或者举起朴刀把鹿角砍倒,步步为营的向前逼近。

    “噗通”一声,又有三名骑兵踏上了陷阱,伴随着一声巨响,尘土飞扬,连人带马一起陷进了坑中,旋即被刺猬一般的竹枪扎的血肉模糊,战马的悲鸣声,士卒的惨叫声,撕心裂肺,让人不忍听闻。

    “放箭!”

    看到汉军距离射程愈来愈近,牵招伫立在一座箭楼上,拉得弓弦如满月,抖手就是一箭。伴随着弓弦响起,一名汉兵应声坠马。

    “嗖嗖嗖……”

    三千名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魏军人手一把弓弩,随着牵招一声令下,乱箭齐发,密集的弩箭犹如飞蝗一般洒向冲锋的汉军头顶。

    汉军骑兵既要挑开地面的鹿角与荆棘,又要防御头顶的弩箭,还要躲避无处不在的陷阱,一时间手忙脚乱,中箭坠马者不计其数。

    关铃率部一阵猛攻之后非但没能攻占白马津,反而折损了五百多名骑兵,再看看牵招布置的防御依旧固若金汤,从南向北大概连绵了五六里路程,全部采用鹿角、荆棘、陷阱、箭楼混搭的布局,就算被关铃突破了一段防御,守军依旧可以不断的后退,凭借着超长的防御带对进攻的汉军造成持续的杀伤。

    按照目前的伤亡比例来看,如果关铃想要完全突破这五六里的防线,所带领的五千骑兵怕是要伤亡殆尽,否则只能铩羽而归。

    “没想到这支守军竟然如此顽强,防御工事这般坚不可摧!”关铃见势不妙,摇头叹息一声,决定鸣金收兵,“目前看来只能回去禀报父亲,再另做决策了。”

    打定主意,关铃拨马回头,引领着四千多汉军骑兵调头向南而去,身后只留下狼烟滚滚的战场,以及五百多将士的尸体与负伤不起的战马在风中哀鸣。

    “终于击退汉军了,兄弟们干得好!”望着退走的汉兵,牵招意气风发,大声的与麾下将士庆贺这得来不易的胜利。

    关铃出师不利,从白马津铩羽而归,撤退到白马坡向在此安营扎寨的关羽禀报:“启禀父亲,那白马津的守将未雨绸缪,提前布置好了防御工事,南北绵延五六里路程,用鹿角、荆棘阻塞道路,又在两侧的高地砌筑了大量的箭楼和弩台,简直是固若金汤。孩儿进攻不利,特来请罪!”

    关羽抚须道:“无妨,既然拿不下白马津,那就堵死白马坡。据斥候禀报,曹操率领的主力大军已经过了长垣,距离白马坡还有七十里路程,预计明日晌午左右便可抵达,为父誓要在此阵斩一员曹军大将。”

    赵云拱手道:“曹操如今已经是疲于奔命,云愿听从君侯调遣,死死堵住曹操的退路,杀他个片甲难归,争取尽早平定河北,一统天下!”

    关羽抚须大笑:“哈哈……能得到子龙辅佐,关某如虎添翼,这次就算曹操插上翅膀,也绝不能让他逃了。”

    一番商议之后,关羽决定将率领的两万三千骑兵分成五路,自统中军,赵云、关银屏在右,关铃、关平在左,明日早早的吃饱喝足,在白马坡上列阵阻击曹军,全力堵住曹操撤退的道路,等候诸葛亮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赶上来,前后夹击,争取一举歼灭这十一万曹军主力。

    就在关羽在白马坡厉兵秣马之际,一支三千余人的流寇在夜幕中悄悄逼近了黄河北岸的黎阳县城,一举诈开城门,斩杀了曹仁任命的守将凉茂。

    原来这支流寇乃是袁尚啸聚的袁氏旧部,得知曹操在许昌遭受惨败,自以为机会来临,遂揭竿而起,偷袭黎阳,一举斩杀了守将凉茂。

    大约十年之前,袁绍死在青州,曹操趁机鲸吞河北,尽收袁绍旧部,而且把袁绍的妻子刘氏纳为妾氏,把袁熙、袁尚兄弟二人收为养子。

    袁熙、袁尚虽然心有不甘,但大势已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认贼作父,暂时做了曹操的养子。

    之后因为曹丕之死,汉魏之间起了冲突,在许昌、谯郡等地爆发了中型规模的战役,以曹仁、于禁为首的魏将迅速遭到薛仁贵、秦琼、赵云等人的吊打,袁熙战死沙场,袁尚在阵前遭到生擒活捉。

    就在袁尚以为自己死期不远之际,却不料刘辩竟然把自己无罪释放,而且还提供活动经费,让自己返回河北招募袁氏旧部,密谋反曹覆袁。

    虽然对于袁尚来说,曹操和刘辩都是仇人,但袁尚却更恨曹操一些,当即带着刘辩赠送的钱帛物资秘密返回冀州招募袁绍旧部,历经多年的蛰伏,直到今天终于抓到了机会。

    于是袁尚毫不犹豫的揭竿而起,率领三千多袁绍旧部偷袭黎阳城,一举斩杀了守将凉茂,并准备继续鼓动百姓从军,扩大规模,然后向北进攻邺城,收复原本属于袁氏的土地。

    袁尚披盔挂甲,一脸意气风发,站在黎明的曙光中大声鼓舞士气:“将士们,河北本是我们袁氏的土地,属于我们四世三公的名门贵胄,他曹阿瞒算什么东西?这次曹操在许昌遭遇惨败,怕是退不回河北来了,我们趁机一举攻占邺城,收复故土。城破之日本公子登基称帝,尔等便是开国功臣!”

    这些袁氏旧部大多都是一些酒囊饭袋,鼠目寸光的庸碌之徒,因为没有本事所以得不到重用,因为得不到重用所以才痛恨曹操,怀念袁绍昔日的恩情。

    此刻听了袁尚的鸿鹄之志,这帮人无不心潮澎湃,欢声雷动,纷纷鼓噪呐喊:“拿下邺城,拥立公子登基称帝!”

    袁尚喜出望外,英俊的脸孔藏不住笑意,向城墙脚下的旧部挥手致意:“若尔等拥我为帝,便是开国功臣!”

    就在这时,忽有数骑快马疾驰而来,直奔袁尚面前下马禀报:“我等奉了牵招将军之命前来拜谒公子,牵招将军思念袁公恩情久矣,无日不敢忘怀。得知公子起兵反曹,愿率部归降,只是对面的白马津辎重粮草颇多,因此牵将军希望公子能率部前去押解,补充军需!”

    袁尚闻言喜出望外:“哈哈……我正愁没有粮草辎重,有牵子经辅佐,大事可定也,将士们准备随我过河去白马津押运粮草辎重。”(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六十三 白马之围

    牵招本是袁绍旧部,而且曾经在袁尚手下效力,颇受袁尚器重,因此对于牵招的归降,袁尚深信不疑,决定连夜渡过黄河去白马津押运辎重粮草。

    就在袁尚准备动身之际,心腹郑经极力劝谏:“公子,牵招自从袁氏覆灭之后就投降了曹操,至今已近十年,其对曹操的忠心恐怕在您之上,此番突然主动归降,只怕有诈,公子万万不能以身涉险。”

    袁尚却是一脸不屑:“昔日牵招在我手下效力之时,不过一年半的时间便升到了偏将,而如今在曹操手下效力十年,依旧屈居偏将之位,被派来防御一个毫不起眼的白马津,换了谁恐怕都会新生怨言。这样分析一番,牵招叛曹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乃天赐良机,此时不取,必受其咎!”

    比起袁绍的好谋无断,袁尚倒是干练果断,说干就干,留下郑经率领一千五百人守卫黎阳,自己带了一千五百人以及新招募的八百余名精壮,押解着从黎阳城缴获以及强征的船只和马车,连夜离开黎阳向南而去。

    从黎阳到黄河岸边不过三十多里路程,两千多人举着火把,赶着马车运着船只,一路聒噪,于半夜时分抵达了白马津的彼岸。

    一身白袍的袁尚打扮的玉树临风,英俊的面容上写满了春风得意,大手一挥,翻身下马:“渡河!”

    在袁尚的指挥下,两千多人把二十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从马车上抬下来投进河水之中,每艘船上乘坐十几人到二十几人不等,在袁尚的带领下分批渡过黄河。

    黄河彼岸火把晃动,除了留下一千人继续守卫防御阵地之外,牵招则带着剩下的将近两千名魏卒严阵以待,静候袁尚自投罗网。

    伴随着河面上船桨“吱呀呀”的摆动声,袁尚带着第一批三百余人花了一顿饭的功夫从黄河北岸来到南岸,在岸上火把的照耀下缓缓靠近了白马津港口。

    当船舷靠岸之时,踌躇满志的袁尚第一个跳下船只,用趾高气昂的眼神扫了一圈岸边的将士,潜意识里依旧把自己当成四世三公之后,而面前的这些将士都是些低三下四的贱民。

    紧随着袁尚的步伐,船上的其他叛军除了船夫之外,纷纷跟着袁尚跳下了船只,列队登岸。

    “唉呀……多年不见,三公子风采更胜从前啊!”牵招大笑着伸开臂膀,大步流星的送给袁尚一个拥抱,“每每想起你与老主公的恩情,牵招心中思绪难平,今日有幸再次一睹公子的风采,足慰平生!”

    袁尚深知自己本事寥寥,武艺平平,唯一值得骄傲的也就是四世三公的出身,以及英俊倜傥的容貌,甚至许多河北人士私下里把袁尚称作“河北第一美男子”,这让袁尚很是受用,对自己的外貌引以为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