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801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0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节就是暂借的意思,并非是虚假、伪造的意思。但“假节”所管辖的对象只适用于管理军队,到了战时可以斩杀违背军令的士卒或者偏将以下的武官,却无权过问地方人事,因此一般都会被授予武将管理军队。

    再后来因为战事频繁,刘辩又下诏在持节、使持节、假节三种封号之外增加了两种封号,一种是假节钺,另一种更高的则是假黄钺。

    获赐假节钺者,不管平时或者战时都有权利斩杀地方文官与杂号以下的将军,权力之重,文武百官无不震慑。而享有假黄钺封号者更是至高无上,除了有权利斩杀太守、杂号将军之外,甚至还有权力斩杀持节的文官、假节的武将,简直就是皇帝出巡,文武百官更是闻之色变。

    到目前为止,整个东汉朝廷获得假节钺权力的不过四人,分别是坐镇中原的岳飞,督兵河北的李靖,以及南征贵霜的吴起,此三人俱都先后获得假节钺的赏赐,有权利直接斩杀地方以及杂号将军,而不必禀奏朝廷。

    至于诸葛亮,则是在离开成都的时候被刘辩授予了假节钺的权力,为的就是怕薛仁贵自恃身份而不受约束,让诸葛亮拿出假节钺来吓唬一下这个便宜姐夫兼大舅兄。

    在刘辩看来,要想击败倾巢而出的曹操,必须把淮南的兵权集于一人手中,避免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两相比较,刘辩认为诸葛亮比薛仁贵更适合统率三军,因此在诸葛亮离开成都之前秘密授予了“假节钺”,命他总督淮南战场,抵御曹魏的进犯。

    只是诸葛亮性格笃厚,和薛仁贵发生争执的时候为了避免激化矛盾,因此没有抬出假节钺来压制薛仁贵。却很聪明的选择在这个时候,当着满堂文武将校的面来表明自己“假节钺”的权力。

    除了诸葛亮及三大军团主将之外,其他的小军团主将大多都是“假节”,包括秦琼、薛仁贵、霍去病、卫青、魏延、戚继光、陆逊、赵括等小军团主将或大军团副将一律都是假节。而各州的地方刺史,像王猛、王守仁、商鞅、张居正等人则被授予了“持节”的权力,用来约束地方官员,震慑不法之徒。

    正是因为东汉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卢俊义和马岱在看到诸葛亮的使者手持假节钺的时候也没有放在心上,甚至用“将在外上命有所不受”来回绝诸葛亮的命令。

    而当诸葛亮此刻手持假节钺,当着薛仁贵以及满堂文武质问马岱的时候,众人方才大惊失色,纷纷在心里嘀咕一声:“啊呀……这、这诸葛孔明原来是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真是没想到啊!”

    “啊呀……原来孔明是陛下御赐的假节钺大将啊?为何不早说呢!”薛仁贵有些汗颜,微微摇头连声自责。

    不过薛仁贵仔细想想,如果诸葛亮刚一来到合肥就抬出假节钺来压制自己的话,只怕自己还真未必会服他的气。十有**会修书给天子问个明白,凭啥让诸葛亮一个年轻书生骑到自己头上?难道自己的功劳和资料还不如一介书生么?

    而现在诸葛亮轻松化解了合肥之围,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稳稳的掌控着大局。先是命龙且提前救援,从十几万曹军的围困之下救回了马岱与四千多将士,又命姜维设伏射杀了曹文诏,比起薛仁贵九死一生闯阵,更加潇洒从容。

    如果说薛仁贵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行为是“一力降十会”,而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就是“四两拨千斤”,两相比较,诸葛亮的表现更具有统帅风范,这让薛礼不得不心悦诚服。此刻看到诸葛亮抬出假节钺来非但没有感到反感,反而对诸葛亮的笃厚心怀感激,觉得诸葛的确更加比自己适合担任主帅。

    看到诸葛亮一本正经的质问自己,马岱不由的脸色骤变,嗫嚅道:“这、这是陛下御赐的假节钺吧?有权利直接斩杀杂号将军及太守以下的文武……”

    “马伯瞻?”诸葛亮咳嗽一声,“本将派使者持假节钺召唤你与卢俊义退兵,你二人却视若无睹。卢俊义已经战死沙场,功过相抵,亮不再追问。可你非但不予以阻拦,反而鼓励卢俊义抗命,以至于造成重大伤亡,亮问你是否知罪?”

    “我……末将知罪!”

    虽然正是寒冬腊月,大堂外寒风呼啸,但马岱却额头见汗,面色如土,不由自主的单膝跪倒在地,“末将当时被大功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假节钺的权力。也没有看清形势,更没有阻止卢将军,以至于中了曹军埋伏。末将知罪,愿受处罚!”

    诸葛亮微微颔首:“马岱你抗命不遵,蔑视假节钺,以至于造成主将卢俊义阵亡,折损了一万多将士。按照大汉军律,当处以斩首之刑,不知你可是心服口服?”

    在认罪之后马岱如释重负,心头倒是坦荡了起来,额头上不再冒汗,脸色也不再苍白。单膝跪在地上微微一笑:“左将军处置得当,马岱无颜面对三军将士,愿受斩首之刑,以儆效尤,让三军将士以后不会再重蹈覆辙!”

    “马伯瞻敢作敢当,果然是条汉子!”诸葛亮把假节钺收了,高声召唤一声,“刀斧手何在?”

    马上有四名魁梧剽悍,手捧大刀的侩子手列队走进了灵堂:“不知左将军有何吩咐?”

    诸葛亮朝马岱一指,轻拭眼角的泪珠,叱喝一声:“把这蔑视假节钺,抗命不遵,害死主将的马岱推出太守府斩首示众。悬首营门,告诫三军,日后若有抗命不遵者,定斩不赦!”

    (ps:上一章序号又错了,两个1098,只是作者没权利修改标题,只好直接跳回正确序号。)(未完待续。)

一千一百零一 小王出马,一个顶俩!

    诸葛亮话音刚落,满堂文武为之色变。

    本以为也就是斥责几句的事情,大不了最多打上三四十军棍,却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动真格的,张嘴就是枭首示众,而且连刀斧手都准备好了,显然并非儿戏。

    “哎呀……孔明将军,万万使不得!”

    这一场大战下来,龙且和马岱并肩作战的时间最长,经过了同生共死的血战后那就是手足兄弟,龙且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而且龙且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三四年了,先后经历了南下伐孙,决战贵霜,平定云南,驱逐刘赵等战役;几乎是跟随诸葛亮时间最长的武将,故此深得诸葛亮信任,关系匪浅,所以龙且向来直呼诸葛亮的表字。

    “马伯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正是靠着他的浴血奋战,才从十几万曹军的围困之下逃生了四千将士,孔明将军你的责罚太重,请手下留情!”龙且大步出列,长揖到地替马岱求情。

    看到龙且替马岱求情,尉迟恭、姜维、郭淮等大将,以及十余名偏将一起站出来作揖:“马伯瞻虽然有错但也有功,请左将军手下留情,宽恕马伯瞻一次,容他戴罪立功!”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道衍和尚也双手合十替马岱求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马伯瞻虽有错,但罪不当死,还望诸葛将军从轻发落!”

    陈宫也替马岱求情:“诸葛将军,曹操虽然从合肥铩羽而归,但大军尚未撤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随着卢俊义、陈到的战死,我军正是用人之际,岂能自杀大将,削弱自己的实力?还望诸葛将军从轻发落,准许马伯瞻戴罪立功!”

    纵然满堂文武替马岱求情,可诸葛亮却面色凝重,双眉蹙起,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似乎在权衡如何处理马岱。众人见诸葛亮不肯轻易松口,纷纷把目光凝聚到薛仁贵的身上。

    薛仁贵知道自己是时候把诸葛亮推到主将位置了,当下忍着腿部伤口的疼痛,单膝跪倒在诸葛亮面前施礼:“孔明将军……”

    “哎呀……薛镇北岂可行如此大礼?岂不是要折煞亮,快快请起!”诸葛亮急忙弯腰去搀扶薛仁贵,只是又怎么拉得动,触手之时如同磐石般纹丝不动。

    薛仁贵单膝跪地,沉声道:“孔明将军不必紧张,薛仁贵拜的是天子节钺。你说的没错,按照大汉律法,假节钺如同天子亲至,抗命不遵,蔑视节钺,便是处以斩首之刑也是理所应当。只是大敌当前,良将难求,还望孔明将军饶恕马岱一命,准许他戴罪立功。日后薛仁贵必然以孔明将军马首是瞻,令旗所指,必然身先士卒,虽刀山火海亦绝不退缩!”

    诸葛亮本来就没有打算当真杀马岱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借此机会当着满堂文武的面树立自己的威信。毕竟目前合肥的各路人马加起来已经多达十几万人,作为三军主将必须拿出一些手段来,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而现在薛仁贵作为大汉朝屈指可数的顶级武将,又是天子的姐夫兼舅兄,就连他都站出来这样表态,想来日后再也没有人敢贸然挑战自己的权威,诸葛亮自然不会再固执己见的斩杀马岱。

    这情况和历史上街亭斩马谡不同,马谡当时立下了军令状,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表态若是丢了街亭,愿以死谢罪,白纸黑字让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而现在的这件事,诸葛亮有足够的自由来处置马岱,杀马岱不是目的,树立威信才是目的。

    “哎呀……薛镇北快快请起,你可折煞亮也!”诸葛亮急忙示意龙且、姜维等人帮自己拉起薛仁贵来,别人不动手,你俩可不能干看着!

    “嗳哟……这是准备杀人吗?”

    正在诸葛亮和薛仁贵拉拉扯扯之际,还差几天就满十岁的庐江王刘御在凌统的陪同下走进了灵堂。看到马岱被刀斧手五花大绑,满堂文武向诸葛亮作揖,顿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参见庐江王!”

    刚刚被龙且和姜维拉起来的薛仁贵和诸葛亮急忙作揖施礼,参拜庐江王。

    其他的众文武一起跟着施礼:“吾等见过庐江王!”

    刘无忌咧嘴憨笑一声:“哎……诸位将军大人不必多礼,小王早就说了,我现在就是一个小兵,诸位不必这么多的繁文缛节。”

    看到众人都在替马岱求情,刘无忌也不能不表现一下自己泛滥的爱心,吧唧吧唧嘴,清了清嗓子道:“诸葛爱卿啊,这马岱虽然有错,可也不是故意的,可能忘了假节钺这档子事了吧!你要不说,小王我还以为你手里拿的这是唱戏的道具哪……”

    被年幼的庐江王揶揄,诸葛亮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是尴尬的笑笑。不经意的打量了这少年一眼,实在不敢相信,蔡瑁、文聘、郭嘉等戎马多年的人就是栽在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手上,一系列的连环计不能不让人刮目相待。

    刘无忌继续道:“而且马岱他出身将门之后,世代忠良。马腾将军战死后,马岱他追随马孟起将军跋涉数千里来投靠我大汉朝廷,多年下来累有功劳,纵然有罪,也不当死,所以还望诸葛爱卿从轻发落!”

    诸葛亮微微颔首,吩咐刀斧手给马岱松绑:“既然庐江王、薛镇北,以及满堂文武都为你求情,本将便饶你一命。还望日后谨记此事,汲取教训,勿要再犯!”

    马岱喜出望外,叩首谢恩:“多谢左将军手下留情,马岱一定以此事为诫,日后谨遵上命,不敢再凭意气用事!”

    “死罪虽免,活罪难饶,三十军棍却是少不得!”诸葛亮挥挥衣袖,吩咐侩子手把马岱拖下去,责打三十军棍。

    比起掉脑袋来,三十军棍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惩罚,马岱再次谢恩:“多谢左将军留情,多谢小王爷、薛镇北,以及诸位将军求情!”

    一场风波就此落下帷幕,通过亮出假节钺,以及薛仁贵甘拜下风,诸葛亮正式确立了自己淮南军团主将的地位。三军将士无不凛然,再也无人敢蔑视诸葛亮的能力,更无人敢挑战诸葛亮的权威。

    因为天气寒冷,多有战士冻伤了手脚,再加上大战之后人困马乏,不宜再继续征战,诸葛亮便决定屯兵合肥城外,休养生息,一边帮助城内的百姓修葺城池,重建家园。

    次日傍晚,韩世忠与妻子梁红玉,部将朱桓率领三万水师赶到合肥城外,更是使得合肥周围的汉军达到了十五六之众,一时间营寨连绵,声势浩大。

    诸葛亮在太守府设宴召集众文武,薛仁贵、韩世忠、尉迟恭、龙且、姜维、马岱、朱桓、梁红玉、郭淮等武将,以及陈宫、淮南太守华歆,还有庐江王刘御、凌统,以及姚广孝、张三丰、黄飞鸿等江湖人士俱都出席,一时间群贤毕至。

    酒过三巡,姚广孝起身道:“诸位,我等本是出家之人,因感激陛下恩德,再加上曹兵威胁江东,因此才下山助战。现如今诸葛将军十万大军抵达,合肥文武云集,足以抵御曹魏,明日贫僧当率僧侣退回金陵,返回白马寺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