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86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天子派来请兄长出仕。”司马昭也跟着掘屁股,飞快的回答。

    “兄长装风痹两年了,整个温县皆知。兄长一直深居浅出,很少与人交往,天子为何还要请愚兄出仕?”

    “这个小弟也是大惑不解啊!”

    司马懿目光转动,低声道:“这个天子不简单啊,颇有点未卜先知的意思,当真不可小觑!”

    司马昭跟着感慨:“谁说不是?犹记得几年之前董卓入京之时,父亲与兄长断定这刘辩必死无疑,没想到他非但死里逃生,还逆天改命,硬生生的以江东为根基,组建了百万大军,夺取了半壁江山。一统天下之势,不可阻挡,看来是天命所归啊!”

    “不到最后,难言胜负!”司马懿拔出了一颗萝卜,甩干上面的泥土,眸子里掠过一丝绝不轻易言败的目光。

    司马昭伸了伸腰,低声道:“兄长啊,依我看还是算了吧,王师浩浩荡荡,汉家气数未尽,只怕天意难违。既然皇帝诚心邀请你出仕,咱们兄弟还是一道去金陵效力吧,做个中兴之臣也比做不切实际的梦想好吧?”

    司马懿超前弓着腰继续拔萝卜,细长的脖子竟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旋转,展示出了他的狼顾之相,飞快的朝四周扫瞄了一眼:“角落里有官差监视,不要停下动作!”

    司马昭只好继续跟着司马懿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

    “看这阵势,你觉得兄长跟着你去金陵会有好果子吃?”司马懿弯着腰问道,“有这样礼贤下士的么?”

    司马昭额头见汗,嗫嚅道:“天子与咱们司马家素无嫌隙,近日无怨往日无仇,为何要如此对待兄长?虽然我们司马家在河内还算小有名气,但比起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荥阳董氏这些豪门望族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天子没必要对我们司马家赶尽杀绝吧?莫非那道士的谶言走漏了风声,兄长的野心被天子知道了?”

    司马懿目光闪烁,眉头紧蹙:“这位左慈道人云游四海,应该不会轻易泄露天机。当初兄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三马食槽’,恰好这位左慈道人来我们司马家化缘,兄长什么也没说。他便赠送了兄长八个字,‘潜龙卅载。三马食曹’,可见此人乃是得道高人。绝不是那些传风传雨的世俗小人。”

    “此话怎解?”司马昭一头雾水。

    司马懿一边假装拔萝卜,一边悄悄给司马昭解释:“龙有九形,兴可飞龙在天,吞云吐雾;潜可藏于深渊,静待天机。所谓潜龙卅载,就是让兄长一直隐姓埋名等到三十年之后再出仕,最后天命有可能会归于我们司马家。”

    “那三马食曹又作何解释?”司马昭头一次听司马懿说,兴趣颇高,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司马懿再次扭头扫视了一圈。发现官差隔着百十丈,料来听不清自己与司马昭的对话,便继续娓娓道来:“兄长也猜不透,但猜测曹字谐音同朝,有可能是三马食朝。我们司马三兄弟把汉朝吞了,天下归我们司马家。”

    司马昭半信半疑:“这道人莫不是愚弄兄长?”

    司马懿却笃信不疑:“不不不……这位道人前面还说了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潜龙卅载,三马食曹’,全部联系起来。你就知道这不是胡言乱语了!”

    “代汉者当涂高也”是一句历史上著名的谶语,也就是预言,出自大汉皇帝刘彻的嘴中,原话为“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句话从汉武帝嘴里传出。惹得世上沸沸扬扬,一直传到现在。世人依旧觉得高深莫测。在历史上,袁术僭越称帝。曹丕以魏代汉都曾经拿着汉武帝的这句谶言做幌子,甚至就连南北朝时期的石勒、萧道成、郭威都拿出来拉大旗作虎皮,忽悠世人。

    “代汉者涂高也,此话怎解?”司马昭心头的谜团依旧没有解开。

    司马懿压低声音道:“经过愚兄多年的揣摩,弄清了这句话的含义。涂字谐音同途,就是与高字一起的意思,而三弟你的表字里面有个高字,连起来应该不难揣摩了吧?”

    司马昭沉吟道:“代汉者,与名字里面带高之人一同出生,这就是代汉者当涂高也?代汉者就是你司马仲达?”

    “正是!”司马懿坚定的颔首,对这句谶言深信不疑,“再加上后面这句话,左慈道长的意思就是让愚兄潜伏三十年再出世,到时候便能代汉者当涂高也,假以时日,便能三马食朝,把汉家的天下变成我们司马家的。”

    司马昭这才恍然顿悟:“照兄长这么一说,这左慈道长还真厉害,此话真是颇有玄机啊!”

    司马懿点头道:“咱们司马家已经连续四代出太守、国相这一级别的官吏,却无人能够再更上一层楼。所以兄长才潜龙在渊,静待天时,赌一把看看。若天命在我司马家,便能助兄长成就大事;若天不助我,我司马家多一个太守也是无益,就让兄长这一生泯然于世便是了!”

    司马昭若有所思,咬牙道:“要不然兄长你逃命好了?”

    “兄长我逃了容易,你还能回金陵做官么?”司马懿反问。

    司马昭皱眉:“大不了我不去金陵做官就是了,我跟着兄长混,给他来个三马食朝!”

    “不不不……”司马懿头摇的像拨浪鼓,“你还得回金陵,尽量的向上爬,咱们司马家东汉也有人西汉也有人,才能更加立于不败之地。”

    “兄长又怕刘辩对你不利,又不能跑,那到底该如何抉择?”司马昭彻底蒙圈了,这二哥的招数太高深莫测,自己理解不了。

    “让叔达冒充我,跟着你去金陵!”司马懿拔出一颗萝卜,缓缓吐出了自己的盘算。

    “可叔达跟兄长你长得不像啊!”司马昭有些担忧。

    司马懿却不以为然:“虽然你我是孪生兄弟,可你我长得也不像啊!老四他面相老成,比你我看上去岁数还要大,另外兄长多年来深入简出,认识我的人不多。让叔达冒充我跟着你去金陵,应该没几个认得出来。只要你和叔达小心翼翼的做官,我就不信刘辩会无缘无故的加害你们,这叫做富贵险中求,明白么?”

    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司马昭双目中的野望熊熊燃起:“好,既然兄长已经胸有成竹,我便按照兄长的计划行事。”

    司马懿用力的拔出最后一颗萝卜,轻声道:“你继续与东汉的官差周旋,我这就去见叔达,把刚才的计划告诉他。”

    商议停当,司马昭把刚拔出来的十几颗水萝卜装进了竹篓,大声道:“三爷我先把这些萝卜挎回厨房,你再摘些豆角,割一些韭菜送到厨房。莫要耽误了贵宾的晚宴!”

    “诺!”司马懿弓着腰答应一声,脸色阴险的有些可怕。(未完待续……)

六百六十二  无事不登三宝殿

    听说让自己冒充司马懿去金陵做官,而且起步至少是县令级别,一开始司马孚的心情是美丽的。

    但很快的司马孚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首先这些个东汉官差一个个鹰鼻隼目,身手利落,看起来绝不是普通的护卫差役。其次这个自称吏部郎中的张晨大人说话尖声尖气,没有丁点胡须,而且对吏部的操作流程一问三不知,司马孚觉得十有**是个太监假冒的。

    “仲达只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庶民,东汉天子竟然派出太监来招揽他,这里面必有蹊跷,莫不是仲达故意坑我?”

    为了瞒过东汉官差,司马懿提议与司马孚交换卧室,司马孚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晚宴结束之后,司马孚来到司马懿的卧室,躺在床上辗转难寐,双手拢着脑袋胡思乱想。此刻夜深人静的时候,司马孚一个人躺在床上越考虑就越觉得不安。

    “事出异常必有妖!仲达心眼多,我可不能被他卖了还要替他数钱。”

    想到这里,司马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的靠近窗子朝外面偷窥。

    借着月色朝院子里观察了一盏茶的时间,司马孚果然发现在墙角旮旯,花团锦簇的地方至少有三五个矫健敏捷的身影在监视自己,登时惊出一身冷汗。

    “果然被仲达坑了,东汉的这些个官差那是来请我做官的分明是来捉拿囚犯的嘛!”司马孚悄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还是脚底抹油开溜算了。这次要去父亲大人与兄长那里告仲达一状,竟然坑害自己的兄弟。有何颜面以兄长自居?”

    司马孚说走就走,当下悄悄收拾了行李盘缠。摸黑从后窗翻了出去,猫着腰借着婆娑树影的掩护想要脚底抹油。

    不料走了百十步就撞到了墙壁一般的身躯上,“噗通”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抬头看去,站在面前一尊铁塔般的汉子拦住了去路,不正是晚宴上的那位邓大人么?

    “呵呵……邓大人!”司马孚憨笑一声,伸手扶了扶被撞歪的帽子。

    “哟……仲达先生这深更半夜的是夜游呢还是在躲猫猫?”随着一声清脆的冷笑,张出尘手提鱼肠剑从花丛里跳了出来。

    事已至此,司马孚也只能从实招来。咬牙拱手道:“明人面前不说话暗话,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要找的是司马仲达,我是司马叔达,你们要找仲达就去右转第三个院子里面找吧。”

    张出尘冷笑一声,呛啷一声鱼肠剑出鞘在司马孚的眼前来回摇晃:“奉天子旨意,要么带司马仲达的人回去,要么带司马仲达的人头回去,看你的意思是打算让本官带人头回去了?”

    司马孚脸色惨白。嗫嚅道:“我……我真是司马孚,司马叔达。”

    “哼……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张出尘轻斥一声,手中鱼肠剑一挥,作势欲刺。

    “娘娘……还是先把此人带回房间问清楚了再处置不迟。”邓泰山掌管了四五年的御林军。处事稳重了许多,在旁边拱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娘娘?”司马孚一脸的难以置信,在心中暗自思忖。“竟然是皇帝的女人,这么大的阵仗到底所为何来?”

    张出尘觉得邓泰山说的也有道理。当即吩咐一声:“把他带进房间,问个清楚!”

    当下张出尘在前。邓泰山与两名锦衣卫在后,押着司马孚重新返回了司马懿的卧室,审问个水落石出。

    与此同时,相隔不远的司马孚宅院。

    司马懿同样和衣而卧,在床上辗转难眠,推演司马孚与司马昭到了金陵之后的局势发展,“刘辩以仁义治国,最为看重名声。即便老四身份暴露,应该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吧?”

    忽然“砰”的一声响,有人破门而入,随即雨后春笋般的涌进了十几个大汉,俱都手持明晃晃的钢刀,在月光的照耀下寒光闪烁,令人不寒而栗。

    “不好,身份暴露了!”司马懿大惊失色,一骨碌爬了起来,沉声喝问,“尔等是朝廷官差,当真要干那月黑风高,杀人放火之事么?”

    “什么官差?”一个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从脖子上到耳根间露出青龙纹身,手提棍棒的青年侠客一脸的莫名其妙。

    旁边一个矮了半头,身材结实,面目偏黝黑,一身灰色劲装手提朴刀的三十岁汉子跺脚道:“这还不明白?司马家早就串通官府设下了埋伏,等我们自投罗网呢!赶紧一刀杀了,扯呼!”

    纹了青龙的汉子登时一惊,手中棍棒作势就要敲向司马懿的脑门:“好你个司马叔达,枉费我哥哥对你求贤若渴,你却勾结官府暗算我们,史爷只好先结果了你,再把官差杀个落花流水!”

    饶是司马懿诡计百出,此刻也有点蒙圈了,拱手道:“好汉且慢,什么官府、哥哥?难道你们不是东汉的官差么?”

    “史进、李忠两位兄弟且慢!”

    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话语响起,一个身高不足七尺,比李忠还要矮一些更要黑一些中年汉子站了出来,向司马懿拱手道:“叔达先生,在下太行山宋公明这厢有礼了!”

    听了宋江自报名号,司马懿总算反应过来了,原来这帮人是盘踞在太行山上的贼寇啊!八百里太行山苍茫巍峨,南麓距离温县不过一百五六十地,没想到竟然打上了司马家的主意。

    “原来是宋大王!”司马懿拱手还礼,“既然众位好汉登门,我们司马家虽然小门小户,但也有千儿八百石的粮食孝敬,还望收了兵器,莫要伤了和气。”

    “呵呵……”宋江抚须微笑,“叔达先生误会了,虽然我们太行军缺衣少粮,但也不做打家劫舍的事情。就算要劫,也是劫东汉官府劫诸侯,像司马家这种远近闻名的乡绅,我宋江是绝对不会做出逾礼之事。”

    司马懿一脸警惕,拱手道:“既然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