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05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0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辩扫了一圈众文武。朗声道:“在朕危难之际,卢司徒倾力辅佐,内持朝纲。外御强敌,实乃国之栋梁。朝廷肱骨!朕当亲自回京,为卢公发丧。以国礼大葬!”

    说走就走,拿定主意后刘辩立即带了文鸯、卫疆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在文武百官的恭送下快马加鞭的向南而去。临走前除了命各兵团原地驻防之外,又授予诸葛瑾青州别驾从事的职位,命他留在北海辅佐王猛,共同治理青州的政事。

    时值七月,冒着炎炎夏日赶路绝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故此卫疆建议向东奔胶州,然后乘坐宝船南下,这样可以免受旅途颠簸之苦。

    但却被刘辩一口回绝:“卢公为国捐躯,不畏刀枪箭雨,区区酷暑又岂能让朕退缩?诸位儿郎当随朕昼夜驱驰,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金陵!”

    坐在稳如泰山的宝船中自然不惧风吹日晒,但行船的速度却太慢,按照一日一夜行驶二百里计算,要返回金陵,至少得半月左右的行程。但如果由陆路返程,一路上快马加鞭,每天可以赶五六百里的路程,从剧县返回金陵也就是四五天左右的时间。

    时值酷暑,天气炎热,就算做了防腐处理,卢植的遗体也无法保存半月之久。既然要给予这位肱骨重臣风光大藏,刘辩就要把一切做到完美,区区烈日又怎能阻挡自己的脚步?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走陆路!

    一路快马加鞭,顺风顺水。

    在第四天的傍晚,刘辩带领着随行人员渡过了长江,回到了已经阔别四个月之久的金陵。

    经过了两年多的建设,现在的金陵与当初的小县城秣陵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四面的城墙高高伫立,四座城门气势不凡,矗立在大江南岸,犹如龙盘虎踞。蜿蜒的护城河清澈流淌,城外山清水秀,良田万顷,阡陌纵横,屋舍俨然,炊烟袅袅,一派水墨画的景象。

    城内房屋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街上的百姓摩肩接踵,各种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副熙熙攘攘的立体画卷。在街头巷尾互相追逐嬉闹的孩童脸上写满了幸福,浑然不知乱世为何物?

    秦淮河畔桨声烛影,方才傍晚时分,便已经是华灯初上,热闹非凡。波光粼粼的河水中,来回穿梭的小船载了许多浪荡子弟寻觅猎物。不过才两年的时间,秦淮河两畔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青楼勾阑,每当傍晚时分便有无数烟花女子在灯影里吹拉弹唱,倚门卖笑,整个秦淮河上一片吴侬软语,充满了脂粉的香味。

    “驾……”

    伴随着雄浑的马蹄声响起,数百骑铁甲卫士簇拥着天子,在卫疆的引领下直奔前面的司徒府。

    震耳欲聋的铁蹄声引的秦淮河两岸一片大乱,倚门卖笑的青楼女子纷纷躲避,楼上楼下红袖乱招的女子纷纷从门窗中探出头来,咿咿呀呀的起哄:“快看呀,快看呀,被御林军簇拥在中间的便是当今的天子!”

    而在河上浮舟的浪荡子弟也是纷纷侧目,摇头叹息声此起彼伏:“唉,看人家真是好福气,生在帝王之家,一生下来就是天子的命!后宫佳丽三千,阅尽世间美色,却不似我等每日里需要在这烟花之地留恋!”

    经过了两年的扩张,现在的金陵已经从当初只有两万人的小县城扩大到了拥有二十多万百姓的大都市,人口富庶,经济繁荣,冠绝整个江东。

    与之伴随的就是烟花之地的诞生,但这也是人类的原始需要,自从千年之前管仲首创官妓以来,这个行业就再也无法从世上抹去。即便是朝不保夕的乱世,各地依然会有或多或少的青楼妓肆存在,像金陵这样的繁华都城,更是不可避免!

    当然,刘辩压根也没想过插手管理这种事情,这还是封建时期,不是一千八百年后的世界,这样的皮肉交易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当没需要的时候就会自己销声匿迹,强行压制不过是抱薪救火罢了。

    依然如之前回京一般,刘辩这次还是没有通知驻京的文武群臣。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每日忙的不可开交,没必要让他们浪费时间,放下手里的各种大事小事在江边一等就是一天。

    所以金陵的文武群臣也就没人出城迎接,甚至就连皇帝进城之后还有许多大臣不知道消息。文鸯引领着大队人马直奔御林军营房驻扎休息去了,而刘辩并没有急着回乾阳宫,而是在卫疆的率队拱卫下,直奔卢植的府邸,先在他的灵柩前上一炷香。

    不消片刻功夫,大队人马就来到了卢植的府邸门前。

    得了消息的卢氏家人纷纷出门跪迎,而黄琬、孔融、陆康、鲁肃等朝廷大员也已经得知了天子返京的消息,纷纷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司徒府拜见圣驾。

    在一片哀恸声中,刘辩表情肃穆的下马,与卢植的妻妾子女一一寒暄,然后来到灵堂点上一炷香,恭恭敬敬的作揖肃拜。

    看到天子如此恭敬,众臣子在黄琬、孔融的带领下一起作揖施礼,向着卢植的灵柩弯腰肃拜,为卢植的离世哀悼。

    上香完毕,刘辩在灵堂中朗声道:“卢卿为我大汉呕心沥血三十年,破黄巾、叱董卓、扶朝政、治地方、安庶民、传儒道、拒孙坚,功高如山,德被四海,此番辞世,朝廷折一栋梁,朕断一肱骨也!”

    言毕潸然泪下,众臣尽皆陪着垂泪。卢氏亲眷一片哀恸之声,卢家大宅愁云漠漠,一片凄楚。

    “朕在此宣旨,追封卢卿为太傅,谥号‘文忠’,追授范阳候,以国礼下葬!”刘辩自袖子里掏出手帕拭去泪痕,当着众臣的面宣布对卢植的追封。

    “谢陛下隆恩!”

    随着天子的追封,灵堂中一身缟素的卢氏眷属齐齐跪倒在地,山呼谢恩。

    宣布完了对卢植的追封,刘辩命令打开灵柩,让自己看这位儒学大师、朝廷肱骨最后一眼。只是当棺盖掀开的时候,刘辩惊讶的发现,已经去世了**天的卢植竟然栩栩如生的躺在棺材中,如同沉睡了一般。

    “何人的手段如此高明,竟然能把卢卿的遗躯保存的如此完好?”刘辩惊讶的问道。

    陆康面带笑意的站出来回答:“回陛下的话,此乃神医华佗之功也!”(未完待续……)

二百七十七 检测吴王

    刘辩在返回乾阳宫的路上,一直在考虑陆康的话。

    他说华佗是陆家从中原请来的,其他的因为场合问题没有再多说。

    但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不能不让刘辩把问题考虑的更远一些,陆家何时请到的华佗?请华佗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给武如意治病,还是为了帮卢植防腐?很显然,答案不言自明!

    “莫非这意味着武如意有再生育的可能?”刘辩控辔徐行,在心底暗自沉吟。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如果说武如意替朕挡刀导致不能生育是天意的话,陆家找到华佗帮她恢复了生育能力也是天意!重要的是,朕现在的地位稳如泰山,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朕!”

    想到这里,刘辩随即释然。自己还年轻,身体比千千万万的人要健壮,也不沉溺酒色,绝不会像李治那样英年早逝,或许自己比武如意活的还长。

    再退一步来说,即便自己早武如意一步离开这个世界,也可以提前培植好德才兼备的接班人,给他扫平继任之后的一切障碍。对武如意的所有担忧,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如果到最后还不能消除武如意的威胁,在自己殡天之前赐给她三尺白绫,让她陪着自己下地狱就是了!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这个曾经的女皇注定都要臣服在自己的脚下!

    离开了司徒府,向金陵城中央走了五六里路,巍峨雄壮的乾阳宫便已经隐约在望。

    夜幕中的乾阳宫灯火辉煌,将巨大的轮廓完全勾勒出来。显得气势磅礴,雄伟不凡。

    经过了这两年的建设。现在的乾阳宫已经趋于完善,继太极殿、宣武门两座主建筑之外。这半年下来,又竣工了两座偏殿,一座供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使节,一座供皇帝宴请群臣,表彰功绩。

    就在刘辩三月里出征北海之时,这两座宫殿尚未完成,但已经被刘辩分别命名。处理政务、接见百官的大殿叫做含元殿,用来举行宴会,款待文武百官的大殿就叫做紫微殿。

    除了正宫的两座偏殿之外。后/宫中供皇后及嫔妃居住的殿宇也已经落成了七座,其中最豪华的一座就是皇帝的寝殿,规模稍次一些的分别供太后、皇后居住,其他的四座殿宇则为皇帝的四位妃子准备。

    既然皇帝不在家,后/宫的这些殿宇就全部被何太后在上官婉儿的建议下取了名字,天子起居的寝殿命名为昭阳殿,太后自己居住的殿宇叫做寿安殿,皇后起居的殿宇则叫做椒房殿,此为上三殿。

    与上三殿相对应的则是供贵、淑、德、贤四位妃子起居的偏殿。分别被何太后取名为漪澜殿、南熏殿、景宁殿、长安殿。除了被册封为贤妃的穆桂英搬进了对应的长安殿居住之外,其他的三座殿宇尚没有主人,目前正虚位以待。

    看到新建的三座殿宇气势不凡,装修华丽。被晋升为淑仪的冯蘅曾经旁敲侧击的托人试探太后的口风,看看自己有没有可能搬进其中的一座居住?却被一向重视后宫礼仪的何太后一口拒绝,丝毫不给冯蘅任何希望。这让冯蘅在羡慕穆桂英的时候颇有怨言。

    听闻天子归来。得了风声的后/宫嫔妃已经在唐后的率领下来到了宣武门前接驾。

    璀璨的灯火之下,再次有了身孕的唐后头戴凤冠。引领着贤妃穆桂英、昭容武如意、淑仪冯蘅等在宣武门前翘首以待。一直在宫里学习礼仪的貂蝉也夹杂在宫娥之中,迎接天子的归来。

    “臣妾拜见陛下!这半年来陛下转战千里。驰骋沙场,让你受累了!”

    当刘辩引领着御林军在宣武门前驻马的时候,唐后第一个上前肃拜施礼。

    一别四个多月,这个贵为皇帝的丈夫又长高了许多,皮肤也晒得黝黑了一些,但脸上的刚毅坚韧却是愈加明显,越来越有成熟男人的味道,从前的稚嫩早就不见了踪影。

    “呵呵……扫平天下,重振汉室乃是朕份内之事,何累之有?”刘辩翻身下马,将肚子再次隆起的皇后扶起。

    正宫皇后施礼完毕,其他嫔妃方才一起肃身参拜天子:“臣妾等躬迎圣驾返宫!”

    刘辩先扶起穆桂英,执手寒暄道:“爱嫔生产的日子,朕不在身边,让你受冷落了!”

    “国事为重,臣妾岂敢心怀怨言!”穆桂英怀抱儿子刘裕,一脸的善解人意。

    刘辩这才把目光落在了穆桂英怀里的婴儿身上,只见这个被自己取名为刘裕,乳名寄奴的儿子此刻正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自己,目光中充满了好奇。生的浓眉大眼,虎头虎脑,颇有其母亲的英气,让人一看就打心底喜欢。

    虽然这是父子初次相见,但长幼有别,旁边还有皇后贴身宫女抱着的嫡长子吴王刘齐,下面还有冯蘅怀里抱着的北海王刘恪,所以刘辩不能直接把这个幼子抱过来亲热。太偏袒了不行,身为皇帝必须一碗水端平。

    扶起了穆桂英之后,刘辩再次把脚步挪到了冯蘅的面前,伸手搀扶:“爱嫔平身吧!”

    冯蘅一脸的笑靥如花,起身之后就想把怀里的儿子塞到皇帝的手中:“陛下,你不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咱们的皇儿可想你了,你快抱抱他吧?”

    冯蘅心里想的什么,刘辩自然一猜就知,怎么会这么容易让她如愿。不动声色的笑道:“朕也非常思念三个皇儿,待会儿入宫之后,朕自然会一一抱过来亲热。”

    最后在武如意面前停下脚步,伸手搀扶道:“武氏平身,新婚不过半月,朕就远征青州,让你受冷落了。”

    武如意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陛下,臣妾一点也不冷落,因为妾身已经有了身孕,可以为陛下繁衍子嗣了。”

    武如意的话音落下,宣武门前不禁一片哗然。

    因为被许氏门客刺了一刀,被太医诊断为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整个乾阳宫的宫娥与太监都认为武如意丧失了生育能力。对于皇帝的嫔妃来说,没了生育能力就意味着没有地位,所以宫里的太监宫娥都不情愿伺候她这个昭容。

    在刘辩离开了金陵半个月之后,武如意出现了妊娠反应,遂买通太医为自己诊断,被确诊为有了身孕。这让武如意欣喜若狂,因为天子不在宫中,故此一直把这个消息捂得密不透风,除了身边几个贴身宫女之外,根本无人知晓。

    为了掩人耳目,武如意深居浅出,尽量的躲在自己的宫苑中不露面。若是遇上了太后或者皇后组织的活动,实在推不开,便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