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4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穆桂英站在帅帐中央翻白眼,刘辩收了嬉笑的神情,正色道:“好吧,既然穆将军一片好意,就把你说的这两位壮士唤进帅帐,让孤见识一下。”

    “唉……”

    穆桂英无奈的苦笑一声,转身而去。

    不大会功夫,就带了两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年约三十的汉子进了帅帐。看身高都在八尺以上,的确威猛不凡,只是不知道身手如何。

    “这就是弘农王殿下!”穆桂英向两个汉子介绍道。

    两个壮汉同时跪倒在地,稽首顿拜,叩头不止。

    “草民敖勇、樊猛,拜见弘农王殿下,愿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辩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话,而是眼睛微闭,召唤出了脑海中的系统,打算先分析下这两个壮汉的实力,“给我分析下面前这俩人的各项属性!”

    “叮咚……系统正在计算中,请稍候片刻。”

    “叮咚……分析完毕,敖勇——武力63,统率28,智力49,政治12。”

    “樊猛——武力67,统率34,智力45,政治13。”

    “唉……”,刘辩叹息一声,退出了系统。

    人家曹操的保镖是典韦和许褚,刘备的保镖是赵云,孙权的保镖再不济也是周泰,都是武力值近百的人,寡人的保镖怎么就弄了两个这种货色?加起来武力值倒是能够达到120,但是有这样算的吗?

    穆桂英也知道刘辩为什么叹息,咳嗽一声道:“大王……请恕妾身多嘴,咱们最近招募的兵卒大多都是一些农夫,论功夫和力气比这两位壮士差的更远,暂时让他们二人负责大王的安全,是最好的选择。总不能让甘宁或者花荣整天跟在大王身边,昼夜不离的保护你吧?”

    穆桂英说的情况刘辩也知道,自己招募的兵卒大多都是农夫或者难民,自幼和田地打交道惯了的泥腿子,真正练习过拳脚上过战场的寥寥无几。暂且不说功夫,光论身板,就没有几个能胜过这二人。

    “好吧,就让他们二人跟在孤身边做侍卫吧,每人统率五十人,暂且先给一个队率担任。”刘辩挥挥手,示意二人退下。

    敖勇和樊猛再次叩首:“谢大王厚恩,草民跪谢大王隆恩,愿为大王安全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穆桂英是禁卫军的统领,剩下的事情自然由他安排,招手道:“你们两个跟着我来领兵服和武器,回头我把你们介绍给兵卒认识。”

    三人离去之后,刘辩一个人呆在帅帐里闷闷不乐。

    在心里悄悄盘算,下次一定要攒够一百个愉悦点再进行召唤,这样最低也能召唤到95以上的猛将,向上甚至可以召唤到105的超级牛人,极有可能把李元霸、冉闵、李存孝等超级猛将召唤出来,那样的话就谁也不用怕了。只是不知道这些家伙的武力值到底有多少?只能等待日后揭晓答案了。

    就在这时,营寨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刘辩不耐烦的皱眉,吩咐帅帐外面的卫士:“给孤到营寨外面看看,何事嘈杂?”

    侍卫飞快的去了一趟寨门,然后回来禀报:“禀奏大王,有个从宛城出来的小官吏要投军,但他拒不接受安排,坚持要见大王。”

    “小官吏?”

    刘辩顿时来了兴趣,既然做过官吏,至少能够读书识字吧?对于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来说也是个有益的补充,满营大部分都是农夫,读书识字的人实在少的可怜。

    “好吧,把他唤进帅帐来,让孤看看是何许人也!”

    侍卫领了吩咐,不大会功夫就带了一个男子来到帅帐,看样子二十四五岁左右的样子,一身儒士打扮,身穿浅灰色长袍,头裹藏青色帻巾,算得上一表人才。

    “他们说的坚持要来见孤的人就是你吗?”刘辩尽量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问道。

    现在正是礼贤下士的时候,在这牛人遍地的时代,你如果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臭面孔,很可能就会和某个牛人擦肩而过。

    “正是小吏求见大王!听说大王出榜募兵,志在某诛逆贼董卓,草民特弃了官职,前来投靠大王,还望大王能许一官职,让小人一展抱负,方不负此生之志。”年轻儒士向刘辩行了参拜礼,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刘辩对于儒士的风度很满意,既不卑躬屈膝,也不阿谀奉承,像个有能耐的人才,笑问:“你且说说你姓什名谁,目前担任何职?因何舍了官职来投靠孤王?”

二十一 待孤君临天下,许卿千里桃花

    听了弘农王的问话,年轻儒士再次躬身回答。

    “小人姓李名严,字正方,南阳本地宛县人。正在南阳粮曹大人手下担任文书小吏,听说大王募兵伐董,小人觉得正是建功立业,谋取功名的机会,故此前来投靠。虽然前途艰险,也胜过在郡中碌碌无为千百倍!”

    “啧啧……孤这几天正为没有人才来投靠而发愁,这不就有一个小牛送上门来了嘛,看来孤的运气还不算太坏!”刘辩心中大喜,忍不住击掌欢庆。

    虽然李严不是三国顶级人物,但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能把他和诸葛亮并列为托孤大臣,足见李严也绝对不是泛泛之辈。要知道,刘备的识人之能,在整个大三国时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既然刘备如此器重李严,就说明李严绝对是个有本事的人。

    而且刘辩的手下现在都是武将,缺少谋士和政治型的文官,而李严正好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他的到来,对于刘辩军团是个良好的补充。

    在刚刚起事的阶段,能有李严这样的人才前来投靠,刘辩已经非常满足了。至少要比刚才那两个叫做敖勇、樊猛的莽汉强多了。

    “给我分析下面前这个人才的能力。”

    刘辩端起茶杯,眼睛微闭。借着喝茶做掩饰,用意念召唤出了脑海中的系统,查询下李严是否名副其实,还是刘备眼拙。

    “叮咚……系统正在分析中,请宿主稍等片刻。”

    “叮咚……分析完毕,姓名李严,巅峰能力——武力83,统率84,智力79,政治85。”

    “当前能力——武力76,统率76,智力79,政治80。”

    听系统分析完毕之后,刘辩心情大爽,忍不住开口夸赞:“太全面了,不错不错!”

    仔细推敲下李严的各项能力,可以看出的确是个综合性的人才:79的智力属于中上等,足够提供一些基本的策略建议;政治能力优秀,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是把好手。而且还有出色的统兵能力,等统率练满级之后比廖化和花荣还要强一些,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值得一看的武力,上战场冲锋杀敌也能做到,完美的诠释了“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这句话。

    听了刘辩的夸奖,李严有些诧异。

    虽然自己练剑习武多年,也能上马驰射,看过许多兵书,通晓四书五经,但就连郡丞和粮曹大人都看不上自己,这年轻的弘农王是怎么知道自己很全面的?难道他有相面之术?

    诧异归诧异,但李严也知道谦虚几句,施礼道:“不敢当大王谬赞!”

    刘辩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不想和李严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咳嗽一声,正色道:“你弃职从军,忠心可鉴;毛遂自荐,勇气可嘉。孤的手下正好缺少一个管钱粮的主薄,就由你来担任吧!若是表现的好,日后自有封赏!”

    初来乍到,这年轻的弘农王就把钱粮大事托付给自己,这是何等的信任?

    李严顿时铭感五内,跪伏在地谢恩:“多谢大王提携之恩,严必然尽心竭力,辅佐大王。”

    “叮咚……获得李严愉悦点8个,宿主现在持有的愉悦点总数为64个。”

    李严和廖化、甘宁不同,廖、甘二将是误打误撞收服的,而李严是主动来投靠的,算得上是刘辩招募到的当世第一人,复兴大业算是就此开张了吧。再加上又获得了8个愉悦点,距离下次召唤越来越近,可谓双喜临门。

    刘辩心中高兴,午饭的时候召集了甘宁、花荣等人和李严相见,宣布从今以后由李严担任主薄,管理军中粮草。

    甘宁和花荣等人听说李严只是个小文吏,心中未免有些轻视,但既然弘农王已经正式宣布,也不好说什么。

    李严下午回宛城家中收拾了行囊,然后辞别家人,即刻回到军中走马上任。在他的打理之下,一两天的功夫就把粮饷安排的井然有序,忙而不乱,不由得让那些轻视他的人刮目相看。

    穆桂英看了李严的办事效率,忍不住向刘辩竖起了大拇指:“想不到大王年纪轻轻,竟然慧眼识珠,能够从瓦砾堆里发现此等明珠,这识人的能力实在让妾身佩服呢!”

    “那是,慧眼如炬就是说的孤,周文王再世也不过如此罢了!”刘辩洋洋得意的自吹自擂了几句,“孤这么励精图治,难道爱妃就不犒劳一下孤王么?”

    穆桂英笑嘻嘻的盯着刘辩,攥的十指关节“格格”作响:“要不然,让妾身给大王表演个摔跤舞,你看如何?”

    “……”

    这次终于轮到刘辩无语了,悻悻的摇摇头:“哎呀……我看还是算了吧,爱妃操练了一整天人马,该早点休息了!此处距离宛城不足十里,孤已经有半月多没见到母后和唐姬了,我打算进一趟宛城。”

    穆桂英自然知道刘辩拜访母亲只是个幌子,更多的原因想必是要去和唐姬幽会,心中忽然没来由的一阵烦躁,撇嘴道:“探望母亲、妻子乃是人之常情,大王要去尽管去就是了,干我何事?”

    穆桂英说完,把披风一甩,闷闷不乐的回了自己的营帐。

    刘辩哈哈大笑:“哈哈……看起来这妞吃醋了,她越这样反应,越说明在意我,早晚有一天孤要与你大被**。”

    虽然穆美眉闹情绪,但也不能不去探望亲娘,跟更重要的是刘辩想唐姬了。

    这个女人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在自己落魄的时候仍然不离不弃,这份感情难能可贵。而且是这个柔情似水的女人让刘辩懂得了鱼/水之欢,让他体会到了男人的雄风,所以刘辩觉得自己更应该呵护唐姬。

    虽然她不像貂蝉那样名垂青史,虽然她不像江东二乔那样艳名远播,虽然她不像蔡昭姬那样才华横溢,也不像甄宓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刘辩知道她爱自己就行!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十六岁的女孩离开了父母,跟着年轻的小丈夫动奔西颠,自己就是她的天,自己就是她的地,自己就是她的一切!在宛城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想必此刻她比任何人都要想念自己吧?

    身为帝王,专情于一个女人是不可能的,但刘辩允许自己多情,允许自己博爱,但绝不能寡情!

    无论日后自己如何的君临天下,弹指间美人醉卧,回眸一笑百媚生,都不能忘却今日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唐姬。

    “备马,我要去宛城!”

    想起唐姬的似水柔情,刘辩的眼睛有些红,鼻子有些酸酸的。

    马匹备好之后,在敖勇、樊猛两名壮汉以及十几名精壮悍卒的簇拥之下,刘辩策马扬鞭直奔宛城。

    守门的士卒已经认识了年轻的弘农王,自然不敢阻拦,刘辩一行顺利的进了宛城,直奔何家的府邸。

    进门之后,刘辩先去见过了母亲何太后与外祖母梁夫人,然后直奔后院来探望唐姬。

    花园中的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寒梅在傲对寒冬。

    一个婉约的妙龄少女,身穿白色冬装,呆立在廊亭下赏梅,眉目之间写满了忧愁和牵挂,虽然脸蛋被冻得发红,却犹自未觉。

    刘辩站在远处看着唐姬孤单落寞的身影,心中隐隐作痛。

    轻轻的走到唐姬身后,把披风摘下轻轻盖在了她的背上,柔声道:“爱姬,孤回来了!”

    唐姬惊回头,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郎君。

    一瞬间千言万语堵塞在心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想要露出最美的笑容给丈夫看,却最终化为夺眶而出的泪水,如泉水般湿了双腮……

    呜咽着投进了丈夫那稍显稚嫩的怀抱,哽咽着道:“大王,我想你了……”

    刘辩千般爱怜的把心爱的女人抱在怀里,轻抚她的秀发:“孤也想你了……”

    “待孤君临天下之时,许卿千里桃花,再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孤单的在寒冬里赏梅。”

    Ps:写到最后一段,突然有些伤感,也许乱世中的爱情是让人伤感的吧!帝王之妃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命如草芥的百姓了。最后感谢金笔客同学的打赏,并且求各种,收藏、推荐票、打赏神马的统统都要,剑客会用心塑造一部经典的三国小说,把战争、人情、谋略、武勇一一呈现在笔下,只希望兄弟们能多多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