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25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2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今天的月票还没有破蛋,哪个弟兄支持一下啊?剑客在这里拜谢了!(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一  屯田奇才

    “看起来吕蒙比常遇春还要高兴,为何没能获得他的愉悦点?”

    就在常、吕二人跪地谢恩的同时,刘辩悄悄向脑海里的系统提出了问题。

    “因为吕蒙目前的各项能力太低,所以暂时无法为宿主提供有效的愉悦点,即便宿主的行为使对方感到愉悦或者仇恨,都无法获得点数。”

    这与刘辩猜想的差不多,倒也没有感到意外,不露声色的抬手招呼常、吕二人起身:“不必多礼,平身吧!”

    顿了一顿,试探常遇春道:“汝南的降卒无意从军,俱都思乡心切。以常将军之见,应当如何处置?”

    “陛下仁德宽厚,不追究他们的叛国之罪,这些杂兵却一个个的不知进退,吵嚷着要回家返乡。以末将之见,不如全部坑杀了,以儆效尤!看以后哪个还敢这般不知好歹?”

    听了天子的询问,常遇春也不多想,声色荏苒的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吐了出来。

    刘辩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重生了一次,虽然是自己从历史长河中召唤出来的人物,但这常遇春骨子里的暴戾却仍然还在!

    “常将军啊,朕以仁德治国,岂能轻易杀戮?若是如此行事,岂不是比那袁术还要凶残?如何让天下子民臣服?”

    刘辩端坐在床榻上,语重心长的对常遇春提出了告诫,“常将军武勇过人,胸怀韬略。将来必有独领一军的机会。还望谨记为将之道,应当严律己宽待人。体恤三军,爱兵如子。决不可心怀暴戾,免得丢失军心,无辜招惹祸端!”

    对于天子的告诫,常遇春不以为然。

    心下自忖,我以刚猛治三军,谁敢忤逆我军令,杀之即可,谁敢不服?严律己宽待人,这都是儒家的言论。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用来沽名钓誉,欺骗世人的。天子还年轻,所以容易被那些书呆子蒙骗,我常遇春可不是轻易改变立场的人!

    二百多年前的周亚夫将军不是说过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时候兵权在我,生杀大权还不是由我说了算?谁敢忤逆我的将令,一刀杀了便是!

    但常遇春也知道,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裨将。对于天子的言论,还没有争辩的资格。无论心里对天子的话多么不认同,也只有唯诺领命的份。

    “臣谨记陛下教诲,必然铭记于心!”常遇春收了眼中的戾气。拱手称诺。

    刘辩明白,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绝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的事情。因此便不再多说什么,吩咐常、吕二人退到一旁。喝令把张勋押上来受审。

    不大会功夫,刀斧手就把俘虏推了进来。除了四十岁上下,面容清癯的张勋之外,还有一个身材中等,相貌儒雅的文官。

    常遇春再次出列介绍:“启禀陛下,这武将便是被袁术被册封为车骑将军的张勋,于昨夜子时被某在巷战时生擒。那年轻的文官是汝南太守韩浩,被我军堵在了太守府,自知无处可逃,便束手就擒。”

    “韩浩?”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辩对于韩浩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如果要问袁术手下哪个算得上可用之才,除了纪灵之外就要数韩浩了。历史上的韩浩可不像演义中那样打酱油,而是“屯田制”的首倡者,在政治上颇有一套,由他主持的粮田建设,大幅提高了中原粮食的产量,为曹操将来的雄霸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韩浩虽然是一把内政好手,但在人才济济的曹魏却也只能屈居二流,其知名度远远不能和荀彧、郭嘉、贾诩、司马懿这些牛人相提并论。若不是无意中被俘获,刘辩甚至都不会想起韩浩的名字。

    刘辩双目半闭半睁,貌似在审视两个俘虏,其实是在和系统暗中对话:“给我分析下张勋与韩浩的各项能力值,看看是不是值得一用的人才?”

    “叮咚……系统正在分析中,请宿主稍等片刻!”

    “张勋——武力73,统率79,智力61,政治49,目前各项数值已达巅峰。”

    “韩浩——武力61,统率72,智力85,政治91,目前各项数值已达巅峰。”

    听完系统对两个俘虏的分析,刘辩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称赞:“啧啧……这韩浩真是不错,智力达到了二流谋士的水准,政治更是超过了90,更加难得可贵的是还有一定的统率力,怪不得曹操会把屯田的重任交给他,是个可用之才!”

    更让刘辩砰然心动的是韩浩是韩玄的胞弟,若是能把韩浩收为己用,说不定能够利用兄弟之情把韩玄挖过来。至于为什么要挖韩玄这个饭桶,自然是意在黄忠!

    “张勋、韩浩,你二人追随僭越称帝的袁术,助纣为虐,如今被俘,还有何话可说?”

    刘辩退出系统收了思绪,半闭半睁的双目猛地睁开,用一股凛然而不可侵犯的眼神注视着被五花大绑的张勋与韩浩,沉声问道。

    张勋双目紧闭,不言不语,一声不吭。

    而韩浩却叹息一声:“既已追随了袁公,明知是错,却也没有回头之路!如今被俘,无话可说,要杀要刮,悉听尊便。只是能够看到陛下的将士军纪严明,对汝南百姓秋毫无犯,浩心下深感欣慰,虽死亦能瞑目也!”

    韩浩话说的不卑不亢,既不强硬又不失气节,而张勋的不言不语颇有白门楼上高顺的风采,刘辩心生怜惜之意,打算收了这两人。

    “朕念在袁术僭越称帝非你们本意,只是跟错了主公。而且俱都是可用之才,朕打算给你们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知你二人可愿意悔过?”

    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凡人?只要能有活命的机会,没有几个愿意慨然赴死,而且听天子的话语颇为恭敬,丝毫不见刁难羞辱之意,韩浩更是心动不已。

    声音不由得微微颤抖,俯首称罪:“韩浩自知身负重罪,无颜狡辩!若蒙陛下宽恕,愿为大汉鞠躬尽瘁,倾尽毕生之力,以报圣恩!”

    刘辩对于韩浩的表现很是满意,挥手示意卫僵给他松绑:“念在你真心悔过的份上,朕不再追究你既往的过错。授予你汝南郡丞之位,望你日后好生辅佐太守,勿要使朕失望!”

    “多谢陛下隆恩,浩虽死无以为报!”

    没想到皇帝不但饶了自己一命,而且还委任自己担任汝南的郡丞,韩浩不由得喜极而泣,跪地叩头不止。

    与此同时,刘辩脑海中的系统响起:“叮咚……恭喜宿主获得韩浩愉悦点9个,目前持有的愉悦点总数为45个,仇恨点17个。”

    刘辩挥手示意卫僵把韩浩拉起来,退到一旁。又把目光挪到张勋脸上,沉声问道:“那张勋为何不开口?”

    张勋依然双目紧闭,不言不语,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

    “大胆狂徒,陛下与你说话呢,竟敢在这里装聋作哑?信不信老子割了你的舌头,让你做个真正的哑巴?”

    看到张勋的这番表现,常遇春不由得勃然大怒,不等皇帝吩咐,就抽了佩刀要给张勋一点颜色看看。

    刘辩眉头微皱,喝阻道:“常将军不要造肆,由朕来处理便是!”

    常遇春暴怒之后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态,急忙还刀归鞘,拱手道:“非臣敢唐突陛下,实在是恼怒这厮不识好歹,陛下如此宽宏仁德,这厮竟然装聋作哑,实在可恶!”

    张勋这才仰天叹息一声,幽幽说道:“天子厚爱之恩,张勋心领了!然忠臣不事二主,张勋别无所求,今日只求一死,以报袁公知遇之恩,还请陛下成全!”

    看到张勋说的这般决绝,刘辩决定不再劝降。

    有种人把气节看的比性命还重要,高顺是这样的人,张任也是这样的人,没想到袁术手下的张勋竟然也有这种令人钦佩的气节,比起雷薄的贪生怕死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对于这种有骨气的人,劝说或者是软禁,都终究是落了下乘,还不如成全他们的名声来的磊落!

    “既然张勋选择赴死,朕便成全了你!”

    刘辩在内心惋惜一声,最终做出了成全张勋的决定,正好趁此机会让韩浩纳上投名状,“既然这张勋执意赴死,朕也不再强求!韩浩,由你担任监斩官,把张勋与雷薄一道押赴城门口,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韩浩心中一惊,但也知道别无选择,颤声道:“臣……臣、领命!”

    刘辩挥挥手,吩咐常遇春与吕蒙道:“你二人回军中去协助岳将军处理军务要事吧,日后有需要之时,朕自然会派人传唤于你们。”

    “臣等告退!”

    常遇春和吕蒙齐齐的拱手领命,小心翼翼的退出大堂,方才敢转身离开。走在路上的时候,方才知道天威凛冽,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祸从口出!

    待常、吕二人走后,刘辩又吩咐卫僵道:“从朕的御林军中调拨五百人给韩浩大人,由他押解着张勋、雷薄二人前往城门口,枭首示众!”(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二  武力蜕变

    一个时辰之后。

    韩浩心情沉重的来报:“张勋、雷薄已经悬首城门,罪臣特来复命!”

    让韩浩斩杀同僚委实有点残忍,但刘辩也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就要有阴毒无情的一面,该心狠手辣的时候绝不能心慈手软,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心怀愧疚,将来还谈什么争霸天下?

    远的不说,就说一下自己召唤来的武媚娘,为了实现心中的野望,杀起自己的儿女来绝不手软,更别提无亲无故的寻常人了。那名垂青史的太宗李二,在玄武门毫不犹豫的送自己两个兄弟归西,方才成为千古一帝……凡此种种,在史书中不胜枚举。

    “嗯……朕知道了!”

    刘辩端坐在床榻上,也不抬头,面无表情的翻动着手里的文书,“示众十二个时辰之后便把首级收了吧,雷薄草草埋了,这张勋还算有气节,厚葬!”

    “臣代张勋谢过圣恩!”

    韩浩对于雷薄的为人很是不耻,与张勋还算是交好,得了天子的吩咐,赶紧躬身谢恩。

    “听说你有个兄长在刘表的手下仕官?”

    韩浩心中一凛,小心翼翼的回:“回陛下的话,家兄韩玄的确在刘表手下任职。但我二人各事其主,已经有许久不曾联系了。”

    这个年代很多士族为了保证家族的利益,大多都是脚踩两条船,甚至是三条船,藉此来避免家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诸葛兄弟分别在魏蜀吴三国出仕,谓之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样在任何一方获胜的情况下都有斡旋的余地。

    刘辩把手里的文书合上,换上了一副和蔼的表情:“韩元嗣不必多虑。朕并无他意,只是听说令兄有治国之才,所以才想收为已用,这样也可以避免你们弟兄沙场对决。若是有时间你可以修书一封与令兄,就说他若是肯率部来投,朕当以九卿之位相授!”

    自己的兄长有多大本事,韩浩还是知道的。没想到天子竟然如此器重,这让韩浩颇为诧异,心中猜测也许天子在灭了袁术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刘表了。所以才未雨绸缪。

    “臣谨遵圣谕,自当尽力一试,但却不敢保证家兄一定来降!”韩浩言词之间透着小心,既不敢拒绝,也不敢说的太自满。

    刘辩点点头,挥手示意韩浩退下,协助荀彧处理政务去就是了。倘若再有其他吩咐,自会差人去召唤。

    天黑之后,岳飞和刘伯温从军营里一块回来面圣。把军情禀报了一遍:汝南一万五千降卒中有新兵一万余人,其中有七千人已经离营归家,剩下的三千多人愿意继续留军中效力,加上被俘虏的四千老兵。全部交由常遇春统率。

    “纪灵从汝南率领了三万人向东进入了淮南,会合了刘勋之后队伍壮大到了六万多人,其实力不可小觑。西面有秦叔宝挡着。可保汝南无虞,鹏举将部队稍加整顿之后便挥军向东。会合刘子扬、凌坤桃的偏师,合围寿春!”

    岳飞躬身领命:“臣遵旨!”

    看看天色已经不早。刘辩朗声笑道:“朕已经命人给岳将军及家眷准备了单独的院落,趁着还未出征之际,好好地团聚一番吧!朕就不设宴款待了。”

    岳飞谢过圣恩,喜滋滋的去后院与家眷团聚去了。刘辩与刘基、荀彧等人共进晚餐之后,也都各自忙碌或者休息去了。

    天上繁星闪烁,秋意渐浓。

    夜色之中到处都是蛐蛐蝈蝈的鸣叫声,扰的人不胜其烦,刘辩躺在床上费了好大的劲才进入了半睡半醒的状态,忽然又被一阵呼喝声惊醒,不由得仔细侧耳聆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