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08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0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上官婉儿这个纵横捭阖,胸有才华的女人已经是碗里的肉,锅里的汤,再加上养在深闺的大乔;现在的刘辩对于小乔的占有欲,已经淡了许多。

    如果说,这次的冲冠一怒发兵长沙,是为了抢回小乔,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天子的脸面!

    在刘辩的心里,自己给了乔玄一对价值不菲的玉如意,其价值足可兑换两万石粮食,用来答谢孙策对小乔的搭救之恩,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于情于礼,孙策都应该痛痛快快的放人,没想到这厮竟然得陇望蜀,向自己提出了三项条件,这是刘辩绝对不能忍受的!

    所以,刘辩宁肯冒着小乔香消玉殒的危险,仍然做出了让甘宁、李严两路进军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较量已经从争夺小乔的层面上升到了维护天子颜面的地步。

    这场关于小乔的争夺其实就是一场“暗战”,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真正知道战事起因的寥寥无几。在孙策方面,拿着一个女孩去要挟天子,绝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对于刘辩来说,身为天子,为了一个女童而雷霆震怒,同样会让人不可思议。

    刘辩明白,孙策之所以胆敢这样肆无忌惮的提出要挟,无非就是吃准了自己不敢以抢夺小乔的借口出兵;要么接受他提出来的条件,要么眼睁睁的看着小乔留在荆南。但就算刘辩知道自己的行为欠妥,也绝不能让孙策小儿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种感觉要多不爽就多不爽!

    刘辩很想告诉孙策,你忘了有句话叫做“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惹怒了皇帝,谁跟你讲道理?皇帝想和你讲道理的时候就讲道理,不想和你讲道理的时候,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打爆你!

    于是,刘辩随便找了个理由,在给甘宁、李严下达的诏书中写明,此番伐孙乃是为了惩罚孙坚之前乔装劫太后的不臣之举,这样就算师出有名了。

    战事真正的原因,你孙策知道,我刘辩知道,这样就足够了!你个孙子不是拿着小乔要挟老子么,那就睁开眼睛看看朕这个天子会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任你摆布!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女人同样如此,身为天子,岂能任由他人鱼肉宰割?”

    正是为了赌赢这口气,为了赢得与孙策的这场暗战,刘辩甚至拒绝了刘基、荀彧等人的建议。这些肱骨之臣得知天子命甘宁与李严进军长沙的消息之后,纷纷前来面圣,规劝刘辩应该先以讨伐袁术为主,把孙氏放在其次。

    袁术僭越称帝,实乃头号国贼,身为天子必须当先站出来将其铲除,这个道理刘辩不是不懂,但为了赌赢这口气,只能武断的拒绝了刘基、荀彧的建议。就算要伐袁术,也得先把孙策打疼了再说,让他为自己的嚣张付出代价!

    而现在,这场暗战终以周瑜的从中斡旋,私自放回小乔落下了帷幕。在刘辩与孙策之间,很难说谁是真正的赢家。当然,能够迎回小乔,也算是了却了刘辩心中的一个夙愿,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刘辩算是赢了孙策。只是现在小乔的归来,却已经让少年天子的心中无法泛起涟漪。

    “三宝,你去找狄仁杰,让他在金陵给乔玄安排一个闲职,把乔氏一家从吴县迁到金陵来居住。”刘辩从暗战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对郑和吩咐道。

    郑和躬身领命:“奴婢遵旨!”

    邓泰山又躬身询问:“乔玄父女现在正在驿馆候命,不知陛下是否召见?”

    “朕现在公务繁忙,没时间召见他们,日后再说吧!”

    刘辩挥挥手,吩咐邓泰山退下,“以后乔氏一家子就托付在你身上看管了,千万别再出什么差池,更不要再让乔氏姊妹弄丢了。”

    邓泰山猜测天子现在不愿意召见乔玄父女是因为处在敏感时期,尽量避免被人猜到发兵长沙的真正意图,当即领命告退:“微臣明白,一切都着落在小校身上便是!”

    小乔的事情到此总算告一段落,虽然有些波折,但能够完璧归赵,结局还算完满。刘辩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把未来的战略目标瞄准一江之隔的袁术。

    袁术僭越称帝的性质与刘表、刘焉等人称王不同,不管怎么说王都是属于皇帝下辖的,至少还是汉家的臣子。但袁术称帝性质就不一样了,这是完全脱离了刘家的天下,自立了一个朝廷。刘辩既然以天子自居,不率先站出来讨伐袁术,还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

    想通了这个道理,刘辩立即再传圣谕,命甘宁、李严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继续在各自的辖地操练兵马,另候差遣。

    传往柴桑、南昌两地的诏书发出之后,刘辩径直来见太后,施礼完毕,直接道明来意:“母后,孩儿打算将纳娶武氏入宫的大礼推后,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何太后一脸愕然:“再有五六天就是大婚之日了,宫廷内外以及陆家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婚事,皇帝为何又突然反悔了?”

    “不是反悔,而是推后!”

    刘辩耐着性子向便宜母亲解释,“袁术突然僭越称帝,孩儿身为天子当亲自讨伐,如此才能振奋朝纲,让天下诸侯侧目臣服。倘若还在江东载歌载舞,纳妃娶嫔,难免会让诸侯讥笑!故此朕才决定推迟纳武氏入宫之事,等灭了袁术这逆贼之后,再行纳妃之礼不迟!”

    “皇帝说的也有道理!”

    何后点头赞许,算是答应了天子的请求,又一脸遗憾的道,“只怕陆氏一家听了这个消息后,就要失望的睡不着觉了!”

    刘辩陪笑道:“诛灭袁术已是头等大事,不灭袁术,孩儿就要睡不着觉了!为了让孩儿睡个好觉,还是让陆氏暂时先失眠几天吧!”

    离开了太后的宫苑,刘辩吩咐郑和道:“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前来朝议,朕决定改弦易辙,暂时放过孙氏,先倾江东之力,铲除逆贼袁术!”(未完待续……)

一百五十 皇帝的战场

    (Ps:前面两章的标题弄错了,应该分别是一百四十八、一百四十九,但修改vip章节标题需要联系编辑,因此还没来得及。大家正常看下去就是了,并没有遗漏章节,只是序号出错了而已。另外,今天周一,没月票的兄弟投一下推荐票,剑客在这里拜谢了,您的支持就是剑客最大的码字动力!)

    乾阳宫,太极殿。

    天子一身龙袍帝冕,高高端坐在上,扫视了一下殿下肃立的文武群臣,朗声道:“逆贼袁术,僭越称帝,实乃国贼,不发兵除之,愧对汉室列祖列宗!故此,朕决定放下与孙家的私怨,先灭袁术,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陛下英明,如此乃是上上之策!”

    在刘基的带领之下,狄仁杰、荀彧、刘晔等谋臣尽皆称颂,一片赞歌。

    刘辩微微点头:“看来讨伐袁术乃是众望所归,既然如此,朕当着众卿之面宣布,不灭袁术,朕誓不纳妃!”

    听了天子的誓言,黄琬等老臣吓了一跳,与孔融、卢植面面相觑,然后出列进谏道:“陛下,袁术是国贼不假,出兵讨伐也是当务之急。但以老臣之见,派大将一员,或者鹏举、或者叔宝两位将军率一偏师即可,岂能耽误了陛下大婚之礼?莫非陛下想要御驾亲征么?”

    “黄卿所言正是!”

    刘辩目光如炬,表情郑重,“朕正是打算御驾亲征。兴大军讨伐袁贼,彰显我汉室之威。只有御驾亲征,才能让天下的臣民。看到朕这个天子的决心!”

    “讨伐逆贼固然迫在眉睫,但天子纳娶同样事关重大,眼看婚礼迫在眉睫,岂能因噎废食,突然改变了婚期?”黄琬手捧笏板,仍然固执己见。

    在刘辩的心里,又何尝不想早点一亲芳泽。将武如意征服在身下?但又害怕安逸的后/宫生活会腐蚀了自己的斗志,失去了争霸天下的雄心!

    秦淮河畔,桨声灯影。三千佳丽,美人旖旎。这座透着奢靡的都城可是个纸醉金迷的所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帝王在这里迷失在了温柔乡里,最终变成了亡国之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刘辩可不想走上这样的道路。所以才借此机会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抵御女色诱/惑的能力,并且让天下子民看见皇帝的决心,比起重振汉室来,任何事情都微不足道!

    “朕意已决,黄卿不必再谏!况且推迟婚礼之事,已经面禀太后,获得恩准。接下来还要劳烦黄卿去一趟陆家,把朕的意思转达。就说推迟婚礼绝无它意,只是朕为了向天下子民展示讨伐逆贼的决心!”

    刘辩挺直身躯。昂扬顿挫的向黄琬下达旨意。反正武如意的婚约已经定了下来,只是推迟一些时日而已,早晚都是自己的女人,不必急于一时。

    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真正的战场是沙场,是天下,是版图,而不是床榻!女人只是战利品,只是犒赏,只是奖励,而不是最终目的!

    “老臣遵旨!”

    既然天子之意已决,骨子里循规蹈矩,恪守陈规的黄琬也只能躬身领命。

    袁术盘踞在富庶的中原,此刻已经坐拥南阳、汝南、淮南三大郡,虽然地域面积不算辽阔,但人口却已经远远超过了江东,更不是孙坚所占据的荆南可以相提并论的。要讨伐袁术绝不是刘繇、王朗之辈可比,必须慎之又慎,精心筹备谋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要说东汉哪个郡人口最多?答案既不是都城洛阳,也不是西京长安,亦不是冀州的治所魏郡,更不是益州治所成都,而是袁术现在所占据的汝南。

    目前的江东已经被刘辩完全占据,整合为建业、吴郡、会稽、豫章、鄱阳等五郡,人口最多的是新成立的建业郡,下辖县城十七座,登记在薄人口八十六万。此外,吴郡下辖十三县,人口六十万。会稽下辖十四县,人口五十五万。分拆之后的豫章郡下辖十一县,百姓三十万;鄱阳郡下辖十县,治下百姓二十五万。

    合江东五郡之力,总辖六十五县,登记在薄百姓二百六十一万,再加上士族门阀中的黑户人口,大概二十万左右的样子,整个江东的人口规模在二百八十万上下。

    反过来再看袁术的治下,仅仅一个汝南郡,下辖的县城就达到了三十七座,治下百姓一百九十万,算上黑户远远超过了二百万。这也是袁术野心勃勃,不把任何诸侯放在眼里的根本原因。

    仅仅只是一个汝南,就已经让袁术嚣张的上蹿下跳,目中无人。再加上又从刘表手里夺过了南阳郡的一半土地,控制了南阳下辖三十六县之中的二十座县城,使得治下人口增加了一百一十万。另外又把整个淮南郡掌控在了手中,人口再次增加了七十万。

    这样统计下来,袁术虽然仅仅只是占据了三郡之地,但掌控的县城却有七十多座,治下人口超过四百万。在乱世之中,有人就有兵,有了兵就有了一切,就算是当皇帝也不是不可能,因此袁术毫不客气的当了皇帝!

    嚣张跋扈到极点的袁术自称“大成武德高皇帝”,在治下疯狂的征兵敛财,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又招募了五万新军,再加上原先手中的八万兵马,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三万。就连雄霸东西二京的董卓,也不禁为之侧目。

    当然,对于袁术的崛起,董卓乐见其成。

    你刘辩不是登基称帝,号称大汉正统嘛,现在有人跳出来对你打脸了,我看你怎么处置?是忍气吞声呢,还是拼个两败俱伤?无论哪种结果,董卓都乐意看到!

    “虽然袁术势力雄厚,但朕身为天子,誓要维护汉室尊严,这一仗必须要打!接下来寡人便与众卿家商讨用兵谋略。”刘辩在龙椅上端坐,声如洪钟般说道。

    文武群臣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朝议之后,最终定下了用兵策略:先派人联络庐江太守陆康,争取把庐江当做渡江支撑点,集中主力大军猛攻袁术的老巢汝南。只要能够攻占汝南,就可以把淮南、南阳拦腰切断,断开两郡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

    目前江东各地的兵力部署如下,驻扎在柴桑的两万人归甘宁统领,驻扎在南昌的一万三千人归李严统率。为了防御长江上游的孙坚、刘表两家乘虚而入,这两处兵马不能调动。

    另外就是徐晃、林冲统率的两支南征军,正向着南方齐头并进,扫荡山越、百越等蛮夷部落,目前已经打到了建安一带。各地土著闻风而逃,扫平整个南方,估计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这支人马肯定也不能抽调回来。

    除了以上的几路人马不能调动之外,其他各地驻军总计六万人,全部开到金陵城下集结,待粮草辎重筹备完毕,联络到陆康之后,再由濡须口渡过长江,再以庐江郡当做支撑点,向袁术发起强袭。

    军令如山,天子的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