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舌尖上的唐朝 >

第52部分

舌尖上的唐朝-第52部分

小说: 舌尖上的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苏的《水调歌头》,一样的经典。被某人吟出来之后,以后老李和老苏两人的经典就少了一首了,不知道他们两人知道被人剽窃后会不会骂某人无耻?

    又是一首经典!这时整个来参加诗会的人再也没人会怀疑李好了。所有的人看着台上的那个少年,心中的神色十分复杂,这特么的是妖孽么?

    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这潭州城有几人不知道李神医的厉害!现在还一身的才华,这一诗一词出来后,整个诗会的人再没人有吟诗作词的念头了,太受打击啊!

    “咦?这月饼的味道真不错啊!”不能吟诗了,那就吃点心吧。今晚的赏月诗会可是有不少满庭湘酒楼赞助的点心呢,正好尝尝。

    “还有好多种类呢,你看!你这是莲蓉月饼,这是五仁月饼,还有冰皮月饼,不如我等分而食之,看看各种味道如何?”

    很快各桌的惊喜声纷纷传了过来,那些月饼味道美极了。对于大唐时代的潭州人来说,很多东西他们都没尝过这种美味,忍不住纷纷感叹这次诗会不虚此行啊。

    这次的诗会到了最后成全的又是李好。不仅他在诗会上面吟的两首诗词以最快的速度向天下传了过去,满庭湘的月饼也随着那些才子才女名流的口述向周围传了开来。

    “您有最新的消息,请注意查收。”诗会结束的时候,李好又收到了系统传来的消息提示语音。

    李好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就进入了系统。这次的任务应该是跟今天推出的中秋宴和月饼有关系,所以李好想要看看,自己能获得什么奖励。

    “宿主完成隐藏任务月饼的改进和推广,并得到了百人的称赞叫好。获得随机抽奖机会一次,获得积分五千,奖励两款经典点心虾饺和蛋挞的制作方法一份。请问宿主要抽奖么?”

    “抽奖!”获得的两份点心李好一看就知道这是南方那边的早茶的经典点心,他去南方旅游过,吃过这些东西,自然熟悉。

    “抽奖结束!恭喜宿主获得土豆50千克!请问宿主是否现在领取?”

    “领取!”土豆啊,土豆好。李好可是知道好几种食物里面需要用到土豆,而且这东西还能直接炖着当主粮一样吃,又是一种高产作物!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现在就可以育种。然后在十月份的时候找空地种了下去,到了来年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收。因为这里长江以南,种植季节跟北方不同。

    李好拿到这些土豆后,第二天早上就把这些东西转移到自己的农庄去育种。这边的庄户都是李好自己买来的奴仆在种植,这些人对李好安排的事情都是非常上心的做。

    比起周围其他人家家里的奴仆来说,李好依然还是跟在长安一样,对自己的奴仆非常的好。虽然这些其实跟后世雇人做工差不多,或许待遇还要差点。

    但是对于这些奴仆们来说,这种待遇已经非常的不错了。如果李好真要给他们的待遇和后世的雇工一样,估计这些人反而会怀疑李好是不是有什么异常了。

    “郎君,这橘子洲头有什么好看的?”等自己身上的事情都差不多了,该撒的网都撒完了。李好带着武顺和妞妞,加上李恪和他的几个侍卫开始在潭州周边转了起来。

    “这里啊,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李好听了武顺的话后笑道。这里在自己的记忆中将会有个牛人在这里吟词一首,从此而闻名于天下。

    李好很想把那首词拿了出来,不过事件都不对。所以他也就没有抄袭,那词抄袭下来在这个时候有风险。

    他只是带着几个人乘舟登岛转了一圈,看看这个千年后仍然还会存在的江中岛。以及站在岛上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地方不错,我们过去那山上看看。”李恪指着对面的山笑道,那山是岳麓山。此刻深秋的岳麓山上面跟李好后世看到的还真不太一样,这里有着不少的枫林,红红的一大片。

第一百零九章 爱晚亭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到了山上后,漫山红遍的层林,斜上山顶的石路,山顶的云雾,这一切让李好不觉的就吟了这首诗出来,这简直太应景了。

    “好诗!好诗!好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处当有一亭台供人休息观景就更好!这枫林应该规模加大,正应了停车坐爱枫林晚啊!”

    李恪最近可能跟美人呆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有点体虚,这小山爬的他有点气喘的感叹道。比起作诗这方面的才华,自己这贤弟可是顺手拿来,好诗不要太多。

    “李兄有兴趣,不妨拨点款在这里修建一个能够休息的亭子?再在周围种上一些枫树。偶尔过来小憩一番,小酌薄酒几杯也不错,以后来这登高望远的人都会记住你的。”

    李好听后心中一动,想起了这山上自己记忆中的一座亭子。此处确实有一亭子,还被命名为爱晚亭,不过却是多年以后。但是枫林却没有,反正李好后世去岳麓山的时候没看到枫林。

    “嗯,这个可以有。很快就要九月初九,到时来这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正好。如此,这里修个亭子确实可以。枫林就只能等来年,再让人花点时间和心思来打理一番。”

    李恪找了块石头,然后垫着坐了上去后喘着气说道。看到旁边的李好似乎一点气喘的样子都没,就连武顺也比自己状态好不少,有点羡慕。

    “而且还不用我们自己掏一分钱!只要把贤弟的诗往这一放,把这亭子的名字取诗中的字句即可。我看不如把亭子命名为爱晚亭,应景应情。”

    “呃……”这家伙长进太快了!李好看着李恪一阵发呆。没想到跟自己混了一段时间后,这家伙竟然还能想到这种办法出来!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说明这家伙知道不会傻呼呼自己掏钱搞事。

    李好心中也是准备把这亭子命名为爱晚亭的,但是没想过用诗来筹钱,他准备找潭州的富商一人出点钱,然后把这地方搞起来。

    扎心了!自己可是来自后世的人啊,在筹钱方面现在竟然还没一个古代人转的快,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心情有点小郁闷,不想说话,拉着武顺没有搭理李恪,两人先爬山去。到了山顶后,往四周看去,湘江如同一条玉带一般,从视野处逶迤而过。

    天很干净,空气很清新,给人一股心旷神怡的感觉。来这边李好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登高望远,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从这山下弄上一些土地,然后用潭州府富商的钱来建一个大大的书院出来。

    书院的名字也已经早想好,就叫岳麓山书院。这里不聘请名流大家,以自己知道的东西为主,再添加几名能够教人习文认字的先生,加上工商农兵,打造一个新式的书院出来。

    要不然自己不来建个书院,多年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扒灰老头也会过来办书院,不能给他抢先!他教的那玩意没前途,还差点把一个民族坑了,所以还得实业兴国啊。

    “郎君,我们歇歇吧。”李恪他们还在后面,武顺在山顶找了个地方后,看着李好轻声道。怕到山顶后,武顺也有点累了。

    “嗯,好,那就歇歇,你要喝水不?”这山没什么难度,爬到山顶后李好也没什么明显很累的感觉。把带着的水壶给武顺递了过去。

    “剧烈活动中,不能大口喝水,小口喝就好。大口喝对身体不好,而且等下再活动的时候还会晃出来。”

    武顺喝了几小口后把水壶递给李好,然后微笑着看着自家的郎君。虽然有时候这家伙会有点不规矩,但是从没欺负过自己,而且表现出来的东西,比这大唐其他男人好多了。

    或许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如意郎君吧,武顺心中的想法不多,没有做着什么英雄梦,渴望一个大帅哥脚踏七彩祥云来迎娶自己。如同眼前,这般便好。

    “你们两爬的真够快!”两人间的温馨很快就被打断,李恪气喘吁吁的带着自己的侍卫上来的时候,李好正和武顺远眺山下的那条大江。

    从岳麓山下来后,一行人又去了李好在潭州城外买的庄地。这个时候地里的红薯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亩产多少石,挖出来一过称就知道!

    李好想知道最终的结果,潭州城的那些富商也想知道。而李恪和他身边的那些官员,更想知道这个结果,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少郎君!”看到李好过来,庄地这边的少年们全部过来跟李好行了个礼,旁边的一块空地上面堆满了红薯。

    这是两亩地种的红薯,还是土质一般的旱地。李好种红薯的时候特别的丈量了两亩地出来,然后想看看这东西的实际产量。

    长安城边上那边他暂时看不到,一来一去时间太长。所以那边都是忠叔在跟进,而且刘仁轨和崔知悌两人都盯着那边,李好也不用怎么担心。

    “这里的红薯称好没?”看了看自己地里的红薯,这些红薯并不是那种个头特别大的薯种,不过非常均匀。大部分大小差不多,淀粉含量也非常高。

    “称好了,一共四十二石。”旁边的一个少年拿着登记的本子跟李好汇报了总量,这些孩子都会简单的计数。

    “多少?”一边的李恪听到这数字后,似乎不相信一般大声问道。他身边的几个卫士的反应也差不多,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脸的不相信。

    “一共四十二石有余。”旁边的少年不知道李恪什么身份,看了眼李好。见自家少郎君并没什么反应,立刻大声回道。样子很自豪,自家小郎君从不在自己的庄子上用数据造假。

    李恪其实看到那些堆的像小山一样的红薯后就已经相信了,这么多的东西堆在一起,看份量就不少了。只是这数量还是太惊人啊,亩产二十多石啊,所以他才会变的那么失态。

第一百一十章 终于逮着机会吃牛肉了

    李恪虽然不种地,也没怎么接触这些。但是大唐每亩地粮食产量有多高,这个每年都会有人汇报,他还是很清楚。而眼前的这个产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太远!

    “这个产量有点偏高,实际上这些红薯应该种在更贫瘠的土地中,这样才不会占了主粮地。我这边照料的也比较好,花费的精力和肥料也充足,实际产量应该在十到十五石左右吧。”

    看到李恪的反应,李好笑着解释了下。红薯确实比一般的粮食要高产一点,但是也没那么离谱。土地的肥沃,天灾一样也会有影响。

    要不然历史上明以后为什么有了这些高产的作物,还是有那么多的人饿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相对来说,这个产量已经比这个时候任何粮食的产量都高了。

    “产量十到十五石也已经足够了!非常足够了!”李恪激动的打断了李好的话,唐朝的粮食产量大众认可的说话是粟亩产1…2石,水稻的产量最高,不过是亩产4…5石。

    然而这些粮食加起来也比不过眼前的红薯,亩产十到十五石!是那些粮食的2…5倍了,这产量不要太高,李恪能不激动么?

    只是今天注定是李恪无法淡定的一天,这边的红薯刚刚统计完。那边潇湘商会的富商们也跑了过来,他们是过来统计李好的二季水稻种植的产量。

    这个时候的二季水稻刚刚抢收完,也已经晒好准备入仓。产量多少,这个时候来计量刚刚合适。李恪看到这些人过来,也忍不住好奇的跟着过去看看。

    第一季水稻刚收完种第二季水稻的时候,李恪已经回长安去了,他不太清楚这边的事情。现在看到这些富商兴师动众的跑过来看二季水稻,李恪觉得这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多重?结果出来没?”称量的地方已经围满了人,其他人挤不进去。这个时候站在外面的那些富商们已经等不及结果,扯开喉咙朝里面喊了起来。

    “四石半!”里面很快就有人大声吼了起来,这又是一个奇迹的数据!第一季他们一起过来见证了一亩地的产量,那时是五石半,现在又是四石半,合重十石。

    “十石!两季亩产十石!这是一个神迹!”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的话后,全都沸腾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候一年亩产十石,这真的就是一个神迹!

    南方这边水稻的有记录最高产量是两季亩产六石,这个数据已经就是奇迹了。没想到李少君过来后,直接超过了那个奇迹一大截,亩产十石!

    “这个数据已经偏高,不过正常两季水稻按我这种方式耕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