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第382部分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382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等袁绍一声令下,就可以拿人了。

    “甄氏再怎么说也是河北大族,若是冒然诛族,恐怕河北世家大族都会有些惶恐,不可轻易杀之。但若是眼睁睁的看着甄氏女南下,孤又咽不下这口气,且关押起来,等待局势变换再说。现在曹孟德越发的强势了,没准还能用着一家子威胁刘冯。”

    袁熙离开后,袁绍彻底的冷静了下来,自语道。

    却是另有思量。

    但是袁绍却忘记了,刘冯这人从不吃威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开千古先河(1)

    第七百一十九章开千古先河

    随着时间的过去,许都街道上的士人越发的多了起来。

    不少大街小巷的公共场所,也成了士人盘踞的场所。士人盘踞,互相交流,畅所欲言。有一些人的名气,自然是渐渐增大了。

    有两个人的名字,如同冉冉升起的明星一般,受到了许多人的瞩目。

    其中一个就是客居荆州的琅邪人诸葛亮,另一个也是客居荆州的颍川人徐庶。

    这二人的成名纯属意外,因为诸葛亮号称卧龙,让不少人颇为不爽快,与诸葛亮辩论,以证才学。

    这才导致了诸葛亮的名声大起,而徐庶要稍微不起眼一些,但是也学究天人,藏都藏不住。

    也是名声不凡。

    这一日,一间酒家内,有十余士人盘踞。

    没有主次之分,大家都是列作在两旁,各有案,案上有酒菜。诸葛亮,徐庶二人赫然在列。

    “人言道,当今王上大将军,开考试之显赫,以取士任官,大大的得罪了世家大族,而加以嘲笑。我却认为天下人皆醉,而唯大将军独醒。老话说的好,英雄莫问出处。先汉时候,萧何,张良,陈平等人,也不过是微寒出身,却是帮助高祖皇帝打败了项羽,成就了强大的先汉。可见这天下的人才,不多是出身世家大族,反而藏身乡野,出身微寒的人才,却是多如星辰。大将军开考试而取士任官,实在是开了先河,必定会天下大兴。”

    有士人喝了一点酒,心情激荡,为刘冯的开考试而取士为天下人嘲笑鸣不平。

    “说的好,那些世家大族,焉知王上大将军的远虑。”

    有士人叫好道。

    “元直以为如何?”诸葛亮含笑而坐,问旁边的徐庶道。

    “开考试取士任官,不仅开了先河。而且必定使得天下读书人大增,日后也必定是人才不绝,如江河滔滔。”

    徐庶笑着说道。

    二人在这段时间内,不仅仅是名声大涨,也是增长了不少见闻。对于寒门士人的心情也是了若指掌。

    开考试而取士任官。

    天下寒门士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每个人都双目通红,就算是这次不中,下一次也必定是刻苦专研,以期能够高中。

    就算是自己不行,也会把这股精神传给下一代。如此徐庶才说江河滔滔,人才不绝。

    虽然这新的孝廉制,让汉室失去了大族的心,但收获却是更多一些。

    “如此生机勃勃,我对进入朝中,实在是期待了。”诸葛亮微微一笑,露出了向往之色,说道。

    “彼此彼此。”徐庶点了点头。

    二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这里不过是许都境内的酒肆的一个缩影罢了,无数或参加考试的孝廉,或是前来观展的士人聚集在整个许都,畅所欲言,大赞刘冯之英明。

    也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一股热情更加的高涨了起来。

    也终于,考试的时间到了。

    场合列在日常早朝的偏殿内,由天子刘协,王上大将军刘冯亲自坐镇,从目前汉室所掌控的十余州郡,百余孝廉之中,选出三分之一的人选,以此补充朝中的官员数量,或是下方进入地方。

    这一日,天还蒙蒙亮。

    但是有无数的孝廉,以及观战的寒门士人到达了宫门口,等待宫门开启。

    不过,现场却是稍微平静,这个时代的寒门士人,不像是后世的读书秀才,虽然号称是寒门,但大多都是家境殷实,家教非常严格,出行也讲究个礼仪,即使是激动,也不会无故喧哗。

    而刘冯所开启的以考试取士任官的先河,也在这平静之中,拉开了序幕。

    “士人退下,孝廉入内。”

    不久后,宫门被打开了。有两队士卒从宫内杀出,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出现了。

    一个个孝廉都是精神一震,取出了自己在郡守手里取得的证明,上前认证了一下后,有条不素的走了进去。

    很快,孝廉们都入内了。剩下的只是观战的寻常士人,宫门也被重新的关闭。

    偏殿内,天子刘协与刘冯早早的就到了。

    整个偏殿也重新的布置过了,放了一百余个位置。位置上各有编号,孝廉们以编号入座。

    不管是刘协,还是刘冯都有些激动,刘协是纯激动,对于刘协来说这是一次尝试,尝试大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员。

    对于刘冯来说,这就是开了先河。

    只有刘冯才知道,他这个跟开了科举其实也没有区别了。唯一的区别是,现在这个天下人口少,士人少。

    这新的孝廉制的规模并不大。

    但是刘冯也有自信发展人口,发展读书士人的数量。迟早,他这新的孝廉制,就会成为后世的科举。

    这比隋文帝开了科举,要早了数百年。这早了数百年,没准能造就出一个全新的汉朝,汉人王朝。

    “陛下,大将军,孝廉已经在外等候了。”

    就在这时,十常侍陈广走了进来,行礼道。

    “宣。”刘协抬手道。

    “诺。”陈广应诺了一声,下去宣召去了。不久后,百余士人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王上大将军。”

    随后,齐齐行礼道。

    “免礼。”刘协抬手说道。随即,又道:“今日乃是万古盛举,你等好好发挥。若是得中,朕绝不吝啬官爵。”

    “诺。”

    刘协的话让这些孝廉们内心一振,齐齐应诺了一声。随即,又各自以编号坐好。

    等孝廉们坐好后,刘协看了一眼刘冯,刘冯会意,对着孝廉们说道:“今日考试,考的是军,政。你等可取其一,加上当今天下局势畅所欲言,不必拘泥。”

    第一次考试取士,刘冯当然考虑过题目。没有什么比当前局势,更加的适合了。

    毕竟天下大乱,汉室所需要的是一统。任取的人才,要么是在军事上有几把刷子,要么就是治理国家上有几分见解的人物。

    可以说,没有比这军,政更加适合了。

    孝廉们闻言也没有多大的意外,开始提笔书写。

    很快,无数张蔡侯纸上,一个个字迹显现了出来,如龙飞凤舞。

    这里边或许就有天纵奇才。

第七百二十章 笼络天下人才(1)

    第七百二十章笼络天下人才

    能成为孝廉,到达这偏殿的人。无一不是才思敏捷的人,胸中抱负也是由来已久。

    不少人在这提笔之后,气势如虹,简直是快若闪电。

    不过是两个时辰,刘冯就看到了有人放下笔,许是写好了。

    “若是完成可举手,下去休息,等待考试结束。”刘冯适当的说道。

    果然,刘冯就看到了那人举手了。

    这人相貌不俗,有些气势。刘冯悄悄记下了,随即才对陈广点了点头,陈广会意,把人给接了出去。

    随即,又有人陆续开始写完,举手离开了。

    直到五个时辰之后,所有都完成了。五个时辰,已经从早上到下午,差不多是傍晚了。

    刘协父子一直都陪伴着孝廉们。

    直到此刻,偏殿内空荡荡的,孝廉都离开了。

    “让孝廉们都离开吧,并告诉他们,三日后,成绩自会揭晓。”刘冯对着陈广下令道。

    “诺。”

    陈广应诺了一声,转身传令去了。

    片刻后,刘冯对着刘协点了点头,亲自下去整理试卷。而后与刘协一起来到了一处小殿内,亲自批阅试卷。

    刘协天资出众,饱览万书,很有墨水。刘冯就不一样了,他年纪小,早年又不太读书,没什么墨水。

    但是刘冯对于天下局势却是了如指掌,能比得上他的人天下少有。

    父子二人合作,花费了三天的时间,加上熬夜,才整理出来了三十八份合格的试卷。

    这日清晨,还是小殿内。

    父子二人罗列出了三十八份合格的试卷后,相视一笑。

    虽然这一刻父子二人都是面色苍白,眼圈乌黑,不仅睡眠不足,而且劳累太甚,但是二人的心情都是极为亢奋。

    根据试卷判断,这三十八份合格的试卷,书写它们的主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最差也是有做一县之主,或是做军中主簿的才能。

    刘冯要更加兴奋一点,因为不仅仅是预料之中的诸葛亮,徐庶在列,而且二人也是这一次考试的文武榜首。

    诸葛亮是以政为提,而徐庶则是以军为题,二人各自都畅谈局势,非常有见解,有些见解,甚至是连刘冯都拍案叫绝。

    除此以外,刘冯还发觉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江夏人刘巴。

    这一次孝廉的选拔,完全都是郡里边的事情,刘冯没有关注过。因此,不知道具体的名单。

    因此不知道事先有刘巴的存在。

    而这刘巴也正是那个刘冯记住了,第一个交卷的人。不仅仅是刘巴的试卷写的好,还因为刘巴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蜀国的历史上,刘巴是继了法正之后的第二个尚书令。

    尚书令就不用多做解释了,先是荀彧,后是蒋琬,这个尚书令不仅位置重要,而且实权非常大,担当者整个朝廷的运转□□,几乎所有的诏令,表文都要经过尚书台。

    这个人可以说是非常的有才能。

    但是获得刘巴,并不是刘冯亢奋的原因。刘冯亢奋的原因,刘巴不是他亲自发觉的,而只是一指诏书,刘巴自己就屁颠屁颠的送上门来了。

第七百二十章 笼络天下人才(2)

    这非常非常的重要,要知道以前刘冯征召人才,要不就是特地派人过去,要不就是亲自过去。

    那样没有效率,还可能落掉了默默无名,但却有真材实料的人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天下人才会自动来报道,可以说是笼络住了天下有心出仕为官,大展抱负的全部人才。

    这个是多么好的开端啊。

    诸葛亮,徐庶意料之中,刘巴意外之喜。当真是完美的不能再完美了。

    “父皇,你有没有想好这文武前三,要赏赐什么?要给他们做什么官?”刘冯笑着问道。

    文武前三,指的是各自前三,也就是六人。

    “这个父皇到是没有想好。”刘协闻言略显尴尬,说道。

    “赐大庶长爵位,赏御马游街如何?”刘冯问道。

    “好。”

    刘协闻言眼前一亮,毫不犹豫的叫好道。

    跨马游街,春风得意。而今许都境内,观战的寒门士人也不在少数,若是把这个荣耀给传达出去,孝廉制的考试,会更加的激励人心。

    “至于这官位,这刘巴,徐庶,诸葛亮三人,儿臣也想好了。”见刘协点头叫好,刘冯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说说看。”刘协饶有兴趣的说道。他反应也不慢,看得出来刘冯对这三个人有特别的意味在。

    “这刘巴才情高亢,有抱负,似乎是经历颇多,可直接入尚书台。”

    “这诸葛亮才情也不凡,但似乎有些根基不稳,可暂时下放为郡守,历练一番,必定是丞相之才。”

    “这徐庶到是颇懂军略,那汉武卒不是缺少将军吗?儿臣就推举他过去。”

    刘冯收起了笑容,郑重的举荐道。

    刘冯的话并不是无故放矢,刘巴可以做尚书,徐庶做将军那是钉在铁板上的事情,唯有诸葛亮,刘冯深深器重之。

    想要让诸葛亮下去做做郡守,历练出一个丞相之才出来。

    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是从管理新野开始的啊。

    “哦,皇儿认为这诸葛孔明有丞相之才?”刘协到是有些意外了,问道。

    “看其文章,至少也不次于荀文若,蒋琬之才。”刘冯断然道。

    “如此,我大汉将无忧矣。”刘协闻言大喜,说道。对于刘冯的判断,刘协是深信不疑的。

    荀彧今年已经三四十了,蒋琬年纪也不小。而诸葛亮才二十余岁,对于汉室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做官的事情,其实还可以押后,毕竟要选出三十八个官职啊。但是放榜却是当务之急,刘协与刘冯商议了片刻之后,立刻把名单派给了陈广。

    并依照刘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