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

第676部分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第676部分

小说: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斯洛特?霍兰中将皱了皱眉头,他的舰队现在在执行护航任务,只有声望号拥有六门重炮,剩下的两艘巡洋舰只有八寸炮和鱼雷可用,要对付刚刚电报里提到的那一串德军战舰,恐怕会非常吃力。

    但皇家海军的传统就是见敌必战,这个传统已经深入骨髓。

    所谓的百年海军,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海军传统。在另一个时空的二战,荷兰已经算不上列强之一了,不管海军还是陆军都难以和当代列强比肩。但是荷兰海军那支小小的殖民地舰队,在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的时候,还是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英勇,这就是荷兰海军两百年海军传统的体现。

    当时荷兰海军殖民地舰队司令坐镇德鲁伊特号轻巡洋舰,在当时盟军荷属东印度群岛最高司令部决定总撤退的情况下,荷兰海军卡雷尔?多尔曼海军少将决定率领舰队留下来和无法撤退走的陆军将士战到最后一刻。

    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卡雷尔率领弱小的舰队和日军第五战队的重巡洋舰以及第四、第二水雷战队的轻巡和驱逐舰激战了一整天,迫使日军输送船队频繁改变计划。最后,卡雷尔下令已经没有弹药的旗舰“德鲁伊特”号向妙高号发动决死突击,高呼撞沉吉野哦不妙高,光荣战死。

    这就是老牌海军强国的海军传统,他们的海军目标是保护殖民地,所谓的见敌必战根本原因就是不战殖民地就要丢,殖民地上的殖民者和陆军就要遭殃,无论如何都必须用自己的身躯来阻挡敌人的舰队。

    这种海军传统,新兴国家的海军很少具备。弱小的荷兰舰队会在被总司令部都放弃的情况下机动灵活的作战,搞得强大的日本舰队鸡飞狗跳;相比之下,日本海军舰队就很少这种主动性,南云空袭珍珠港,炸完两轮求稳,不顾一堆飞行员认为破坏度不够要求炸第三波,毅然决定跑路。

    后来中途岛,南云在确定美军有航母的时候,他的舰载机换弹其实才换完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鱼雷机带着鱼雷,而用来护航的零战是没有准备好,但用来舰队直掩的零战中有十多架油差不多是满的,跟着攻击机队去护航没什么问题,但南云却按着教条要求把弹换回来,掩护的零战准备好,结果就倒霉了。

    换了老牌殖民国家的海军将领,看到敌人舰队就已经眼红着冲上去******了,怎么快怎么干。要知道英国海军将领在印度洋的时候,那么悬殊的力量对比下,还想着用A舰队那点鱼雷机搞夜袭干南云的机动部队一家伙,那种高昂的战意以及指挥官的能动性比起日本海军不知道强哪儿去了——顺便,当年美国海军也是继承了皇家海军的传统,独立战争的时候还没成军的美国海军其实比只能抱法国爸爸大腿的大陆军什么打得亮眼多了,18门炮的小帆船,都敢去英国海岸边上造次,猛得不行。后来法国海军还以对待列强海军的礼仪向美军掠袭舰致敬,那是美国海军最初的辉煌时刻。

    而现在,霍兰也是一样,见敌必战的信念在他的脑海中燃烧,从纳尔逊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皇家海军的血脉在他的血管里沸腾不已。

    “来人啊,挂Z战旗,向各舰传令,英格兰要求每个人恪尽职守。”

第928章 929 海战开始

    兰斯洛特?霍兰的舰队一路北行,向着丹麦海峡前进。

    随着纬度升高,原本渐渐变暗的天光又开始渐渐变亮了丹麦海峡海域现在太阳落山的时间都是大半夜了,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太阳还当空照呢。

    一路上,纳尔逊和罗德尼两艘战列舰,以及老船厌战号战列舰加入了编队,这使得编队的航速降低到二十节左右,但冰岛出发的巡逻机送回的德军舰队情报,使得霍兰坚信自己依然能及时拦截这支德军舰队。

    “我们需要绊住德军舰队的脚步,一旦他们冲过我们的封锁线,那就只有声望号一艘能够进行追击了。”霍兰这样对自己的参谋长说,“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接近战,一方面用战舰主炮进行精确射击,另一方面,用驱逐舰和巡洋舰突进到可以发射鱼雷的距离。德国人的驱逐舰航程太短,很难一直护航到丹麦海峡。”

    “您打算进行敌前回转吗?”声望号的舰长问道。

    “没错,我们以舰艏向敌的姿态接近敌舰,减少中弹投影面,在接近到足够的距离之后转向。德国人只有俾斯麦一艘的防护水平较高,其他的防护都是缩水防护,我们在近距离对射的时候有优势。”

    “嗯,我支持您的想法,中将先生。”

    传统炮战的基本战法就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就是抢T头,但很多人并不知道,T头也同样意味着战舰的中弹截面会变大,只是此时敌人的火力也被降低了,所以增大的中弹截面被敌人火力密度的降低所抵消了。

    同样的,船头对准敌舰的舰队,虽然无法发挥全部的火力,但中弹截面小,而且不容易被打中关键舱段,尤其是在炮弹无法垂直命中甲板的距离上,船头向着敌舰就等于给自己的弹药库加了个保护,敌人的炮弹要打中弹药库必须穿过船首部分的非防护区,在多次削减穿透力之后才会碰到主装甲——而且说不定在穿透非防护区的时候延时引信的定时就到了,炮弹爆了。

    总之,船头向敌并不一定就是糟糕的姿态,实际上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德国人两被拿T头,但战列舰大队的损失反而比英军少,而且大部分损失是在舍尔海军上将那个史无前例的超级U字转弯中发生的——这时候英军打到了德军战列舰队的最大投影面。

    所以霍兰的船首迎敌策略并没有问题,另一个时空他也采用的同样的战法,直到转向之前胡德号都没有受到致命伤,一转向肥大的船身侧面露出来了,结果瞬间就被打中了弹药库,变成皇家海军历史上最大的礼炮。

    这个时空霍兰决定采用同样的策略,不得不说,这体现了蛋疼星人一贯的恶趣味。

    “我们应该在晚上一点左右拦截他们。”霍兰指着海图说,“这个时候刚好落日,德军背对太阳正处在亮光中,我军则刚好处在刚刚降临的夜幕中,一旦敌前转向完成,我们在对射中将占据光照方面的优势。”

    “能那么顺利么,中将。”声望号的舰长皱着眉头,担心的问。

    “我不知道,舰长先生。”霍兰耸耸肩,“我只是这样计划的。至于具体能不能实现,我就不清楚了。总之我们的原则是,将敌人拦截在丹麦海峡,为此我们必须勇敢的冲上前,贴上去打。让各舰把鱼雷都准备好,检查清楚了,最好不要掉链子。”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战列舰其实很多都装备了鱼雷,不带鱼雷的战列舰大多是二战前后的新锐舰,像纳尔逊罗德尼这种就装备了鱼雷,俾斯麦也有鱼雷发射管,另一个时空的IJN海军的战列舰比如长门级也是带鱼雷发射器的,而且是水中四座水上四座的丧心病狂配置。

    但后来大家逐渐觉得水面作战鱼雷没啥用,所以美国人率先拆掉鱼雷——不光战列舰不上鱼雷了,重巡也不上了。

    但这个时空,还没有鱼雷无用这个思潮,所以霍兰的舰队里,大多数战舰都具备雷击能力。

    而有意思的是,这个时空的德国战舰由于林有德的影响,反而把鱼雷都拆了,连欧根亲王这种重巡都没鱼雷,空出来的舱室用来放火控计算机什么的。

    霍兰的舰队全速前进——好吧,是部分全速,毕竟两艘纳尔逊和老爷船厌战都跑得慢。

    十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大船周围展开,那阵仗看起来也颇有气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晚上十一点半,声望号的雷达接收机接收到雷达波。

    显然,德军的雷达已经照射到声望号身上了。

    霍兰中将再次下达“英格兰要求每个人恪尽职守”的训令,同时命令巡洋舰和驱逐舰提速前突侦查。

    深夜十二点五十分,巡洋舰目视发现德军排出的浓烟。

    霍兰下令声望号拉向汽笛,并且挂出了“各舰跟随旗舰机动”的旗语,英国海军舰队排成梯形阵——这样在舰艏向敌的情况下各舰的前主炮都能开火,一字纵阵就做不到这点,会被前面的友军战舰干扰射击校正。

    一点十五分,德军的单排纵队已经可以看见明显的轮廓。

    一点十七分,双方距离两万公尺,纳尔逊号的十六寸主炮首先开火。

    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舰炮海战,在丹麦海峡冰冷的海面上拉开了帷幕。

第929章 929 这才是真正的929

    海战这东西,其实没有陆战那么热血沸腾。

    你想双方命中率都个位数,射速还慢,这根本激烈不起来啊。一般来讲,战列舰万米以上的距离对K,第三甚至第四轮齐射才会形成跨射,而跨射之后还要撸上好些轮才会有命中。而且战列舰的射速理论射速和实际射速是两回事,大部分战列舰在对炮的时候一般都是两分钟三发这样的射速,远比理论射速要慢。

    另一个时空的丹麦海峡海战,双方打了半天,威尔士亲王离开战场的时候才吃了七发十五寸。

    当然双方接近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副炮一起开火那场面肯定激烈起来。

    所以,想要享受海战的快感不应该开战列舰,应该开驱逐舰啊,二战中大多数热血的海战都发生在驱逐舰身上。

    什么拉菲突脸,什么塔菲三号驱逐舰部队决死突击逼走大和啊,什么野分挑战整个美军舰队被炸成零件啊,都是驱逐舰干的啊。

    而此时,丹麦海峡的德军舰队没有驱逐舰,霍兰的驱逐舰则距离德军还有两万米,双方仍然处于远距离互扔板砖的阶段。

    俾斯麦号正在实施半齐射,也就是所有炮塔同时发射两门炮中的一门,这是校射阶段的一般做法,一旦半齐射实现跨射(也就是炮弹落点较为均匀的落在敌舰周围),就会开始进行全齐射。

    这个年代海战的基本要领,就是当发现敌舰形成跨射之后稍微改变航向,以使敌人的跨射失效,可能有人说海战中不是都要跟着旗舰机动么,其实并不是这样,跟着旗舰机动那是大方向,各舰小范围的扭动还是可以接受的。之后统计战报画阵型图,一般都会忽略这种小范围的扭动,仍然视作展开了战列线。

    皇家海军其实很鼓励舰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船开得比较灵动,这是从通讯不良的风帆战舰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英国人评价特拉法加尔海战中法国海军的表现时,都会说他们太死板,只知道跟着旗舰机动,而英国人自己相对而言阵型就不是那么严谨。

    这个传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所以现在摆出梯形斜阵的英国舰队每艘船都在用小舵角摆动船体,给德军的校射制造麻烦。小舵角一方面船体变向幅度小,不容易出篓子,另一方面改回正舵的速度快,大型战舰的舵打起来很慢,某游戏里为了游戏性加快过,还要二十多秒才能打到满舵,现实中大型战舰的舵多笨重可想而知。

    而德军舰队则在按照战术操典,十分规律的打舵,所以德军舰艇在海面上跑出了非常工整的蛇形轨迹——每一艘都是。

    当然现在英军战舰火力发挥不出来,德军规律的变向给英军带来的校射优势没能体现出来。

    大型战舰的主炮校射,有一套非常复杂的过程。

    各艘大型战舰的舰桥最高点,一般安排的都是主炮用测距仪,这个测距仪会跟着主炮一起转动,它的外观非常好认,因为都有一个横着的粗杆,粗杆两头是测距仪的两个镜片,这其实就是个放大无数倍的炮队镜。大和号的主测距仪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达到十五米,大概是人类有史以来制造过的最大的炮队镜了。

    有些战舰炮塔上也带有两侧有镜片的横杆,那是炮塔自己的备用测距仪,当主测距仪被击毁的时候就使用这个测距仪来指挥火炮射击。

    当大型战舰要发射主炮的时候,会首先由测距仪获得敌人的距离数据,还要通过持续观测来估算敌人的速度,再由舰上的航海室提供本舰的航向和速度数据,所有这些数据被汇总在主炮射击指挥所,一般射击指挥所会有简单的计算装置,比如另一个时空的日本海军使用的就是齿轮式计算机,而美国海军使用的则是简单的电子计算设备(这时候还没有计算机所以请理解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计算器)。

    计算好射击诸元之后,数据会被送到炮塔,炮塔必须在计算出来的最佳发射时间前完成主炮的装填和调整,快要到时间的时候,全舰会有电铃之类的手段进行通告,这是告诉大家主炮就要发射了,请抓好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