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明 >

第313部分

晚明-第313部分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渔接着道:“朝廷的定例一旦有了,便不会差别过多,否则前后不一,如何服众。我登州镇为斩杀这两百多建奴,陈大人都中了两箭,将士死伤上千人之多,待抚恤家眷达到五千余,朝廷的抚恤一向都是没有的,八万两银子摊下来,这些家眷一人不过十来两而已,还不算损坏的兵甲器械在内,三百两一个已不算贵了。昨日有一宣府军官赶来,开价便是每个人头四百两。”

    吴襄才不信他的胡说,不过建奴人头是卖方市场,他总是处于弱势,而且黄思德一来就直接谈生意,根本不给他拉个人关系的机会。当下眼珠转转,开始找其他理由。

    。。。

    吴襄跟两人奋力搏杀了一下午,砍价砍到了两千五百匹加一万两银子,也就是六万两。虽然砍下来一点,他还是觉得太贵,不过他的心理价位已经被两人拉高了不少。

    等到三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大门打开,陈新回来了。他看了黄思德的报价后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对黄思德和董渔吼道:“本官走的时候怎么跟你们说的,吴将军是本官好友,你们岂能如此漫天要价,整天就看着点银子,友军之间的情谊就不要了?你们两人今年的月饷都扣了!好好反省一下。”

    黄思德低头道:“我们是按给宣府的报价给的,他们不。。。也是友军么。”

    “宣府那边是友军,但不是吴大人。”陈新扔下一句,结束了表演。

    他转过来对吴襄道:“吴大人,本官实在难为情,这些手下太不懂事,不过两百多个人头,吴大人只管拿去便可,你我兄弟来日方长,至于银子么,该挣在生意上,不在人头上。”

    吴襄十几岁开始跑江湖,一眼便知道陈新是演戏,不过他也知道了陈新的价位。当然不可能按陈新说的不给,真不给的话。陈新背地还不知如何恨他,日后就不好打交道了。同时他也不愿欠陈新人情。他马上说道:“大人请勿责怪两位兄弟,他们两位对小人很客气,而且方才也谈妥了交换的条件。此事乃两镇双利之事,陈大人亦是总兵,朝廷里面那些道道都清楚,小人也不瞒陈大人,关宁这两年来处境艰难,急需一次大捷振奋人心,而陈大人缺乏战马。如此一交换,则辽镇能大有起色,登州则强者更强,些许银子不算什么,大人的人头也不是捡来的,可是拿命换回来的,小人无论如何都该向那些家眷表示些心意。”

    陈新轻轻啧了一声,“吴大人这是什么话,兄弟交了你这个朋友。这些事情自会处理,不会亏待了那些家眷。”

    吴襄跪下哽咽道:“大人高义,但小人方才听说,连大人在战场都中了两箭。小人岂敢无功受禄,大人的心意小人心领了,但请大人也收下小人心意。方才两位已经跟小人谈妥了,两千五百匹战马加一万两银子。”

    “吴将军快起来。这,这可如何是好。那本官就勉为其难,不过那一万两银子本官不要了,就只要两千战马,另外本官再付银子买一千匹,吴大人不要再加了,再加就是看不起兄弟了。”

    吴襄这才擦了泪水的起来,“这次小人亦带了两百匹过来,要凑齐总数两千匹马颇费时日,非一时能得齐,小人便先将银存入大人钱庄,发一批马便取回一批。”

    “何必如此,本官信得过吴将军,明年六月给齐便可,不急于一时。”陈新亲和的微笑着,“本官说过,和吴大哥来日方长。”

    几人生意做完,表面上皆大欢喜,吴襄和陈新之间不伤面子,还好像是两人友情加深了一般,实际来说也是各取所需,吴襄总共付出四万两,但首级毕竟到手了,陈新既有人情也有收入,给关宁人头他不怕关宁真的崛起,毕竟大小军阀的体系摆在那里,他也不相信朝廷会把辽饷全给自己,关宁军控扼山海关,他们的银子朝廷是不敢减得太厉害的。吴襄的价值在于通往辽西和喀喇沁、喀尔喀和科尔沁蒙古的商路,顺便也和关宁军私下缓和一下关系,关宁军军阀之势已成,日后在辽海是属于一股单独的力量,也是他需要争取的,至少不适合站在对立面。

    吴襄此时甚为疲惫,不过他还需要与陈新随行,在海上交割点验人头,以免到了登州人多眼杂走漏风声。陈新给他安排了一间厢房休息,自己有匆匆忙忙去了民事部。

    吴襄盯着陈新的背影轻轻摇摇头,“如此脸皮,如此手段,还那么能打仗,难怪祖少傅不是他对手。”

    。。。。。。

    登州码头上人山人海,水城城墙上彩旗飞舞,许多百姓也等在振扬门内外,要看看上千的鞑子人头。

    一艘二号福船缓缓停在码头,岸上鼓乐齐鸣,陈新在船头看到王廷试和吕直都亲自来迎接大军,赶紧走下跳板,对两人跪下行礼。

    “末将拜见王都爷、吕大人,末将奉二位大人之命,领登州镇正兵营、左协、奇兵各营进击复州,遵二位大人所定之方略行事,阵斩真夷首级九百有余,胁从之汉奸人头四百,其中含镶白旗甲喇额真一人、巴牙喇甲喇额真一人、牛录额真三人、正蓝旗牛录额真一人,尚有部分建奴死于复州城内,未能砍下首级,建奴损失超两千之多。另缴获镶白旗甲喇额真大旗一面、牛录旗五面,已重创建奴镶白旗、正蓝旗、乌真超哈黑旗各部。”

    王廷试哈哈大笑,斩首一千的话,建奴死伤个两三千是很正常的逻辑,塘报上这么写也是没问题的,他高兴的扶起陈新,“七月陈将军出征之时恍如还在眼前,如今却已大胜而归,一镇斩首真夷九百级,实乃十年未有之大功,虽复州未下,瑕不掩瑜也。”

    吕直也难掩喜色,如今山陕流贼肆虐,关宁跋扈难制,能带给皇上好消息的,便只有登莱了,按说孔有德等人叛乱,监军也是有责任的,太监不比大臣,还要三司会审才能定罪,那只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杀头的,多亏陈新及时赶到,吕直反而得了个恢复登州的大功。有了这个筹码,朝中有些想对付太监的言官也只能干看着,几封弹劾的奏疏都被留中了,内阁也没有说什么话。

    金州和复州两战,不但恢复了登莱在皇帝心里的好印象,还通过旅顺大大强化了地位。吕直也在皇帝那里得了个知兵的结论,推荐他的曹化淳今年提升为提督京营戎政,也有他推荐了吕直这个边才的因素。现在复州大捷斩首真夷九百,包衣和汉奸军首级四百余,这个数字不用丝毫注水,便是大功一件。他一想起皇帝和曹老公会如何高兴,心中便兴奋不已。

    吕直走近陈新微笑道:“这次登莱破袭辽东辽南,东江镇合计斩首真夷二百九十七级,与陈将军的加起来,首级数与遵永大捷只是略少,然遵永大捷乃我九边精锐荟萃而得,这次辽南大捷却只为我登莱一镇之力,这又有高下了。”

    王廷试拈续微笑,他就是登莱的老大,吕直这样说虽然有些得罪其他军镇,但他是十分受用的。王廷试吸取了孙元化的教训,他和吕直现在权力分配比较均衡,水营、武库、本色、标兵中营这几样,他基本不去多嘴,吕直也没有再来争兵饷的事情。登州的权力体系现在是比较稳定的,分军功的时候,三人间也会互相进行妥协。

    连陈新也知道,这九百的军功,他一个人是吃不了的,东江镇那三百个人头里面,肯定有一半以上的包衣人头,王廷试和吕直都会为自己的下属争取一些,作为笼络人心的手段。

    吴襄买陈新人头的事情,王廷试他们也迟早会知道,因为吴襄最终是要向兵部和朝廷报功的,他自然会说是在喀喇沁或锦州附近袭击了远征的建奴,时间和复州之战相差不远,王廷试这些老鸟是能猜到的,不过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大小三个狐狸笑意盈盈,王廷试和吕直又见了随军回来的同船伤员,对他们抚慰一番,还每人发了五两银子,作秀作了个足,想要收买人心,陈新虽然不情愿,还是只能看着他们表演。

    这些伤兵很多都缺胳膊少腿,这一批伤员中很有多是无法再重回营伍的,但陈新依然视他们为宝,他们拥有宝贵的战场经验,而且是胜利的战斗。这些人安排进入屯堡、学校、民事部,不但可以给屯户、学生传授作战经验,还会带去一种振奋和敢战的精神。

    若是关宁军那样的老兵,战场经验也很丰富,不过次次都是败仗,出来的结果就是一大帮老兵油子。就算有敢战之兵,在那样的群体里面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伤兵接见完后,便有人抬着掺着他们出城,走出水城后外面是更多的登州附近百姓,伤兵引起了民众热烈的欢呼,好汉之声不绝于耳,一些少年冲进场中,将一些伤势不重的伤员高高抬起,少年们亢奋的对着周围百姓大喊着“杀鞑子”,引起场中无数百姓鼓掌欢呼。

    吴襄也穿着一身小兵衣服,他已经收了人头,由陈新派了两艘船运往觉华岛,他专程回来问刘民有那个利息的事情。

    此时吴襄混在陈新船上的卫队里面跟着出城,外面人山人海。看着岸上的热闹场面吴襄暗暗心惊,登莱才遭过乱,他原以为会比北直隶更惨,没想到百姓人气如此之高,眼前百姓欢呼的“杀鞑子”之声如同海潮一般,那种热情是他从来没在辽镇的士兵和百姓身上见到过的。

    “难怪登州兵如此能战,只看这些百姓就知道,但这陈新如何做到的?”吴襄在心中奇怪不已。(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第六十八章 还乡团

    关大弟被几名十来岁的学生扛在肩上,望着下面挥舞的手臂尴尬的笑着,脸上的伤口还包着棉布,让他的笑容看起来更加别扭,关大弟胸口和脸上都无碍了,但是被伤了小腿,伤势不算很重,但是又不能参加训练,正好赵宣在旅顺,两人签署了假条,给他放了假,让他跟着重伤员一起回文登探亲,时间是两个月。

    几名少年架着他游走在人海中,无数热情的百姓让腼腆的关大弟很局促,但心中又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校场就在水城东侧,百姓们都无法进去,少年将他放在门口,兴奋的鼓着掌对他大声喊道:“你是英雄,好汉子!”

    关大弟抓抓脑袋,不知说什么好,几名士兵过来扶了他进去,走过大门里面的内墙,里面一片宽大的练兵场,今日下午正好没有训练,大校场分成了五个球场,许多穿着盔甲的士兵在追逐一种扁扁的球,球场周围观战的士兵大声嚎叫着,校场上一片嘈杂。

    这种叫橄榄球的运动也是关大弟最喜欢的,金州周围全是荒地,士兵们经常用这种球进行比赛听说也是陈大人发明的,士兵打球时候还要穿着铠甲,是一种变相的训练,不过比正式训练更受欢迎。

    他不知道陈新也是个半吊子,陈大人根本不知道橄榄球的规则,所以陈大人将其简化为抱着球冲进球门为得分,整个比赛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团队配合猛冲猛突的野蛮运动,而关大弟是最强壮的士兵之一。经常是场上的主力,此时看到不由有些手痒。

    另外有一种足球运动。军队里面也有不少爱好者,陈新在文登时就在军队推广。球体最先是用猪膀胱为外壳,然后填充一些鸡毛鸭毛缝好。规则和蹴鞠差不多,但是加了一个越位规则,这个规则会增加双方的跑动量,但在关大弟看来有些莫名其妙。如今听说屯堡和学校中也在开展这项运动。

    军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严酷的等级制度,长年累月的训练十分枯燥,加上军官对士兵的体罚和呵斥,肯定会让士兵精神压力很大,这些运动正好能让他们发泄出来。这些球类运动极度耗费体力。又是是培养竞争和集体精神的最好方法,陈新自然是要大力推广的,但是目前也只在军队和几个职业校开展的比较好,其他的屯户整天劳动,营养也没有过剩到需要去踢球。

    关大弟再心痒痒,此时也不能加入进去,几个士兵把他扶到了东南角的救护室,关大弟在那里领到了一副拐杖,他只留下了一根。然后在第四营救护队队长带领下去了兵务司报到。

    兵务司就在陈新的官衙旁边,里面十分宽阔,关大弟等人交了假条后,一个军官在他的腰牌后面贴了一张纸。然后盖了一个章,上面写了他在文登和登州能停留两月。

    兵务司那军官问清了关大弟的地址,这批伤兵大多来自第四营的龙骑兵。这个千总部改自农兵第一总,来自四个屯堡。都在威海和文登。

    那军官安排他们住在东面一排宿舍中,然后告诉他们先在登州治疗几天。伤情痊愈后就等着文登送辎重的沙船过来,坐顺风船回威海,文登的伤员也能节省两百里路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