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明 >

第237部分

晚明-第237部分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直站起来左右走动,陈新没有打扰他,吕直停下来后盯着陈新道:“咱家一个阉人,原本只是代天监军,巡抚的事是管不了的,不过眼下是非常之时,只好勉为其难先把担子挑起来,不过此事还需即刻禀报朝廷,必须说明登州已陷,孙大人被叛军生擒,咱家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那些御史的口水怕是能淹死咱家,陈将军可愿附署一份塘报?”

    陈新听完就知道吕直要断孙元化的退路,落定孙元化丧城失地的罪名,再落实他自己的军功,以此从登莱巡抚的下分出一些重要权力到自己手上,现在登州已下,陈新并不想要孙元化的命,但耿仲明派人来通报的消息却让他只能如此选择,他需要理由继续进行后面的计划,但他只是一个副总兵,必须要吕直顶在前面,孙大人只能让他听天由命了。

    陈新拱手道:“下官听大人的,从此刻起孙大人任何军令都不予执行,所有画巡抚关防的文书也都不接收。”

    吕直点点头,“那咱家即刻动笔写奏疏直禀皇上,陈将军最好也即刻便写。”

    “是,下官今晚就派塘马加急送去京师。”

    两人马上动笔开始写,互相商量着其中细节,所述必须一致,两人足足用了近半个时辰才写完,吕直又找来师爷润笔,重新抄写一遍,两人所奏报的大体符合事实,孙元化发往各地严禁攻击叛军的文书无可抵赖,放溃兵入城也是他的主意,两人的奏报都咬定叛军已经攻克登州,导致登州糜烂,吕直亲自领兵坚守水城,击溃叛军多次攻击,幸亏陈新及时赶到,正巧北门义民接应,从而重夺登州城,吕直的奏疏最后全是对孙元化的弹劾,陈新的塘报大致意思相同,但更强调目前登州乱军达两三万之多,形势不容乐观,他只能尽力而为。

    这封奏疏交上去,吕直相信能坐实丧城失地的罪责,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会大大提升,最近曹化淳也给他传来消息,皇上对各地的官吏越来越缺少信任,派出的内官更多了,各地监军和镇守太监的权力可能还会扩大。

    吕直在身弥岛之后已经掌握了登州武库和粮仓,然后他利用陈新弹劾辽海走私的机会,将其他派系的水营军官全部报给了钦差,已被锦衣卫和东厂一网打尽,剩下的水营人马都是他一方的。地方文官的考绩他不敢去奢想,他的目标是再取得军饷管辖大权,那样就相当于大半个巡抚了,到时候他就可以成为曹化淳的强援。

    师爷看完后额头有些出汗,他一句话不敢问,匆匆润笔完后交给陈新,马上便有几名塘马带着文书出城,他们将绕道栖霞走陆路去京师。

    陈新揉揉自己通红的双眼,他这段日子一直失眠,前天收到龅牙的急报后,让军队休息了大半夜才出发,陈新却一点睡不着,然后赶了几十里路到达平山,部队再次休整时,陈新和朱国斌等人一直在研究各种方案,后面更是无法休息,到此时已经两天三夜没有睡觉。

    登州一战对他意义重大,是文登营体系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其中步骤复杂,涉及面又广,他一闭上眼睛就不停的想着哪里还有遗漏,精神高度紧张之下,各种因素对他心理的影响很大,阴谋想多了,连怎么打仗都不知道了,这让他知道自己还不算个真正合格的统帅,好在朱国斌这次起到了参谋长的作用,很多时候帮助他理清了思绪。

    此时又办妥一个环节,他心情一松,顿觉疲倦一阵阵袭来,陈新努力撑着眼皮,逼着自己不要打瞌睡,他似乎记得还有什么事情,拼命在脑袋中回忆一阵才终于想起来。

    陈新对吕直低声道:“末将入城之后,耿仲明见大势已去,打算反正,末将想请大人安他的心。”

    这事吕直自然答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他需要自己的心腹,现在投靠过来的,就是最好的人手。

    陈新事情都办妥,对吕直跪下道:“大人,城中街巷密集,叛军四处散布,随时可能从身边出现,加之东西门仍有红夷炮打放,城中处处皆不稳妥,末将请大人留在水城主持大局,下官待援兵到达后,将亲自领兵反攻登州城,扫清叛军之时,再请大人点验缴获和首级。”

    吕直听明白了陈新的话,就是要分缴获的财物给自己,这个手下既能干又懂事,确实是收对了。

    当陈新再次走出振扬门之时,两门四磅炮正从门前经过,它们由四匹马拉动着,两名炮手坐在左侧两匹马上,后面拖着一个双轮弹药车,弹药盖上坐着两个炮手,四磅炮的炮架挂在弹药车后面,头下脚上的拖着行动,炮架上插着装填用具,最后面则是打着火把步行的两名炮手,看起来人马都十分疲倦,马匹走动速度很慢,还不停的打着响鼻。

    门外等候的张东迎上来,难掩脸上的喜悦,“大人,炮兵都到了,这是第三连和第三千总部的四磅炮。另外代正刚的塘马也到了,他们午时前就能到达。”

    炮兵赶到之后文登营火力将远胜叛军,无论南北坚守到中午都没有问题,陈新最后的担心也消除了。

    此时的登州城内变得不那么嘈杂,镇海门和密神山都没有发出紧急信号,东方已微微发白,陈新长长吁出一口气。

    张东恭敬的问道:“大人,属下如何去答复那耿仲明的人?”

    “就说本官和吕大人都答应了,其他事情按咱们商议的安排。”

    张东抬眼看看陈新,“事成之后,要不要。。。”

    “不必,留下他。”

    张东有些疑惑,耿仲明此人墙头草一个,领兵也只是普通,他总觉得留之无用。

    陈新疲倦的道:“朝廷不可能让登州全是咱们的人,与其另外来一个不知深浅的,倒不如留下这个墙头草,再说留下一支东江兵,可以转移受灾百姓的怨气,咱们转圜的余地反而更大,留下他也能让东江各岛那些人知道,这里还有条活路,对咱们以后的策略大有裨益,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用处。”

    张东脑中急转,似乎从陈新的话中抓到一点什么,但又一直没想透,他片刻后放弃了想透的打算,只是敬佩的道:“明白了,大人真是高瞻远瞩。”

    陈新转头对他微笑一下,“这次你们表现优异,论功时你们自有封赏,以后地盘大了,眼界需要更开阔,脑子跟你的功夫一样需要磨练,多想多用,脑子就会越来越好使,杀不杀一个人,要看其中得失,而非简单的灭口,这次不光是耿仲明,李九成、孔有德他们咋看已经无用,其实都还能有大用,登州的事不光影响着登州,咱们要借此一机会壮大,要收全效。”陈新轻轻叹口气,看着登州上空薄薄的烟雾,“否则,如此惨烈之代价,便白费了。”

    。。。。。。

    蓬莱县署,孙元化刚刚在文书上盖好巡抚关防大印,李九成小心的的拿起文书把墨迹吹干,对孙元化恭敬的道:“谢过都爷不计前嫌,小人日后一定痛改前非,尽心为大人做事。”

    孙元化冷冷道:“你也不必说这些虚话,本官如今很多事都看明白了,拜你们几位将军所赐,这巡抚自然是做不成的,你有了此次教训,好自为之吧。”

    孙元化叹完气闭上眼,他其实已经猜到李九成的心思,他对李九成恨之入骨,心中并不情愿就此放过李九成,但对于孙元化来说,罪责远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原本就正在被钦差调查,现在如果任由陈新剿灭所有乱兵,那就坐实了自己丧城失地的罪名,以陈新的人品,多半还会落井下石参自己一本,到时周延儒、徐光启这些推荐他的人都可能被自己拖累。同时他也想减少登州百姓的灾难,现在招安叛军,总能保全一些百姓。

    所以他思前想后,终于答应了李九成,条件是让李九成立即制止城内的烧杀,其他的条件他并没有提,因为双方都清楚孙元化的巡抚位置并不久了,只是等朝廷的缇骑捉拿,李九成则是要缓过眼前极大的危局,满口同意,因为他本来就需要集结人马,以防文登营突然攻击。

    李九成对几名看押孙元化的叛军吩咐道:“去吧孙大人的家人接过来,再找些丫鬟婆子,好生照顾大人。”

    孙元化冷冷回道:“让本官家人过来便是,老夫丧城失地,已是待罪之身,哪还在乎些许琐事。”

    。。。。。。

    天色大亮后,登州城却进入一种安静,叛军和文登营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叛军的将领在天亮后纷纷派出家丁和下级军官去收拢人马,城中百姓则躲到了各个隐秘的地方,期待动乱早些过去。

    草桥南边州衙西侧的一个大宅中,耿仲明在院中坐立不安,他对陈新提出的条件是保留自己官职和营伍,保留抢掠所得。作为回报,耿仲明将放开草桥和东门,让文登营顺利入城,条件是提出了,但他不认为陈新会答应,他心中的底线是保下一条命,留下抢掠的财产去外地做个富家翁。

    那家丁头子晚间回来一趟,陈新当时未到北门,周世发以北门主官身份答应接受他投靠,条件却不敢答应,说要等陈大人到北门定夺。家丁头子回来说了之后,耿仲明又派他去等陈新,这次去了许久也没回来,不知是不是被文登营把脑袋砍了,若是那样,说明陈新不打算留活口。

    草桥边整夜都有文登营的小股人马在北桥头附近出没,时不时的吹些喇叭和一种没听过的军号,南桥头的叛军草木皆兵,一有动静就用火炮火枪弓箭一通乱打,一夜间又有不少人逃散,耿仲明甚至也找好了一套百姓衣服,随时准备换装潜逃。

    耿仲明刚坐下片刻,又猛地站起走到大门前,张望一番后再次失望的回来,路上被一具地上的尸体绊了一下,他差点摔倒,对着那尸体使劲踢了两脚。

    他刚刚低声骂完,家丁头子的声音就在门口响起,“大人!”

    耿仲明转身一把将他拖过到墙角,“见到陈新没有,他怎么说的?”

    “见到了,他挺和气的,说知道大人是为乱兵夹裹,不得已而为之,属于情有可原,答应给咱们保留官职和营伍,还承诺给大人你一家保全。”

    “啊?!他答应了?”耿仲明没想到漫天要价,陈新居然答应下来,“那,那他有啥条款?”

    “让咱们停止抢掠百姓,收拢人马,还有。。。”

    耿仲明打断道:“是不是让本官抓李九成送去他帐下。”

    “没有,他让大人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无论李九成干什么,都让你跟着他便是,中途他会再给你指示,总之最后保你招抚。”

    “啊?”耿仲明一愣,但片刻后脸上的疑惑慢慢变成笑意,“这陈新真是个混蛋,想让老子帮他做缺德事,最后让李九成顶罪。”

    他说完后又皱起眉头问道:“条款倒是好,但这人如此阴险,张可大死了,此战之后他必定是登莱总兵,到时候他兵强马壮,怎知最后不过河拆桥?”

    家丁头子反而笑道:“有吕监军呢,他让小人装作亲兵,带小人去见了吕直,那吕直亲口跟小人说的,吕大人还说,以后把咱们中营改为奇兵营,归他直领。”

    “真的?你母亲的你不早说吕直见过你。”耿仲明几脚踢过去,他对吕直人品的信任超过对陈新,他终于又看到一丝希望,跟着吕直显然是比跟随文登营更好的待遇。

    耿仲明仍是犹豫不决,突然北城墙上一阵奇特的炮声,他跳上墙头一看,靠近东门的那一面冒出阵阵白烟,炮声连绵不绝,东面的女墙被打得石屑横飞,在那里布防的叛军正在溃退。

    文登营竟然已经把火炮运到,耿仲明还不及决定,便有一个家丁跑进来,他是被派去南墙看形势的,他进来就嚷嚷道:“那狗日文登营又有兵来了,小人在朝天门亲眼看到的,从栖霞那边过来怕有上千人,全部钻到咱们的密神山大营里面去了,孔有德脸都白了。”

    家丁头子彻底绝望,对耿仲明急道:“大人,这。。。”

    “你母亲的,你去回话,咱们干了。”(未完待续。

披荆斩棘 第一百零五章 援兵

    第一百零五章援兵

    马蹄铁撞击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一名骑兵从草桥上跑过,回到了南桥头。。一名文登营的军官慢悠悠的走到北桥头正中,背手跨立看着这边,一副倨傲神态。

    李九成在一处临时占据的门市中召见了回来的骑兵,迫不急的的问道:“文登营的人怎么说?见到陈新没有?”

    那家丁抹抹脸回道:“没见着,小人被领到镇海门那里,有个文登营的把总出来接了文书,让后就打发小人回来了。”

    “没有说其他的?”

    “只说要请陈新和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