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明 >

第144部分

晚明-第144部分

小说: 晚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邸报,名震天下,下官虽未能随扈左右,也与有荣焉。”

    陈新请他坐了,闻言哈哈笑道:“威海、成山、靖海,如今与文登营本是一体,杨指挥使亦可算我文登营的人。”

    杨云浓虽然打仗不入流,但政治觉悟颇高,陈新现在连升数级,文登营又拿到了三卫的考绩之权,明明白白的是他现管,所以他一收到陈新回来的消息,就先带了礼物跑来拜会。原来的下属变了上级,他称呼上马上改过来,而且没有一丝生硬。

    杨云浓满口赞同,奉承一番之后,一本正经的道:“陈大人,前几日成山和靖海的掌印指挥亦来了此处,现今还等在卫城,小人明日通知他二人来拜见大人。”

    陈新嘿嘿笑道:“那边麻烦杨指挥使了,杨大人做事就是热心。听说我出征之时,也常来麻子墩打听消息,可见一斑。”

    杨云浓干咳一声,他那时以为陈新必死无疑,想着吞并麻子二墩,也是做得张扬了些,现在陈新的口气不善。杨云浓生怕他公报私仇。

    “下官都是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陈大人进京勤王,不能出力就罢了。力所能及帮大人解决些后顾之忧,下官还是能做的的。以后大人用得上的地方,一定遵照大人心意。绝不打折扣。”

    陈新打量几眼这个胖子,现在这种品级的卫所官已经对陈新没有丝毫威胁,他不打算跟这人浪费太多时间,直接开口道:“那本官便多谢杨大人扶持,这里正好也有件要紧事,要先跟杨大人说道,文登营兵额三千五,朝廷没有那许多饷银,让我文登营清理文登荒地,凡文登县境内无论军田民田。均由文登核查后纳入军屯,威海卫的田地咱们都清楚,凡是六月前没有施肥、播种的地,都算荒地,到时还要请杨指挥和王同知当面交割。”

    “一定到。一定到,大人只管通知一声。”杨云浓根本不讲价,满口答应下来,陈新现在只清荒地,要是自己去乱争一通,到时陈新强要他们把隐田吐出来。才真是亏大了。

    杨云浓一脸媚笑,“有大人指点着,咱们威海卫定然越来越好,不过大人也别只留意城外,威海城内也有那许多军民,也要请大人多费心,尤其城内商业凋敝,昨日正好又有两户租客退租官铺,一时也无法寻到商家,大人人面广,下官斗胆请大人代为寻找。”

    陈新也不拒绝,反正杨云浓是来送礼的,店铺肯定要接着,既然杨云浓如此懂事,他侵占威海卫的隐田就放他一马。

    “嗯,正好刘先生这边有人要开商铺,正好填上这个空子,万勿耽搁了百姓生计。”…;

    回到威海的第三日,两人带领在威海的战兵和一些民众,到墓地祭奠了阵亡士兵。仪式已经形成定制,文登营各级军官和民政系统的管理人员都要抬棺,祭奠过程简单而肃穆,军队列队鸣枪取代了放鞭炮,使得葬礼更加具有军队的特点。

    威海的忠烈祠就建在墓地旁边,由民政出资,屯户出力修成,里面摆满这次阵亡士兵的灵牌,里面香火烟气萦绕,刘民有专门雇了一些老年军户,每日在墓地和忠烈祠打扫,供奉日常的香火。一些家属每日在里面祭拜,最近都是哭声不断。

    这次勤王总共阵亡五百多人,占了文登营总编制的两成,尤其以杀手队伤亡居多。很多人是去年才来到威海的东江兵,他们在作战中尤其英勇,斩杀最多,伤亡也最多。

    伤员中不能继续服役的七十多,伤愈能归队的一百余人,这些伤兵都是珍贵的资源,一部分将培训后进入学校,对十岁以上的学生进行军训,另外部分进入屯堡,担任屯堡职务,陈新坚定的要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力度。

    刘民有在这点上也赞成他的意见,这些伤兵有纪律,服从性强,再参加识字的速成班,是很好的屯长人选,他们还懂一些军事,能辅助教官进行训练。未了保证他们的权力,屯堡的耕牛、种子、田地分配等权力都在他们手上,以文登营目前屯户的构成,也没有宗族势力能和他们抗衡。

    按陈新的计划,还要抽调部分老兵培训,然后派到各个新的屯堡训练农兵,农兵的方阵是长矛和火器混编,主要模仿古斯塔夫方阵,甚至编制更小,调动更加灵活,纵深比莫里斯的荷兰方阵还要浅,稳固程度不如厚重的西班牙和瑞士方阵,古斯塔夫解决的办法是前后两排方阵,加强连队炮兵火力,再配以一定的的骑兵。

    瑞典训练精良的火枪手能够在前进中轮换装弹射击,掩护长矛兵进攻,这使得古斯塔夫的长矛手不再是单纯的防御力量。但方阵的机动性天然不足,仍然是防御重于进攻。如果不搭配高度机动的骑兵,就无法获得决定性胜利,尤其是面对流寇和建奴这样流窜犯罪的团伙来说,击溃容易,歼灭很难。

    每个屯堡编制的是九十六名长矛手加九十六名火枪手,队形纵深四排或六排,附加一个五十人的火枪分遣队。加上指挥官、鼓手、旗手、号手、亲兵,合共二百五十人,编为一个连队。这样的编制更侧重火力输出,陈新打算以后再配上连队用的青铜炮或虎蹲炮,正面火力会非常强大。长矛兵面对的敌人将是被火器大幅削弱和震撼的。

    军屯农兵目前定位就是文登的守卫和后备力量,等到燧发枪大量生产后,这些人可以很快成为正规军,火枪兵的训练比冷兵器兵种更加简单,使用火器的兵源要求也没有冷兵器那么高,而且兵种单一,能迅速召集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与炮兵和骑兵短期集训一段时间,就能当做正规军使用。

    如果文登能建设七十个屯堡,三万户就能拼凑出一万五有基础的兵员。平时可以防备本地,战时能快速补充战兵的损失。只要海路通畅,以这样的部队在文登依托墩堡体系内线作战,确实不需要怕任何人。而文登战兵营,陈新打算仍然使用现在的模式。增加辅助兵种,提高陆上和海上的机动能力。…;

    批抽调的老兵都是伍长以上的,编制先调入训练队,他们将先在威海的墩堡试点,摸索方阵的训练方法和作战模式,形成条例后推广到文登驻地的其他军屯。农兵暂时是民兵性质。但他们是以后燧发枪步兵的预备兵源,因为古斯塔夫方阵更接近线列,所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燧发枪战术。

    准备抽调这批老兵时,陈新突然发现没有军官培训机构,现在的训练队教官都是面对新兵训练的,培训军官显然并不合适,于是他在威海军营划出一块地方,办了一个军官培训班,他的目标自然是军校,但军校也不是想开就开的,场地经费都是小问题,关键没有教师和教材,况且开武学也有些引人瞩目。所以陈新打算从军官培训班开始,慢慢完善。

    先要解决的便是教师,必须有实战经验,又要识字还要能表达,陈新想来想去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好先让这些主官兼任,教材也让军队来编写,他立即招来代正刚、王长福和董渔等人,分派他们各自写一些战术和后勤教材。

    代正刚和王长福两人都是大老粗,虽然现在能识字了,但哪里写过教材,无奈被陈新逼得紧,当做作战任务一样安排,他们只得又去抓来属下的把总、百总想办法出主意,然后找来本部的训导官润色,一群军官每晚挑灯夜战,写出来一部分,交给陈新初审后全部被打回重写,原因是抄袭作战条例过多,不适合军官培训,陈新给他们的要求是从实战总结出一些指挥原则,教授给以后要提拔的军官。

    代正刚和王长福抓头的时候,陈新也没放过天津的朱国斌等人,他给这些主官也预留了题目,卢传宗的第一部在滦州表现出色,安排给他的教材是城市巷战,朱国斌则是步骑协同和骑兵追击。

    六月底,东江又来了一波小的难民潮,袁崇焕去年杀了毛文龙之后,跟皇帝上了个折子,请登州尽快给东江补充军粮,并且说东江已经饿了八个月了,希望能快一些。第一批粮食到了之后,稍稍缓解了东江的恶劣情况,但断粮八月的后果就是东江兵大多没有了战斗力,在建奴入寇之前,袁大人突然又将东江的兵额减为一万八,而当时辽东已经封冻,东江各岛毫不知情,加上开年后朝廷忙着应付四城战役,东江又被选择性遗忘了,东江镇各岛再次断粮,饥寒之下,岛兵已经谈不上对朝廷的忠诚,再加上刘兴治叛乱,从辽东沿岸和东江各岛都有人陆续出逃,因为文登营的名声已经传到东江镇,威海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毛文龙苦心经营的东江镇分崩离析,实力不到顶峰的一半,梁廷栋当时打算把东江整个移到关宁或蓟镇,被孙承宗一顿驳斥,并且给皇帝算了一笔帐,计算了搬迁的时间,至少两三年,安置费就更加惊人,梁廷栋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样有人建议让文登营移镇的,也是被温体仁用差不多的理由驳斥。

    由于大政方针的问题,东江又闹起饥荒,威海照例还是以商人的名义和他们交易,用粮食换人,随船有一些原来东江的人,讲了一下威海的情形,各岛岛民争先恐后,没选上的很多人都偷船自己逃到威海,岛将虽然不满,但他们没有什么好交换的东西,新的总兵也没来,只得看着威海不停的挖墙角。

    王足贵和秦律方开始在难民和周围渔民中征召水手,陈新至今对水师一窍不通,而且辽海周围水营的水平都很低,包括后来有名的尚可喜在内,不过是矮子里面拔高子,所以陈新给水师定位暂时以运输为主,更像是武装商船,除了军饷和人事抓着不放之外,其他都由这两人自行决定。

    刘民有也忙着民政的事情,他人手充足,副手都在威海,倒是比陈新的事情更顺利。忙碌之中,很快到了七月。

    百度搜索“”快速找到我们 /

第四章 红海

    麻子二墩的一个食铺里面;几个休假的杀手队士兵正在喝酒;带队的就是钟老四。

    钟老四两眼发红;啪一掌拍在桌子上;“你娘的;老子不想每日跟脓在一起。”

    周少儿端起一杯酒喝了一口;懒懒的劝道:“队长;那叫农兵;你管咱们一队人才十二个;那农兵可是两百多。”

    “狗屁兵;老子去看了麻子二墩的试验队;都他妈种地的衣服;抗了把长矛鸟铳就叫兵了;老子看着就头痛。”

    陈瑛咳嗽一下;看看酒铺周围的人;低声道:“队长;伍长说得对;你得改改这抱怨的毛病;没准黄元就是嫌你话多;才把你换去管农兵的。”

    钟老四狠狠看两眼陈瑛;这个东江兵自从杀够了八个鞑子;似乎完全变了个人;话也多了起来;回到威海后竟然还托他帮忙找媳妇。钟老四现在哪有心情管陈瑛;他自己在滦州手臂受伤;伤情并不严重;但脸上留下了一道刀痕;他一直担心影响找媳妇。

    他们原本都是第一千总部的;被临时抽调到第二部赶回了威海。刚回来没多久;钟老四就接到了去农兵试验队的命令。

    他想起上午看到的农兵;气不打一处来;“就那群农兵;咱们队能打一百个。”

    旁边的另外一个壮汉道;“队长;要不你找卢千总说道说道;咱们现在虽归代大人管着;但咱们好歹是第一总的人。怎能由得第二总随便调动。”这个壮汉叫刘跃;一个来自登州的山民;是他们队上的刀棒手;在滦州城连人带马一起打死的就是他。

    钟老四憋了好一会;突然泄气道:“命令是陈大人洽的。”

    其他三人一起摇头;齐声道:“那你还抱怨啥。”

    钟老四咕嘟嘟灌了几口酒;继续抱怨道:“老子最先是长刀手。然后说不要长刀了;老子又换成练刀棒;然后升了队长改用旗枪。现在可好;让老子带农兵练火枪;咱文登营的兵器老子用了一半了。对了;那些农兵还用长矛;没准长矛老子也得练练。”

    周少儿笑道:“就是你这样的全才;陈大人才看得上;你当队长后黄元还逼你练过火枪;啥兵器都会;肯定是他跟陈大人推荐你的。”

    “这狗东西;在滦州的时候按老子的打法;关帝庙他们又怎会死了。”

    刘跃赶紧夹一块肉到钟老四碗里面;小声道:“队长。这话可不能乱说;陈大人和卢千总都赞扬黄元行动果决;你这样一说;连带说卢千总和陈大人都不对了;小心连农兵都没得带。”

    钟老四愤愤不平的闷头大嚼一阵。对着三人大声道:“老子当你们队长这许久;你们也出不了一个主意;有个屁用;管他娘带什么兵;只要月饷照发就成。老子就在麻子二墩住下;你们媳妇老子也不管了。”

    陈瑛目瞪口呆的看着钟老四。他可指望着钟老四给说和;陈瑛原来是个闷葫芦;也不认识什么人;正要开口求钟老四;周少儿就在旁边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