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583部分

鹰扬拜占庭-第583部分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射击军排射了一轮,这位轮椅战士当即中弹,侧翻到了门前的小蓄水池里,再也没能爬出来,壮烈溺亡。

    大救济院当晚也被摧垮夷平,三千食客全部被杀。

    次日的“战火”还没有结束,高文下令搜检全都城的教堂、修道院,结果发觉每处都暗藏着数十乃至上百磅的黄金,更别说其中铸造出来的金盘银盏等物,足见哪怕是先代皇帝阿莱克修斯设立了“世俗主保人”制度后,正教会依旧聚敛保有了骇人的财富,“不,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应该被马斯达斯转移到了圣山去了。”高文仍不罢休。

    此外还有很多一手珍贵的文书卷宗被送到圣约翰大教堂里,高文专门设立了个班子,用于在其中罗织查找正教会的“罪行”,甚至寻找掌握未来对付罗马和托斯卡纳教廷的“武器”。

    接下来,高文立即宣布,都城的暴动为教会在背后唆使。

    圣智大教堂联络官李杜斯被抓捕起来,他愤怒地要求公开的审判,因为原本的法庭是有教士参与控制的。

    高文也满足了李杜斯的愿望,他让“圣廷**官”乔万尼负责审判,来自安纳托利亚、奇里乞亚和吕底亚的十二名“巡回法庭”和“地方高等法院”的人物组成审讯团赶来三日后,李杜斯即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被判处所有的罪行,圣智大教堂的钥匙被迫交出,全都城教会组织的财产被籍没,其本人和都城正教会所有头目被流放出去。

    君士坦丁堡好像在一夜之间,变为了个没有教会组织存在的城市。它现在被军队和官僚统管起来。

    而高文声称,他要随后召集帝国内的所有宗教人士,前往亚德里安堡召开次“全国信徒大会”,商议此后的宗教政策。

    一万名原本从军征伐的手艺人也被集中到了都城,他们要改造大皇宫直到大救济院的废墟,在这里造起个供所有高等官僚和将军定居的“大宫城”和新的皇宫。

    也即是说,高文和安娜在成为布拉赫纳宫新主人的那刻起,就放弃了这座宫殿。

    他们要更新的宫殿,也要更新的气象。(未完待续。。)

第96章 约翰王

    在新的大宫城竣工前,高文和安娜及他俩的孩子们正式住在加利波利要塞外的小型行宫当中,这里是个游猎的好地方,赫利斯托弗和海伦娜都开始骑着小马驹了。

    待产的安娜有些担心孩子们,但高文却说让狄奥格尼斯担当他俩的马术教习即可,于是巴塞丽萨才算是放心:守捉官是温厚、古板、执拗又忠诚的,他最适合“太傅”这样的职务。

    新的警备骑军的人员也开始自各方云集征募来,加利波利行宫外的猎场、林苑和山地很快成为他们的训练场地,不久后骑军士兵们和红手骑兵们都会排成庞大的空心矩形阵,将赫利斯托弗和海伦娜的小马圈护在中央,不断欢唿其中海伦娜尤其飒爽,她系着棕色的发辫,似乎继承了父亲优良的基因,小小的肩膀上拴着饲鹰手袋,而“船长”对她尤其服帖,总是环绕着她来旋转。

    赫利斯托弗更为求稳些,与游猎飞鹰相比,他对地理很感兴趣,他豢养了条忠实的高加索猎犬,取名“多雷斯”,喜欢带着这条狗勘探行宫四周的山泽地形,母亲安娜评价说他将来更像是位“博物学家”。

    暮春时分,安娜在行宫内诞下了名男孩,也是她的次子,高文的四子。

    消息传到小亚细亚后,各个城市如普鲁萨、阿塔利亚、塞琉西亚、凯撒利亚、塔尔苏斯等都举办了日期不等的庆祝活动。其中在科勒阿迪欧山的洞窟修道院当中,教士集团们尤其在私下活跃,几名代表找到了寡妇英格丽娜,对她说“都城的牧首教会已经被上主抛弃,遭到了皇帝陛下的惩处,而现在的两位陛下(指安娜和高文)都得到莫大的祝福,巴塞丽萨更是诞下了第三位健康的孩子,以我们的看法尊贵的紫衣夫人啊,您应该抓住取悦他俩的机会,让您的子嗣地位得到进一步的上升。”

    原来,洞窟修士团的成员大多来源于先前卡帕多西亚、阿马西亚和塞巴斯蒂安地区被高文驱逐的正教教士,但他们在教义上往往也和都城牧首教会有很多参差,故而趁着这个机会他们都聚集在英格丽娜身边,希望在卡勒阿迪欧山峰上重新点燃荣光。

    他们一面通过撰私史、写日记的方式暗中攻讦高文、安娜(毕竟是断他们路的人),但另外面又和当局合作献媚,不断收集古代书稿并担当翻译工作,此外这样的工作向来是英格丽娜资助的。

    听到这个消息,寡妇“高兴地哭泣起来”(洞窟修道士的记录,真实性不得而知),她在圣母画像前感谢对方庇佑安娜子嗣绵延繁盛,接着她接受了洞窟修道士们的建议,出资五百拜占特金币,要将特拉布宗的“黑圣母像”迁徙到塔尔苏斯城的圣保罗大教堂来,使其接受城市民众的供奉膜拜。

    黑圣母像原型,实则是小亚古代的“大地母神”雕塑,后来流于基督教会当中,以讹传讹传成了“圣母玛利亚”。而史上整个东帝国的圣母情结,其实也源于其领地古代的“母神崇拜”。

    但为什么不送去君士坦丁堡呢?英格丽娜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都城暴乱刚熄,秩序还不安稳,她害怕黑圣母像在彼处会遭到歹人的破坏。

    然而实际上,那群洞窟修道士都是博学精明的人物,他们暗中劝说寡妇,将来高文的帝国中,塔尔苏斯是东方的中心,塞萨洛尼基(虽然现在还在叛将策策斯手中)是西方的中心,而君士坦丁堡是中心的忠心一旦高文安居皇都中,英格丽娜想再和他厮守,哪怕是短暂的岁月也很难了,因为按照宫廷礼仪规定,紫衣夫人能不能见巴塞琉斯,完全要看巴塞丽萨的眼色。

    故而必须把高文的注意力再度吸引回东方来,而黑圣母像就是计划的一环:塔尔苏斯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旦有了这个宝物镇着,地位便会重新跃升,届时这座城市能和君士坦丁堡并驾齐驱也绝非不可能之事。

    而寡妇到那时候便能通过取悦塞琉西亚、塔尔苏斯的市民集团,对高文施加更大影响,施以更多爱意,卡勒阿迪欧斯的地位也能得到抬升现在赫利斯托弗已是“尊上”的品阶,而卡勒阿迪欧斯还是“白袍贵族”。

    修道士们和寡妇一拍即合,便立即开始实施这个方案,同时几位老练渊博的修道士还给加利波利行宫写去了请愿书信,希望给安娜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门涅利克”,这是古代伟大的国王所罗门和聪明的女王示巴所生的儿子,后来继承古老的阿比尼西亚国君的位子,此举当然也是这群修道士自故纸堆里搜罗出来的牙慧,来拍安娜的马屁的。

    书信传到加利波利行宫榻上静养的安娜手中,帝国巴塞丽萨却勃然气愤,“女王示巴是个皮肤黝黑的阿比西尼亚女王,她和所罗门当初的**结合更是**之罪,自此开罪了上主,所罗门的国才由盛而衰。英格丽娜拟我为示巴,分明是在讥讽我,我的肌肤哪有这么黑?说的是你的那个野路子圣妹还差不多,也是诅咒你和我的国家将来会衰落。”

    旁边陪伴的高文失笑,“英格丽娜向来没太多文学底蕴,哪有你博古通今?她说这些应该是无心之失,我怀疑这封书信多半出于那群洞窟的教士之手。”

    但高文很快就默然,他心头忽然一闪,喃喃自语着“示巴”。

    “你也认为我像示巴吗?”安娜更加恼怒了。

    可他丈夫仰面看看天花板的贝叶柱头,接着问道,“正好,英格丽娜的误打误撞,反倒给我个很大的灵感。亚德里安堡的信徒大会马上即将召开,我将以帝国大祭司身份前往掌控,即将宣读很重要的决议,这段时间我让各地的印刷和造纸工坊全力暗中开工,不过要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除去理论文书外,我还需要个实业功勋。”

    “什么功勋呢?”安娜好奇起来。

    “你听说过吗,遥远隔绝的东方,有个约翰王的故事没?”

    “那个荒诞不经的传说?”

    “能让荒诞不经的传说成真,不是更能证明我们的实业功勋!那样全世界的信徒都要诚服于我们。”高文显然对“约翰王”燃起了莫大的兴趣。(本卷终)(未完待续。。)

第1章 新航路规划

    “什么约翰祭司王,不就是埃及更南方的阿克苏姆王吗?”安娜不屑一顾地说道。

    原来在这个世纪,随着西部基督教王国对东方的征伐,各种古代的神话传说掺着各种各样的讹误,开始盛行起来,而首善之区意大利,最近许多学者口中又涌现出高文刚才所言的“约翰王”的故事。

    相传这个约翰王是一位大祭司,但他的头顶上还戴着皇冠,和君士坦丁堡皇帝、神圣罗马皇帝一样,是拥有着纯正高贵地位的“皇帝”(埃塞俄比亚的君王确实拥有着所谓的皇统,但成色比世界上其他几个皇统比如波斯、天朝、印度、东罗马的要低些),他拥有着极其强大的帝国位于遥远的东方(反正对于当时没见过世面的欧洲人而言,小亚细亚是东方,波斯是东方,埃及和叙利亚是东方,赛里斯当然更是东方,反正靠东的都是东方),并且始终不懈地与穆罕默德教徒抗争着。

    在高文和安娜所处的这个年代,因为十字军的东征取得莫大的成功,光复了耶路撒冷,故而西方对约翰王更多就是好奇而已,并希望有人能寻找到他的帝国,大家联手起来让基督教的“大爱”传播到整个世界。

    史实上,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因为东方新月诸国激烈的反攻,再加上西陆诸基督教王国不管是社会体系、军事制度上都根本不是新月教国家的对手(差别悬殊),黎凡特诸十字军小王国逐次被击破,这时约翰王的传说就像根救命稻草般被教廷抓住教廷派出使者,不断去寻找“有约翰王的世界在哪里”,希望他能帮忙夹攻新月教。

    后来教廷一度宣布自己找到了约翰王。

    这个约翰王,咳咳,有的说蒙古草原上克烈部的王汗,也有的说是后来大败塞尔柱苏丹的哈喇契丹王(即耶律大石,不过他似乎信奉佛教),反正谁在东方崛起了,谁在教廷眼中就是“约翰王”!

    乃至最初蒙古大军来到欧洲,不少人还认为这波子恶鬼太岁是传说里的约翰王呢!

    再往后奥斯曼帝国崛起后,西欧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约翰王,希望他能配合己方,再夹攻万恶的奥斯曼。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东非后,找到了当时非洲仅存的一个基督教大国阿比尼西亚,便认为这个国家就是约翰王的后裔建立的。

    当然阿比尼西亚国君的官方说法:俺们是所罗门王的后裔。

    西方人把这个国家当个宝贝,但东罗马却不会如此想因为在史上虽然没和阿比尼西亚有过太长时间的直接联系,但间接联系从来没断绝过,早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他就宣布过“阿克苏姆(古达阿比尼西亚的国号)公民享有和罗马公民一样的权力!”比君士坦丁大帝更早,就有希腊水手抵达过这里,并对该处的风土人情有很详细的描绘。

    其后东罗马的教士经常深入该国,有不少人还因为杰出的传教功勋而被封圣,最着名的是圣弗洛蒙迪斯和圣艾迪休斯二位,他们生活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晚期,本是叙利亚的教士,于纪元330年乘船冒险进入红海,但船只迅速被和善的海盗击沉,这两位爬上岸,被当时阿克苏姆国王埃拉。阿米达收留,接着在两位孜孜宣传下,整个阿克苏姆的国王、贵族和民众集体受洗皈依基督教。

    而其实现在,整个阿比西尼亚的教会还是属亚山大里亚的“科普特教会”管辖的,各处主教也由亚山大大主教委任:但因为科普特教会和君士坦丁堡关系向来恶劣,再加上六世纪后阿比西尼亚的势力开始自海岸退缩到更南方的内陆去,以后安心当殴打周边原始人的小霸去,慢慢在世界人的眼中被隔绝淡忘,到奥斯曼帝国兴起后,更是断绝了和西方基督教的一切联系。

    恰如爱德华。吉本所言:“埃塞俄比亚四周都被形形色色的异教敌人包围着,沉睡了一千年,他们忘记了世界,世界也忘记了他们。”

    但现在高文没忘记啊!

    他以前去埃塞俄比亚旅游过,屁股后面经常跟着一串当地孩子,向他兜售古代的各色钱币。

    当然高文也知道,现在把阿比尼西亚(埃塞尔比亚)包装为“约翰王”来当自己的实业,怕是不太可行。因为安娜都清楚那个地方,没理由来自帝国各处的教士不知道。

    所以他还要见招拆招。

    把约翰王的国度再伸得偏远些?或者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