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明 >

第385部分

将明-第385部分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定方一怔苦笑一声道:“燕王倒是语出惊人。”

他抬起头道:“身为军人最大的光荣便是纵横厮杀马革裹尸。怎么能说死后没有荣耀?燕王的话我不敢苟同。”

徐世绩笑了笑道:“诚如将军所说为将者马革裹尸也是荣耀。可要看为什么而死为谁而死。”

“你保燕王我保夏王。”

苏定方道:“我自然为夏王而死虽死无憾。”

徐世绩点了点头赞道:“将军忠义奈何……窦建德却对不起将军这份忠义。就在昨日窦建德中军人马已经尽数北撤将军的先锋军受命进攻郓城不过是一枚弃子罢了。为这样一个主公卖命将军不觉得有些寒心?”

苏定方脸色一变但很快平静下来:“军师如此诋毁我家主公不觉得落了下乘?”

“我胜券在握。”

徐世绩微笑道:“何必诓骗你?若不是怜惜将军忠义骁勇我只需挥挥手将军及手下这些士兵难道有一个能活得下去?之所以我不下令围杀你只是因为我家主公北之前曾交待过我他说苏将军是天下少有的好汉若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将军忠义不忍弃了窦建德窦建德却忍心弃了将军。若是你肯归降我燕云寨非但你手下这些士兵不必战死还能有一个好前程。”

“承蒙燕王抬举!”

苏定方抱了抱拳道:“只是夏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未遇夏王之前我不过是个山野莽夫罢了夏王知我信我用我我如何能背弃夏王为求不死而投降了夏王的敌人?燕王是当世人杰夏王亦然你我各位其主军师还是不要劝了。”

他肃然道:“只是到了今日我败局已定再无回天之力。我有个不情之希望军师能够答应。我乃先锋军将军今日之战罪责在我军师可以随意处置我但求饶了城内城外被困的士兵。”

“将军若是肯降一切好说。”

徐世绩淡然道:“有些志气的男人都想在马背博取功名前程可若是没跟对人莫说功名前程便是身家性命也未见得保得住。将军不是不识时务的人相反还是个聪明绝顶的人难道将军进攻之前就没想到其中蹊跷?这不过是窦建德弃车保帅的诡计罢了。燕王率军在黄河以北连战连胜短短月余连克数城窦建德早就有退兵之意将军自然也早就看得出来吧。”

“他……终究是我主公!”

苏定方看向北方随即笑了笑道:“其实我应该感谢燕王若不是燕王仁义我此生只怕很难再和妻子重逢这便是对我苏定方的大恩!男子汉大丈夫当知恩图报。但两军交战亲兄弟尚且要挥刀相搏何况我这一己私情的事?”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不等徐世绩说话缓缓道:“罢了……就当我报答了燕王的恩情。”

他在马背坐直了身子大声喊道:“你们若是不想再打今日便都降了燕云寨吧。燕王必然会厚待你们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大将军!”

杜维含泪道:“我们誓死跟着大将军您你说战我们便战你若不降我们也宁死不会屈服。”

苏定方看了一眼手下士兵在听说窦建德已经撤回河北之后都是一脸的愤怒和绝望。他知道军心已经乱了再无一战之力。其实他也知道徐世绩没有说谎。在窦建德派来的信使见到他之后他其实就已经猜到了这一点。

“降了吧!”

他大声道:“没什么比活下来更重要。”

他转头对徐世绩笑了笑道:“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些之前你说的燕王那一番话的意思。只是……这道理却不适合我!以我之命换我手下士兵平安还望军师成全!”

他猛的从腰畔将横刀抽出来然后在一片惊呼声中将横刀迅疾在自己脖子抹了一下。一股浓稠的血液瀑布一样喷出来很快就将横刀染红。

他的身子摇晃了几下缓缓的从马背跌落下来。

杜维嗷的叫了一声缓缓的跪了下去。四周六七百名夏军士兵也跟着下跪就连被围在城外的夏军士兵在听说苏定方大将军已死也有不少人单膝跪下。

徐世绩来不及阻止即便来得及他也无法阻止一个人有了必死之心若是他自己拦不住自己谁还能拦得住他?

徐世绩轻叹一声说了一句之前在二层木楼说过的话。

“何必如此?”

第四百九十章多谢多谢

李闲渡河北之前曾经对徐世绩说过若是有可能便将苏定方收服。这样的乱世中手下多几个英豪便多了很大的本钱。虽然对于苏定方的了解有一部分来自李闲依稀的记忆但更多的了解则来自于军稽处密谍这么长时间的查探。能带着窦建德麾下最精锐的飞熊军在黄河以北和雄阔海对峙并且在面对燕云寨强大水师的压迫下也没有吃太大的亏从这一点就已经能看出苏定方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所以当徐世绩看着苏定方一刀抹了自己的脖子喷着血的尸体缓缓从马背坠落的时候他心里真的很惋惜。

今日这一战其实徐世绩还没打就已经胜券在握。只是因为伍天锡的存在这一战没演化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血战。

苏定方不知道城中有不下两万的燕云军精锐这些人都是当初在黄河岸边与苏定方对峙的那批大隋府兵也就是当初宇士及从江都带来的人马这两万多人甚至称得是大隋府兵精锐中的精锐。莫说是埋伏便是正面对敌苏定方手下那不足两万的夏军也绝没有打输的可能。

但正面厮杀的话就算能全灭苏定方手下的人马但燕云军损失必然也极大。

这两万多府兵的战力之强放眼整个绿林道豪杰中没有人可以比拟。便是李密麾下的蒲山公营也不行更何况其他草寇?所以这支队伍和李闲最初那三万余手下一样死伤太多莫说李闲会心疼便是徐世绩也会心疼的受不了。

燕云寨算得是绿林义军中的一支奇葩在十万人的军队中竟然有近五万是大隋最精锐的一批府兵。其中有两万多人是李闲自辽东带回来的当初第一次征辽时候那三十万府兵可都是大隋战力最强的队伍。事实如果没有第一次征辽的惨败如果那三十万最精锐的府兵没有埋骨他乡大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乱的难以收拾。

如果这三十万府兵还在杨玄感根本就不敢反而这个触动了大隋根基的人不敢反其他绿林道的义军对于当时的大隋朝廷来说只能算是一块皮癣绝不会伤及根本。

这两万多人的府兵是李闲最初立足的最大依仗。而后来宇士及自江都带来的两万多府兵乃是当初宇述手下的左翊卫精兵同样不可小觑。

加起来这不足五万的府兵精锐若是对阵绿林道的义军五万人正面交战的话便是二十万大军也只能饮恨。

李密最忌惮的也正燕云寨士兵的战力超乎想象的强大。

更何况李闲手里还有一支规模超过万人的精甲轻骑!

当然一个从小就四处逃亡为了活下去忍受过非人折磨的人怎么可能只有明面的手段?而且自始至终李闲都承认自己阴暗的一面要远比阳光的一面强他自然不会把全部实力都晒在太阳底下。把实力都拿出来炫耀的人要么至强要么白痴不巧的是这两种李闲都不是。

用李闲自己的话来说最初逃亡的时候他是个对所有需求都宁滥勿缺的人手里多一分力量便多一分保命的手段从最初他不忌口的妖孽一般修炼各种武艺再到后来为了获得第一支人马不惜只带燕云十八骑千里奔袭巨野泽硬生生从张金称手里夺了一千多残匪建立燕云寨都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只是随着如今燕云寨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随着他站得越来越高李闲发现自己很骄傲的开始挑食了从宁滥勿缺渐渐转变为宁缺毋滥。

非但对手下士兵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将领的选拔也越来越严苛。

因为李闲深知一个道理在这样冷兵器时代的天下争雄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一支百战百胜的精兵而是一个将才。用对了一个人便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而为了能用对人所以他手下需要的将才就多多益善。

自李闲到了巨野泽之后便很少有专注和一个敌人交手的时候。往往他面对的都是被几个强大的敌人包夹围攻若不是他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豪杰燕云寨的士兵再精锐只怕也早就被敌人的车轮战磨灭。

在这一点的认知李闲和徐世绩保持着一种高度的一致。

所以苏定方自杀徐世绩心疼而当这个消息传到黄河北面李闲耳朵里的时候李闲也心疼。

看着密谍用最快速度送到自己手里的密信李闲缓缓摇了摇头喃喃道:“只差一点便是大获全胜丢了苏定方这一点终究带着些遗憾。”

他将密信放在烛火烧了沉思了一会开始提笔写信。

……

让宋正本异常愤怒的是当他从魏郡武阳郡等地调集的人马星夜兼程的南下赶到武阳县又调集洺州精兵在马颊河设置伏兵自以为能将燕王李闲一举歼灭的时候攻破了武阳县之后便没有什么大举动的燕云军……又丢了。

自魏郡率军昼夜兼程赶到武阳县的大夏鹰扬将军楚千岁几乎气的歪了鼻子他带着两万战兵行程千里赶到了武阳县却见城门紧闭城墙空无一人。等他派兵小心翼翼的摸到城下的时候依然没有见到燕云寨人马的影子。士兵们推开城门冲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城中已经空空如也。

莫说燕云军的人马便是武阳县县城中的百姓也不见了踪迹。

空荡荡的大街一片狼藉有此推测城中能搬走的已经都被该死的燕云军搬走了。现在的武阳县县城就是一个空壳子。可搜索之后却发现在不少百姓家的院子里都有大量没来得及运走的粮草。

楚千岁不敢大意当日没有立刻进驻武阳县城而是先派斥候搜索三十里范围内然后派人马赶往洺州报信。

斥候一直搜索到了下午终于确定燕云军已经走了。只是什么时候走的往哪里去了斥候们却一点消息都没打探到想来燕云军撤走的时候是骑兵断后在马尾绑了树枝稻草将行进的痕迹都扫掉了。

楚千岁恼火之余也有些欣慰李闲跑了对于他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素闻李闲善战的名号自己率军千里迢迢赶来又是一支疲兵真要见面就打的话楚千岁没有一点把握能打赢燕云军。当然他之所以这么急着赶来是因为他的另一个心思如果能击败名满天下的燕王李闲那他楚千岁的名也必将传遍大江南北。自从王伏宝被抓之后飞豹军大将军的位子还空着就算飞豹军已经被夏王纳入亲卫营但飞豹军的番号还在早晚还会组建要知道飞豹军大将军意味着的可不仅仅手下有数万精兵那是夏王麾下最有地位的三个人之一才能带的队伍!

只要击败了李闲夏王的封赏还能少的了?

可楚千岁想击败李闲建功立业又害怕李闲那百战百胜的名头。这矛盾的想法让他十分纠结所以没有遇到李闲他既失望有有些开心。毕竟收复武阳县这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更何况一仗不打一兵未损楚千岁自然也还有几分得意。

到了傍晚时候确定没有燕云军的伏兵楚千岁便下令大军进城有这样一座空城做营地怎么也要比住在城外旷野要强百倍。已经深秋夜里的风开始带着寒意。无论如何在城中民宅中睡觉要舒服的多。

楚千岁先派人搜查了城内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他才进城。选了县衙做他的帅帐他便下令大军休整。

等进了县衙大堂之后楚千岁实在熬不住疲乏安排了轮值的人手之后便直接进了内堂休息。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天黑楚千岁被自己肚子里咕咕的叫声吵醒。摸了摸肚皮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饭。穿好了衣服让亲兵去准备饭菜。他缓步走到正堂内坐在县衙大堂的椅子不禁想起来不久之前燕王李闲就曾经坐在这张县令的座椅发号施令他忍不住有些骄傲自得。

虽然没能与李闲一战但因为自己率军到来而逼走李闲无论说给谁听这都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李闲竟然不敢与自己一战楚千岁越想越觉得开心。

这大堂被他定为自己的帅帐别人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出的。而且这大堂里出奇的干净根本不用打扫。正堂地面铺着厚厚的看起来很华美的毡毯走在面软绵绵的格外舒服。所以自从楚千岁进了内堂休息后这正堂便一直没有人进来。楚千岁坐了一会儿忽然发现有些怪异。

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忽然发现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妥了。

这大堂里竟然有四个大铜炉盖着盖子他走过去看了看发现铜炉中竟然有隐隐有火光闪现。

他娘的!

楚千岁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

李闲是个疯子还是傻子这么早就让人在屋子里点四个铜炉!

“来人!”

楚千岁大声喊了一句等他的亲兵进来之后他指着那几个铜炉道:“把这些东西都抬出去灭了他娘的李闲有寒症吗还没入冬就点这么多炉子。”

亲兵看了看也觉得诧异为首的队正带着人无抬那些铜炉一边往铜炉方向走一边说道:“之前大将军您吩咐过城中物品绝不可乱动所以属下也没仔细检查大将军恕罪。”

“弄出去就是了!”

楚千岁摆了摆手说道。

那队正连忙让人将铜炉抬出去看那铜炉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