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899部分

太上章-第899部分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不敢靠近。

    这样的大型集镇当然也有负责管理的有司官员,长官称为“寨守”,还有维持秩序的军士。寨守大人被惊动了,带着手下的五名军士赶来。有军士拨开围观的人群道:“快让开,寨守大人到了,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后生的神情空洞,看着地上的尸体仿佛已经走神了,此刻才清醒过来,扔掉凶器举起双手道:“寨守大人,没别的事,就是我杀人了,刚刚杀了当汉!”

    牛车上的伯益看见这一幕,皱眉道:“这后生杀人怎会如此冷静?连杀意都收敛得这么好,这一刀是又狠又准!但观其人并非身强力壮之辈,甚至还有残疾在身。他不似大奸大恶之徒,却又能做到如此冷血干脆,当是在心中隐忍、蓄谋已久,此事定有内情。”

    小九:“那我们就跟着看看、打听一番。”

    伯益:“如此凶案当然要由城主大人处置,我们就不必过问了吧?”

    小九:“不是我们要管闲事,而是已经遇到了,这才是游历嘛。”

    青牛此刻却以神念道:“小九啊,其实我已经打听出大概了。”

    杀人的后生叫柴郎,这是乡邻们给他起的绰号,有嘲笑其瘦弱之意,但从小大家就这么叫惯了,如今他也就叫这个名字了。那死在地上的壮汉叫当汉,说起来当汉应与柴郎有仇,甚至已积怨多年。

    柴郎八岁时,当汉十岁,他们俩在为争夺玩具扭打,结果柴郎摔断了一条腿,留下了终身残疾。像这种事情,一般很难闹到官府去,往往私下里赔偿了事。可是当汉父母态度却很蛮横,认为小孩打闹各有责任,拒绝赔偿,柴郎的父母就告到了城主大人那里。

    城主大人也难断啊,只是派一名署役调解,让当汉父母赔偿些许财货了事。柴郎父母很不满,认为对方赔得太少而自家孩子伤得太重,欲再寻城主申诉,城主大人却还是让他们两家自行协商。

    有时候某人说“我恨不得杀了谁谁谁”,可能只是一句气话,但也有可能是内心中真实的想法,比如柴郎从小就恨不能杀了当汉。他的玩具被当汉抢走,还被当汉打了,摔断了一条腿留下残疾,从此遭受不少白眼与耻笑,这是内心中难以磨灭且越来越大的阴影。

    可是柴郎也仅仅是在心中想想而已,他既无这个胆量也无这个机会,而且在潜意识中,更没有杀人的理由。至于当汉长大后仍然脾气蛮横,更兼身强力壮,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在乡间几乎无人敢惹,是当地有名的恶汉,坏事没少做。

    有一桩意外发生在不久前,当汉自称在山中挖到了宝物,将一位过路的客商引到了山野无人之处,杀人夺其财货,这一幕恰好被柴郎看见。

    柴郎是跟踪当汉跑到山中的。他在集镇外碰见当汉领着一个人鬼鬼祟祟进入野外山中,形迹颇为可疑,所以跟上去看看,企图返现什么罪证好去报官。

    柴郎腿脚不便,又小心翼翼不敢暴露,所以在山中将那两人跟丢了。当他漫无目的滴又走了很远、钻出一片树林的时候,却恰好看见了当汉杀人的场面。当汉听见动静转身也看见了柴郎,但是他没法去追,因为柴郎的位置在一座高崖上。

    柴郎转身就跑,绕远路第二天才到了城廓,直接到城主府告发当汉杀人。城主大人问他,当汉为何杀人、又杀的是什么人?柴郎对此并不知情。城主大人又问杀人地点在哪里,柴郎竟然忘记了,他逃得匆忙已记不起那个地方,也提供不了其他人证、物证。

    城主便让他有证据再来告,或者想起当汉杀人地点再来。柴郎却不敢回去,说当汉当时看见了自己,回去之后恐遭其毒手。城主便派了一名府役去讯问当汉,当汉当然矢口否认,只说柴郎与自己有积怨,所以才污蔑陷害。

    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一来确实没有其他证据,连案发现场都找不着。那名府役倒还算负点责任,又讯问了村寨邻居和集市上众人,没有人说当汉的好话,但也没有人提供证据,可能是真没看见什么或者是不敢吧。当汉可不是好惹的,别因此招至报复。

    府役就是这么回禀城主的,也说了柴郎与当汉有仇的往事,而城主大人还真想起来了。此事虽然发生在十几年前,但无件城主是一名修士,记性非常好,而且他这些年处理过的案子还真不多。既然如此,城主大人也就没再理会了。

    当汉却在村中扬言,柴郎竟敢为报私怨而污蔑他杀人,他要弄死柴郎。结果柴郎躲在山野中好几天都没回去,这天突然现身,一刀就了结了当汉。那把凶器石刀,是他随身带的,在山野中已经磨了好几天了。

    在柴郎看来,当汉这次是犯了死罪,既然城主大人不管,那他就自己动手除凶。另一方面,柴郎这些年来有多恨当汉就有多怕当汉,这次真是怕到了极致,他认为当汉一定会弄死自己的,所以干脆先动手杀了当汉,反正是彻底豁出去了。

    事情的经过既不算太简单也不算太复杂,青牛展开神识,倾听周围以及集镇上所有人的议论,从杂乱的只言片语中分析推演,倒是不难得知事情大概的前因后果。

    那位寨守大人也吓了一跳啊,他万没想到柴郎居然有胆子杀了当汉,而且是一击毙命。他多少也是听说过这件事的,知道当汉这几天正在找柴郎想算账呢,没想到柴郎一现身死的却是当汉。

    寨守虽被当地民众称一声大人,其实也只是最底层的官员而已,他可管不了这么重大的凶案,见柴郎痛快认罪并抛下了凶器,也大松了一口气,赶紧命军士将柴郎以及当汉的尸身都带走,押送到城廓由城主大人处置。小九和伯益坐着牛车也进入了城廓。

    近年来民众们已经很少见到的城主大人终于又公然露面了,登堂问审的过程很简单。柴郎杀了人之后仿佛已失去了精气神,神情有些木然地回答了他为何要杀当汉。

    可是柴郎仍然提供不了当汉杀人的证据线索,也回忆不起当汉杀人的地点,这一切只是他的一面之词。至于当汉扬言要弄死柴郎,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或者说没有机会付诸行动。而另一方面,柴郎当众行凶杀人,倒是证据确凿。

    城主无件大人的处置,没有任何偏袒也没有任何隐瞒,显得简练干脆。他告诉柴郎,就算当汉真的犯了杀人死罪,也要拿出证据让有司定罪处置,柴郎是无权私自杀人的,更何况并无证据定当汉的罪。而柴郎杀人,罪行确凿,先行收监以待天子核刑。

    城主大人短短时间就处置完了,堂前围观的民众散去,犹在纷纷议论不休。很多人其实很同情柴郎,更多人尤其是与当汉同一村寨的人则对当汉之死拍手称快,看来平日也没少受过当汉的欺压。

    围观的小九则对伯益说道:“我想去见见这位城主,与他当面聊聊。”

    伯益:“你想去便去。”

    小九:“这位城主大人的脾性,恐怕不会愿意见陌生外客,伯益道友能不能帮个忙?”

    伯益:“为何要我帮忙?”

    小九:“是你自己要求与我同行游历,这种忙当然要你帮,你一定有办法是不是?”

    伯益点了点头道:“那好吧,我也想看看你会对无件城主说什么。”

    小九:“就是问问情况。”

    无件已经在翟阳城当了三十多年的城主,后园修得很漂亮,假山环绕一个小湖,湖中有亭阁,那就是他平日清修之所,闲杂人等无事不得打扰。今日处置了柴郎之事,他用完晚饭正准备其后园清修,属下来报,府门外有两人求见,并转告一句话可记得当年翟水边倾车之事?

069、无事

    无件城主闻言色变,但略一定神又恢复了正常,命阶卫赶紧将那两人请进来。阶卫领命刚要转身,无件城主又喊道:“我还是亲自去迎吧!”

    当年无件城主乘车在翟水边行走,有一段河岸隐藏陷坑,马车突然倾覆,眼看就把他扣进去了,是后面车上的伯益大人施法将其救起。此事发生在大禹治水期间,伯益恰好奉大禹之命来到了翟水部一带。

    也就是从那时起,无件起了修炼之心,后来还真的入门了。只是近十多年来,他修为一直在四境停滞不前,尽管潜心修炼却不得精进,自认为许是被城廓俗务所累。

    来到府门外,无件城主又是一怔,但随即又恢复了镇定,上前行礼道:“原来是您,快请进府中一叙!”

    他没有叫出伯益的名字,将两位客人迎到了后园的亭阁中,吩咐府中仆役不得来打扰。当周围没有闲杂人等后,无件城主才再度行礼道:“伯益大人,您怎么到我这儿来了?真没想到您还安然无恙!”

    伯益开了句玩笑道:“我还活着,无件大人很意外吧?是否要上报大夏天子,将我拿下邀功啊?”

    无件城主赶紧摆手道:“天子已宣布您死于乱军之中,此事便已揭过。而见到您安然无恙,我很高兴!不知您今日找来有何事,亦不知我能帮您什么忙……”

    伯益挥手打断他的话道:“你别担心,我不会有什么事来为难你,而是这位随玉公子想见你一面。”说着话伸手一指小九。

    无件城主很诧异地看着小九道:“不知这位公子来自何国,找本城主有何事?”

    伯益又介绍道:“随玉道友乃宝明国公子,亦是太上门生。他曾在吕泽部长居,得虎君现身亲自指点多年。”

    无件城主本以为小九是伯益的随侍,听说小九是宝明国公子时,他并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但再听说小九乃太上门生、并得虎君亲自指点多年,眼神立刻就变了,上前把臂道:“原来是随玉师弟!我亦是太上门生,曾在薄山顶上听太上**,不知太上近况如何?”

    其实小九和无件都未正式拜虎娃为师,但他们曾在虎娃座下听讲,自称太上门生倒也没什么不可。小九见无件城主突然变得这么亲热,还称呼自己为师弟,只得苦笑道:“我亦未见先生多年,不知先生如今在何处逍遥。”

    无件城主:“太上行踪无定,而师弟曾在太上座下听讲多年、得其妙法指引多多,能来此相见,真是师兄的福缘。不妨在此多盘桓一段时日,让我好生向师弟请教。”

    小九有些无奈道:“其实我今日只为一事而来,日间在城外集镇中偶遇,一位名叫柴郎的后生杀人。我已打探出大致的前因后果,不知城主大人是如何处置的?”

    无件城主纳闷道:“就为此事,难道师弟与那柴郎或当汉有旧?”

    小九摇头道:“并非故识,今日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无件城主又很疑惑地看了伯益一眼,伯益摆手道:“我已不在假帝之位,不当断裁此事。但随玉道友既然感兴趣,城主大人不妨答其所问。你已做何裁断,又为何那般裁断?”

    既然小九想问,无件城主也不好驳面子,众人落座,案上早已安排好茶饮和果品,无件城主就简单介绍了一番。当汉杀人并无确证,而且就算有确证,柴郎也不该私自杀他,此事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至于柴郎,杀人证据确凿,已报中华天子核审其刑。

    为什么要报中华天子呢?从帝尧时代起,这就是定例,到了皋陶大人编写刑典后,这更是明确的礼法规定。一般的民事纠纷城主即可自行裁断,但对柴郎这样够得上死罪的重大案件的处罚,一定要上报天子核准,也就是说只有天子才有权下令处决死刑犯。

    这么做虽然效率低,却体现了慎重。够得上死刑的案件,都要将情况报到帝都,由相关官员审核一番案情,然后再由天子批复,防止滥杀无辜、体现好生之德。另一方面,有些犯人虽然犯了死罪,但或许情有可原,天子也可以赦免其刑或者改判其他刑罚,以体现仁慈。

    无件城主就是这么处置的,按礼法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他已派人前往帝都上报天子,而且案件的经过并无任何隐瞒,也包括柴郎曾指证当汉杀人却无法查证之事。翟阳城中已经好几年没有发生过如此重大的案件了,但无件城主处置起来仍很简练,此刻已经完事了,就等着天子的核刑批复呢。

    听完之后,小九诧异道:“就这么简单?你这城主当得怎能如此省心!”

    无件城主反问道:“如此有何不妥?我崇太上之道,求清静无为,以无事取之。”

    小九皱眉道:“先生所谓无为,非无所作为;所谓无事,非遇事不见。如今分明有事,城主大人怎可如此说呢?”

    尽管小九有指责之意,无件城主还是很有修养,并无不悦之色道:“确实有事,当化为无事,我之处置是遇事而为,不增亦不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