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68部分

太上章-第68部分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怒极的悦耕下令,搜拿高城境内所有的山水城商队,却一无所获。因为山水城也不可能派很多支商队来到高城交易,这次来的就这么两支,已经全都回去了。若山听到伯壮的汇报的情况之后。立刻派使者下山,从村野绕过高城城廓去禀报国君。同时也命令山水城的商队不再出山。

    这样一来,情况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想和山水城做交易,只有外来商队进入蛮荒。但此时外来的商队已经更多了,山水城享有比起初时好几倍的货税之利。暴怒的悦耕也派使者向国君控诉,欲治若山之罪。

    根据悦耕的汇报,山水城的化外野民不服礼法,商队入高城时不仅不按规定交纳货税,反而行凶打伤了守城军士。更有甚者,在高城派军阵查处之时,山水城的野民居然行凶杀死三十多兵士兵。席卷大量掠夺来的财货逃回蛮荒。

    当高城的使者到达国都的时候,山水城的使者也已经到了。国君很震惊,处于国境大后方的两座城廓之间竟起了内乱,山水城的人杀了高城三十多名士兵,这可不是一般的冲突啊!但双方使者各执一词,国君不好分辨是非曲直,便召来国中最了解情况的采风大人询问。

    “采风”是一种官职,职责就是关注国中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搜集民间的传闻包括各种轶事传说。甚至还有歌谣,汇报给国君以及国都中的众人。另一方面,采风大人派的下属在搜集各地风闻的同时,也要在各地向民众讲述国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城廓中也设有采风官。

    如今相室国的采风大人,便是曾出使蛮荒的西岭。西岭促成蛮荒结盟归附相室国,当然是立了大功。于是得到了这个实职。但这个职位有时也被称为“风正”,而在很多位高权重的大人们眼中。这只是一个无聊的闲职,平时搜集国中的各种事情。然后再派人给各地民众讲述。

    但是西岭却并没有失望,他认为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各城廓的采风官都归他管辖,他们看似无足轻重,却往往都是最受各地民众欢迎的人物。在那样的年代,生产原始落后,生活也朴素单调,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精神娱乐活动。听采风官讲各地发生的故事,恐怕就是最好的享受和娱乐,也会被人们谈论很久。

    人们的生活日复一日是如此简单,假如没有大的战乱或灾害,一个地方哪怕再过几十年,看上去仿佛并无什么变化,也很少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所以那些被举国传播的消息,往往都会在民间被不断转述、流传很久。大家议论的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在那种年代环境下,对于重要的事件,是以多少年甚至是几代人来计算的。

    最近采风官对各地民众讲述的国中大事,便是蛮荒野民向国君朝贡,西岭大人出使蛮荒主持各部结盟,国君又封建了一座山水城,城主名叫若山。这件新奇事又在民间口口相传,各个城廓的民众几乎都听说了,

    众口相传之中,故事也会发生很多改变。比如有人说若山头生双角、背有双翅,相貌狰狞,手持巨斧力大无穷,一斧子能劈开一座山,他的祖先就是为巴国开国之君劈山开路的。如今他征服了某片蛮荒中的各个部族,被国君封为山水城城主。据说山水城建在绝壁高崖之上,要抓着绳索爬很多天才能到达城门……

    这些传说不管是真是假,人们信或不信,总之已与采风官当初说的不太一样,多年后又变异成各种民间故事。

    身为相室国采风大人的西岭,当然听说了高城一带发生的事情。当国君问他时,他便讲了自己所知的情况,向国君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国君听完之后,皱眉问道:“那伯壮的确是山水城的兵师吗?”

    西岭点头道:“是的,我见过此人,也亲眼见他率领山水城的军阵。”

    国君又说道:“国中确实没有规定,民众不得在城廓以外交换物品。悦耕城主派守城军队以刀枪相向,是无礼在先。可是在城门处发生的冲突,是因为山水城的商队拒交货税。本国可有规定,城主不得单独向另一城的商队提高货税?”

    西岭摇头道:“确实没有明确的规定提到城主不可以这样做,但原因是根本就无人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也从来没有出过这种事。入城交货税,对于商队来说当然都是一样的,谁会特意对另一座城廓的商队加税呢?

    至于山水城的商队,打人固然不对。但他们若不想交货税,可以转身离去。可实际情况是,高城的守城军士要把他们抓起来打板子,还要罚没货物,这也与礼法不符。”

    国君又问道:“采风大人,你去过山水城,依你看该如何处置呢?听悦耕城主的意思,是想让寡人以巴国的名义惩处山水城,这当然不妥。可是山水城刚刚结盟归附,他们来往巴原必经高城属地,我也不想看到国境后方起更大的内乱,如何安抚双方才好?”

    国君听明情况后,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三十多名士兵被杀,他差点以为起内战了,原来只是货税之争。但是他更不想情况恶化,想把双方都安抚下去,于是就问西岭该怎么办。

    西岭答道:“我明白主君您的意思,不想看见国中起纷争。但此事由高城而起,做错了事情的人若不受惩罚反受安抚,那么效仿者就会更多。方才提到悦耕城主对山水城单独提高货税的做法,依礼法而论,也不是没有,但只在一种情况下才会出现。”

    国君追问道:“什么情况?”

    西岭郑重答道:“是国对国之事,比如一国对另一国,边境往来自有关卡,也会对商队征收货税,税值如何视两国情况而定,但此权只属国君。至于各城之主,是无权这么做的,因为各城皆都同属一国,悦耕城主难道还想施号令于国中诸城吗?”

    国君闻此言,脸色当场就变了。西岭没有继续再深说下去,但悦耕城主的这种做法,不仅是越礼,甚至能套得上谋逆的罪名啊!

    国君想了半天,又问道:“那该如何处置悦耕?”

    西岭答道:“应将事项对国中诸大人说明,交由理正大人,按国中礼法处置。”

    国君沉吟道:“可是这样做,会不会引起高城氏怀恨,将来与山水氏的冲突更甚?”

    西岭笑了:“主君的担忧很有道理,就看理正大人如何处置了,您想手下留情也可以,但不处罚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不这么做,才会引起更大的冲突,甚至是两城内战。有错不罚,只会使人越错越深,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国人知晓悦耕城主错在何处,而主君处事既宽厚仁慈、又公正英明。”

    ……

    悦耕城主派出使者之后,仍怒气难消,从高城来往国都还需要一段时日,悦耕暂时没有等到国君的消息,他下令继续在辖境内搜拿山水城的商队。结果守城的军士也真卖力,抓住了两支来自山水城的商队,他们慌称来自别处想混进高城,被罚没了货物并当众打了板子,还没关了起来。

    但很快便发现这是个误会,两支商队并非来自山水城,是守城的军士邀功心切故意这么指认的,又只能放人了。可这两支商队怎么会有来自蛮荒中的货物呢?再一打听,原来不少商队最近都跑到山水城去交易了,山水城不再派商队出山,却获税颇丰。

    这个消息简直是火上浇油啊,悦耕城主询问属下有什么办法收拾山水城?结果真有人献上了一条妙计——设关封路。(未完待续。。)

对048(下)出错的道歉

    今天中午的更新章节048、货税之争(上)发布之后,有细心的书友留言提醒,其中有两个错别字。我下午便做了修改,起点后台的修改方式是原文覆盖,结果操作时不小心犯了个错误,将修改后的内容覆盖了已经设好定时自动更新的048、货税之争(下)。

    048(下)发布之后,内容便显示为修改后的048(上),出现了章节重复。我当时正在外面吃完饭,接到版主的电话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赶紧回来改正。

    该章节已修改为正确内容,与订阅与点赞等操作并无影响。pc会自动刷新,可能稍有延时;而在手机客户端已阅读的书友,可能需要重新下载该章节。由此给你带来的不便,我在此深表歉意!

    最后,很没有节操地大喊一声——求月票!

    **(未完待续。。)

049、讲学(上)

    山水城不是修了一个山水关嘛,所有出入的商队蛮荒都必须经过那里。但是别忘了从山水城出入巴原只有一条路,高城也可以派人在路的另一端修建关碍,凡是从蛮荒出来的商队也都得交税。悦耕大喜,立刻就命人这么办了,以最快速度砍巨木造栅栏,派军士值守,在那条山路的入口处设置了货税关卡。

    脾气一向温和的若山也怒了,自古以来哪有堵在人家门口收税的道理,这分明就是来挑衅打劫嘛。若山亲自率高手下山,趁夜袭击了这个关卡,不仅摧毁了所有的木栅,还把悦耕派的守关军士全部抓回了山水城。

    悦耕听说消息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国君的命令就到了,要他立刻赶往国都。悦耕大人领命而去时还在想着怎样当面向国君控诉,山水城居然又抓走了他手下的几十位军士。不料悦耕根本就没见到国君,它直接被理正大人拿下。理正大人转述了国君的训斥,在国都一片空地广场上,将他脱光上身当众抽了顿板子。

    好歹悦耕有身份的人,板子听着声音响但抽得并不重,可是这脸丢不起呀!理正大人还当众宣布,为何要这么处罚悦耕、他都有哪些事情做错了、国君勒令其改正。其实这个处罚还算比较轻,悦耕挨了板子仍然回去做城主,但要派人去山水城道歉,并赔偿山水城商队在冲突中损失的货物,返还这段时间内多收的货税。

    此事原本就该这么收场了,但活该悦耕倒霉,就在他还没来得及离开国都的时候,又有两个城廓派使者到国都来告状,他们各有一支商队莫名其妙在高城受到了处罚,被罚没了货物并且所有人都挨了板子。接着又有消息传来,若山派人来告状了。这次是高城封锁山路建关索税之事。

    国君震怒,将悦耕叫来当面训斥道:“我还坐在国君的位置上,你就想号令各城吗?竟然在山水城外设关征税,这是自设国境吗?朝中诸大人说你并无谋逆之心,只是一时利欲熏心而,可我觉得不是这样啊!”

    国君气得差点把悦耕给当场斩了,好在旁边有多人劝阻,这才将他投入大牢,让理正大人重新审讯。悦耕这次可被吓坏了,赶紧通知族人速带贵重礼物送遍国都中诸大人。而且苦苦解释自己并无异心,一切只是误会,他定当痛改前非!

    悦耕被关了一个多月,国君得了一个儿子,心情大好,终于将他放回了高城。但在悦耕回到高城之前,又被理正大人审了一次,再次当众挨了一顿板子。这次行刑者得到了授意,板子打得很重。悦耕是被抬出国都的。

    当悦耕被属下护送回高城之前,国都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其中种种缘由,也被采风大人派属下到国中各城廓中传播讲述,民众皆有听闻。

    悦耕城主这次可算是举国闻名了。据采风官们说,悦耕城主之所以能得到赦免,不仅是因为国中有喜庆之事,也是因为他知错能改。悦耕曾在国君面前痛哭流涕坦诚罪过。并发誓一定要悔改与弥补。

    高城将赔偿山水城以及另外个城廓的商队损失,并退还多征的货税、派使者去赔礼道歉、发誓将永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在那样的年代,连成形的文字都没有。所以律令也很简单,人们行事遵从世代相传大家共同认可的礼法。所以对悦耕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犯必死之罪,往往还是会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审问他的理正大人包括国君其实心里其实都清楚,悦耕做的事情固然不对,甚至在暴怒中失去了理智,但并没有谋逆之心。只要悦耕不叛国,这种人也轻易杀不得,甚至还让他回去暂时继续做城主。因为悦耕也是高城氏的族长,而高城氏是高地一带最强大的部族势力。

    国君的训斥以及处罚,主要是针对悦耕本人,并不涉及高城氏一族。

    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十分注重承诺,立誓是人生中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都相信鬼神,在简单又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互相约束的手段,因此誓言就变得很重要。假如一个人不遵守誓言,那么他受到背誓者的惩罚则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人们也会自然地选择不再与他打交道。

    假如一座城廓不遵守誓言,国中之人就会远离与疏远此地,这座城廓将会受到所有人的鄙弃、人们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