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599部分

太上章-第599部分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张年纪四旬,已有化境修为,算是相当出色了,担任历正宫司启大人,这是朝中非常重要的礼官,地位也相当不低了。但代表天子出使属国,这还是第一次。前段时间他跟随丹朱巡视九黎各部,每到一处,各属国之君或各部族首领,都将丹朱迎到最正中的位置上拜见,他也看习惯了,来到巴国便下意识地有样学样。

    可是少务方才只是躬身及地,并未跪拜,这就表明了一个事实。尽管卢张是代表天子为册封巴君而来,但巴国还没有正式接受册封呢。卢张的身份再尊贵,眼下也只是客人。

    哪有客人跑到主座上的,更何况那是国君宝座。若是在私下的宴席等场合,少务为示恭谦,将卢张让到正中的主座上,倒也并非不可。但是在王宫大殿中,群臣朝会之所,这个位置是不能坐错的,哪怕是中华天使,也不应该坐在国君的座位上。

    但看卢张的样子,他并非有意只是无心,被侯冈扯住提醒,也就收回了脚步。少务亦暗暗苦笑,赶紧命人奉座。

    在少务的朝会上,众臣都是有座位的,所谓座位通常就是在地上放个垫子。国君宝座却不一样,位置非常高,国君可以把脚放下来触及地面,两侧有扶手,后面有靠背,镶嵌了各种华贵的装饰。

    大殿上还有一个座位很特别,在少务的左侧,稍窄一点,不像国君宝座那样宽敞得能坐下两个人,但高度是一样的,可谓与国君平起平坐,那是彭铿氏大人的专座。虎娃平时并不参加朝会,所以这个座位平日也不用搬出来。

    今天大殿中又添了一个座位,在少务的右侧,与虎娃的专座位置相对,是特意给卢张准备的,也显示出少务的敬意以及卢张的尊贵地位。众臣各自就位,侯冈虽已辞官,但此刻却坐在了诸正大人之首,而太乙则侍立于虎娃身后。

    卢张可能在某些方面缺点心眼,但在另一些方面也是很有见识的。他清楚当年史皇氏大人仓颉主动让位,才有了后来的帝尧继位,而侯冈既是仓颉的传人,又是仓颉的侄子,论身份可比自己尊贵多了。

    然而在巴国朝堂上,还有一位彭铿氏大人的位置更在侯冈之上,那当然更是不可小觑了,再看虎娃时神情亦恭谨了不少。

    卢张本人已有化境八转修为,驾驭着两条已成地仙的蛟龙而来,当然比绝大多数巴原修士更了解仙家修行之秘。他竟看不透虎娃的修为,据那两条蛟龙暗中以神念相告,这位巴原高人的修为境界更在它们之上。没想到巴原还有这等人物,就算在中华之地也是非同小可。

    首先由侯冈开口,向卢张介绍了巴君少务、彭铿氏大人以及殿中众臣,伴随着神念,暗中又有一番详细的解释。众人一一行礼,卢张面带微笑一一还礼,气氛倒很融洽。

    闲话说完了,终于提到了正事。少务笑道:“自先祖盐兆立巴国五百年来,从未有中华天使来到巴原,请问卢张大人有何使命?”

    卢张:“不是说过了嘛,正式册封您为巴君啊!”

    少务解释道:“我乃偏远小国之君,无甚见识,请问何为册封?”这是故意装糊涂了,他可不是什么小国之君,将中华之地目前所有的属国都算上,哪怕是其中最大的,疆域和人口也不到巴国的一半。

    侯冈当了这么多年巴国副学正,少务也向他请教过不少有关中华之地的事情,当然明白天子册封是怎么回事,但此刻却要卢张主动说,他也感觉这位中华天使好像有那里不对劲。(未完待续。)

013、幸有候冈(下)

    卢张解释道:“这很简单啊!若说礼仪,就是举行册封大典,归附于天子治下、为黄帝属国。在大典上行合圭之礼,于国中颁行中华之国历法、用黄帝世系纪年。典成之后,您便是天子正式册封的巴君,天下各部族共认的巴国之主。”

    少务没说话,只是往殿中看了一眼。仓正大人骁阳开口道:“请问天使大人,五百年前先君盐兆立巴国时,并未受天子册封,巴国也一样是巴国。如今主君少务未曾受天子册封,也同样成为一统巴原之君,为何一定要受封为属国呢?”

    兵正大人北刀则更直接地问道:“受天子册封,对巴国有什么好处吗?巴君本就是巴原之主,好端端的,为何要向天子称臣?受封之后,又需要做什么呢?”

    是啊,少务为何要接受天子册封呢?卢张直挠后脑勺,有些尴尬地说道:“历代天子,执掌人皇印为天下共主,册封所属各国之君、各部之首,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卢张性子单纯,而历正宫的地位超然,职责是观天时、定历法、教天人相合之道,不必牵涉朝中、国中诸多饱含人心机变的俗杂事。卢张平日除了制作礼器外便是专心修炼,感悟天地气息之变化灵动,并不爱多想别的,也不需要他去操心别的事。

    的确没有人问过卢张这种问题,而且卢张为人实在,在这种场合也不好随便乱说。假如换做巴君少务,可以给出一个很漂亮的答案。但是卢张不行,他只会这么简单地回答,虽为学宫礼官,可负责的事务是制器而非礼制,并非一位称职的册封天使。

    候冈却暗中以神念做了介绍。天子册封属国之君,确实是中华之地的传统。从青帝时代开始,征伐各部天下一统。而人皇是所有部族共尊的盟主。所谓中华之国,是包含了所有部族势力的一个大联盟,也包括周边的很多属国。

    中华之地和巴原的情况不一样,而巴原的环境太特殊了。巴原四面被蛮荒包围,几乎与外界隔绝,才能建立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否则以当时的交通与通讯条件,是很难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统治的。

    若是国君一道命令下去,送到地方城廓要用半年,再回报国君反馈又需要半年,这实际上不太可能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政令体系。国中各地的赋税也不可能直接运到中央来。巴原的地方也足够大,假如没有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统一的巴国在当时也很难出现。

    历代天帝几乎都来过巴原,在此各留传承,可能就是觉得这里是世外修行宝地,由巴原一地可见天下诸事,巴原的发展轨迹也昭示了中华之地过去与将来的面貌。

    中华之地广袤无边,很多偏远地区仍处于未曾开化的蛮荒状态,人皇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建立直接的统治政权。很多地方是间接的治理或象征性的臣服。天子不仅是中华之国的共主,也是一个部族大联盟的领袖。

    最早太昊天帝平定各部,传以人们各种技艺,包括各种生活习惯。由此而成风俗,再由风俗成礼法。天子不仅代表了最大的中央部族势力的首领,也是归附各部族的纷争调停人。比如划定部族领地,制定各部族之间打交道应遵守的规则和礼仪等。也是天子之职。

    外部纷争且不谈,所属各国、各部最常见的内部纷争,其实就是国君、族长以及各种资产继承人身份的争夺。发生这种情况。就由天子调停,并册封,各部首领才拥有正统身份、大家共同承认;若发生叛乱,天子也会召集各部前去征伐平定。

    这一套制度的实行,自青帝、炎帝、黄帝三世至今,已有近千年了,早就形成了传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天子并不插手属国内争,只是在新的首领正式出现后,象征性地册封以承认其正统身份,还没听说过谁会拒绝,更没人会反问为什么。

    听了侯冈的解释,少务已心中有数,笑着问道:“天使大人,您只需告诉我,中华之地历来册封的各属国是什么状况,它们能得到什么、又要承担什么?”

    卢张眨了眨眼睛道:“各国情况都不一样,因时因地而宜,若说共通之处,就如方才那位北刀大人所问,当然是大有好处的。归属黄帝各部,若受外来侵伐,天子将号召各国各部相助征讨外敌。若有妖邪作乱,或受天灾祸变,也可向天子求助,天子将派人斩妖除邪、治灾平乱。”

    巴国辅正大人道:“说得倒是很好,可是真能做到吗?”

    卢张:“这是天子向天下承诺的,若是做不到,又怎能成为天下共主?想当初末代炎帝榆罔,就是不能平各地之乱、息各部之争,天下不服,才会被轩辕天帝取而代之。”

    巴国理正大人道:“不能白享这些好处吧,又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巴君既向天子称臣,是否诸事皆须尊从天子号令?”

    卢张有些为难道:“从礼法上讲当然是这样了,但各国各部的情况不同,向天子称臣,在国中仍称君。巴国遭外敌侵犯,天子可号召各属国共同助巴国御敌,甚至直接从帝都派大军相助。若近邻属国有难,巴国亦应响应天子召,出力相助。

    但以巴国的情况,好像也碰不上这些事,不可能派大军出巴原,也没有什么邻近属国,中华之地更不可能派大军入巴原,只需尊礼制而已。各国朝奉天子,近国每年一贡、远国三年一贡,天子也会将中华所产器物赏赐各国。”

    又有一位大人开口道:“主君不受册封,亦是巴原之主,又何必向他人称臣呢?”这位大人出身宗室,但只知天下有巴原,本能地排斥这种事,觉得卢张来得莫名其妙,好端端的就要册封巴君为天子之臣,巴君的地位需要接受这种册封吗?

    卢张边想边答道:“诸位也许误会了,天子不削巴君之位、不涉巴君之政,若巴国内乱,还会派天使调停。天子册封巴君,乃立其礼法正统身份,并非夺巴君之国,更非争巴原之地。巴国先君既是少典后人,亦是天子属民。”

    少务笑道:“先君盐兆,既是少典后人,当敬中华天子。只是巴原广大,又地处偏远封闭而自立,册封属国之君,并非小事。若真能成之,当巴原万民共庆,天子亦应隆重视之。怎么只派卢张大人一人一车,万里迢迢径直而来?”

    这时侯冈突然又插问了一句:“卢张大人,你并非是受天子之命,而是丹朱直接派来的吧?”

    卢张又是一愣,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侯冈笑道:“以巴原之广大,以盐兆建立巴国、少务一统巴原之功德,若巴君愿归附宗族、为天子臣属,此乃中华之国大事,又怎会如此简略?

    天子首先应派使臣接触,令巴君知中华诸事,知少典嫡族为各部共主,认宗族正统、愿添属国之列。相关诸事议妥,天子方可再派使正式册封巴君,使天下皆知有巴国、共认巴君国主身份。

    而卢张大人来得太草率了,怎么一人一车,直接就跑来册封巴君了?您能否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卢张有些尴尬地答道:“我随同帝子丹朱巡视九黎诸部,已到达云梦巨泽一带,得知巴君一统巴原、复立巴国,繁盛远胜往昔。帝子闻讯大喜,特命我乘轩辕云辇来到巴原,以帝命册封巴君。”

    少务微微一皱眉:“如此说来,卢张大人并非非奉天子之命,而是奉帝子丹朱之命来到巴原。您出发之时,天子帝尧尚不知此事,又何来下诏册封之说?”

    卢张的表情更尴尬了:“丹朱代天子巡视九黎,便是天使身份;他将轩辕云辇暂赐予我,便是命我代他行事。册封巴君是好事,不仅是巴原之喜亦是中华之喜,天子闻讯定当开怀,必乐见其成。

    临行时丹朱告诉我,他已派人将此事急报天子,天子随后必有诏命下达。待我出使巴原归来,奉诏时便已成事,为中华之国立大功一件。”

    侯冈很严肃地追问道:“册封属国之君,应有天子之诏。如今天子未有诏命,卢张大人却自称天使而来,是否不符礼制?”

    卢张:“我也是这么对丹朱说的。但是丹朱告诉我,天子闻讯必有诏命,而我提前已把事情办好,待归去时天子诏命正好下达,他可携我回帝都复命。巴原路远,如此也省却不少时日,更能免去往返奔波之功。我一琢磨,这也很有道理,所以就来了。”

    少务的目光再看向卢张时,神情颇有些哭笑不得,不太想说话了。侯冈接着问道:“若正式册封属国,应行合圭之典,所用之圭乃天子亲赐。天子既然尚不知有此事,你的手中的圭又是从哪里来的?”

    卢张低下头道:“这圭,它,它,其实是我亲手炼制。”

    侯冈压低声音道:“私制礼器,冒称天子所赐,这是重罪啊!你是朝中礼官,怎能这么冒失?”(未完待续。)

014、先帝之令(上)

    卢张赶紧摆手道:“不不不,我可没有故意这么做。我在历正宫司任司启,平日就负责制作礼器,懂各种礼圭的形制大小。国中用以册封属国之圭,都是我亲手所制。

    帝子丹朱说,事急从权,就将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