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390部分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390部分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阿勒泰山,通天塔。

    方洪的住处是在通天塔的顶层,他的肉身盘坐在屋内的一座石床之上。他张口一吞,将那颗残破佛国所化的世界之力全部吞了进去。他原本的体内世界,仅仅只有一个雏形,几乎接近于虚幻。在他迈入显化之后,世界凝实了不少,但离本质上的蜕变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在多了这么多的世界之力后,他体内的世界瞬间震动了起来,其内风云翻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咔咔咔。”随着世界越来越凝实,无数到树杈状的纹络,开始浮现了出来,将整个世界都笼罩了起来。

    “规则,竟然衍生了世界了规则。”见到这些纹络,方洪的心里大喜。他以前的世界是个概念世界,无限的接近虚幻,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认为火是冷的,水是往上流的,一切都遵从着他的意愿。

    从表面上看,他仿佛无所不能,是这个世界中最强的存在。但实际上,这只是代表了他的体内世界太过于低级,没有自己的规则。而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是混乱而无任何价值的。如今有规则在衍生,这就说明体内世界开始迈出了由虚到实的第一步。

    规则的纹络出现,那方洪就需要给这个世界进行定性了,彻底的确定这个世界用什么规则。而定下来之后,就永远无法更改了。就如他如果制定的规则是火是冷的,那冷的火就永远无法变成热的,也无法灼烧东西,除非他再制定一条冷的可以灼烧事物的规则。

    面对这等情况,方洪当然是毫不犹豫的将此间的规则制定的和外界一模一样。火是热的,冰是冷的,水是往低处流淌的……真实世界的规则,是经历了无数个年头而逐渐演化出来的,本身就代表了完美,如果他擅自的更改其中一条规则,那他必须要更改更多的规则来适应这条规则,万一出现两条相悖的规则,必然会让他的体内世界崩溃。

    这个道理就跟说谎一样,你说了一个谎言,就必须要说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而你说的越多,最终露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方洪的念头分散了开来,遍布着体内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以自己的意愿,赋予了体内世界相应的规则。

    世界内弥补的树杈状纹络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到了最后,就如同用金属打造的一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延伸出来。

    “去。”方洪的念头一震,这些树杈状的纹络就层层的破碎,变成了无数细小的碎块,如同一个个古怪的符号,隐没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些碎片,代表的就是世界的法则。如果等到某一天,此处诞生了一些生灵,这些生灵便够窥破表象,寻找到这些符号,就能领悟法则的力量。

    大约过了有小半天的时间,随着这些纹络的消失,他的体内世界逐渐的稳定了下来,再也没有先前那种种异象了。

    就在世界稳固的一刹那,供奉在鞑靼境内的大黑天,忽然间睁开了眼睛。而在下一刻,他就狂喜了起来,他发现自己的实力竟然在不住的增强,五品初级……五品中级……一直增长到了五品巅峰才堪堪的止住。

    “莫非是上神看我勤恳,特意为我提升了力量?”感受着体内强大的力量,大黑天的心中不由美滋滋的想到。

    其实不止是他,所有被方洪敕封过的神灵,实力都得到了提升,不过,最强也只能达到五品巅峰。倒不是说方洪没有这个实力让他们晋升,主要是天命高悬,超过五品就得被抹杀啊。

第八百一十六章 兴王来京

    “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轮序当立,己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在安陆县城之外,一大支队伍风尘仆仆的赶来,为首一个文官手捧着圣旨,大声的宣读着。

    朱厚照死后,庙号武宗,而在往后的三十七天之内,杨廷和等人终于取得了胜利,决定立安陆的兴王为皇帝,年号诏治。

    这些还都得感谢方洪呢,在方洪入京的时候,吩咐江彬去清点大明国库的财物,江彬深感人手不足,便偷偷的找了陆完,并且许下承诺,只要陆完肯合作,就会去杀了杨廷和等人。

    但在方洪等人离开之后,江彬并未遵守诺言,反倒将此事给捅了出去。而这下子,陆完等人算是完蛋了,不仅杨廷和等文官要对付他,就是那些勋贵和皇室也不能容得下他。

    在这么多力量的夹击之下,陆完哪里还有活路,直接被迫下野回家养老去了。不过,毕竟陆完也是阁老这个层次,在皇帝没有确立的时候,无人能杀了他。

    没了陆完这个拦路虎,杨廷和等文官集团迅速的联络太后,将皇位给定了下来。对于这事,太后虽然无奈,但也是同意的。而且,兴王只有十几岁,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也是极好掌控的。

    在确定下来皇帝的人选之后,朝廷便派了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阁老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前往安陆,吩咐将兴王接到京城来。

    在礼官的安排之下,朱厚穿戴上了衮冕九章,玄色上衣。中单、蔽膝、大带皆备,这是皇太子的着装规格,按照杨廷和等人的想法,就是把朱厚过继给孝宗皇帝,也就是朱厚照父亲的膝下,算是继嗣而非继统。

    “恭迎太子殿下。”在朱厚走出兴献王府的时候,一众大臣纷纷跪地行礼,以大礼参拜。虽然他没有即位,但众人依旧对其行了大礼。

    “诸位快快请起,诸位都是厚的长辈,可当不起这等大礼。”朱厚赶紧上前,将为首的梁储等人给扶了起来,姿态做的很足。

    而梁储等人也是暗暗点头,兴王殿下果然如同传言那般,温良谦恭,有王者之风,不似武宗皇帝那般嘻游胡闹,这也是百姓之福啊。

    “太子殿下,我们快些启程吧,国不可一日无君。早些过去,也好让太后和百官安心。”梁储微微的弯腰,轻声说道。

    “也是,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快些出发吧。”朱厚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眼睛看向了徐光祚。徐光祚也恰巧抬起头,二人在不动声色之间,便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

    时间进入了五月,天气也变得炎热了起来,不过,炎热归炎热,总比冬天那环境要强,在大冬天,可是要冻死人的。

    这温度一升,京城也充满了火热的气氛,整个外城之中,到处都充斥着热闹的叫卖之声,骡马的粪便味道、食物的喷香气味,这些都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别样的人间图画。

    状元楼,乃是外城一个有名的酒楼。据传这里曾经有数个考上了状元的举子都在此地居住,而后店里的掌柜也很有生意头脑,便将此楼的名字改为了状元楼。

    每逢赶考的时候,这里总是住的满满当当的,千金难买一间屋子,有些人甚至愿意在这挤大通铺,也想沾沾这份运气。

    不过,今年会试的时间已经过了,这里倒是清闲了不少,只有寥寥几个酒客在此地喝酒聊天。

    “蹬蹬蹬。”状元楼的楼梯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让楼上的几人皱起了眉头,此处乃是静谧之处,谁人这么失礼?

    但是,待到众人看到来人之后,面上立马露出了讨好似得笑容。竟然是杨阁老公子,青林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杨慎。

    “杨公子。”几人仓促之间就要行礼,但杨慎的面目阴沉,直接走到了靠窗的一个位置。在那里,已经坐了一个年轻人,正悠然的喝着酒。

    “方洪!你好狠毒的心思,竟然杀光了我青林学社上下所有的人。”杨慎走了过来,一拳砸中了桌子,大声的说道。

    上次方洪灭前往青林学社,将除了杨慎之外所有学子都给杀了。当时杨慎还没有反应过来,后来听到下人说明了情况,他差点没有气的晕过去,已经对方洪恨之入骨了。

    不过,杨慎说话的声音和动作的幅度都很大,但便是那几桌的书生却好像没有看到这里似得,依旧在谈笑风生的喝着酒,连看都没有看这里一眼。如此诡异的场景,杨慎在盛怒之中,却没有注意到。

    “消消火,来喝杯酒吧,顺便请你看戏。”方洪微微一笑,将一个杯子推到了杨慎的面前,然后倒了一杯酒水到杯中。

    杨慎下意识的就要将这杯子给推翻在地,但他用力的一推,杯子却好似长在了桌上一样,纹丝不动,任他如何的加大力气也没用。

    “妖法,原来你就是一个妖人,难怪喜欢滥杀无辜!”杨慎见推之不动,双目中露出了一丝骇然,但口中却怒骂了一声。这等读书人就是脾气臭,又臭又硬。

    “你啊,你知道你的缺点是什么?那就是总喜欢做一些你认为对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你以为对那就真的是对的。”方洪摇了摇头,眼睛却落到了窗外的大街之上。

    在街面之上,已经有一些衙役和士兵在驱逐商贩和用清水净街了。因为今日兴王殿下就要来京,自然需要把街面上弄得干净一点。

    “你认为我做的是错的,莫非你自己做的是对的?青林学社那些学子何等无辜?你为何要杀他们?”杨慎怒气勃发,大声的说道。

    “相助兴王,就是该杀,这个理由够么?”方洪将酒杯放下,看了杨慎一眼,顿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东华门外

    “真是可笑,兴王向来品德过人,善待士绅,各方面都比武宗皇帝要好若干,只要兴王能登基,那就是天下百姓之福。”杨慎冷笑了一声,在文人之间,兴王的名声可比正德要好很多。

    “你看,这就是你目光的短浅之处。很多时候,眼睛也会骗人的。”方洪斜斜的靠在窗台之上,一派悠闲的模样。

    “眼睛可能会骗人,但我宁愿相信我的眼睛,也不相信你。”在杨慎的心中,方洪几乎就是一个杀人魔王,他实在觉得可笑,当初自己怎么会结交这种人。

    “既然你那么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我请你看一场好戏,可好?”方洪笑眯眯的端起了酒杯,轻轻的喝了一大口。

    “我可没有这份闲工夫,一会儿兴王殿下就要进京,我身为翰林,也是需要出去迎接的。”杨慎一拂袖子,直接离席而去,根本就不想在这再待下去了。

    “才气过人,命途多舛呐。”见着杨慎如此不给面子,方洪也不羞恼,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继续的趴在窗户口看着。

    好戏,就要开始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街面上的行人彻底见不到了,只有三大营的士兵站立在街道的两边,神情肃穆。

    而在紫禁城东华门外,则站立着文武百官,杨慎身为翰林,也穿了一身官服,站在队伍的后面。在远处的街道之上,已经能够看到一支队伍正缓缓的靠近。

    看着那明黄色的轿辇,杨慎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激动。废了那么大的功夫,兴王殿下终于要即位了。他们杨家父子努力了这么久,也终于算是见到结果了。

    “见过太子殿下。”待到轿辇靠近的时候,一众百官尽皆跪立在地,齐声的说道。如果是寻常情况,大家看到储君也不用行这等大礼,但这位兴王殿下的太子之位仅仅是一个过场,等进入宫中后,就会直接登基为帝,这礼重一点也是正常。

    “东华门?”朱厚自轿辇之中走了出来,抬头看到城头上的几个大字,面上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

    “殿下可自东华门入,居于文华殿,择日拜见宗庙,过继孝宗膝下,方能承袭大统。”梁储在一边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皇兄遗诏,命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岂能走东华门。吾若进宫,当走大明门。”朱厚从怀中拿出了圣旨,看了梁储一眼。

    “这……怕是不合规矩。”梁储一听这话,心中就觉得不妙了,这位兴王殿下怎么突然变卦了?当初路上不是说好的,将其过继到孝宗膝下,认孝宗皇帝为父,而其亲生父亲则为皇叔父。

    “有什么不合规矩的,根据皇兄遗诏所言,只命我来继承皇位,并未言及过继之事。尔等何须曲解皇兄之意?”朱厚言辞激烈了几分,体内真龙气运翻腾。

    而梁储没来由的察觉到了一丝压力,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他看向这个少年人的眼光,再也没有了丝毫的轻视。这位未及弱冠的年轻人,并不似他们想象的那般好掌握。

    “殿下,此事真是不合古礼啊。就如定陶恭王和濮安懿王,尽皆过继其子入大宗。此事古已有之,自当尊奉正统才是。”梁储哪怕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