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189部分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189部分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严重。所以,内阁会让通政使司里面的人将一些重要的折子誊抄下来,先由内阁阅览。这种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无人会说破。

    这个老者,便是如今的大明首辅杨廷和。此人少年得志,历经三朝,算是官场上不倒翁。此人一向是以老谋深算著称于世,手段心机都高明的很。

    杨廷和拿着手中那张纸,凑近着看了半天,好一会儿之后,脸上的皱纹才舒展了开来。

    “皇上年幼,做事总归是不成熟,此事搞得人心向背,怨声一片,也在意料之中。”杨廷和将这张纸给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张纸上是关于山西左右布政使联名的一个奏折,说清丈田亩一事,是阉党余孽在作乱,已经引起了民愤,甚至各地卫所也有些不稳,请求朝廷严惩阉党,免得引起天下动荡。

    这事本没有什么奇怪的,皇上这次强行要推行清丈田间之事,内阁诸位都是反对的,而各地官府都在内阁的掌控之中,只要他们传下话去,定然会有反对的折子上来。

    但怪就怪在江西右布政使肖世新竟然也开口反对了此事,肖世新是吏部尚书陆完的人,而陆完则是皇上的人,连他都反对了,此事对于皇帝的打击怕是很大。

    “这个肖世新倒是有些意思,这户部还差一个郎中,就让他补了去吧。”杨廷和敲了敲桌子,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可捉摸的笑容。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肖世新和陆完决裂,但他知道,自己身位首辅,绝对不能让这些投过;;来的人心寒。这肖世新替自己等人摇旗呐喊,那就代表再也不会被陆完接纳,用的好了,绝对会是一枚好棋子。

    “希望皇上这次吃了亏,能消停一段时间。”在安排好肖世新之后,杨廷和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只希望天下安稳太平,不要有太多的动荡,但如今的皇上,却从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恨不得天下立马就乱了才好,整日里有着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念头,让他们这些内阁大臣伤透了脑筋。

    这次也不知是听了谁的主意,竟然又起了清丈田亩的心思。可是,这自古田地无小事,想要从天下士绅的手中割一块肉,那不是逼得他们反抗么?自古以来,改革的最好时候总是在乱世或者开国初期,现在天下承平,你想改革就是动摇国家根基。

    杨廷和也知道清丈田亩是利于朝廷的好事,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些好事你一旦做了,就会成为大大的坏事。

第三百九十四章 劫难将至

    “混账东西!这还是不是朕的江山?为什么朕想做什么,都会有人反对!”在皇城西北又一处地方,唤作豹房。在里面传出来一阵阵咆哮的声音,还有一些东西倒地的声音。

    豹房听名字,似乎是一件屋子,但实则不然,这实际上是一片宫殿群,正德登基之后没有多久,便搬来了此处,平时处理政事,也多是在这里。

    在一处宫殿之内,一个身穿着明黄色龙袍的青年,正愤怒的摔着屋内的东西,地上跪了不少的宫女太监,一个个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正德生的极瘦,唇上有一些胡须,双眉浓粗,显得英气勃勃。眼神也极为灵动,一看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儿。但此时,这个灵动的眼神之中满是愤怒的神色。

    他和他的父皇不同,他父皇弘治皇帝天生仁慈,对待大臣们极为优渥,对于内阁大臣的意见都能听得进去。但他不同,他的个性张扬,对于天下大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却是受不得那些老成保守的观点。

    他在七年前的时候,就让刘瑾主持改革,除弊臃肿腐朽的农政和军政,但收效甚微,还引起了极大的反弹,导致各地卫所哗变。

    不得已,他只得诛杀了刘瑾,才将此事平息。七年之后,他打算旧事重提,从户部着手,却还是引起了底下人的不满。

    尤其是山西两位布政使联名上奏,这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他恨不得现在就让江彬把二人捉拿下狱。但就算抓了二人又能如何?只要他敢抓人,明天各种奏折就会像雪花一样飞进来,还有国子监那些生员,也会出来反对。一旦闹到那个地步,难看的还是他自己。

    “江彬,你告诉朕,朕应该怎么办!”正德气呼呼的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头,然后大声的对着下首一人喊道。

    那人原本跪在地上,一听皇上喊他,赶紧就爬了过来。

    “皇上,要不我去帮您把人给抓来,替您出出气。”江彬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方正英气的脸,只是配合脸上那谄媚的笑容,怎么看都有些怪异。

    “滚,如果朕要抓人,还至于问你?”正德一脚就踹在了江彬的肩膀上,江彬痛呼了一声,就地打了个滚,又爬了回来。

    “皇上,您说如果是太祖或者成祖要进行清丈田亩,下面是否得照办啊?”江彬眼珠子转了几下,满脸讨好的说道。

    “若是太祖成祖在,那些人自然不敢放肆。”正德撇了撇嘴,当初太祖皇帝,动不动就把手下的官员剥皮塞草,谁敢反对他?

    “皇上,您当为何会如此?”江彬脸上的笑意更浓,凑近了说道。

    而正德也不傻,听了他这话,不由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眼睛里灼灼发光。

    “皇上,想要让下面人听话,就必须得战功,那些读书人都是贱骨头,不露露威风,他们岂会听话?”江彬小声的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朕也早就有这个打算了,若不是母后跟那些大臣联合起来,上次刘六的事情,朕就要御驾亲征了。”正德有些气馁,他之所以没有和大臣彻底闹翻,还是因为他母后在后宫压着,不然他早就翻桌子了。

    “皇上,如今鞑靼边境军队调动频繁,估计很快就会来犯,届时我们可以偷偷的离开京城,到宣府调动军队,直接避开那些大臣。等您凯旋归来之时,谁还敢说您的不是?”江彬看正德有了意动,便继续开口说道。

    “嘿,这个主意好,江彬,既然如此,你就赶紧去宣府给我修建一座行宫……不行不行,修建行宫那些大臣肯定会看出异样的,这样吧,你去给朕修建一座镇国府,朕要封自己为镇国大将军,哈哈哈。”正德想到这里,不由得大笑了起来,同时也手舞足蹈的,刚刚的不快,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

    “是。”江彬低头应了下来,而他深藏在袖中的右手,则是轻轻的把玩着一块铁质的牌子,上头写着“天命”二字。

    ……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在林家的后院,方洪斜靠在一根柱子上面,手中拿着一本书,摇头晃脑的读着。

    在他的脚下,蹲着一只黄皮子,夕阳西下,晚风阵阵,显得和谐而又生动。林家的一些丫鬟,在角落之中偷偷看着这位新来的少爷,一个个眼角总是带着些羞意。这位少爷可真是与众不同呢,哪怕随随便便的坐在那里,都有一股子仙气。

    方洪的头顶之上,悬浮着一方灿烂的金印,丝丝的光辉从其中垂落,隐约之间,能有龙吟之声,气象非凡。

    短短的时日内,他的命格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蜕变,只差一步,就可以从明黄色变为金黄色,从六品迈入五品。

    龙气毕竟是人道演化出来的最巅峰力量,他哪怕吸取的仅仅是北元龙气的百分之一二,都足以他有这么大的进步了。

    不过,在最近几日,他却没有再吸取龙气,如果他无限制的吸取龙气,他甚至可以一路畅通,迈入三品之列,成为真正的大神。

    但如此一来,他所面临的劫难和因果,也将是不可想象的。北元盘踞北方,地域广大,生民无数,这个因果他是万万接不住的。再加上改命时候需要有改命劫,他这一连跨越好几个层次,那汹涌而至的改命劫,就足够把他压死。

    这并不是他无的放矢,他闲来诵读《南华》,让他也领悟了不少的道理。让他明白了天地道德,知了进退,明察安危。

    就在他读的入神的时候,忽然之间,四周的风似乎变大了一分,天空也有些阴沉。这些许的变化,旁人并不会放在心中,但方洪却清醒了过来。

    “我的改命劫,快到了……”方洪心血来潮,看向了天空,在那灿烂晚霞的深处,似乎有无数的刀兵涌现,金戈铁马,气势雄浑。

    他来北方,就是为了应劫。前些日子,清丈田亩的事情,让林家遭遇了极大的危机,但这事对他而言,根本就不算是个大事,他就算仅凭自身实力,都足以将此事消弭。他真正的劫难,还是来自北方。

第三百九十五章 战事欲起

    时间进入了九月的中旬,天气也变得极其寒冷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天空始终阴沉沉的,北风一吹,让人觉得像是被刀子刮过一般。

    而根据明军在北方的探子汇报,鞑靼军队一直在准备粮草和集结兵力,不日就会寇边。边关各地的卫所都紧急戒备了起来,内阁之中收到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各地的总兵都在讨要钱粮。

    但是,内阁的诸位阁老却没有心思管这些事情,因为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皇上跑了。数日之前,皇上偷偷的离开了京城,只带了江彬张永等数人,而根据大同总兵王勋的汇报,皇上跑到山西来了。

    这可差点没把诸位阁老给气死,如今鞑靼进犯在即,皇上还跑到了边关去,这不是自己找死么?土木堡之变才过去七十年,如果再一位皇帝被蛮夷掳走,那大明的脸面可都丢光了。

    就在他们准备紧急派兵去山西的时候,鞑靼的军队已经出发了,而目标就是大同。很显然,他们也知道了大明皇帝在此地的消息。

    不过,这一切的事情,都与方洪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依旧是留在太原府之内,每日里喝茶练拳读书,听着外面的客商说战事如何的紧急。

    “方洪,你可想让你的武艺得到精进?”就在这一天,杨敬业忽然找上了他,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方洪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管是何种武艺,根本的目的都是搏杀。只有经历了厮杀和打斗,才能突破瓶颈,获得进步。

    早在江西的时候,方洪就察觉到了自己的武道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当时杨敬业告诉他,想要突破,就必须去战场搏杀,而如今鞑靼寇边,双方必然会爆发大战,若是方洪参与其中,或许有突破的机会。

    “好!”方洪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了下来。他对于任何可以增长自身力量的机会都不会放过,神道获得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弊端太多,只有让肉身一齐变强才是正道。

    “既然如此,我们今晚就出门。”杨敬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体内的血气翻滚如潮,整个人的气势也变得凌厉了起来。他从方洪这里学习的蛇形图腾的观想法门,意志凝练,实力大涨,却还没有几次出手的机会,这次大战,也让他升起了战意。

    夜间的时候,杨敬业牵了三匹烈马,从太原城之外的一处林中出来。他的身边,则是跟着博迪。

    虽然博迪的身体看着更加强壮,也更加年轻,但他穿的衣服却远远的比杨敬业要多,不仅披着一件皮毛的披风,身上也穿着厚厚的皮袄。不过,尽管是这样,他的脸上依然难掩兴奋。

    他在林家躲了这么多天,每日里还得帮忙做一些粗活,他哪里受得了这个。若不是他敬畏方洪,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今日杨敬业说要带他出来,他别提多高兴了。

    二人在树林边上等了一会儿,一道身影从远处而来。今晚月色昏暗,根本就看不清那人的身形,给人感觉就像是鬼魅一般。

    “久等了。”等到靠近之后,才发现是方洪。他的怀中抱着一只黄皮子,身上披着一件狐皮披风,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

    “也没有等多久,你外翁那里妥当了吧?”杨敬业将一匹烈马的缰绳交给了方洪,口中询问着说道。

    “没有,外翁不同意我离开,不过我留了字条,等回来再请罪吧。”方洪苦笑了一声,在林家人眼里,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哪里会同意他这个请求。

    杨敬业也跟着笑了笑,老人心疼外孙,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若是林靖远知道方洪是去战场,怕是留了字条也得把他追回来。

    二人说了一会儿话,方洪把目光放到了博迪的身上。“你带着他干嘛?未免太累赘了吧。”博迪虽然自幼学习弓马之术,但还不被方洪放在眼里,若是在战场之上,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前些日子,我看着小子勤快,就收了他为徒,这次带他去,也是为了见见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