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北斗推理剧场 >

第25部分

北斗推理剧场-第25部分

小说: 北斗推理剧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心急气燥,才会在考虑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忙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看到我惊讶的样子,柳丁显然是有些得意,洋洋自得的向我投来一个胜利的眼神。我心下暗暗的思量着,要不要直言指出她的错漏?如果我真这么做的话,估计这位柳小姐肯定会把我当成她最大的仇人,一辈子记恨着。在犹豫不决时,我只得选择沉默。

    片刻后,吴轮立抬起了头,缓缓的摇了下头,看来他也应该是看出了柳丁判断错误的地方。

    看到吴轮立的举动,柳丁显的很是失望,不过她还是有所不甘的问道:“吴队长,是不是我的判断有不对的对方?要不,您说说您对这个案件的看法。”

    吴轮立没有直接回答柳丁的话,而是问我道:“天丛,能不能说说你怎么看小柳刚才的推论?或者,说说你的意见。”

    见到吴轮立将发言权交给了我,柳丁明显的有些不乐意了,嘴也嘟了起来。本来我还在考虑如何婉转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吴轮立已经开了口,我只好直话直说了。

    “吴队长,既然你问我,那我就直说了。我认为柳丁的判断并不正确,或者说,她只注意到了一些表象,并没有考虑到一些更深层次的疑点。”

    听到我一开口就是否定的口气,柳丁气的腮帮鼓鼓的,我只好装做没看见,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林忠信确实有做案动机,仅从这点看来,他应该列入本案的嫌疑人。但是,大家不觉得他的这个动机过于明显了吗?保险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曾听闻,而他父亲手术需要钱的事,也是一查便知。明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一个容易惹人怀疑的位置,林忠信还要冒险行凶?他不可能天真的认为警方不会怀疑到他身上吧?”

    柳丁不服的道:“所以他才把现场伪装成自杀的样子,想以此来逃罪。不过他的布置并不高明,所以还是留下了那么多疑点,使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就是本案的最大犯罪嫌疑人。”

    我摇了摇头,道:“不,正是这些所谓的疑点存在,才使你的推论并不正确。下面就让我来说明一下这些错漏之处吧。”

    *******************************************************

    不管是推荐票、VIP月票还是别的什么票,只要大家觉得北斗还算可读,就请大家投上一票。只有大家的投票支持,才是对我们的认可,才是让我们坚持写推理至今的动力!

爱缘公寓杀人事件 第十四章 分析

    “从现场的指纹采集看来,有一个极大的不合理之处,那就是为什么只有死者的指纹,却没有林忠信的?”我问柳丁。

    “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正好说明林忠信是有预谋的犯案,所以才会在现场没有留下指纹。”柳丁嘟着嘴回应。

    “不,让我们仔细想想,不留下指纹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在事后将现场整个擦拭一遍,消除掉指纹,二是戴上手套等物品,使自己不会留下指纹。按现场的情况来看,第一种消除指纹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因为现场留下了大量死者的指纹,如果指纹是事后处理的话,那么死者的指纹也应该被擦拭掉才对。”

    “那么林忠信肯定是戴着手套犯的案!”柳丁抢着道。

    我摇了摇头:“现在可是夏天啊,林忠信戴着手套和阮梅一起喝红酒?这样做太不自然了吧?阮梅会不起疑心?而且,还有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就是,林忠信并不是仅在今天才到过520房的现场,他曾多次出入过爱缘公寓,难道以前他也没留下过指纹等任何痕迹?”

    “所以,就算林忠信在本次犯案中不留下指纹,但他以前的那些痕迹是如何消除掉的?毕竟现场四处都有死者的指纹是不争的事实,林忠信不可能在擦掉现场的指纹后,然后在四处留下死者的指纹吧?”

    “现场采集的指纹,在逻辑上有着很大的不合理处。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这指纹不仅不能指证林忠信,反而会成为他洗脱嫌疑的有力武器。”

    我的解释让柳丁无法不认同,她只好退而求次:“就算这是本案的疑点,但还有其他的证据可以指证林忠信啊。”

    我继续摇着头:“我们再从坏掉的门铃说起吧,按你先前的说法,破坏门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布置现场时被外来人发现,从而制造屋中没人的假象。只不过,你的这种推断,只是一种想当然,实际上根本不合理。”

    “试想一下,一个正常人,在按门铃不响后,第一反映是什么?绝不会是认为屋里没有人,而是联想到门铃可能坏了。这时,多数人的选择会是用手敲门。而像张放鹤这样认为屋主可能外出,手中又有备用钥匙的人,就会直接开门进去。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考虑,破坏门铃完全没有必要。事实上,只要关上房门,就根本不用担心在屋内布置现场时会被外人撞破,又何必多此一举破坏门铃?”

    “而且,这个被破坏的门铃,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那就是屋外的门铃按钮上为什么会有死者的指纹?要知道,死者是一人独居,如果是她要进屋的话,直接用钥匙开门就行了,怎么会去按门铃?那门铃上死者的指纹是怎么来的?这才是本案真正的另一个疑点。”

    “另外,电话中的那条110报警电话的记录,是怎么会被删掉的?如果说是林忠信做的,那不免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报警电话存在!”

    “什么!?”听了我的话后,柳丁惊讶的叫了起来。

    “其实这点并不难明白,我们只要回想一下先前的笔录就知道了。报警中心是在十二点刚过的时候就接到了由死者屋中拨出的,疑是死者的报警电话,当时通话时间并不长,只在十几秒间。而按张放鹤的证词,林忠信是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才到了一楼门房。520房可是在五楼啊,从一楼上到五楼怎么也得花些时间吧?就算林忠信是跑着上楼的,等他上到五楼时,阮梅也早就结束了那个报警电话。可以说,从时间上来看,林忠信根本就不知道阮梅打过那样的一个报警电话。既然连知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为了消除痕迹,故意去删除掉电话记录了。”

    听了我一连串的解释,柳丁低下了头,显然是在回味着她先前的推论中那些不周全的地方。半晌之后,她有些不甘心的抬起头来,向我道:“我承认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些都是先前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但是现场留下的红酒,依然可以做为重要的证物。”

    “我承认,现场留下的红酒,确实是本案的重要证物,但这个重要的证物仍然有个极不合理的地方,使之不能指证林忠信。”我毫不留情的将柳丁的最后一个论点也推翻了。

    “现场的红酒有什么问题?难道红酒不是真正的投毒用具?”柳丁惊讶的问着我。

    “红酒含有巨毒这是毫无问题的,而酒杯上的唇印也确实可以证明死者饮用过这毒酒。只是,这个不合理的地方,出现在第二杯红酒上。”我解释着。

    “你是说,第二个红酒杯上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就像现场没留下林忠信的指纹一样,也是不合理之处?”柳丁已经开始用请教的语气与我讨论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我和柳丁的对话中,减少了很多火药味。我有着好为人师的毛病,而柳丁又是求知若渴,一问一答之间到是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于是我和柳丁一时之间都沉浸到了案情的讨论之中,两人间的气氛也全然与刚开始时的针锋相对不同。

    “不,这并不是重点,单单只是一个酒杯,要想消除痕迹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的不合理之处,在于酒杯中红酒的含毒浓度。”我回应着柳丁的话。

    “红酒的含毒浓度?你是说我先前的推论是错误的?”柳丁皱着眉,虚心问道。

    “先前你认为,两杯红酒中含毒浓度之所以会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死者用过的那一杯,是饮用过后才使浓度降低了,这个认知并不正确。”

    听了我的话,柳丁意识到了什么,她回应道:“我懂了,既然巨毒已经混入到了红酒中,实际上含毒浓度这样的一个百分比就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饮用过或者是没饮用过,而使浓度发生变化。要想使浓度变化,除非是加入红酒稀释,或是再加入一定剂量的巨毒。”

    我赞许的点了点头,继续提醒柳丁:“如果真是林忠信要投毒的话,你认为他会把毒投在什么地方?”

    ************************************************

    不管是推荐票、VIP月票还是别的什么票,只要大家觉得北斗还算可读,就请大家投上一票。只有大家的投票支持,才是对我们的认可,才是让我们坚持写推理至今的动力!

爱缘公寓杀人事件 第十五章 真相

    柳丁思考了一下,道:“毒既然是下在红酒中,那么最好的容器当然是红酒瓶了。而且红酒是林忠信带来的,事先在红酒中投毒对他来说最方便。红酒毒素浓度不一样,只有分别在两个已倒好的酒杯中投毒,才有可能造成。对林忠信而言,要当着阮梅的面在酒杯中投毒,难度太大了,更何况完全没必要在自己的红酒中都投上毒。所以,最可能的投毒方法就是林忠信事先已将毒投在红酒瓶中,然后只需要想办法让死者饮下红酒,就可以达到下毒的目的。只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两杯红酒含毒浓度不一样的情况了。”

    看来柳丁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我总结道:“基于以上的原因,所我才认为你先前的推论并不正确。而那些所谓指证林忠信的疑点与证据,本身就存在着颇多不合理之处,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能确定林忠信就是犯罪人?”

    柳丁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刚才我确实是判断有误,看来我还是不成熟啊,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只是,如果林忠信并不是嫌疑人的话,那么本案的真相到底如何?”

    “其实,当你再仔细的想想刚才提到的那些不合理之处时,真相就并不难明白了。”我对着柳丁,自信的道。

    “刚才提到的那些不合理之处?”柳丁皱着眉头,苦苦的思索着。

    “从现在所能掌握到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本案还是一起自杀案件,投毒的正是死者本人。只是,出于某一目的,她把现场做了一些布置,使别人初以为是自杀但又像是另有隐情。但最终她却还是希望,办案人员能明白,这依然是一起自杀事件。”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还是自杀?!”柳丁叫了一声,但可能我刚才的话有些绕口,她还是疑惑的问道:“自杀又不像是自杀,但还是自杀?什么意思啊?你有什么依据?”

    我双手一摊,道:“这只是我的推论,如果你硬要我拿出什么依据来,目前我只能说声没有,因为有些关键的证物还没找到。不过,据我猜测,这样东西最终还是应该会被找到。”

    柳丁一时还不明白这样东西是指什么,一旁的吴轮立已经开了口:“天丛,你是指那个红酒瓶吗?”

    “对!”我点点头道:“如果,死者真的是想让我们最后明白这依然是起自杀事件的话,那么这个红酒瓶就会被保留下来做为最后的物证,而且红酒瓶中应该是没有被投毒的。只可惜,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无从知道死者把红酒瓶藏在什么地方。”

    “从一开始我就吩咐搜证人员去寻找这个红酒瓶了,如果这个红酒瓶真的如你所说,没有被处理掉,而是藏在某个地方的话,相信找到只是时间问题。”吴轮立接过了我的话头。

    “死者是自杀?这么说,先前的那些不合理之处,都是死者故意制造出来的?”柳丁瞪大了眼睛问我。

    “你想想,死者屋内只留下了死者的指纹,全然没有第二个外来者的痕迹,这点是极不合理的。虽然死者是一个人生活,但并不代表这间屋子就只有她一个人出入,至少她的恋人啊,朋友啊,都会到她家里做客吧?那么,按道理这些人会留下指纹等痕迹,但为什么找不到?”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死者在自杀之前,曾把屋内彻底的擦拭了一遍,然后才故意在四处留下自己的指纹。这也是为什么在死者家中,门、窗、床、沙发等到处都有死者的指纹,却找不到第二个人痕迹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乍一看很可能就使人联想到是有人为了犯罪故意不留下指纹等痕迹,但想深入一点,就会发现这是个不合理之处了。”

    “有道理,所以你据此推断,死者这么布置现场的目的,是让人初看以为不是自杀,但细察的话还是能判断出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