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

第4部分

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纯所得的本来是长江巡阅使,他不满意这个空头衔,北京政府才又改任为苏皖赣巡阅使。根据当时的情况,新任安徽督军张文生由徐海镇守使调任张文生调任安徽督军后,李纯派陈调元继任徐海镇守使,才收回了苏北军区。,资格很浅,可以受李纯的节制。江西督军陈光远本来是李纯的老伙伴,也应当没有问题。但是,此时各省督军都自视为独霸一省的小皇帝,北京政府尚且不在他们眼下,哪里愿意有一个直接上司压在他们的头上,尽管陈光远是李纯的老伙伴,他也不能例外。这个命令发表后,陈光远表示江西与湘、鄂两省应当成为一个区域,不能划入苏皖范围,他情愿居王占元之下而不愿受李纯的节制,随后他就请病假以示抵制。陈光远的这一态度,使李纯受到很大刺激。    
    同时,李纯保荐他的干儿子文和为江苏财政厅厅长,文和是个著名贪污分子,引起江苏人民的激烈反对。此时李纯已经患有精神失常症,家中人不给他上海报看,他却执意要看。当他看见报上登载江苏各团体通电反对文和的时候,就放声大哭。从此每日必哭,并且经常流露悲观厌世的情绪。他曾致友人施愚一电,说他不久就要“披发入山,与世永别”。又把妻弟王营长叫进来哽咽着说道:“我的督军做不成,你的营长也干不了。我叫军需课给你7000元,你拿这笔钱回家过活去吧!”    
    10月11日,李纯在房中写信写到深夜尚未就寝。已经入睡的王夫人忽然听得一声枪响,急忙爬起来,发现李纯面色惨白,不禁失声大叫,便由侍从人员急召日本医生须藤前来诊视,发现李纯肺部有血迹,又在枕头下面发现小手枪一支,才知道李纯已向右肋开枪自杀身死。他的遗书是从皮包里检查出来的。    
    遗书共有五封。    
    (1)致李馨函:桂山二弟手足。兄为病魔,苦不堪言,常此误国误民,心实不安,故出此下策,以谢国人,以免英名丧尽而留后人纪念。泪下。嘱者:一、兄为官二十余年,廉洁自持,始终如一,祖遗财产及兄一生所得薪公并实业经营所得,不过二百数十万元。存款以四分之一捐施直隶赈灾,以减兄罪;以四分之一捐助南开大学堂永久基本金以作纪念,其余半数作为嫂弟合家养活之资。钱不可多留,须给后人造福。二、大嫂贤德,望弟优为待遇,勿忘兄言。三、二嫂酌给养活费,归娘家终年。四、小妾四人,每人给洋二千元,交娘家另行改嫁,不可久留,损兄英名。五、所有家内一切,均嘱弟善为管理。郭桐轩为人忠诚,托管一切,决不误事。六,爱身为主,持家须有条理,尤须简朴,切嘱切嘱。兄纯别书。九年十月九日。    
    (2)告国人书:纯为病魔,苦不堪言。两月不能理事,贻误甚多。求愈无期,请假不准,卧视误大局误苏省,恨己恨天,徒唤奈何,一世英名,为此病魔失尽,尤为恨事。以天良论,情非得已,终实愧对人民。不得已以身谢国家,谢苏人,虽后世指为误国亡身罪人,但问天良,求心安。至一生为军人道德如何,其是否(非)以待后人公评。事出甘心,故留此书以免误会而作纪念耳。李纯遗书。    
    (3)同上:和平统一,寸效未见。杀纯一身,爱国爱民,素愿皆空。求同胞勿事权利,救我将亡国家,纯在九泉,亦含笑感激也。李纯别言。    
    (4)分致江浙军民长官:一、代人民叩求卢督军子嘉大哥维持江浙两省治安,泉下感恩。二、代人民恳留齐省长(耀琳),俟王省长(瑚)到苏再交卸,以维地方公安。三、苏皖赣巡阅一职,并未拜命,即请中央另简贤能,以免贻误。四、江苏督军职务,以齐帮办燮元代理,恳候中央特简实授,以维全省军务而保地方治安。叩请齐省长齐帮办以及全体军政两界周知。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一部分第五十一章 北京政府的新统治者(6)

    (5)致齐燮元、张文生函:新安武军归皖张督文生管辖,其款须照章 径向部领。如10月11日恐领不及,由本署军需课代借拨二十万接济,以维军心而安地方。关于皖省,可告无罪。此致皖张督齐帮办查明办理。10月11日。    
    李纯死后,江苏省议会议决废除江苏督军,并拟联合各省进行大规模的废督运动。北京政府当然不会倾听这种呼声,10月15日,下令派齐燮元暂行代理江苏督军。江苏地盘马上成为直奉两系的争夺目标:张作霖推荐张勋继任江苏督军兼苏皖赣巡阅使,如果江苏人民反对张勋,情愿自己调任江苏督军而以奉天督军让与张勋;曹锟推荐王士珍继任苏皖赣巡阅使,齐燮元继任江苏督军。此外,陈光远希望王占元调任江苏督军,本人调任湖北督军,而以齐燮元或吴佩孚继任江西督军。江苏军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则推举陈调元为代表与北京政府接洽,要求正式任命齐燮元继任督军。    
    根据北京政府的看法,江苏是一个大省,齐燮元以师长地位骤然一跃而为大省督军,未免跳得过高过快;但是,由于江苏本属直系的势力范围,齐燮元又占有“近水楼台”的优势,任命他继任江苏督军,还勉强地可以说得过去,任命他兼任巡阅使,就说不过去了。徐世昌准备抬出北洋派元老王士珍来抵制张作霖所保荐的张勋。此时王士珍在正定原籍隐居,11月19日应徐世昌的电召到了北京,表示不就苏皖赣巡阅使。徐世昌一再劝他接受此职,即使名义上担任,不到南京就职也是可以的。同时,北京政府又竭力疏通张作霖同意这样安排,不要坚持己见。北京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直奉两系力量的平衡,以免引起新的风波。由于北京政府的多方努力,12月3日才发表三道命令,任命王士珍为苏皖赣巡阅使,齐燮元署理江苏督军,何丰林为淞沪护军使。    
    何丰林的淞沪护军使还是齐燮元所保荐的。淞沪护军使问题是直皖两系多年来不能解决的一个争端,现在皖系已经失败,直系本来可以乘此时机收回淞沪军区,但是齐燮元资望很浅,他不得不竭力拉拢他的近邻,情愿放弃淞沪军区的管辖权,以交换卢永祥、何丰林等对自己的支持。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一部分第五十二章 南方内战新形势(1)

    一桂系发动对粤军的攻势,粤军反攻胜利。岑春煊等宣布撤销军政府,桂军退出广州。桂系取消两广自主,北京政府宣布“全国统一”。孙中山等回广州重组军政府    
    直皖战争发动以前,直桂两系曾经相约同时动手,直系在北方推翻控制北京政府的皖系势力,桂系在南方消灭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这本是多年来直桂同盟的共同目标,也就是两系企图实现“和平混一”必须采取的军事步骤。另一方面,皖系与国民党及滇系也有一套反击直桂两系的计划:福建督军李厚基在段的指示下,接济粤军军费50万元和子弹600万发,帮助粤军反攻广东;唐继尧暗约粤军反攻广东,自己出兵广西,使桂系首尾不能相顾,然后会师广州,改组军政府。这个计划虽已拟定,但由于唐继尧要集中力量应付川滇军的战争,一时腾不出手来,而陈炯明也因孤掌难鸣,不敢单独发动。    
    粤军是以广东省长所属的警卫军20营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现已发展到108营,总司令陈炯明兼任第一军军长驻漳州,许崇智任第二军军长驻龙岩。桂系刘志陆、沈鸿英等部则驻潮汕一带,用以监视粤军。驻诏安的靖国军军长方声涛也是倾向桂系的。    
    1920年7月中旬,正当直皖战争发动的时候,国民党人周之贞、何克夫等在江门起事,组织了五路救粤军,海军江大、江固两舰逃出广州加入救粤军,同时已下台的广东地方派领袖李耀汉也策动肇庆、钦廉一带的旧部起而响应,广东局势顿趋紧张。莫荣新得到情报,救粤军拟与陈炯明所部粤军里应外合地扫除桂系在广东的势力,因此陆荣廷在龙州召集会议讨论对付闽南粤军的问题。此时直系已在北方战胜,林葆怿所属海军又与桂系合作,内外形势都对桂系有利,所以龙州会议决定以进攻福建北军为名,大举向粤军进攻。龙州会议结束后,桂系便制造北军侵犯漳浦的消息作为进兵借口,而陈炯明窥破他们的阴谋,马上通电声明并无其事。    
    8月11日,军政府下了进攻福建的动员令。桂军以沈鸿英为总司令,下分三路,以桂军刘志陆为中路司令,浙军吕公望为右路司令,靖国军方声涛为左路司令。林葆怿率领海军前往诏安配合作战。桂军兵精粮足,又有海军为辅,自信万无一失。    
    粤军得到桂军动员的报告,才下了回师广东的决心。12日,陈炯明在漳州公园举行誓师大会,以洪兆麟为第一路司令,许崇智为第二路司令,自己兼任第三路司令,即日出发平和指挥作战。粤军只留4营在后方,所遗闽南各地尽由李厚基派北军前来接收。    
    粤桂军的战争从8月16日开始。粤军人人思归,士气十分昂扬,而多年来养精蓄锐的桂军,竟然不堪一击,望风而溃。16、17两日,蕉岭、大埔、饶平均入粤军之手。在桂军兵败如山倒的影响下,方声涛的靖国军不战而退,已经行抵汕头的林葆怿观望不前,吕公望所指挥的浙军陈肇英部也按兵不动。18日,桂军又放弃黄冈,粤军以破竹之势由竹篙山进占潮安,另一路由大埔向三河坝挺进,潮汕交通就被粤军割断了。20日,汕头发生兵变,那位莫荣新的义子,以广东人而为桂军将领的刘志陆,仓皇弃城逃走。林葆怿急忙将海军舰队撤回铜山,自己逃回广州,澄海、汕头又被粤军占领。    
    桂系军阀在西南五省中拥有最大的兵力。在历年战争中,陆荣廷惯于使用别人的军队冲锋陷阵,而将桂军置于阵后,因此他的本钱愈积愈多。他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部下健儿几年来在广东搜刮民脂民膏,都已经变成了腰缠累累的富家翁,而前方炮声一响,他们忙于把自己的财富转移到后方安全之区,哪里还有心情作战,特别是桂军士兵一贯骚扰地方,广东人民恨之刺骨,当粤军发动攻势并且提出“粤人自救”的口号后,广东各县民军纷纷揭竿而起,使桂军陷于四面受敌的地位。所以粤桂军的战争与湘军驱张之战如出一辙,兵力强大的一面,在人民的巨大威力之前就像一个纸糊老虎,一戳即破,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粤桂军的战争发动时,岑春煊派文群为代表到北方接洽恢复上海和会,企图廉价交换和平。可是北京政府长着一双势利眼,认为南北和平将取决于广东战争的谁胜谁败,和会无足轻重,而李纯又不肯担任北方议和总代表,因此不加理睬。    
    粤军占领潮汕后,桂系大为震动。一向仰承桂系意旨的岑春煊便又换上了一副“和事佬”的伪装,用军政府的名义劝告双方停止战争。可是,当胜利在望的时候,粤军哪里会理睬这个被敌人利用的傀儡工具。所以粤军仍然分兵两路前进,一路由梅县、长乐、兴宁进攻龙川、河源,一路由揭阳、普宁、惠来进攻陆丰、海丰。对方桂军刘达庆部守龙川、河源一线,卓廷贵部困守惠州待援。    
    这时,退往湘南的滇军朱培德、杨益谦两部也在湘粤边境跃跃欲试朱培德、杨益谦等滇军已经退驻湘南郴州一带,陈炯明电请他们同时发动,开进广东攻击桂军。,莫荣新便又调回沈鸿英以加强北江防务,另派马济为西江总指挥,带兵由石龙进驻惠州。从16日到21日,粤军以风卷残云的姿态直趋惠州,共计缴获桂军步枪7000余支,机关枪2000余挺,大炮20余门。24日陈炯明到汕头的时候,市民热烈欢迎,海外粤侨纷纷汇款接济粤军。    
    莫荣新禁止广州各报登载桂军战败消息,不许称粤军、桂军,须称桂军为省军,粤军为敌军。但消息是封锁不住的,广州市民都以桂系军阀在广东的统治地位即将结束而感到很大兴奋。    
    从8月下旬起,莫荣新把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都调到东江进行最后挣扎,因此粤桂军在揭阳、陆丰、海丰、紫金、兴宁一带展开了拉锯战。但到9月上旬,桂军终于抵挡不住,粤军再度占领河源、陆丰、海丰,战局重心又推进到惠州城下。桂系指使军政府罢免陈炯明的粤军总司令、福建省长各职以泄愤。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一部分第五十二章 南方内战新形势(2)

    桂系不但要集中主力到东线阻挡粤军的锐利攻势,同时还要抽出一定兵力来防止广州附近地方派军人的异动。莫荣新派李根源为广州卫戍总司令,把他的海防军调回广州。同时,还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