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13部分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3部分

小说: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彪带领民主联军分路退却,靠着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有时行军一夜,走得人困马乏,刚刚宿营,敌人便乘车追至;有时一路奔走,忽见附近人马晃动,走到近前,却发现竟是敌军。由于两军多路交错平行,互相情况不明,一路之上有若干营、团单位落于敌后不知去向,沿途又不断发生逃亡、叛变,造成部队大量减员。渡过松花江后,沿路减员已近5千余人。    
    杜聿明见新6军沿途占领小丰满和永吉,已将林彪彻底赶过松花江,初步形成了划江对峙的局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6月3日,蒋介石喜气洋洋地来到了长春。登城远眺,手舞足蹈。    
    当日,在前线将领的战况汇报会上,蒋介石突然拿过作战地图,端详了半天,忽指着松花江北岸的拉法说:“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必须派一个加强团设防固守。”    
    杜聿明近前一看,暗吸一口气:拉法虽系战略要地,但位处江北,派兵驻守必成孤军,难以久留。固守拉法实在有失高明。    
    无奈的是,此命竟然是由蒋委员长亲自下达的,无法拒绝。    
    杜聿明只好让挺进到最北端的廖耀湘去部署。廖耀湘也早已看出了问题所在,忙摆出谦逊礼让之态,后见实在推不掉,转而心生一计,派仍受自己指挥的71军88师执行此命。    
    88师遂派263团于6月初占据了拉法,随后又推到了附近的新站。    
    此时的松花江北岸已经是民主联军的天下了。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20节 和平的大门砰然关闭(2)

    6月6日,梁兴初带着山东1师渡过松花江,撤到胶河一带,远远地看到拉法地区有一支队伍正在构建工事,忙跑了过去。未到近前,大吃一惊,城头上插着的竟是国民党的军旗。    
    梁兴初立即向林彪报告。    
    杜聿明居然派兵渡过了松花江!林彪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他一会看看梁兴初的这份电文,一会又看看中央军委刚刚发来的通知:国共双方协议在东北休战15天,6月7日起生效。    
    蒋介石占据松花江南岸后,谈判资本已牢牢在手,两个月来各军不断征战,急需休整。毛泽东获知林彪一路艰苦北行,撤退近千里,必定疲惫不堪,应该停战。国共双方代表借谈判之机一碰头,立即达成了停战协议。    
    林彪很清楚:此时自己处于劣势,如在停战协议生效之刻主动进攻,恐怕会引起国民党的继续追击,同时更担心进驻拉法的263团会有接应。    
    当晚,林彪回电梁兴初:绕开敌军,准备乘车去敦化。    
    电报发出了,林彪却没有停止继续思索此事。想自己一路被围阻追击,奔波近千里,一腔怒气难已发泄,杜聿明居然派兵渡江,这口气也要咽下吗?不能,一让再让,让到何时为止?林彪拍案而起,于6月7日清晨,再令梁兴初:原地不动,如探明敌方确是孤军深入,伺机将其歼灭。    
    梁兴初立即带人侦察,刚出发不久,正遇到从长春东北局机关里撤过来的陈光。陈光原是梁兴初在山东时的老上级,两人重逢,互问寒暖。真是不问不知道,陈光也是为了这263团而来的。    
    此前,陈光已令东满的周保中做了进一步的探明核实,这支国民党队伍的确是孤军深入。    
    “那还等什么?总司令已经指示,如探明敌方确是孤军深入,则伺机将其歼灭。”梁陈二人一拍即合,于7日黄昏向拉法发起进攻,4个小时即消灭守敌。9日凌晨,民主联军乘胜进攻新站,至10日拂晓大获全胜。    
    拉法、新站两次战斗中,民主联军共毙伤敌军1;000人,俘获263团团长韦耀东等900人,缴获火炮10门,轻重机枪70余挺,枪支1;200余。    
    虽然此战令林彪小小地解了一次气,但仍然无法让他打起精神。当他带着前指机关走到五常时,离哈尔滨只有100公里了,林彪拒绝再往前走。    
    林彪病倒了!    
    林彪要在五常养病。已迁到哈尔滨的东北局机关焦急万分,一次又一次地派人迎接林彪前往。可林彪自称重病在身,不愿前往。    
    过了许久,大家才明白,林彪不是有病在身,而是有病在心。    
    毛泽东为保证与国民党和谈成功,一再令林彪守住四平、公主岭和长春,林彪却无力回天,一路北撤,败走千里,部队伤损15;000余人。不仅民主联军元气大伤,而且共产党在和谈中已失去了实力支撑。林彪自觉无颜见到别人的鄙视脸色,而且中央究竟接下来会如何处理自己,也尚且不知。所以,林彪宁愿自己先留在五常。    
    实际上,林彪实在是过于低估毛泽东的魄力和眼光了。毛泽东早就看穿了蒋介石不想真正和谈的实质了,只是想通过征战催醒蒋介石共创和平,但自四平失守后,蒋介石马上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气焰,毛泽东已彻底对和平不抱希望了。    
    5月30日,蒋介石在巡视长春的当晚,即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共同评估共产党的实力,众将一致认为:无论在四平还是本溪的战役中,共军战术与当年江西时代一样,没有多大增进。    
    蒋介石由此推论:“林彪部乃江西残匪骨干,战力最强,经此次四平会战已十损七八,其他匪部实力远逊于彼,可见不难解决。由此可断定共党并无多大实力。”    
    会后,蒋介石转告马歇尔:“只要东北之共军主力溃败,则关内之军事必易处理,不必顾虑共方之刁难与叛乱也。”    
    蒋介石“武力解决中共”的决心已定。    
    6月6日,蒋介石借发表东北休战协议之机,公然调运两个军,准备送入东北,一举消灭林彪余部。    
    闻知此情,毛泽东拍案而起:“岂容蒋介石如此猖狂?令山东陈毅部狠狠咬住国民党,使其无力北上!”    
    6月7日,陈毅率山东主力向国民党发起大规模攻势,连克胶县、张店、周村、泰安、枣庄、德州、高密、即墨等城,歼敌3万。蒋介石惊恐万状,慌忙将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投入关内战场。    
    “现在的蒋介石是连和平的面具都不想戴了!”毛泽东说,他再也不想看蒋介石演任何和平戏了。“虽然共产党的军队确实在实力装备上,与国民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和平已经无望。我们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靠自己的奋斗去换取真正的和平。”    
    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林彪的气色终于好转了,跟着亲自来到五常接请的高岗和谭政回到了哈尔滨。    
    6月17日,蒋介石在国共和谈中提出新的条件:“中共必须退出热河、察哈尔两省,山东的烟台和威海,东北的哈尔滨、安东、通化、牡丹江和白城子……”周恩来当即愤怒地回答:“国方提出的条件如此苛刻,我方无考虑的可能!”    
    国共谈判彻底破裂。    
    6月26日,蒋介石向中原地区发起主动进攻,中国内战全面爆发。    
    和平的火光闪烁了几下,最终归于黑暗。任何想通过谈判重觅和平的愿望皆成泡影,只有枪和血才是换取和平的唯一出路!


第一部分 无惧风雨如晦 远赴白山黑水第21节 “千里驹”伏尸新开岭(1)

    1946年6月22日,蒋介石在中原地区发起了全面内战。一时之间,关内大地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蒋介石直到战事再起才发现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共产党的力量,国民党投入的兵力如同倒在沙地上的水,转眼就渗得不见踪影。东北地区已经无暇多顾,只得将那里的停战日期一延再延。这一延便是4个多月。    
    时间就是黄金。四平一战大伤元气的林彪更是这样认为。    
    夏日来临了,松花江中浪涛奔腾,太阳岛上鲜花盛开。    
    7月初,在东北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地区领导云集哈尔滨,举行东北局扩大会议。彭真、罗荣桓、陈云、高岗、李富春、李立三、张闻天、蔡畅、林枫、黄克诚、王首道、谭政、陈郁、肖劲光、吕正操、古大存等都出席了会议。7月7日,大会正式通过了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即著名的《七七决议》。毛泽东对这项决议亲自进行了细致地修订。    
    《决议》确认东北当前的形势特点是敌强我弱,必须准备进行长期的斗争。因此,要克服各种混乱思想,不可再寄希望于和平,走出城市、脱下皮鞋,到农村去广泛发动人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明亮的阳光穿透云层,松花江北岸一片灿烂。    
    东北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式整军运动一波接着一波,各部队中纷纷统一思想,精简成员;各级干部深入农民内部,大力进行土地改革。为清除国民党的暗藏势力,各地区主力部队进行了大幅度的剿匪斗争,他们纵横林海,踏破雪原,先后扳倒了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和孙荣久等百姓恨之入骨的“四大旗杆”,其他大小土匪也随之纷纷覆灭。在剿匪战斗中,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威镇四方,被誉为剿匪专家;牡丹江军区侦察员杨子荣名留青史,被授予“特种侦察英雄”称号。    
    东北民主联军威名远扬,当地百姓弹冠相庆。林彪看着这支队伍生机重现、日益强大,虽口中不语,却是心内暗喜。    
    “林彪在江北搞得红红火火,我们的潜伏人员纷纷被捉!”杜聿明在沈阳大为恼火。他本以为林彪渡江之后将一蹶不振,未想到却是事与愿违。    
    几个月来,杜聿明一面休养恢复、招降抓丁,将国民党军总人数扩充到40多万,一面兵发西南,令第13军和第93军等进攻冀热辽军区的李运昌部,先后于1946年8月29日占领热河首府承德,10月4日攻占赤峰。得知林彪在江北羽翼日丰,急令新1军和新6军开向四平、长春以北,同时将第60军由抚顺调往吉林,第53军由热河调往沈阳,在松花江南岸广征船只,修整桥梁,准备一举北上,攻打哈尔滨。    
    “发电传令南满三纵,主动打击杜聿明!”林彪得到情报后,静静地说。    
    1946年10月初,三纵司令员程世才、政委罗舜初、副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和参谋长谢方等人围坐在一间小小的指挥所里,几经讨论,将进攻地点圈定在西丰县城。    
    西丰地处四平东南,开原以东,梅河口以西,正在交通要道之上。当时城内驻有新6军的一个扩编团,大约1;300人。    
    10月2日,三纵一部人马冒着沥沥秋雨,潜至西丰城下。3日清晨发起进攻,战至4日上午8时,占领全城,共歼城中守敌及外部援敌3;000余人。    
    三纵如此背后一刀,正刺到了杜聿明的痛处。得知西丰失守,他二目圆睁、怒气冲天,调动新6军14师、22师;新1军新30师;52军195师;60军的182师马上南下,一路占领了山城镇、草市、英额边门、清原等地,却连三纵的影子也没见到。    
    正在迷惑之际,三纵突然出现在沈吉铁路以南,对一路奔波的敌军节节抗击。    
    三纵的活动完全扰乱了杜聿明的北上计划。他站在地图前狠狠地思索着对策。“南满之敌不除,北满进攻难以遂行!”杜聿明说道:“暂时放弃进攻哈尔滨,先南后北、南攻北守,必须彻底消灭南满之敌。”    
    1946年10月19日,杜聿明仅留新1军及60军的两个师守在松花江畔,召集其余所有可调动的兵力共计8个整师,十万之众,以铁路线为依托,由西至东,向安东、通化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正面进攻。    
    东北战事又起。林彪如同蜇居已久的老猫终于见到了老鼠的踪迹。他将哈尔滨的日常工作交给高岗,自己连夜南下,把指挥所迁到哈尔滨以南50公里处的双城。    
    次日,林彪致电辽东军区的肖华: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城市可以放弃,重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肖华权衡利弊,决定放弃安东,转往东部山区,将四纵部署在南线,即沈阳至安东的公路和铁路沿线,三纵则进入北线,活动于新宾、通化之间。伺机歼敌。    
    部署刚刚完毕,国民党52军的195师孤军东进,掠过新宾。三纵司令员程世才抓住良机先期击溃该师一个团,随后联合胡奇才的四纵布下“口袋”,张网待鱼,准备将195师一举歼灭。    
    然而,195师的嗅觉似乎忽然灵敏了起来,小心谨慎,畏缩不前,直到其后援部队91师赶到,才缓缓推进。此时,刚刚占领了桓仁的暂编第2师也跟了上来。三纵已无力抗击敌军3个师,程世才叹了一口气,下令放弃进攻,各部后撤。    
    此后,三纵与各路进攻的国民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