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号专案组 >

第2部分

1号专案组-第2部分

小说: 1号专案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第一章 祸从天降(2)

    2    
    柯一平有个外号叫柯英明,这源于他称赞别人时张口闭口总离不了“英明”这个词。比如“领导英明”、“你英明”、“此话英明”等等,几乎是他的口头语了。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其为“英明”了。    
    柯一平上大学时,有人还送过他个“狐狸”的大号。“狐狸”对他来说,不论从他的性格,还是他的形象来说,那都是较为贴切的。参加工作后,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狐狸”渐渐地没人敢叫了。这是因为他的官越做越大了,从地区经委科长、副主任到省经贸委秘书、处长、副主任,求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称他“英明”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渐渐的,“柯英明”基本上取代了“狐狸”。    
    其实,柯一平的形象倒不俗,172米的个头,可以说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最令他不满意的是他的头发,也许是沾了他老谋深算个性的光了吧,他的头过早地谢了顶。    
    为了扬长避短,他把左边的头发留得很长很长,从左向右梳理,形成了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他的好友、大学同学、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穆五元总爱笑眯眯地当面这样奉承他,你一平兄不英明谁英明?眼瞧着你的头顶全光了,这就叫聪明,聪明就是英明。你老兄是聪明绝顶哇!    
    柯一平柯英明的聪明绝顶主要表现在他善于察言观色、善于识别领导。这是他升官发财的一绝。哪个领导要升官了,哪个人是某领导的亲戚,他总能“未卜先知”。他用这种超常的本领看风向、拜码头,并且帮助其出主意、想办法,运筹帷幄,总能决胜千里。被提拔重用的领导自然忘不了这个柯一平柯英明。    
    你还别说,他这一招还真灵,比那些等人家升了官再去送礼拜码头的马后炮们、迟钝愚笨的事后诸葛亮们,要高明得多,也实惠得多。    
    柯一平柯英明毕业于龙江大学中文系,龙大是全国重点大学,龙大中文系又是全国最为著名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中做文秘工作的又很多。由于这些个原因,他的信息也是最为灵通的。尤其是省一级领导,哪个该上中央了,哪个该退了,哪个该由副职升正职了,等等等等。    
    笑面虎穆五元是他在龙大的同校同学,但不是同一个系的。之所以能坐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上,就得益于柯一平柯英明的“慧眼识英雄”。是柯一平柯英明“帮忙”、“操作”、“出主意想办法”的最佳作品。    
    因此,穆五元对他感激之余,还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事事处处都来找柯主任出主意,就连向省委提交的选拔干部名单都是暗地里先拿来征求柯英明的意见。仿佛柯一平柯英明不是省经贸委主管国有企业的副主任,而是正儿八经的省委组织部一把手。柯一平柯英明面对这些令人心跳的名单,当仁不让地给笑面虎穆五元做起“指示”来了,这个人可以提拔,理由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这个人不能重用,原因是这般这般如此如此……只说得笑面虎心服口服、点头称是,连连直呼“还是老同学英明!”    
    柯一平柯英明还有个特别的爱好,别人的爱好多是看书、看戏、打麻将、喝酒、养鸟、养宠物之类。他的爱好除了讨领导的好外,还爱种草栽花种豆苗。他的办公室有绿色,都是亲手种的豆苗、蒜苗和麦苗,他的家里也有绿色,就连卧室里也有一块两平方米大的绿地呢。当然了,叫绿地不太合适,他是把一片新绿播在铝合金的大方盘里的。    
    在单位里,在他的倡导下,院里头有漂亮的草坪。到下面检查工作时,他在人家院里头指点江山:这里应该种一块草坪,这里栽一排树最好……因为有柯副主任的指示,省城就要关门的几家草坪公司这几年的生意异常得火爆。被他“指示”过的大小厂矿,生产达标了没有,产量上去了多少,他没记住,谁家被评上了绿化先进,哪家工厂拿上了植树种草优胜单位的奖牌,他总能记在心里。好多需要柯主任支持帮助的企业摸准了这一点,在请柯副主任“视察”时,必先种上几块草坪。有草坪、有树、有花,柯副主任就高兴,见柯副主任高兴了,你求他办的事儿十有八九准能办成……    
    2001年底的某一天,柯一平柯英明看着自己种的一片蓬蓬勃勃的豆苗,兴奋的不能自持。他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升任省经贸委一把手了,紧接着,副省长的位子也在向他频频招手呢!    
    柯一平这样激动、这样高兴地想着官位,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中生有。这一片片生命的绿色告诉他,他的机会又来了。昨天晚上,和一位给上级领导当秘书的同学通电话时,无意中得知省委书记陈刚很可能要晋升的消息。为此事,他激动得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一个问题始终在他的心头萦绕:陈刚调离后,谁来接任省委书记?    
    柯一平柯英明打开了他的信息库,在查阅这个重要信息的同时,他利用网络和几位老同学、老朋友交流。因为在网上交流,相对在电话上交流,其保密性要可靠得多。柯一平柯英明凭借这一大堆信息,在本省的副省级干部中筛选出了一位新省委书记的人选。这个人是谁呢?柯一平柯英明在电脑上输入了这样一行字:    
    省委常委、新城市委书记于波!    
    后来的事实证明,柯一平柯英明的推断是正确的,接替陈刚任省委书记的果然是新城市委书记于波!    
    凌晨5点钟,柯一平柯英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赶在于波上任前做成几件大事情,要把这位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感动得热泪盈眶。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省委书记的人。变成了省委书记的人,他这个省经贸委主任的问题还难解决吗?当上了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贸委的一把手,再进一步当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副省长还有难度吗?    
    柯一平柯英明兴奋地又在电脑上打下了四个大字:    
    一马平川!    
    他能一马平川跑到副省长的位置上吗?回答是肯定的。    
    他进一步分析到,于波是陈刚的人,这在龙江省委机关里,是公开的秘密。退上一万步讲,于波就是当不上这个省委书记,也会是管干部的二把手,省委副书记!    
    于波的发迹史,他柯一平是最清楚不过的:把他从新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调任省公安厅副厅长,是因为陈刚;于波任省公安厅副厅长刚刚半年就被送去中央党校上硕士研究生班,也是因为陈刚;于波学成回来就被提升为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常委,还是因为陈刚……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陈刚要走了,他不向上级推荐于波,还会推荐谁呢?除非从外地再调个省委书记来,否则,除了于波保证不会有第二个人来接陈刚的班!    
    还等什么?我柯一平此时不行动还等待何时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寸光阴寸寸金。错过光阴犹则可,错过机会没处说。”这不 ,我柯一平的机会来了,机会就在门外使劲地敲门呢,你柯一平还不快快起床去开门,把机会请进屋里来!    
    说干就干!怎么干?还要在于涛身上做文章!    
    于涛何许人也?    
    于涛是省委常委、新城市委书记于波的堂弟弟。虽然是堂弟弟,可实际上比亲弟弟还亲。你知道为什么吗?于波是于涛妈奶大的。那时候,瘦弱的于涛妈一对乳房上吊两孩子,左奶头上吊着于涛,右奶头上吊着于波。    
    他把电话分别打给了银岭矿务局局长于涛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笑面虎穆五元,要他们在中午前赶到九龙宾馆2001套房里,有要事相商。    
    几年前,于波任省纪委副书记时(纪委书记司马克到退休年龄了),柯一平柯英明就利用未来省纪委书记于波的名义让于涛坐上了银岭矿务局局长的宝座。    
    今天,他要再次利用于波将任龙江省委书记的时机,促成自己组建银岭煤业集团这件大事。一来为自己创造升官的条件;二来在于波上任前,把将要被追究经济责任的银岭矿务局局长于涛推到银煤集团老总的位子上;三来还巴结了省委书记。这个一石三鸟的计策,有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要保住于涛,保住了于涛,就保住了他柯一平自己。    
    说起这于涛来,可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柯一平柯英明在银岭地区经委任科长时,曾全力支持过于涛,让他当上了银岭煤矿的矿长。这于涛搞好企业的本事虽然不大,可知恩图报的能耐却绰绰有余。他先后干了两个矿的矿长,在柯一平的帮助下争取了国宝的不少技改资金和贷款,可干不了多久,煤矿就倒了。柯一平到省经贸委工作时,促成了银岭矿区管理委员会,他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让于涛当上了银岭地区矿管会的主任,这之后,银岭矿管会就变成了柯一平们的私人银行。    
    他在和于涛花天酒地时,告诫于涛,一定要把矿管委会搞好,还要搞好下面的五道岭煤矿,惟有这样才能保住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可是,最终,于涛还是搞垮了五道岭煤矿。五道岭煤矿倒了,银岭矿管会的元气也就大伤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告于涛贪赃枉法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到了省城有关部门。    
    柯一平柯英明慌了,说实话,他比于涛还慌。他知道只要整出于涛的问题来,他这个省经贸委的副主任也就当到头了。所以,他才四处为于涛救火,在逢凶化吉时,他审时度势,及时地利用省纪委常务副书记于波的影响,挽回了形势。于涛不但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而且还摇身一变,由矿管会主任调任了银岭矿务局局长。本来要追究于涛的渎职、贪污、行贿等责任的,在柯一平、穆五元等人的精心操作下,于涛非但没有受到一丁点儿的处分,而且还官升一级,由副地级银岭矿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升任为正地级的矿务局局长。    
    这一切,给举报于涛的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们以当头一击:于涛是省里力保的人物,人家的问题上面是不会查的。所以,举报于涛的信件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如果把整个银岭矿区包括矿务局、矿管会,还有利税大户八道岭煤矿等几十家煤矿、企业联合起来,组建成大型集团公司,再打着未来省委书记于波的旗号把于涛推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位子上,岂不是我柯一平为于家人立的奇功一件?    
    到那个时候,别说于涛了,就连新上任的省委书记于波也会对我刮目相看的。你想想,他不重用我这个有功之臣,还会重用谁呢?


第一部分第一章 祸从天降(3)

    3    
    柯一平悠闲地用洒壶给窗台上的一片豆苗洒着水,那一根根白白的戴着绿帽的小豆芽正兴高采烈地跳着舞,争先恐后地往高里窜着。    
    柯一平柯英明看似悠哉游哉,内心实则是十二万分的不平静。也真奇怪,只要他面对这一片绿色,他的思绪就会像这豆苗一样疯狂地长着。每当他做事情毫不顺利时,每当他烦恼时,每当他心情不好时,他总会或站或蹲在一片绿色面前,这时候,他的心境就会意外地好起来。甚至,眼前的绿色会为他指点迷津,他会为之或信心倍增,或一下子就拿定了主意。    
    今天的柯一平柯英明也是这样。柯英明能不能干出一件在龙江省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来,他心里的确没有把握。面对这一片绿色,他已经胸有成竹了。要想干成这件大事,那就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上下功夫。他瞅准了作为全省利税大户的银岭市八道岭煤矿。    
    八道岭煤矿这几年在全国劳模、矿长梁庭贤的手里是越干越红火。2001年,这个只有1800名职工的市办煤矿创产值4亿元、利税近亿元。他说啥也不明白,这同样的煤矿同样的人,为什么梁庭贤就能把煤矿办好,而且越办越红火,而于涛就越办越糟呢?于涛进银岭矿务局时,银岭局下属的8个国有煤矿中有5个盈利,虽然盈利不多,但也能维持全局十万多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可于涛任局长才3年多,下属的煤矿十之八九都发不全工资了,有3个矿甚至都停工停产了。    
    怎么样才能把这个蛋糕做大呢?柯英明打算把市办矿八道岭煤矿等几十家矿和银岭矿务局所属八个矿、银岭市矿管会下属六矿合三为一,成立一个大型煤业集团公司。    
    可是,这样做显而易见的麻烦也不少。两家地级企业银岭矿务局和银岭矿管会人数最多,有近20万职工,可企业几乎都是亏损。而八道岭煤矿职工人数最少,且级别也最低,仅是个县级级别,可他们效益却最好,年产值达4个亿,利税突破了亿元大关。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