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蒋氏五兄弟 >

第14部分

蒋氏五兄弟-第14部分

小说: 蒋氏五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泥甬道驶去了。一串晶莹泪珠打湿了她的面颊。


第五部分:危险的仕途不要轻看一个“小秘书”(1) 

蒋孝武在桃园机场把大姐蒋孝章送上飞机以后,就让新婚不久的年轻夫人蔡惠媚,搭乘三弟蒋孝勇和妻子方智怡的凯迪拉克轿车,回到台北城里的下榻处。而蒋孝武自己则单独驾一辆奔驰轿车从桃园机场驶往台北市的天母。他要到久违的慧济寺去,忙里偷闲地拜会那座古刹的住持僧性海大法师。    

  “真是树倒猢狲散!我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父亲他如果真有政治韬略,为什么不能想到他自己的身后,蒋家会变成这样冷落萧条!”蒋孝武心情格外沮丧。他飞快驾驶着小轿车向前飞驰。有时他不顾路边的红灯,信马由缰地任他的小汽车冲上一道道立体交叉桥。在如蚁似虫般的滚滚车流中,蒋孝武的目光定定凝视着前方,不去看桥下掠过的条条溪流。他熟悉台北这座有新店溪、基隆河等几条河流通过的城市,尽管自己身后多年依赖的大树已经倒下去了,但是蒋孝武仍然觉得他有能力在台北横冲直撞。这是因为他深知台湾今天的一切,都和他先后作古的祖父和父亲有某种关联。尤为蒋孝武愤慨的是,当年蒋介石和蒋经国在位时,那些脸上堆满阿谀之笑,纷纷投靠上门的高官政要们,竟在一夜之间倏然不见了?尤其是那个台湾籍的农学家,当年为了巴结他父亲,有时拜见蒋经国时甚至要施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大礼,以表示他的敬重。也是那个人,即便见他和三弟孝勇这样年轻许多的晚辈,也会满面堆起巴结的笑容,讨好地问这问那,极尽阿谀之能事。可是都怪父亲生前不善识别人,竟然过于厚道地相信某些人故意装出来的笑容,力排众议地把那个根本没有为官资历的人,一下子捧上接班人的高位。以致蒋经国死后不到百日,那人就露出隐匿多年的面孔。到如今似乎要在台湾开辟一个属于他的“新天地”了,根本就不把蒋氏家族的后人们放在眼里!还有,从前在蒋经国执掌国民党军政大权时,那些前呼后拥、趋炎附势的官员,现在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弄得蒋经国生前居住的七海官邸、蒋介石从前居住的士林官邸,也一时马稀人疏,门可罗雀!    

  “孝武,你从国外留学归来很好。你是知道的,你大哥孝文,本来应该很有前途。他当年在美国学过商业,回台湾以后我本想让他经商,可他做不来;又让他到台湾电力公司桃园管理处任职,谁知他也挑不起重担。后来他又当上桃园县党部主委,原以为他会干出点名堂来,谁知他不知自爱,无端闹出一场大病来了。他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废人,又让我有什么办法?孝武,你是老二,将来咱们蒋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蒋孝武想起父亲蒋经国从前的叮嘱,心里就感到万分痛悔。那是1969年深秋,台北七海官邸里秋菊灿烂。一个上午,从德国慕尼黑回到台湾的蒋孝武,风尘仆仆走上楼来。当身穿笔挺西装、身材高挑,既有帅气亦有几分傲气的蒋孝武,出现在身披睡衣的蒋经国面前时,正为蒋孝文日渐沉重的病情焦灼不安的蒋经国,忽然变得眉开眼笑起来。    

  “父亲,这是我在慕尼黑政治学院的毕业文凭,这是我的毕业论文,这是……”蒋孝武在父亲面前俨然像个得胜班师的将军,以自傲自诩的口气炫耀几年来在国外的所见所闻。蒋孝武的性格持重沉着,与在阳明山养病的大哥蒋孝文截然不同。当年,蒋介石因期望孙子辈中有一个将来替他继承军权的人,所以才给他命名为孝武。如今,蒋孝武终于不负蒋介石和蒋经国所望,雄赳赳地学成归来了。蒋孝武心里有种从未有过的冲动。他问蒋经国:“我回来以后,您到底让我做什么?。。。。。。”    

  “你是学政治的,按道理你回来是应该进入政治系统的。”蒋经国手托下颏,呆呆坐在沙发上沉吟有顷,忽然说出他已想好的安排:“不过,我仍然不希望你过早进入政界,还是先到一个无人注意的部门,暂时锻炼一下再说吧!……”    

  蒋孝武心情虽然不悦,但在父亲面前还是表示顺从:“只要父亲高兴,让我到哪儿,我就去哪儿!”蒋经国很高兴:“那好,你就先到‘华欣传播事业有限公司’干一段时间再说吧!”    

  蒋孝武显然对父亲安排他到“华欣公司”当个小小主任心存反感。但他很快就理解了蒋经国的良苦用心,父亲是希望他先在文化和宣传岗位上树立良好形象,然后才能在政界官僚们认可的情况下,一步步进入较为重要的角色。1976年蒋孝武顺利出任台湾“中央广播电台”主任不久,另一个对外不宜公开的任命,也同时送到了蒋孝武的桌前。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委任蒋孝武担任一个委员。这个委员初看也许会被误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虚衔”,然而,蒋孝武很快就意识到这是父亲让他进入政界担任要职的开端。    

  接着而来的是,蒋孝武在宣传文化界步步高升:先是出任“中华民国广播事业协会”理事长和“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后又任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新闻党部”常务委员等等。后来,蒋经国索性让蒋孝武进入政治实体充任实职。1977年,蒋孝武出任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的秘书。表面上看来,这和一年前他接受委任的“国安会议”执行秘书一样,但实质却大不相同。虽然“秘书”职务普通人眼里无关紧要,但只有知情者才知道,蒋孝武身兼的两个秘书,实则均是沉甸甸的实权角色!    

  蒋孝武感到仕途顺畅的好运到来了。他担任的“国安会议”执行秘书,实质是蒋经国让他插手国民党情治机关的重要步骤。    

  “孝武,你千万不能小看这个秘书。”一次,蒋孝武回七海官邸,无意中流露出他对这小小“秘书”的不满情绪。蒋经国便苦口婆心开导他:“如果你将来真有政治抱负,那你就必须从这小秘书干起。为什么?就因为在台湾这个地方,谁真正掌握情治部门,将来谁就是政治上的强人!因为情治部门耳目灵活,你可以掌握所有军事首长的秘密。而这些情报一旦握在你的手中,你就不但能指挥情治机关,甚至可以指挥军事机关!当年我刚到台湾的时候,你祖父就是让我先从抓王升的情治部门入手。如今,我也让你抓情治机关工作,孝武,你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可懂得我的心意吗!”    

  “父亲,我懂了!”蒋孝武茅塞顿开地点头。


第五部分:危险的仕途不要轻看一个“小秘书”(2) 

  后来的事实表明,蒋孝武听从他父亲的旨意干下去,果然在官途上步步晋升,重权在握。他一手主持台湾“中广”和“中央”两台的宣传,另一只手又暗中操纵控制国民党的情治机关,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蒋孝武就成了国民党军政两界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直到这时,他才从心里暗暗感激父亲当初的安排是完全有道理的。蒋孝武那时甚至已隐隐看到一个辉煌灿烂的仕途前景,正在那里等待着他。大哥蒋孝文既然重病在身,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那么他作为蒋家二公子,就理所当然在不久将来驰骋在国民党的政治舞台上。甚至期许在蒋经国百年之后,顺理成章地一跃成为他的继承人。    

  谁知乐极生悲。就在蒋孝武仕途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料江南事发。1984年旅美华裔作家江南因为在美国出版了一本《蒋经国传》,而惨遭了枪杀。这件血案不仅构成对春风得意的蒋孝武致命打击,而且也彻底毁灭了他的仕途。    

  “他妈的,新闻界真可怕极了!如果当年不是他们大肆鼓噪,父亲他能改变主意吗?”在蒋孝武飞快驾车驶往台北天母的路上,还在心里忿忿地骂着。直到现在他还十分清楚地记得,蒋经国其实是被台湾和香港的报纸打垮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蒋经国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心理防线居然那么样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蒋孝武在心里痛恨台港及在美国报刊上发表攻击文章的记者们,同时他也对优柔寡断的父亲蒋经国,充满着深深的怨尤。如果乃父当年真能狠下心来,不听那些来自各方的非议指责。那么,他蒋孝武也许真像香港《镜报》估计的那样,不但可以当上国民党的中委,甚至还可能就任中常委。如果那时他能当上国民党中常委,那么今日就决不会落得无人理睬的凄惨结局。蒋氏家族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萧条冷落、在政治舞台上从此息影消失。    

  “像父亲这样心慈软弱的人,又怎么能成为政治决策人物呢?当初,那个所谓‘江南事件’算得了什么?”蒋孝武这样狠狠地咒骂着,忽然抬头一看,他的轿车已经驶进位于天母僻街深处的慧济寺。    

  慧济寺,碧瓦璀璨,红墙蜿蜒。几株百年古柏,枝桠参差地雄踞在这百年古刹的四周。郁郁葱葱的树荫,把慧济寺的三层殿阁团团包围掩映,使初来这里焚香的人们都有一种世外桃源之感。    

  蒋孝武走下车来。    

  出现在这位失意政客面前的慧济寺一片沉寂。雕梁画栋的大雄宝殿内空无一人,蒋孝武悄然步上青石台阶,这里对他来说真是太熟悉了。    

  “孝武,从今以后你就拜性海大法师为师父吧!”蒋孝武定定凝望空旷大殿中的几尊彩雕泥塑像,耳边响起了祖母宋美龄的叮嘱。那是1972年春天,他和蒋孝勇陪同宋美龄第一次走进这远离尘嚣的清寂寺庙。对这与世隔绝的佛门道苑,蒋孝武从前很少涉足。那时他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候,每日有应接不暇的饭局,自然不会和这佛门清静之地结下缘份。然而由于老祖母对慧济寺十分看重,又是宋美龄亲自把他和三弟带来,所以,蒋孝武对此庙住持僧性海大法师当然要假意恭维一番。    

  蒋孝武忙向白发皤然、身披大红袈裟的性海深深一拜:“大法师在上,从此您就是我蒋孝武的师父了!请受我一拜!”    

  “不敢当,不敢当。贫僧乃佛门闲愚之人,一生庸庸碌碌,岂敢为二公子枉做师父?”性海大法师见宋美龄为他引荐的是蒋经国次子孝武,他见来人道貌岸然,礼贤下士般地向他拱手,急忙捋须哂笑:“二公子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蒋家才子,可谓见多识广,又岂可向贫僧施这么大的礼?”    

  蒋孝武闻言暗暗一惊。他原以为这隐居天母深处的僧人,不过是终日陪伴晨钟暮鼓的世外之人。但惊闻老僧一语,忽然感到此人的不俗。性海大法师虽足不出户,却对世间之事了若指掌。让蒋孝武颇感吃惊的是,性海大法师居然知道他刚从国外留学归来。仅这一句话便让蒋孝武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急忙拱手一拜:“法师确实是我的师父,从今以后,我要不时来贵寺求教。因为世间凡尘,实在过于喧嚣,孝武多年就已经羡慕佛门的清静了!”


第五部分:危险的仕途不要轻看一个“小秘书”(3) 

  宋美龄见蒋孝武虔诚地向性海大法师致礼,心中高兴,在旁随口说:“武孙说得甚好。我们虽然都在喧嚣的尘世,但佛门不可不信。当年你祖父在大陆时,每次回奉化老家,他必到雪窦寺,亲自参拜太虚法师。为什么呢?就因为他能预见人间吉凶祸福,还可点拨前程。你祖父民国年间第一次下野,当时以为从此再无希望。哪知太虚点拨他隔年便有振翮之机,你祖父当时将信将疑,谁知后来果然应验了。所以,早从那时开始,咱们蒋家在笃信基督的同时,也决不敢不拜佛门道苑的!”    

  蒋孝武、蒋孝勇两兄弟听了宋美龄一番话,不由对身披袈裟的慧济寺住持性海大法师肃然起敬。两人一一向性海大法师拜过,然后大家簇拥着宋美龄随着性海大法师,穿过一条花木扶疏的便道,来到古刹后边的禅房吃茶去了。    

  这次见面不久,性海大法师便受宋美龄之托,在这青堂瓦舍的慧济寺内,为蒋介石生母王采玉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百年冥诞法会。那天,蒋介石和宋美龄都拨冗到场,蒋经国、蒋方良夫妇,也携带子子孙孙,蒋家的人几乎到齐了。在蒋氏第三代人中,除蒋孝文生病之外,就连在美国定居的蒋孝章,在英国剑桥读书的蒋纬国之子蒋孝刚也赶到了。蒋纬国和夫人丘如雪女士,当然也在被邀之列。此外,台湾一些军政大员,如张群、薛岳、谢东闵、陈立夫、严家淦等人也云集于此。届时,慧济寺内佛幢飘逸,佛鼓震耳。王太夫人的百岁冥诞在慧济寺里举行,顿时成为佛门大事。也许正因为性海大法师和蒋家的因缘,小小慧济寺才在台湾名扬遐迩了。


第五部分:危险的仕途性海警告:官场困厄就是晋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