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 >

第8部分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第8部分

小说: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寸光阴。回到家中,将杂七杂八的事情穿插进行,洗衣机里转着衣服,锅上蒸着馒头,手里也许拿着一张报纸,见缝插针溜几眼。每一天的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我在玩命,在刻薄自己,一天要求自己写2000字雷打不动,死任务,硬指标,只能多,不能少,完成得了完成不了都得完成,有时一气呵成垂手可得,有时憋得脸红脖子粗硬着头皮也得写,以至达到狂癫失控的地步,颠三倒四地写,张张狂狂地写,如痴如醉地写,自己和自己叫板,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如果和自己客气,怕是什么也做不成!!!    
    数年如一日的“强劳作”,无休无止的“连轴转”,长时间的入不敷出,体力渐感不支,腰酸背痛挺不住,手脚发麻动不了,头晕目眩站不稳,胳膊腿不知长在谁身上,身体各部件频频亮出黄牌警告,每一个细胞都在状告我是“虐待狂”,真有一种灯油耗尽之感,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尤其苦了我的一双眼睛,没有过片刻的“稍息”,疯狂用眼到眼睛发涩发疼发困泪眼模糊,还是舍不得合上心爱的书……    
    只几年功夫,一副本来壮壮实实的身体被彻底抽空了,一双原本明明亮亮的眼睛变得昏浊不清,朦胧一片,犹如雾罩云锁。电视看不了,字看不清,几步远就认不得人,活遭罪,看不了电视无所谓,根本没有时间看,索性不看也就是了,看不了书却让我痛苦不堪,那一行行字好像浮在书面,左右晃动,但我还是管不住自己,一天不看书,就像疯了一样,觉得吃了天大的亏;一天不写点什么,心里就不踏实,好像白活了一天。    
    我默默发力,暗暗叫劲!心想:为了看书,哪怕看瞎双眼;为了写作,哪怕命断天涯,我也心甘情愿。八年奋斗,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总安慰自己说:等哪一天命归黄泉,再美美地睡个够不迟!    
    我曾低眉折首于人前十多年,历经种种磨难、挫折与不公,玩命地冲了几年,终于冲出一条血路,昂首挺胸地做了一回自己,那些曾从门缝里瞧我的人换了一种眼光看我,像雪片一样飞来的稿费单,让昔日良朋故旧瞠目结舌,好像不认识我似的,那一双双狐疑的眼睛似乎发出质问:你“小子”怎么搞的?突然会从石头缝里迸出来一飞冲天?人家哪里知道自己为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果,几乎搭上小命一条。    
    在孩子最吃劲最叫苦的中学时代,正是我人生爬大坡出大力的岁月,我们娘儿仨天天忙得昏天黑地,那时候的母女交流的确不是很多,只是见缝插针地过问一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无微不至地照料好孩子们的生活而已。我们各行其事,勇猛奋斗,在精神上我们相互慰藉,女儿用突飞猛进的成绩鼓舞我,我的文章不断发表又反过来激励女儿,互馈互动,形成最佳态势,苦累至极,却快乐之至。后来我和娉娉交流过,我觉得那一段日子拼得太凶,对女儿关顾不周,深有歉疚之感,娉娉却对我说:“不,妈妈,我们都有一样的性格,我们同样崇尚奋斗,相信努力,人就得拼,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喜欢这样!”    
    女儿是我最好的同盟军,我们心心相印,同心同德,我们保持同一个姿势———一往无前!    
    上中学后,两个女儿学习士气空前高涨,学习劲头越来越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不再是小学时期的忽高忽低大起大落,已经稳稳地名列前茅不动摇!我的任务不再是督促女儿学习,而是千方百计劝女儿休息,学习已经成为孩子的第一需要、第一乐趣。如果说到辅导,我很惭愧,我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自己的事都忙不完,哪有时间过问孩子们的学习,但绝对不是自私,是孩子们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学习搞得很棒,我很欣慰,也很放心。    
    望子成龙吗?那个“望”根本就是无根的浮萍,那个“龙”终究是望不来的,惟有下气力、花本钱、付代价,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个好样子出来,给她们一种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精神,让她们从小树立积极进取发奋向上的人生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母亲的责任不仅仅是柔慈宽爱,还要严格管理,要求孩子言必行,行必果,不能恣意放松,不只是爱孩子的今天,更要爱孩子的明天,包括自己撒手人寰后孩子能自立于社会,自处人生。    
    歌德说过:“人生最有意义的时期就是自己的发展时期。”我一生能拿出来的、能摆在桌面上的也就是那么几年,如果不拼,也许至今我还是两手空空。每一天都在死拼,在没有路的地方拼出一条路来;进入中年后的我与女儿一起赛跑,百米赛、中长跑、马拉松一路坚持着跑下来,和两个女儿在不同竞技领域竞相角逐,最终母女双赢。就算我在文学创作上收效甚微,单单是孩子从我的苦拼中获得鼓舞,踏上学习的快车道,我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苦超所值了。    
    “望子成龙”本无错,但我觉得,一味地把“成龙”的期望“一推六二五”到孩子身上,自己却始终不肯埋下头来出点力气,花点功夫,下点辛苦,做出一份切切实实的努力,而喜欢用冠冕堂皇的词汇掩饰自己的不思进取,为自己的惰性与无能找托词、找借口,实在有失为人父母的尊严和天职。实在算不上高招、好招,很可能是败招、损招。落到最终,很可能是两代人同时毁掉。    
    “望子成龙”到底不如“教子成龙”更奏效,“克己成龙”远比“望子成龙”有意义得多,孩子在父母“成龙”的艰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不望成龙也成龙。    
    我不敢奢望:等我白发苍苍的那一天,让我的女儿为我曾经走过的路骄傲,因为我起步太晚,做得太少。我只要求我的女儿能够从我“亡命”般的努力中知道:妈妈不是绝顶的优秀,却是绝顶的努力,我就十二分知足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与女儿同步成长;在今后的岁月里,还会与女儿相互勉励,共同前进,直到永远。我不能给孩子留下什么,只能给她们年轻的生命里注入一种永不气馁自强不息的血脉,让我的两个女儿更发达些,更生气些,更辉煌些,吾愿足矣。    
    望子成龙望穿眼,望来望去一场空;若盼儿女成龙凤,不如自己先成龙凤。    
    


第三部分朋友式的母女关系建立在一个平台上

    小女儿婷婷两周岁生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我的情绪被喜庆的气氛一下子激活了,突然意识到:该为孩子们的成长做一份记录。等她们俩长大,再回过头来看看她们小时候的稚态可鞠、天真烂漫,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从那一天开始直到今天,二十年如一日,为女儿记日记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35本近200万字的日记真实地记录着两个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相片只能留住形象,文字的功能可谓神奇,它能由表及里,深入内心,留住孩子的说、孩子的笑、孩子的情趣、孩子的思想,那是要什么有什么。如果不是白纸黑字摆在那里,我几乎不敢相信那么小小的人儿,会那么生动,那么有趣,那么机智,那么传神,孩子们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孩子是天使。    
    最初的日记特别好玩,写真式的、照拍式的,一一如实记录。她们说什么,我就写什么;她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写,不修饰,不拔高,原汁原味,本色本香,自然天成。    
    那时候,她们认不了多少字,每天晚上只要我忙完活上床后,两个孩子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枕头底下的日记本拿出来递给我,催着我:“妈妈,快念,快念”,我快乐地念,她们用心听,念到开心处,我和孩子一齐乐。    
    第一篇日记    
    在这里,将首篇日记原封不动一字不差挪移到这里,权当做一个纪念。    
    1983。2。1    
    婷婷今天两周岁,母亲准备了书、笔、纸、针、线、钱,让她“抓双周”,看她最喜欢什么,老人们甚至以此推断孩子长大会干什么,这是一个乡俗,实在没有多少道理可言。婷婷抓抓这个又抓抓那个,最后捏在手里的是一毛钱。母亲笑着说:“是一个爱钱的孩子。”其实,这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表示孩子就喜欢钱,她的抓拿东西完全是漫无目的的,在一个两岁孩子眼里,还没有钱这个概念吧?我问:“婷婷,你要钱干什么呀?”她说:“买糖糖。”好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馋猫”,不是爱钱,而是爱吃,太逗了。    
    晚上,我在碗里放了一把红枣,教两个孩子数数,当娉娉数到6的时候,婷婷接着数:7、8、9、10,我好惊奇,她才整整两周岁呀,这个小家伙太聪明了。    
    婷婷从11个月开始自己吃饭,一岁半多一点学会自己穿小背心小裤衩。她经常出各种洋相:撒娇、犯恼、生气、高兴、愤怒……表情特别丰富,我常乐弯了腰。可惜我的语言贫乏,不能准确生动地记载这个十分有趣的孩子。    
    婷婷的小脑袋瓜来得快,小嘴儿甜甜,特会哄人,别人说啥她说啥,而且常有创造性发挥,实在讨人喜欢。譬如对着我总说“爸爸坏,妈妈好”;当着爸爸的面从来不说爸爸一个“不”字,谁在跟前和谁亲,谁和她玩说谁好,挺“投机取巧”的吧?她很善于自我表扬,常说:“姐姐是个‘丑八怪’,我是一个‘小仙女’”,其实姐姐比她漂亮多了……这话从来没有人教过她的呀,怪了。    
    婷婷是一个闲不住的孩子,起来,躺下;躺下,起来,说起来没完没了,眼皮已经打架了,嘴还在不停地说,这个好说好动的孩子,有点男孩味。    
    婷婷是个小淘气、小机灵鬼,转弯特别快,给她讲道理,一点就通。    
    娉娉很稳重,简直像个小大人,很会迎合大人的心思,像爸爸,有点老成持重。她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什么好,什么不好。小妹妹打她时,她从不还手。她做事有条理、精干,善始善终。给她几毛钱,她都要叠得好好的,包得严严的,然后放到自己的小钱包里。每天晚上把脱下来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边,把褥子铺得平平展展的,再规规矩矩钻到被筒里,就一动不动安安静静地睡着了,很自立,特省心。    
    娉娉的自尊心太强了,牛劲老大,不合她的心思,大半天转不过弯来,早上我喊她起床,睡眼惺松的她老大不高兴,直到我上班走,她还噘着小嘴巴。    
    真是“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两个孩子,两种个性,相去甚远。    
    日记中的女儿    
    1986。11。24    
    女儿用拼音、汉字和泪水写成的日记深深地打动了我。    
    吃罢晚饭,两个孩子上了床,我突然发现娉娉的棉裤湿了,我的火不打一处来,我责备她说:“幼儿园都不这样,如今是小学生了,怎么倒活回去了?”倔强的娉娉一声不吭,眼泪“刷”一下流了出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没有再说什么,把孩子的裤子翻过来烤在火炉旁。    
    只见孩子从枕头底下拿出她的日记本,一边掉眼泪一边写。等我收拾停当上床一看,傻眼了,孩子在日记本上写:    
    “每天下课lingxiang了,老师hai不下课,下课一共10分zhong,我们只下课5分zhong。今天下午我gangyao上cesuo的时候,就打Ling了,没有上成。”    
    看着女儿用拼音、汉字和泪水写成的日记,我流泪了,错怪女儿啦。    
    课间活动时间只有10分钟,有时老师还要“拖堂”,从楼上的教室到楼下的厕所少说也有200米吧?再说全校近2000名学生一齐下课,全挤一块儿,也就十几二十个茅坑,还得排队,那么短的时间,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来说,那么冷的天,怕是连裤子都系不好就到点了。别说轻松轻松活动活动了,仅仅是上厕所这个任务就很难完成。    
    数九寒天,孩子穿着湿裤子整整一下午,冻病了可怎么好?我好心疼。我得为孩子呼吁呼吁:尊敬的老师们,请你们设身处地地替孩子们想想,把课间十分钟还给他们吧,可怜的孩子们,宝贵的十分钟!    
    


第三部分日记成为心灵互动沟通的渠道1

    1987。6。1    
    娉娉去年10月20日加入了少先队,今天婷婷又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为孩子们的进步由衷高兴。婷婷在今天的日记本上写:“今天我带上了红领巾,下一步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两个小队员,一双乖女儿,希望她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学校和老师长气争光。    
    1988。6。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