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问题 >

第35部分

问题-第35部分

小说: 问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法金矿区的清理整顿,让近2万名民工失去了卖命的工作,等待当地政府的遣返。而绝大多数民工发愁的是如何回家。    
      记者在砂河镇的几天,从早到晚,镇政府门前及街面上,总聚集着一群一伙的等待疏    
      散的民工,而在非法矿区所在的义兴寨村街道两边,一垛垛的行李和焦急等待的人群更是不计其数。来自陕西安康和旬阳的民工见到记者争先恐后地说:“家里遭了洪水,6月份,我们一次就过来了好几百人。我们工头是陕西平利的,一出事,跟工头有关系的就给150~200元,像我们什么也没有,即使有200元,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    
      义兴寨金矿的外来民工主要来自陕西、四川、湖北、云南等省,对这些打工者来说,每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假如政府不做强制疏散,再大的事故都不会动摇他们在此挣钱的决心。整个社会对众多媒体披露的这次事故后矿主“藏尸、焚尸”的事实感到残忍和令人发指,但与此相对照,身处其境的民工们却表现出近乎麻木的冷静。    
      一位四川民工说:“矿上死了人后搬到旁边的沟里把尸体火化是很平常的事情,6月24日,我们洞上还有一个被炮烟子熏死的。当时老板给300块钱,叫我们几个把人烧了。下面架上煤,浇两瓶汽油就烧了。一烧人老往一块儿蜷,就拿两辆车用铁链子在两头拉着烧的。我们通知他家里,他老婆挺着大肚子带着两个孩子来的时候,老板给了2万块钱,说‘这是行情’。”    
      在非法的金矿上也并不缺少规则。繁峙当地人利用各种途径取得金矿的开采权(开采权肯定是非法的。但至少在那个圈子里取得了所有非法同行的认可)。拿到了开采权,接下来,你会去找一些民工开始挖矿井,一般这都会有一个包工头,手里有一批自己家乡的民工,或者你找到他,或者他找到你。这时,规则出现了。开挖矿洞的资金来源有几种:一是获得开采权的人负担,打1米深的洞多少钱,是包给包工头的;二是包工头拿民工开挖矿洞的劳动入股,一个矿洞,本地人和包工头各占多少股份。矿洞开始挖,挖到了金子,新的规矩出现了。从矿洞里每出一吨矿石,包工头要抽几块钱。而且因为包工头控制着手下的民工,也就控制着矿洞每天出的矿石产量。所以,这个时候在矿上说一不二的实际上是那些包工头。如果包工头对利润分成不满意的话,他可以让民工怠工,少出矿石,来和矿主谈判增加自己的分成。在很多矿洞,实际上真正有发言权的是控制着民工的包工头。    
      民工在金矿上的规矩是一天24小时两班倒,刚开洞时一般需要十几个人,等找到矿脉,横向的巷道出来后,根据规模的大小,工人会增加到100~200人。多数的采矿设备比较简陋,工人用蛇皮袋卷个圈套在腿上,然后吊在一条钢丝绳上从井口顺下去。爆破后,用耙子、簸子把矿石装进废水泥袋,再用运人的钢丝绳拉上去。“我们一天的伙食是12元,吃不吃都从工资里扣。下井时一般要拎一壶水,中间给送两袋方便面,有的矿是给送一个盒饭。”矿石出来后,由地面工送到选厂加工成金砂,从金砂提炼出来的是海绵金(含多种矿物质),最后经过汞板选出金粉。    
      非法矿山上聚集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民工,文化水平不高、拿命换钱的工作、出门在外的心态让很多民工选择和自己的老乡结成帮。    
      在非法矿区所在的义兴寨,村里边有很多人在谈论外来的民工,有什么陕西帮、河南帮、湖北帮、四川帮等,团伙和帮派的盛行让矿区治安恶化。    
      寻找焚尸现场防火、防盗、防记者。    
      在山西省繁峙县采访的日子里,你在当地处处能感受到当地官员对新闻媒体的戒备。    
      6月30日下午3点,代表陕西省岚皋县县委县政府来山西省繁峙县处理陕西省岚皋籍遇难矿工善后事宜的岚皋县法院副院长储刚等给记者打来电话,他们发现了被藏匿的罹难矿工的尸体。    
      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快地赶到可疑的抛尸地点,我们的汽车在黄土路上发疯似的颠簸    
      着。    
      根据罹难矿工家属的指认,记者来到了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碱峪梁村边的一个山涧边,在这里发现了3处抛尸地点,其中两处为焚尸地点。    
      黑心矿主焚烧罹难矿工尸体的现场。    
      在一处山坡上的两处焚尸地点有使用焦煤焚烧尸体的痕迹,在现场有大量未完全焚烧的尸体骨骼碎片、衣物残片。在5米外山涧中有一处有抛尸点,在草草掩埋的新土下面露出一具用塑料编制袋包裹的尸体。    
      发现可疑的抛尸点后,陕西岚皋县法院副院长储刚在下午2点半时向山西省繁峙县公安部门报了案。    
      储刚,陕西省岚皋县法院副院长。由于发现了遇难者尸体,他被家乡人视为英雄。    
      6月27日,20名岚皋人远在山西繁峙遇难的消息传来,岚皋县委马上召开常委会,县委书记陈勇当即决定,派人到繁峙,“保护死难者家属人身安全、积极协助当地政府查明原因、协助搞好赔偿工作”。    
      储刚和县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张本树、刑警胡旭东被“点将”。6月28日8时,他们从岚皋出发,走了三天两夜,于6月30日中午赶到繁峙。家乡司法人员的到来,让岚皋遇难家属十分激动。遇难矿工何永春的妻子王显翠回忆:6月23日凌晨,矿工遗体被运走后,随即疏散家属。当时,王显翠发现,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有两个矿上的人下了车。她满心狐疑,要求下车解手,但车上的工头死活不肯。    
      当时,家属们不信任繁峙政府,因为仅他们县就死了20人,而当地政府仍然报告“死2人,伤4人”。    
      当即,储刚等人和家属直奔繁峙县金山铺乡碱裕梁村。6月30日14时许,随着王显翠的不断回忆,储刚找到有两堆焚烧物的地方,用手一扒,扒出人骨头,还有未烧尽的毛衣。附近的沟里,用手一扒,他又发现一具尸体。    
      储刚马上打电话给繁峙警方,对方说“正在开会”。一再要求下,两个小时后,繁峙警方到达现场,但什么勘查设备也没带。又过了很久,警方技术人员才赶到现场。    
      对此,储刚十分不满:“我们到繁峙县不过两个小时,就发现了抛尸现场。而爆炸发生9天了,繁峙警方还如此迟缓,令人费解。”     
    


第十三章 探寻金矿爆炸背后的利益链条6。背后的背后(三)

    储刚说,他们已将介绍信出具给繁峙县公安局。他坚持以岚皋    
      县政府名义,要求繁峙县政府查明原因、严惩肇事者,并承担赔偿责任。    
      望着终于被找到的亲人的遗体,家属泣不成声。    
      在现场,罹难者家属悲伤的痛哭,和从外地赶来的处理自己家乡罹难民工善后的陕西地方官员的愤怒、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所散发出来的恶臭,一起弥漫开来。    
      但在接下来的8个小时里,到达现场的繁峙县警方一直没有开始搜寻尸体工作。他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山涧边,交头接耳地交谈。    
      时间在当地警察们漫不经心的聊天里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天也逐渐黑了下来。    
      涧边的风渐渐变得阴冷,身上只有一件单衣的记者们三三两两地躲在背风的地方。而警方丝毫没有开展工作的意思。    
      由于我需要回到驻地为台里传回最新节目,到晚上10点我离开了可疑的抛尸点。    
      夜里12点多,纷纷回到驻地的记者凑在一起聊起来,当地警方的反常行为成了谈论的焦点。从开始隐瞒事故真相、罹难矿工的遗体不翼而飞,到面对罹难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事故调查工作没有丝毫进展,进而发展到由罹难矿工家属协助发现藏尸地点后,当地警方表现出来的拖延。这些都让大家感到可怕!记者究竟面对的是谁?这个黑幕究竟掩盖的是谁?在今天发现的藏尸地点,明天警方告知发现的尸体数究竟是多少呢?会不会隐瞒呢?    
      于是我们决定,连夜赶往藏尸地点,把它看守起来,避免事件再次陷入迷途。记者要出门时,一位山西同行回来了,也带来了爆炸性的消息:由于警方一直没有挖掘尸体的行动,很多记者离开现场返回驻地发稿。可就在记者离开后,趁着夜色警察们开始向外挖掘尸体,而且拒绝所有在场的人观看。而这位同行躲在对面的山岗上,用红外摄像机拍下了警方挖掘尸体的过程。    
      这一情况的出现让记者搞不明白:作为刑事案件,发现尸体后,最基本的常识是认真勘察和清理现场,搜集和保留可能和鉴定死者身份、案件有关的现场的物证。白天很好的光线不利用,等把记者们熬得都走光了,才开始挖,这究竟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第二天凌晨5点多,天已经蒙蒙亮了,记者和一些同行们匆匆赶到了掩埋和焚烧遇难矿工尸体的地点,现场乱糟糟一团,地上散落着矿工的安全帽、衣物等物品。记者不知道如果在搬运尸体时能很好地保留这些物品,是否会对以后的辨认尸体有帮助。    
      随即记者从当地警方得到消息,有十几具遇难矿工的尸体无法辨认身份,希望提取样本用DNA技术辨认尸体的身份。    
      信息为何变形而矿难发生之后,当地进行的事故调查同样令人深思……    
      1县领导最初认为是“虚惊一场”    
      6月22日15时30分左右,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0号脉王全全矿井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发生2小时后,繁峙县委县政府接到事故矿所在镇——砂河镇党委书记原国清的电话报告。又1个小时后,即18时35分左右,繁峙县县长王彦平带领县有关部门人员赶到现场。    
      县领导当场听取了义兴寨金矿总承包人殷三等人的汇报。王彦平告诉记者,殷三当时是一面给在座的各位领导倒水,一面不慌不    
      忙地介绍说这是一起普通事故,死2人、伤4人。县有关领导认为是“虚惊一场”。县委县政府随后决定,要求“事故抢救要措施得力,调查了解要深入细致,关停整顿要坚决果断,确保不漏掉一人,不留一处死角,不放过一个细节”。    
      此时,就在爆炸井口不远的屋子里,堆放着8具遇难者的尸体;井下,是更多还没有来得及抬出来的尸体。后来已被二次破坏、填满了土的事故矿井口当时也还相对完好,爆炸现场及遇难人员就在井下。遗憾的是,县领导只是在事故现场的上面听取汇报,而没有去真正的爆炸现场。随后,县领导的车队离开义兴寨矿区。    
      事发10天后的7月2日,王彦平对记者说,当时太轻信了殷三,以为真的是个普通事故,没有想得太多,被殷三骗了。繁峙县委办公室主任丁文福对记者说:“县领导当时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经验,同时误把在井下的事故现场当做了地上。要是下到了井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6月23日凌晨,忻州市副市长杨晋生带领几个相关部门的人员赶到事故所在县后,听取了县委县政府领导们的抢险工作汇报。随后明确要求:成立由繁峙县政府牵头、市有关部门参与的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并速将事故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而此时,正是矿方组织民工下井向外运尸、数十具尸体被运至井外的时候。    
      6月23日上午,繁峙县人民政府向忻州市政府提交了《关于“6·22”事故的情况报告》。报告说:“经初步查明,井下作业人员40人,死亡2人,伤4人,其余34人安全撤离现场。”然而,就在这天夜里,30多具遇难者尸体被两次分散灭迹,或焚尸于田野,或抛尸于废弃窑洞,或掩埋于沟壑……    
      2调查为何迟迟没有进展    
      6月30日凌晨,记者从数百公里外的北京赶到事故发生地。据了解,6月23日到28日,事故调查在许多方面没有真正展开。数十位遇难者家属以及幸存者告诉记者,直至6月29日,繁峙县政府才发出接待遇难者家属的通知。事故发生后,矿主王全全、石新全及工头舒仕斌等犯罪嫌疑人逃匿,但引发此次矿难的“主角”之一——殷三还依然镇定自若地不时出现在人们面前,直至26日逃匿。对事故现场的保护,繁峙县县长王彦平说在事故当天所看到的井口还基本完好,但随后井口被二次破坏,井内填满了土,使得抢救和侦破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