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问题 >

第33部分

问题-第33部分

小说: 问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议规定,殷三在1年的探矿期内,要接受义兴寨金矿和繁峙县黄金中心共同管理,义兴寨金矿负责安全指导监督,并缴纳探矿费110万元(其中,交义兴寨金矿50万元,交县政府60万元)。之后,殷三组织了8个探矿作业组,以探矿名义非法采矿,发生爆炸的王全全矿井,是探矿区内的几十个从事非法开采小矿井中的一个。    
      7月4日晚7点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岳旭辉、《新闻纵横》记者杨博又一次来到了发生井下爆炸造成数十名矿工死亡的王全全矿井。    
      出事矿井    
      记者看到在事故现场周围几台大型机器正在紧张作业。负责事故现场清理的是山西省大同矿务局的工程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大型矿山机械,主要是加快清理进度,尽快找到发生爆炸的矿井井口,寻找矿井中的遇难矿工,为下一步调查爆炸原因做准备。工作人员估计,7月5日,因爆炸坍塌的通风井将被挖开。    
      清理现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当地猖獗地非法采挖、矿工恶劣的井下工作环境、少得可怜的安全设施,这样的矿井使得“出事故不奇怪,不出事故才奇怪”。他们担心:对非法小矿井只是表面化清理,作用不大,日后非法采矿还会死灰复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小矿主在井口下十几米的地方用支撑物封住,上面填埋黄土,矿井只是看上去已经填埋。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彻底杜绝非法矿井生产是很难的。    
      记者根据清理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的线索,在距离发生爆炸的矿井不到20米的山坡上,找到了一处非法开采的矿井。    
      记者正在查看伪装的矿井时,当地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对矿山的清理政府是下了决心的,一定要杜绝私采乱挖再度发生。利益链条在这个非法开采小金矿的矿区,在这个用外来矿工生命换取黄金的地方,《新闻纵横》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非法金矿的经济利益把矿工、当地百姓、非法开采金矿的矿主们、当地政府的违法官员等,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正是这个利益链条不同寻常的牵引力,把灾难引入了金矿。    
      利益链条之“矿工”    
      7月6日,在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车站,记者采访了即将返回家乡的矿工:    
      记:来了几个月?    
      遣返矿工:四五个月的时间。    
      记:谁带你们来的?    
      遣返矿工:自己找来的。    
      记: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遣返矿工:七八百块钱。    
      记:危险吗?    
      遣返矿工:危险不太大。    
      记:你们下井是怎么下呢?一根绳子?    
      遣返矿工:一根钢丝绳。    
      记:系到腰上用塑料编织袋卷成一圈,跨到腿上?就这样下井?    
      遣返矿工:对。    
      记:安全吗?    
      遣返矿工:基本上安全。    
      记:基本上是什么意思?    
      围观矿工麻木地笑了起来。    
      几个月前,左学全刚从四川省的农村来到山西省北部的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打工赚钱。现在,左学全不情愿地要返乡了。按照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和山西省政府的要求,繁峙县政府对金矿区内非常混乱的采金秩序进行治理。而左学全,仅仅是连续数天来撤离金矿区的近两万名“淘金者”之一。    
      繁峙县是山西省有名的黄金大县,全县年产黄金27万两,山西省义兴寨金矿就在繁峙县境内。近几年,繁峙县一些人将发财的目光盯上了金矿,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在矿区大肆打井采矿,“淘金热”席卷了义兴寨矿区所在的砂河镇一带。大量外省民工慕名而至,一时间,“砂河镇”似乎变成许多“淘金者”圆梦的地方。    
      “我们不远千里到这里就是想多挣钱!”左学全面对现在被迫返乡种田的现实显得很无奈。    
      在金矿打工干得好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比在家里做农活收入高得多。几乎每一个来这里采金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挣钱渴望。    
      但无序采矿十分危险。记者几天前第一次到金矿区时看到了一幅混乱不堪的景象:在一条长约1公里的山沟两侧,顺着山坡分布着33个采金矿洞。最深的洞已进入地下200多米,浅的仅打了几十米,洞口上方立着约10米高的简易井架,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工人下井时用蛇皮袋子把自己吊在一根钢丝绳上,垂直送到几十、甚至几百米的地下。    
      记:矿上出过很多次事故,你们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矿工:哪个不担心?那是没有办法!为了生活!    
      记者在繁峙县采访时    
      发现,面对事故频发的矿井,矿工们对矿主没有太多的抱怨,他们告诉记者其实这    
      在矿区很正常。他们以生命换取低廉报酬,而这些危险对于这些打工者来说,每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更加诱人。假如政府不作强制疏散,再大的事故都不会动摇他们在此挣钱的决心。    
      记:是不是像这种情况死亡的事经常发生呢?    
      矿工:经常发生,(死了)拿1万多块钱,就把你烧了。    
      记:过去发生过这种事情?    
      矿工:井下经常发生这样的。    
      记:死了人就私自烧了?    
      矿工: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黑心矿主“藏尸、焚尸”的手段残忍,但身处险境的民工们对此却表现出近乎麻木的冷静。    
      “矿上死了人,赔家属1万到3万块钱,然后搬到旁边的沟里把尸体火化。”对于这样处理    
      死难者的通常做法,他们也都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应该说,近两万名矿工是这个由黄金连接起来的利益链条中最底层的一环,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整日蜷缩在几十米、几百米深的地下,为那些小金矿主们寻找着金矿石,提供着让个链条能够维系起来的黄金。     
    


第十三章 探寻金矿爆炸背后的利益链条3。探寻金矿爆炸背后的利益链条(三)

    利益链条之“当地百姓”在繁峙县,当地百姓大多数都认为非法金矿给他们带来的更多是利益。在繁峙县义兴寨村,记者随意走进了一户农家。在正房的炕上,主人摆上了一家人的中午饭,年轻的男主人用大碗喝着啤酒。男主人说:“有了金矿生活能够保证,吃得好一点,条件高一点。以前吃的不好,现在好一点。”    
      谈到金矿,男主人的回答很坚定:“有了金矿,我们家的生活改善了,原来种地,长年吃的就是土豆掺点莜面,现在天天吃的都是大米白面。”    
      女主人告诉记者说,他们家院子里的房子租给民工,光租房一个月也能拿到几百块钱。    
      村子的人都在金矿上拣矿渣,回来自己加工,1个月1个人也能换回100多块钱。可现在,矿没了,连地都没有了,以后就没法生活了。    
      在义兴寨的街两边,布满了村里人和砂河镇人以及外地人开的小吃店和各种杂货店。    
      现在,非法小金矿没有了,过去坐满洞主和包工头的店堂空了。小金矿被查封了,大量矿工离去了,义兴寨镇里大大小小的店铺大多数关门了。    
      非法小金矿的确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是,非法采矿造成大量耕地被破坏无法复耕、选矿使用了大量汞污染了当地水源、对大量外来人口疏于管理让当地的治安状况恶化。可以说,当地的百姓得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失去的却是自己美好的家园。    
      利益链条之“非法矿主”“6·22”事故发生后,繁峙县差不多所有矿主洞主和包工头都消失了踪影,事故中残忍的事实更给他们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记者多方寻找,终于在当地知情人的介绍下,在一家小饭馆里,见到了一位以前开过矿的“矿主”。    
      一见面金矿老板就对记者说:“开个小矿,如果你的运气好,一炮放下去,叭的一响,矿井底下全是金子。那你一下子就有钱了。小矿一年挣三五十万元也很平常。”    
      “矿主”告诉记者:在繁峙县开矿,你只要拿钱买通了路,怎么干都没人管的。至于如何应对上级的整顿,一般他们都会事先知道并有所准备。通常的做法是,在距离矿井口十几米处加一个隔板,上面用土一填,等检查一过,很快就能恢复生产。而这次清理矿山,小矿主们的那些采矿的设备县里照样是不没收,最多不会超过几个月,这里依然热火朝天。    
      记:0号脉的情况呢?    
      矿主:0号脉只能说是政府行为,包给了个人。县政府把这块地拿过来以后,承包给了殷三,然后由殷三这个人再发包给各个小洞主们,小洞主开一个洞给3万块钱。见到    
      矿以后,再给10万、20万块钱不等。繁峙县黄金管理中心收点费用、税,就这就完了。    
      记:根据你的了解,在繁峙县靠金矿挣钱的都有谁呢?    
      矿主:都是像殷三之类的。和县委政府有关钩连的人挣了钱。其他人一般是挣不了钱。    
      “金老板”是繁峙县人对“淘金”发财的老板的称呼。繁峙县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这里却聚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金老板”。砂河镇的农民殷三是其中之一。    
      山西省义兴寨矿区原有3、4、5、6、7、8、9、11号等矿脉,省金矿主要经营5、6号脉,出事的0号脉是“2000年后规划到矿的”,然而,砂河镇的大洞主殷三却成了0号脉的总承包人。    
      山西省公安厅纪检委书记廉兴有向记者介绍说:“金矿区域归省金矿管,省金矿与繁峙县黄金服务中心一起打了个报告给县里,以探矿名义把0号矿脉委托给殷三总承包。110万元的承包费,省金矿得50万元,县里得60万元。殷三随后把这一区域的采矿权分8个组又转包了出去。”在承包过程中,既没有对承包人资格的认定,更没有哪怕是走走过场的招标形式,看了协议的专业人士认为:“协议书也是充满漏洞的,连最基本的对生产、安全的要求都没有。”    
      毫无疑问,在这个由黄金连接而成的利益链条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这些非法小矿主了,他们侵吞着原本属于国家的矿山资源,剥削着数万名矿工的劳动。但是,给这些矿主们非法开矿、草菅人命提供方便的却是当地违法官员。    
      利益链条之“违法官员”位于繁峙县境内的山西省义兴寨矿区是省属金矿,高品位的矿床引来的是更多的私采滥挖。山西省义兴寨金矿党委书记杨树国介绍说:“对私采滥挖,从1998年以来,省金矿曾经与省市县有关部门合作进行了16次大清理,但结果出现了17次回潮。去年,繁峙县还成立了一个黄金服务中心,协调当地和省金矿的关系,发展当地的黄金经济。这实际上就是给当地的非法采挖者披上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合法的外衣。”    
      据繁峙县经贸委主任冯显云介绍,繁峙县年财政收入4000多万中就有1000多万来自于金矿,县委、县政府为此确定了以金矿等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向。    
      在出事故的矿井边,负责清理现场的山西省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指着山头的高压电线杆说:“都说非法私采,你看这高压电线杆都架到了非法矿区的山头上,那这是不是专门为矿区服务的呢?还有电话线。没有当地政府支持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局面的。”    
      0号脉所在的松涧沟属于松涧沟村,不仅山荒地荒,就连原来的耕地也被占了。村支书王二弟找到殷三,得到的答复是:“谁也阻挡不了我,你找县里去吧,这儿全是我的。”最后,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协调,松涧沟村得到了10万元的补偿承诺。由此,殷三等人非法占用耕地进行非法开矿的行为,由于繁峙县领导的调解终于披上了所谓的合法外衣。    
      繁峙县里金矿大规模的私挖滥采开始于1993、1994年,从那个时候起,非法小金矿养活、养肥了一批矿主。繁峙县某些官员知法违法,牺牲了国家的利益,不顾国家的法律,或明或暗地纵容和支持着那些非法开采金矿的矿主们。一时间,非法采金在当地泛滥成灾。权力和利益的结合,形成了由黄金连接而成的利益链条。    
      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