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

第10部分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10部分

小说: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绉的出现,是我国丝织技术的巨大进步。纂、组是丝带子一类的织物。长沙
出土战国时的丝带子,有的虽然只一厘米左右宽,但上面还织着精美的彩色
几何花纹,也可说明那时丝织技术的进步。

三、“丝绸之路”

汉朝除了普遍发展的民间丝绸手工业外,官府也拥有规模巨大的丝织手


工业,例如设在长安的“东织室”和“西织室”,设在陈留郡襄邑(今河南
雅县)和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的“三服官”,都拥有织工各数千人,专
门织制各种王室专用的精美丝绸。高级的品种除“织锦”以外,还有“冰纨”、
“方孔纱”、“雾縠”。。等等。东汉(25—220 年)时,四川的“蜀锦”
驰名全国。西汉(前206—8 年)以来,丝绸除供上层社会大量消费外,还有
一部分通过西域①运到波斯、罗马等地。

公元前138 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piān 千〕曾经出使西域。这以
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
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经鄯善(即古楼兰,在今新疆若羌)、
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今新疆莎车),再向北到达疏勒(今新疆喀什)。
由疏勒向西,就可以到大宛(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
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东)、到
达大宛。南北两路在大宛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安息(即波斯,今伊朗)。
从安息再往西可通往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罗马帝国)。

当时,汉朝的丝绸多由南路运往西域,再由西域经波斯运到欧洲。十九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以后“丝绸之路”
的名称,就为全世界学术界所公认。

轻软光亮、华丽无比的中国丝绸,受到欧洲人的热烈赞美和欢迎,被当
作至宝。他们把中国丝绸称为“大也勃儿”(意思是和真的一样),把中国
称做“丝国”,对中国充满了美好的憧〔chōng 充〕憬。

据西方的史书记载,罗马的恺撒大帝(前100—前44 年)有一次穿着中
国绸袍去看戏,大臣们认为那是破天荒的豪华。此后,男人们穿绸的就慢慢
多起来了。

随着丝绸的西传,中国的养蚕育丝和织绸技术,也慢慢地传到西方,而
西方的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也慢慢流传到中国来,在公元十二世纪中西陆路
交通衰退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文比科学技术交流、经济往来的友好之
路。

四、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汉代丝绸

汉代的丝绸实物,在国内外的考古工作中多有发现,分布的地区也很广。
国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湖南、湖北、山西、河北
等地;国外如蒙古人民共和国诺因乌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乐浪遗
址、苏联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左岸奥格纳哈特地区,以及黑海北岸克里米亚
半岛的克赤地区,叙利亚沙漠中的帕米拉、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杜拉、欧罗巴
斯。。等地,都有出土。

1972 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葬里,曾发掘出大批西汉初期的丝织
品,计衣著、鞋袜、手套等服饰四十余件,杂用织物二十种,还有整幅和不
整幅的丝织物五十余件。丝织品种有:

①。。 西域这一名称,开始于西汉,这个地区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我国新疆以西,中亚细亚一带都称为西
域。从狭义说,主要是指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路,即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甘肃敦煌以
西的地方。

(一)绢:经丝密度粗的每厘米55 根,中等的每厘米75 根,细的每厘
米达120 根。纬丝密度一般比经丝略松一些。细的绢一般作绵袍、几巾、枕
巾、夹袱等的边缘,或作手套、香囊等用。

(二)方孔纱:这是一种质地轻薄、有方形纱孔的丝织品。其中有一件
素纱。。衣,衣长128 厘米,袖通长190 厘米,重仅49 克,还不到一市两。还
有一块幅宽49 厘米,长450 厘米的纱料,重仅2。8 克。汉代有一种“蝉翼纱”,
同它很相近。这种薄纱在织制过程中从缫丝、牵经、络纬、穿综、插筘①到投
梭织纬,都需精工细作,工艺技巧很高。这种纱料,有的还经过印花,也有
的是印花后再用毛笔填彩的。

(三)花绮:这是在平纹地子上织出斜纹暗花的丝织品。其中有一些是
织出带耳的菱形花纹的,这种花形同汉代的漆耳杯外形相似,故称为“怀纹
绮”。这种绮质地细薄透明,仿佛是现代的玻璃纱。还有一些是在菱形几何
骨架内填双鸟纹和四面对称形花纹的绮,质地稍厚,表面都绣有五彩云纹,
用作香囊、竽律(乐器)袋、衾〔qīn 亲,被单〕等。

(四)菱纹罗:这是利用特殊的绞纱装置织成的高级丝织品,特点是花
纹和地纹都露有绞纱纱孔,花地透明。这类品种在我国山西阳高,甘肃磨嘴
子,西北沿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乐浪遗址,及
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诺因乌拉等地都有出土,说明当时使用是很普遍的。

(五)起绒锦:这是一种多重经丝提花的丝织品,花纹由绒圈组成,有
浮雕状的立体效果。如果把组成花纹的绒圈剪断,让绒圈的丝头散开,就相
当于提花丝绒。因此,它就是提花丝绒的前身。

起绒锦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诺因乌拉汉匈奴墓和我国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
墓,以及湖北江陵汉墓中都曾发现。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起绒锦,有四
种不同的花型,有的绒圈大小

相等,有的绒圈大小相配,使花纹多一个起伏变化。这些起绒锦,主要用作
衣服和衾的镶〔xiāng 乡〕边,或者用来作香囊。

(六)经锦:这是西周、战国以来的传统品种,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
的经锦,同左家塘战国楚墓出土的经锦一脉相承,花纹题材除几何纹外,还
有自然形象的兽纹和植物纹等。它是东汉丰富多采的经锦的光导。

(七)绦〔tāo 滔〕:是一种狭幅织有八分体书文字①的丝带子,用来作
手套和边锦。在丝织品上织八分体书文字的风尚,到东汉盛行一时,许多经
锦,都织有表示吉祥的铭文。

(八)组带:即织花丝带,用来捆扎东西。

(九)其他的花纹装饰:包括1。毛笔彩绘;2。以墨线印花,然后填绘色
彩;3。以金、银粉印花;4。用辫子股绣法绣成五彩云纹;5。在方孔纱上纳绣
图案花纹等各类品种。色彩有朱红、绛、紫、墨绿、黄绿、深浅褐、深浅棕、
中黄、深蓝、宝蓝、浅蓝、银灰、黑、白、金色、银色等等,反映出我国在


筘〔kòu扣〕,织布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形状象梳子,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保持经纱的位置,
并把纬纱打紧。也叫“杼”。

①。。 八分体书文字,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字体,因它二分象篆书体,八分象隶书体而得名。

西汉初期丝织、印染、刺绣技艺的高度成就。

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是西汉初轪〔dài 代〕侯利仓夫人的墓葬。轪侯
利仓的封禄不过七百户,而随葬的物品如此精美,数量如此众多,证明封建
统治阶级的生活无比奢侈,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掠夺剥削是无比残酷的。另一
方面,这批宝贵的文物资料,却闪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光辉!

我国新疆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途,在古代“丝路”通过的地方,发
现的丝织遗物特别多。从这些丝织品的不同织法以及它们的花纹风格上,可
以清楚地判断出它们所属的朝代。汉代(主要是东汉)的重要丝织品种“经
锦”,图案的变化极为丰富,其中最生动的,是那些以动物、云气等花纹为
主题的图案。在这种类型的织锦中,各种动物的形象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在作为主题花的动物纹样周围,穿插着流动自如的云气和山脉纹样,使整个
构图显得更加丰满和严谨。在花纹的空隙里,还织着各种汉字的铭文,例如
“万世如意”、“延年益寿宜子孙”、“子孙无亟”、“昌乐”、“长乐明
光”等等。

东汉织锦的花纹,一般都是利用多种彩色的经丝织成的。经丝一般有三
四组,每组经丝的色彩都不相同,其中有一组还采用分条换色的办法排成彩
色条纹,以增加色彩的变化。遇到有花的地方,彩色的经丝就浮织在表面上,
组成花纹。遇到没有花的地方,那些经丝就织在反面,使正面显露出地纹来。

这种织法,现在叫做“经丝牵彩条的重经织物”。使用经丝牵彩条的方
法,能使纺织品不致过厚,而色彩可以增多,是一种符合经济、实用、美观
原则的工艺设计。这种工艺设计从现代生产技术的角度来衡量,仍然具有科
学的价值。

通过对汉代的提花纱罗、提花起绒锦和提花经锦等品种的分析,我们可
以断定,我国至晚在西汉初期,就已经有了性能良好的提花机。这一事实,
从文献中也可以得到证明。例如,在古书《西京杂记》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西汉的大官僚霍光的妻子,有一次把二十五匹散花绫送给一个叫淳〔chún 
纯〕于衍的人。绫子出于巨鹿郡陈宝光家,织机有120 个牵引线的镊〔niè 
聂〕。这种绫机可能就是一种用镊作为提花装置的提花织机了。

五、无比精美的唐代丝绸

(1)门类齐全的“作”
唐代(618—907 年),是我国丝织手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丝绸生产各个部门的分工更加精细,花式品种更加繁富,丝绸
产区更加扩大,织造技术也大为提高。

唐朝的丝织业也和过去历朝一样,主要分为民营和官营两部分。这里,
我们只谈谈官营的丝织业。唐朝官府经营的丝织生产,由织染署负责管理。
织染署下面又设立了二十五个“作”,各有专门的分工。这二十五个“作”
是织絍(织绸叫絍)之作十个:布、绢、。。〔shī师,粗绸〕、纱、绫、罗、
锦、绮、■、褐(粗布)。组绶(织有花纹的丝带)之作五个:组、绶、绦、


绳、缨(帽子上的装饰物)。䌷〔chóu 绸,比较厚实的丝绸〕线之作四个:
䌷、线、弦〔xián 玄,用作琴弦〕、网。练染之作六个:青、绛、黄、白、
皂、紫。

从这许多“作”的名称,就可想见它们组织的庞大,分工的精专了。以
上是直属中央的机构,在各地还有属于地方领导的织锦坊,等等。

(2)名目繁多、花式新颖的贡赋丝绸
唐朝初年,把全国分为十个道,各道每年要向朝廷交纳一定数量的贡赋,
丝织品是贡赋中很重要的一项。当时各道作为贡赋向朝廷交纳的丝织品,名
目繁多,花式新颖,例如,河南道①仙、滑二州的方纹绫,豫州的鸡鶒〔chǐ
尺〕绫、双丝绫,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文绫;河北道②恒州的孔雀罗、春
罗,定州的两窠③䌷绫;山南道④荆州的交梭縠子,阆〔làng 浪〕州的重莲绫;
江南道⑤润州的方棊〔qí棋〕、水波绫,越州的吴绫;剑南道⑥益、蜀二州的
单丝罗,益州的高杼〔zhù柱〕衫段(缎),绵州的双。。〔xún 旬,一种用股
线织成的丝织物〕,遂州的樗〔chū初〕蒲棱等等,都是花色绮丽的高级丝织
品。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唐初丝织品的主要产区还是在北方。

安史之乱⑦以后,北方遭到战火的摧残,而江南地区没有直接受到战祸,
破坏较少。这样,江南地区的丝织业迅速地发展起来。江南道越州的“缭绫”、
宣州的“红线毯”都是名重一时的高级丝织品。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他所写
的《缭绫》一首诗中,描写那皎洁精美的缭绫“应似天台山⑧上明月前,四十
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即花纹)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在另一首名
叫《红线毯》的诗中,诗人用“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①”的诗句,
来形容红线毯的松厚柔软。

(3)精美的丝绸图案
前面在介绍唐朝各州贡赋的丝绸品种时,已经提到了许多新异的图案名
目。但是,那些图案名目,只是当时流行的花式。此外还有不少特别精美的
花式,是上层人物才能享受的精品。下面举几个例子:

唐太宗(627—649 年)在位时,有个叫窦师伦的,在四川益州大行台② 
任上,曾创制了不少丝绸花式,其中有对雉〔zhì至,野鸡〕、斗羊、翔凤、

①。。 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山东、河南地区。
②。。 黄河以北的山东、河南、河北及辽宁西部。
③。。 两窠,指绫子幅面上织着的两个大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