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黑夜·倾斜的天秤座(下) >

第12部分

黑夜·倾斜的天秤座(下)-第12部分

小说: 黑夜·倾斜的天秤座(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并不是因卫伤大师的去世而伤感,也不是伤感于卫伤与罗素衣之间的种种不幸。    
    他见过了太多的死亡,对死亡意义的深刻了解早已超出了感悟的境界,是无谓、无为,甚至是冷漠和麻木。    
    只是,当卫伤告诉他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后,受到的震撼令他不能自己。    
    他可以漠视卫伤的死亡,却不能漠视卫伤死亡的真正原因,更不能漠视卫伤死亡的过程。    
    卫伤的临终遗言令他悲伤不已。    
    但是,当图清风众人走过新蜀州,进入米纳尔伯龙境内的时候,除了伤感与落寞,更多的则是懊恼和烦乱。    
    因为他对米纳尔伯龙之行做出了错误的估计。    
    米纳尔伯龙位于米纳尔高原的西南部,全长近四千公里,南北最长约一千公里,东西最宽达两千公里,全区土地面积为二十二万平方公里。    
    米纳尔伯龙平均海拔在四千二百米以上,是米纳尔高原的主体部分,古时有“世界屋脊”之称,现称“冰与火的窒息之地”。这里地形复杂,分布着世界著名的几大险峻山峰: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图清风他们准备进入的地点为高山峡谷区,分布着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是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种地型,还有冰缘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火山地貌等。(注)    
    这里地势险恶,天地间整日迷漫着猛烈的冰雪风暴,越接近米纳尔伯龙空气越稀薄,不但呼吸困难,而且强烈的紫外线很容易将人的皮肤灼伤,千里雪地反射的强烈阳光也会让没有准备的人害上雪盲,甚至双目失明。    
    更可怕的是,在地狱般阴冷、刺骨的寒风下,却是地狱般强烈、灼热的紫外线直射,在这种冷热夹交之下,普通人贸然进入的后果将是悲惨的,只能在极大的痛苦中死去。    
    而实际上这些并不是令图清风沮丧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错误地估计了行程。    
    四天的时间他们仅仅是到达了米纳尔伯龙的边缘地带,而他们要去的密宗圣域至少要走二十天,而且只能骑马而行,任何车辆都无法到达。    
    他在离开南周之城时所说的十天返回根本就不可能兑现,除非是插上翅膀飞来飞去,否则他们返回的时间绝对不会少于四十五天。    
    而且,让大家或多或少增加忧虑的是,当他们购置了相应的马匹、食物、饮用水、帐篷、防寒衣服等物资准备出发的时候,当地人注视他们的眼光,分明就是注视着九个死人。    
    这真的令人沮丧。    
    图清风无奈之下,只好在临出发前给身在南周之城的丝露写了封信,简单地叙述了他所面临的困难,希望她能耐心等待。    
    一切准备妥当后,图清风一众九人在当地人异样的目光中出发,开始了世人眼中九死一生的米纳尔伯龙之行。    
    尽管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且花费巨金请来向导带路,但是米纳尔高原气候的恶劣绝对超出了他们的想像,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心理承受线。    
    幸好众人的体质特殊,并且有坚强的意志力,所以,当通过漫长、痛苦的“地狱边缘之路”后,大家都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完全适应了米纳尔高原的低压环境,尽管所有人都又黑又瘦,只剩下半条命。    
    但是大家终于看见了圣域的心脏——布达拉宫。    
    它耸立于米纳尔高原如碧海般的青天、雪浪般的白云之间,一无遮拦的高原,灿烂阳光照耀在这巍峨宫阙的大小金顶、金幢上,黄澄澄的光芒辐射四方,远远眺望,真令人有置身云端的感觉。    
    看着眼前这座神秘的巨大宫殿,喘着粗气的众人相对苦笑,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庆幸。图正山摸了摸自己消瘦、粗糙的脸颊,喃喃道:“我现在才知道,比起现在来说,我们摧毁死神防线简直就是一场轻松的游戏……”    
    图清风长出了一口气,有些艰难地说道:“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众人沉默不语,但是每个人都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无奈和畏惧。    
    图清风没有看见。    
    他的眼睛在耀眼的阳光下锁定了一个淡淡的身影。    
    那个身影在阳光照耀下的雪地里缓缓而行,似乎是在阳光明媚、温润的海滩上散步般安然,甚至是有些悠闲的。    
    这是一个大约六七十岁的老者,身披一件红色的怪异袍子,皮肤发黑,满头银发,剪得很短,神态安然,眼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图清风轻声叮嘱道:“此人就是密宗传人,一定要注意礼貌。”    
    众人微微点头,神色庄重。    
    那人走到了图清风的面前,静静地凝视着他,微微一笑。    
    向导急忙双掌合十,深深鞠躬,然后用古藏语道:“大师,我带来几个朋友。”    
    那人轻轻点头,然后凝视着图清风,用汉语说:“等你好久了。”    
    在那人安然的目光注视下,图清风忽然觉得一道暖流自丹田缓缓升起,不由心里一动,知道了此人是谁。他双掌合十,深深鞠躬,恭敬地说道:“清风拜见坎思巴乎师尊。”    
    此言一出,八名金龙武士不由暗暗吃惊。    
    原来此人就是图清风的密宗师尊坎思巴乎大师。    
    图清风虽然身负密宗真传,但是实际上他从未见过自己的密宗师尊,因为是天机老人代坎思巴乎为图清风进行的灌顶持修。    
    密宗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的悖于常理,无论是修炼的法门还是信仰的神明,均超出世人的想像,处处不可思议。    
    图清风所具密宗法门的过程就是一个例子。    
    当年天机老人独身前往米纳尔伯龙,在与密宗传人经过七天的论法后,被传予了密宗真法。收图清风为徒后,天机老人根据图清风的法根选择了坎思巴乎为师尊,通过一种神秘的仪式和方法,代替坎思巴乎大师为图清风进行了密宗灌顶持修,将真法传受了他。    
    所以,图清风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自己的密宗师尊,只是一见到坎思巴乎,才意识和一,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师尊。    
    坎思巴乎见图清风认出了自己,微微一笑,仍用汉语轻声道:“随我来,仁波切在等你。”    
    图清风知道在藏语里“仁波切”意为尊贵者,是对上师的尊称。而根据天机老人所述,在仅存的九十五名密宗传人中,被称为“仁波切”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密宗领袖腾哲上师。    
    坎思巴乎一句话,使他知道腾哲上师已经预知了他的来访。    
    他似乎并不惊讶,只是恭敬地道:“有请师尊引路。”    
    坎思巴乎又是一笑,转身缓步而行,图清风等人跟随其后。    
    重金请来的向导似乎很有职业道德,他指着前方在蓝天白云下异常壮丽的布达拉宫,开始向众人详细解说起来。    
    布达拉宫坐落于圣域中心的红山上,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藏式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海拔最高的宫殿。它奠基于海拔三千九百多米的山麓,占地面积三十六万余平方米,主楼高一百一十五点七米,共十三层,大体分红宫、白宫两部,缘山而筑,层楼起飞阁,高巅有金顶金幢,四周多危垣石磴。    
    布达拉(Potalaka)是梵文的藏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是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居止之山。据藏文史料记载,布达拉宫初建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位时期,相当于上文明世纪的公元六世纪中。建成百余年后毁于雷火。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逐渐废圮。上文明世纪的十七世纪前期,在红山旧址上重建布达拉宫。历时三年,建成了白宫。白宫,因宫墙涂白色而得名。东西长约三百二十米,南北宽约二百米。此后,布达拉宫已不单纯是一个教派领导人的修道场所,而兼做三百多年内西藏地方封建统治的中心。    
    布达拉宫的第二次大兴土木,是由第巴桑结嘉措主持修建红宫。红宫因外墙涂红色而得名,于上文明世纪的公元一六九零年落成。红宫是一座多层建筑,其内部可分为大殿、佛殿和灵塔殿等主要殿堂。从十七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前后经过三百多年。    
    向导介绍完这些后,有些惋惜地说道:“布达拉宫本来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几千年前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但是在“第二次机器战争”末期时毁于骤变的自然灾害,只有异常坚固的主体宫殿保留下来,屹立不倒。”    
    坎思巴乎似乎轻笑了一声,淡淡说道:“仅仅是个形式而已。所谓圣域,自在心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毁不掉的。”    
    向导一呆,沉默了。    
    


第七部 生死无一第六十一章 静静的圣域(2)

    在向导详细介绍布达拉宫的过程中,众人已经在坎思巴乎的引领下走进了布达拉宫,又默默走了十几分钟后,终于来到了这座宫殿的门口。    
    向导对图清风道:“大人,这座宫殿我是不能进的,我在外面等你们。”    
    图清风点点头,道:“你最好在附近找个休息之地,我们不一定什么时候出来。”    
    向导轻松一笑,道:“没问题,我会等您的。”    
    众人将马匹、帐篷等物资交给向导看管,只将简单的洗漱用品带在身边,然后在坎思巴乎的引领下进入了宫殿。    
    走在昏暗、宽阔的宫殿里,坎思巴乎开始向众人介绍起来:    
    “布达拉宫所用建筑材料本来以土、木、石三种为主,在四千多年前,当时的国家政府拨出巨款修缮,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建筑技术,在不破坏建筑整体结构和外观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了超硬合金构架、超强度混凝土分架灌注,使布达拉宫主体结构的强度提高了四百倍,可以保障五万年以上的强度寿命,而且在那次修缮中,使用了数十吨的黄金、白银包裹塑像,所以几千年来,宫内的所有塑像正如你们所见,仍闪亮如新。    
    “这座宫殿的外观为宫殿、寺院和灵塔殿三位一体,根据高原地区太阳平行的弧度规律,形成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殿顶的金顶、金幢和宝瓶金碧辉煌,殿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通口。布达拉宫的内部则依佛教密坛设计,殿堂宫室的墙上到处绘有壁画,木制部分更是精雕细刻。你们可以一路欣赏。”    
    众人缓步而行,怀着敬畏之心欣赏着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密宗壁画、宫殿结构及大量造型各异、金碧辉煌的佛像,对这些巧夺天工之物惊叹不已。    
    经过重重宫殿之后,众人来到了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凝神打量,只见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四种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前代文明时代的古清朝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银像。    
    大殿左侧的一张普通木床上,正端坐着一个相貌庄严的老者,静静地凝视着走进来的众人。    
    坎思巴乎上前一步,双掌合十,恭敬地鞠身道:“仁波切,转世之人前来拜见。”    
    图清风微微一愣。    
    坎思巴乎为什么称自己“转世之人”?难道,他们已经知道羽圣七世曾经说过的转世之事?    
    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应该就是腾哲的密宗领袖注视着图清风,祥和地微微一笑,伸出修长的食指向他轻轻一点,道:“我等你好久了。”    
    腾哲在扬眉瞬目和优雅举止之间,流露出智慧和高贵,声音浑厚,威严而又不失平易,其风范令在场的人无不叹服。     
    图清风双掌合十,深深鞠躬,恭声道:“仁波切,请恕来迟。”    
    腾哲声音柔和地说道:“有命如此,责不在你。只是……”    
    停顿了一下,腾哲淡淡一笑,毫不在意地说道:“希望不会影响到你的回归之路。”    
    图清风觉得心脏猛地跳了一下,隐隐约约觉得把握住了某种东西的关键所在,但又无法确定。腾哲的目光转向坎思巴乎,问道:“为何而生?”    
    坎思巴乎恭声道:“为了生。”    
    “为何而死?”    
    “为了死。”    
    “何为死?”    
    “生。”    
    “何为生?”    
    “死。”    
    腾哲淡淡一笑,又把目光转向神色凝重的图清风,问道:“生耶?死耶?何为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