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犹太智慧枕边书 >

第30部分

犹太智慧枕边书-第30部分

小说: 犹太智慧枕边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市建在圣劳伦斯河的一个岛上,圣劳伦斯河可以说是加拿大东部人民的母亲河。在蒙特利尔市有一条很著名的街道叫圣劳伦斯街。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同样著名的餐馆,这是一家犹太人开的熏肉店。这家熏肉店,据说是早年由从波兰或罗马尼亚过来的犹太移民所开。这家熏肉店在当地既不占先机,也不占主流,但它却开得很有特色,很有名气。它的名气甚至使它成了城市的一个亮点,不仅当地的食客很多,外地来的也不少,很多旅游方面的杂志甚至把它列为蒙特利尔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于是近处的、远处的,东方的、西方的,有钱的、没钱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仅是慕名而已),都涌到了这里,使这里每天都要出现排队候餐的盛况。    
    圣劳伦斯街是一条很古老的街道,那里的建筑物大多显得很陈旧,而这家店的店面就更是不起眼了——仅有一间单开门铺面。里面的店堂实在太小,恐怕不会超过50平方米;设施也很陈旧,不过这里的卫生却一点都不含糊。    
    犹太人的熏肉店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快餐食品店。这里可供选择的主食也真是简单得很,除了面包夹熏肉的三明治食品,还有烤牛排或牛肝,但最出名的当然还要数熏牛肉(客人大多点了这道菜)。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也就4~7个加元左右,在当地也就是一餐汉堡包的价钱。此外,它既是老外们可以接受的主流食品(面包三明治),又与当今最流行的汉堡包风味迥然不同。汉堡包大多加有很多奶酪,而这里就是熏肉或烤肉味,汉堡包配餐的饮料大多是可乐,而这里的客人大多点的是一种带甜酸味的樱桃可乐。    
    店里做的熏肉,都是选上等牛肉为原料,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据说是要先将牛肉腌10天以上,然后再熏10个小时。由于配料用的是祖传秘方,因此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不过该店做出来的肉的确很香、很嫩,也很松软,嚼在嘴里感觉它很快就化渣了。    
    餐饮业素来竞争激烈。当地其他餐馆的生意并不好做。可犹太人的熏肉店,据说已传了三代,而这家店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但这么多年,它既不开分店,也不搞装修,甚至没风格。想来,也许第一代犹太老人远涉重洋来到这里时,他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靠手艺谋生,当他在这里找到市场、打开销路时,他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过要冲出什么洲,走向什么界。估计在他们心里,做熏肉的就应当做好熏肉。几十年下来,不赶新潮,却能独树一帜;虽然一直固守传统,却也能跟上时代;朴实无华,却能声名远播;不搞扩张,却照样赚得盆满钵满。看来找准位子,踏踏实实,做好本行,也一样能找到生存发展的良机。    
    犹太人素以生意精明而著称于世。北美这边的很多商界巨头,都是犹太人。做大做强了的暂且不提,像烤肉店这种做小做精的,也很让人羡慕。当外面的、全球的餐饮同行为竞争而杀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时,蒙特利尔的犹太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拨弄着他的熏肉。当这位老板一天下来,照样坐在壁炉边计算着收银机里流出的净利润时,你想想,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塔木德》中说:“没有哪种行业比另一种更好。”想要赚取更多的钱,主要不在于你干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怎么去干。


犹太人关于赚钱的智慧农夫不是做生意的料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由于庄稼种得好,生活过得很惬意。村子里的人都夸他聪明,并有人断言只要他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    
    农夫的心就痒痒了,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就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但农夫主意已定,妻子怎么说都不行。见劝说无用,妻子就说,做生意总得有本钱吧,你明天就把家中的一只山羊和一头毛驴牵进城去卖了吧。妻子说完就回娘家了,找来3个人,对他们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农夫兴冲冲地上路了。他妻子找来帮忙的人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    
    农夫贪睡,第一个人乘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盹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把山羊牵走了。    
    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人走过来,热心地问他找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第二个人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心人”自然都没了踪影。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他还伤心。    
    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农夫,他带着一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走到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掉进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农夫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可能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补回来还有富裕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空着手从水里爬上岸,他的衣服、干粮也不见了,仅剩下的一点钱还在衣服口袋里装着呢。    
    当农夫回到家,惊奇地发现山羊和毛驴竟然还在家中,他的妻子说:“没出事时麻痹大意,出现意外后惊慌失措,造成损失后急于弥补。你连这些基本的风险都预料不到,又怎么能在商海里征战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中种地吧!”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本领与能力,就不要轻易涉足;否则,除去失败,没有第二个结局。


犹太人关于赚钱的智慧弗农推销方法中的别出心裁之处

    莉莲·梅那斯切·弗农1928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    
    当1951年弗农开始在餐桌上组建邮订购物公司时,她当时是一个23岁怀孕的家庭主妇,试图为增添人了的家庭赚取额外的收入。她用2000美元的嫁妆钱投资于购买最初的一批钱夹和腰带,并花了495美元在《十七》杂志上登广告。弗农以典型的普罗米修斯风格行事,准备开拓别人未曾问津的新领域。你可曾想过西尔斯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在销售标有人名的腰带,而且西尔斯是最大的商品目录册零售商,弗农最强劲的对手;再考虑一下其他公司在没有成功经济的情况下,如果要将新产品推向新市场,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只有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能操纵陌生的环境。西尔斯、曼特戈麦利·沃德和斯贝戈尔绝没想到过如此大胆的举动。    
    弗农太勇敢,也许是太天真,敢于做没人愿做的事情。但她直觉地了解像她这样的妇女想买什么产品,正是这种“内脏”知识给她以内在信心追求自己的道路。她的策略她自己看得最明白,因此她能弃别人的想法于不顾。弗农的创举是提供顾客需要的别致的产品。她的策略是传统竞争者不敢采取的:提供印有人名的、仅此一家的、没有大众市场的产品。弗农愿意冒大男人们不敢冒的风险,这成为她的威力所在。尽管她从没听说过相应的概念,她却找到了市场定位。“踏上别人不敢问津之地”是大多数伟大企业家的共同呼声,弗农正是这么做的。她利用了商品目录册行业巨大的弱点(无力提供小批量、小范围的产品),将之转变为自己的优势。她的基本策略也成为形成公司的保护性障碍,这种做法在形成之初极有可能让她破产。弗农的洞悉力使她一举成功。    
    弗农最初的两样产品腰带和钱夹,包括个人化的特色,她首次邮购广告在最初的12周内收到价值32000美元的订货额。弗农对未曾料到的成功欣喜若狂,她又刊登标有人名的书签看看自己能否像第一回合这般幸运,这一新产品销售额较前一次翻番,于是弗农频频推出新产品,走上了顺道。她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而且每种新产品都获得了良好的声誉,随着她不断找出吸引自己的新产品,一次次地推向市场,她的成功也随之增大。弗农下一轮产品是大手提包和黄铜门环,她所能想到的每件东西都是“别致而价格适宜”,并具个性化的特色。弗农看重的是“像我这样的妇女”需要的产品,她承认她一直最喜欢的是铅笔,但它们从来未被人列为她获得巨大成功的多米诺连锁效应系列。弗农最富有想象力的产品之一,是欢庆圣彼特里克节所需要的三叶苜蓿花型的女式连裤袜。    
    弗农对产品的直觉感一直帮助着她,她凭借这一方法打入了竞争激烈的邮购商品册行业。她准备与大公司决一雌雄,于是在1954年自己出版了16页的黑白商品目录册,把它寄给125000位已有的和潜在的顾客,这一策略使她在1955年时的年赢利增加到15万美元,而公司仍称为弗农专营店(根据她纽约的家乡名字命名)。弗农在经营中仍身兼数职,她是目录编辑、采购员,白天是邮购部经理,晚上充当财务主管。像所有伟大企业家一样,弗农常认为要在公司“了解各方面的经营情况”,现在也如此。到了1965年企业规模已足够大,能组建公司了,于是她成立了莉莲·弗农公司。到1970年,公司年赢利已达100万美元。这种非同寻常的增长,是由于莉莲事必躬亲的经营风格的作用。    
    莉莲·弗农成为世界女企业家巨头,是由于她直觉地感知人们所需要购买的产品特点,她不是运用传统的市场研究技巧或主顾群体来做出新产品的决策;相反地,她完全依赖自己的分析做出产品抉择。由于自己也是个“普通妇女”,弗农觉得自己有非凡的能力感知“普通妇女”的购买动机,弗农的策略一直奏效。她感到自己的直觉力成为她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所有伟大创业革新者身上都能发现敏锐的直觉力,大多数人并没意识到自己的非凡能力,弗农却觉察到这一重要品格,使莉莲·弗农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商界独树一帜。    
    弗农推销方法中别出心裁之处,是从她商品目录册中购买的任何产品,如果不能让顾客完全满意,她将在10年内将钱全部如数退还给顾客,要注意的是,弗农商品目录册中销售的产品都是标有姓名的商品。上面印有直接生产厂家的名字,因此消除了产品转手倒卖的因素。这种别具一格的营销方法使公司跻身于《幸福》杂志500家公司之列,功效显而易见。弗农别出心裁的营销术,显示出她对自己的产品及决策具有充分信心,她的胆魄和信心明显得益于她与广大顾客的沟通,她把顾客服务放在首位,这便是莉莲·弗农公司大获成功的原因。    
    1987年莉莲·弗农公司发行股票,由此成为美国证券交易所中最大的一家由妇女创建的公司。1993年公司销售额达173亿美元,使它在礼品目录册行业中独占鳌头。    
    想赚钱就得了解顾客的需求,赢得顾客的心。


犹太人关于赚钱的智慧按用户需要组织生产

    做好市场调查,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按用户需要组织生产是李维公司成功的市场决策。    
    李维公司的创始人李维·施特劳斯是德国犹太人。他抛弃了国内的职业,追随哥哥到美国做杂货商。19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掀起了“淘金热”。这给李维·施特劳斯“点纱成金”造成了可贵的机遇。    
    一次,他乘船到旧金山开展业务,带了一些线团之类的小商品和一批帆布供淘金者搭帐篷。下船后巧遇一个淘金的工人。李维·施特劳斯忙迎上去问:“你要帆布搭帐篷吗?”那工人却回答说:“我们这里需要的不是帐篷,而是淘金时穿的耐磨、耐穿的帆布裤子。”李维深受启发,当即请裁缝给那位“淘金者”做了一条帆布裤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如今,这种工装裤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服装李维牛仔裤。    
    牛仔裤以其坚固、耐久、穿着合适获得了当时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爱。    
    大量的订单纷至沓来,李维·施特劳斯于1853年成立了牛仔裤公司,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大批量生产“淘金工装裤”。为了改进质量,以优质产品应市,他找到了法国涅曼发明的经纱为蓝、纬纱为白的斜纹粗棉布,这种新式面料坚固耐磨、美观大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