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5237-五胡录 >

第28部分

5237-五胡录-第28部分

小说: 5237-五胡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们还不死心,又一通猛劝:“那些国家的领导人都是荒淫无道,对敌人来说消灭这些暴君都是举手之劳。现在晋国和我国相比并不见得一无是处。希望陛下还是先整饬内政,化解风险,多积粮,多攒钱,等着晋国发生内乱时再讨伐它也不晚!”     
    大家七嘴八舌乱哄哄闹成了一片,把苻坚给惹火了,他大声说:“这就像在马路上盖房子一样,什么时候也没法完工。你们都出去,我自个儿想办法!”     
    大家伙儿一看苗头不对,赶紧灰溜溜地排队出门,只有苻融留下来没走。     
    苻坚一看苻融留下来了,以为他是专门支持自己的,就兴冲冲地对他说:“自古能决定大事的,不过一两人。刚才人多嘴杂,太招人烦,现在我们两个商量商量吧?”     
    没想到苻融却是来劝阻他的。苻融说:“现在讨伐晋国有三大不利:一是天时对我们不利;二是晋国安定,我们无机可乘;三是最近战况不利,我军有畏敌之心。凡是说不能打的大臣,都是陛下的忠臣,希望陛下仔细考虑。”     
    苻坚听了他的话以后感到十分失望,便反驳苻融说:“你这样悲观,真让我失望!我拥兵百万,粮草如山,就算我不是明君,也不能说是昏君啊。我乘连捷之势攻累败之国,怎么能打不下来?又怎么能留着这个隐患给我的后代带来麻烦?”     
    令苻坚感到惊讶的是,苻融竟然动情地落下了眼泪:“晋国还没到灭亡的时候,这是事实,不承认不行。现在劳师远征,并不见得有必胜的把握。而且微臣最担心的不在这里,而是陛下最宠信的鲜卑人和羌人。其实他们都是我国的仇敌,他们表面上对陛下示好,那是冲着我们国家的强大来的。一旦我军精锐尽出,老于前线,恐怕内地将有不可预料的变化,一旦这样,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微臣资质愚钝,说的话当然不足为凭,但王猛丞相是天下奇才,陛下把他当作自己的诸葛孔明,难道陛下忘了丞相临终前的遗言了吗?”     
    苻坚也火了:“你想过我国和东晋的实力对比没有?我以百万大军进攻,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顺利(秋风扫落叶的出处?),为什么你们都要来反对呢?”     
    接下来苻融说的一席话简直让人怀疑他更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儒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古往今来,穷兵黩武的人没有不灭亡的。而且国家是夷狄出身,正朔不会归我们,东晋虽然微弱,到底是中华正统,天意必定不会灭亡它。”     
    苻坚狠狠挖苦了苻融一顿:“风水轮流转,帝王的命运本来就没有常理,谁品德高尚就是谁的!刘阿斗也是汉朝的正统,怎么让魏国给灭了?你之所以不如我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变通!”说完就丢下苻融关门进去睡觉了。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六章  单于折箭(3)

    苻坚回到宫中,太子苻宏也劝他说:“现在东晋国家稳定,如果战况不佳的话恐怕会丧失陛下的威信啊。”     
    苻坚的妃子张夫人也说:“妾身听说天地万物,都取法自然,黄帝制服牛马是顺应它们的性子,大禹治水得成是顺应水势的方向,后稷种植五谷是顺应了天时,武王伐纣是顺应了民心,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现在大家都说东晋不可伐,陛下何必要逆天而行呢?(这时候苻坚的见识尚不如一个女流之辈耶!好一个张夫人,想必东晋的后宫没有这样的人物吧。)”     
    苻坚最宠爱的小儿子苻诜也劝谏说:“儿臣听说国家兴亡与否取决于贤人是否得势,大臣们都赞同的观点陛下却要反对,令人十分不解。”     
    苻坚已经听不进去这些老套观点,他不耐烦地回答说:“从前秦灭六国,难道那六国之主个个都是暴君?妇女小孩又怎么知道国家大事?”     
    当然,苻坚的宏伟计划也不是没人支持,还没资格参与上次会议的京兆尹慕容垂就竭力鼓吹说:“弱肉强食,以大吃小是自然界的规律,怎么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呢?陛下既然想了就去做,顾虑这么多干什么?从前晋武帝讨伐东吴,同意的就两三人,如果听从了大家的意见,怎么能统一全国呢(慕容家族的人好阴险啊)?”     
    苻坚听了这番话自然龙颜大悦,对慕容垂说:“能和我平定天下的只有你啊!”立即赏慕容垂五百匹绸缎。     
    兖州刺史姚苌也专门回来为苻坚打气(呵呵,级别比慕容垂还低)。有了这两位的支持,苻坚就下令准备南征。他命令在全国上下每十个男人里抽调一人当兵,又挑选二十岁左右的富家子弟三万多人作为自己的亲兵,这帮人打扮得光鲜鲜的,号称“羽林郎”(这大概是十六国时期最失败的兵种了,呵呵,都是些还没踏上社会的小大学生,一听说打仗就兴高采烈。既不知道战场的凶险,又憧憬着军功章满身荣耀复员,苻坚不愿意在朝廷里天天听大臣们的诉苦,就跑到军队里亲自训练这些新兵,每天就和他们讨论如何如何攻打东晋,还美其名曰:“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在这些轻率浮躁的年轻人感染下,苻坚对自己的决定更加充满信心)。     
    苻融后来又跑到军营里劝说苻坚:“鲜卑和羌人都是我们的仇敌,就等着我国发生事变好趁机兴风作浪,他们的所谓策划我看都没安好心。陛下挑选的这些少年都是富家学生,没经过实战的锻炼,只会顺着陛下的意思说空话。现在陛下轻信他们来决定大事,微臣只怕谋划不成,必有后患,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苻坚还没说话,周围的小青年个个是辩论能手,几句话就把可怜的苻融说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苻融论辩输了,只好怏怏而回。    
    不久,苻坚就任命苻融为先锋,张蚝、梁成、慕容垂为副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先行,自己又带领六十多万步兵,二十七万骑兵,一共集结了一百一十多万重兵发动了有史以来世界上单方面兵力最大的一次战争。(还有一说苻融的部队包含在六十多万步兵和二十七万骑兵里面,但算上后来的附加征兵,一百一十多万应该比较准确。)    
    三    
    在苻坚亲自策划指挥下,史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把方向校准到了项城(今河南沈丘)。苻坚认为此战必胜,就下令加封东晋皇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为了等他们来的时候有房子住,现在就先为他们盖官府了。(呵呵,这样的举措简直是闻所未闻、古今罕有啊。要怪只能怪苻坚这个人前半生太顺利了,其实苻坚就没打过什么正经仗,总是有意无意地做出轻视敌人的姿态,高手过招恐怕不会有这么多闲工夫吧。再者说了,你苻坚这边一厢情愿,也不问问人家乐不乐意,领不领情!)     
    苻融的二十五万先遣军已经发兵而去。苻坚又把手头的主力部队逐一分配,亲自授于进攻西线的姚苌“龙骧将军”的称号,并对他说:“朕曾经担任过龙骧将军,才有了今天的业绩,所以朕从来没有把这个称号送给过别人。现在朕把这个官职送给你,希望你能努力战斗。”     
    等姚苌拜辞后周围的大臣们才提醒说:“君无戏言,这恐怕不太吉利啊。”苻坚这才深表懊悔。     
    走在半道上的慕容垂早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慕容楷和慕容绍一起对慕容垂说:“我主最近骄傲自满,是亡国的预兆。复兴大燕的希望就系在这里了。”慕容垂也得意地说:“是啊,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功啊。”(呵呵,还没打仗慕容垂就有想法了。回头看慕容垂和姚苌所谓的“力排众议”其实都如苻融说的那样“没安好心”。当然这一仗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偶然,苻坚打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慕容垂和姚苌也决计算不到苻坚就保证一败涂地。惟一能解释的就是:苻坚打东晋对这两个家伙来说,完全是有赚无赔的重大利好消息。打赢了就是共襄盛举的大功臣,将来说话当然有底气,打输了也可以趁机混水摸鱼,好处大家拿。所以凡是支持进攻的,除了那一帮不长脑子的小青年们以外,就只有像慕容垂、姚苌这样的对苻坚不怀好意的一伙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了。)     
    但话又说回来。既然打赢的可能性很大,那些大臣们为什么还要声嘶力竭地反对呢?善于听从部下意见的苻坚这会儿为什么又要力排众议?除了上至王猛下至百姓对汉人政权有意无意地羡慕和自卑以外,前段时间吕光远征西域造成的影响也不小。原来苻坚灭前凉后,归属前凉的西域诸国不清楚前秦的实力,都准备造反自立。亲中原的车师、鄯善就向苻坚要军队讨伐,苻坚就派遣吕光带领十万军队前去救火。苻融当然又不满意了。他的说法和汉唐老臣的观点一样(也许是房玄龄?猜的,呵呵):“西域过于荒远,征服来的人民不一定听从号令,占领来的土地不一定就能种粮食,从前汉武帝轻率西征,得不偿失,陛下不要重蹈覆辙。”结果吕光一点不给他面子,跨过河西走廊,穿越大漠顺利地击败焉耆,赶走龟兹国王,自己镇守龟兹,倚仗着山高皇帝远,俨然一个土皇帝。苻坚看了战报后就想,东晋再难打也没有西域难打,而我军的战斗力必定超过劳师远征的吕光部队,吕光以十万部队就可以称雄西域,我以百万部队怎么就不能占领东晋呢?于是苻坚内心的好胜欲望越发膨胀,不久就彻底爆炸,进攻开始。    
    苻融的先锋走了没几天,耐不住性子的苻坚也亲自操刀上阵,就连想看热闹的张夫人也跟着上了战场。苻坚的战车叫云母车,装修得富丽堂皇,在三万羽林郎的护卫下真的是格外威风,近百万主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走向了战场。当先锋到达前线的时候,苻坚已到项城,凉州兵才到咸阳,蜀汉军刚刚沿江而下,冀州军刚调动到彭城。前秦百万军队的调度呈现一片混乱之势,就连苻坚自己可能也没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兵马。     
    苻坚统帅一百多万军队来进攻的消息传到建康后,东晋的大小官员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只有谢安一如既往地从容镇定。他立即开始运筹帷幄,东晋的西线夏口有拥兵十万的桓冲把守,这地方暂时不用担心,对于迎战东线苻坚的主力,谢安派出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又让儿子谢琰和桓冲的亲戚桓尹为副将,率领八万部队迎战前秦军。这其中就有谢玄的看家宝贝,五千北府兵。东晋的八万军队和苻融的二十五万先锋部队在寿阳形成了对峙。不久,谢安又派遣水军将领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前来增援,在寿阳双方兵力对比为25﹕8。5。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六章  单于折箭(4)

    一切安排妥当后,谢安又开始了他最擅长的清谈,不再管战场形势。当谢玄跑来问有没有什么安排时,谢安随口说了一句“已经另有安排(其实他啥也没安排)。”然后就出去游山玩水下围棋去了,留下一个摸不着头脑的谢玄独自发呆。桓冲听说后派遣三千精兵来加强建康的防卫,被谢安全部挡了回去,他说:“我早有安排,不缺人手,这些兵桓将军还是留着自己用吧。”急得桓冲对部下说:“谢安高人雅量,但就是不懂得打仗,现在大敌当前还是这么悠闲,又让些孩子去打仗,人还这么少,国家的将来可想而知。看来我要改行当胡人啰。”     
    秦军在先锋官苻融的指挥下,很快就攻占了东晋的寿阳(今安徽寿县),活捉了守将徐元喜。苻融一看东线战事很顺利,就调遣慕容垂带领三万部队进攻西线的郧城(今湖北郧县)。东晋将领胡彬听说寿阳兵败的消息后,只好带着五千水军往东撤退,半路上被前秦将军梁成率领五万军队包围在洛涧(今安徽淮南东)。秦军在胡彬阵地外围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栅栏以切断他的粮道。谢石和谢玄的部队在洛涧以东二十五里处摆下阵势,但害怕梁成的勇猛,不敢贸然进攻。没两天胡彬的粮食就吃光了,就派出使者请求谢石快想办法。     
    正巧送信的人被苻融的侦察兵逮住,苻融得到这个情报后,认为是件好事,就派人通知远在一百七十公里外的项城的苻坚,告诉他“敌人很少,快点过来别让他们跑了。”苻坚一听当然很高兴,就把主力留在项城(那可是可是近百万人马啊),自己带领八千羽林郎秘密来到寿阳,和苻融商量怎么吃掉对方。     
    这时候苻坚的仁慈心又上来了,为了对方的生命着想,苻坚就派遣在襄阳被俘的东晋将领朱序去劝说谢石投降(派谁去不行,偏偏派了这么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但朱序到了东晋的营地后,并没有按照苻坚的意思照办,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