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5237-五胡录 >

第16部分

5237-五胡录-第16部分

小说: 5237-五胡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前凉张茂死,张骏被封凉王。东晋叛将王敦病死,东晋王敦之乱平定。     
    公元325年     
    3月,后赵北羌王盆句除叛变到前赵,后赵石佗在追击途中被前赵刘岳杀死。从此两赵相攻不绝。     
    5月,东晋洛阳守军在后赵石生的攻击下向前赵求援。前赵刘岳呼延谟增援。石虎包围刘岳,杀死呼延谟。前赵刘曜部队哗变。     
    6月,后赵石虎全歼前赵刘岳的部队,活埋所有俘虏,前赵惨败。后赵占领河南淮北地区。     
    公元327年     
    5月,前凉张骏叛离前赵的管辖。前赵击败前凉军,占领黄河以南。     
    11月,东晋苏峻祖约造反,进攻建康。     
    公元328年     
    2月,东晋苏峻祖约叛军攻陷建康。     
    7月,后赵石虎进攻前赵河东地区。     
    8月,前赵刘曜击败后赵石虎,包围后赵石生于金墉城。     
    10月,东晋陶侃、庾亮、温峤联军在乱军杀死苏峻。     
    11月,后赵石勒集结八万七千人进攻前赵刘曜。     
    12月,两赵军队决战于洛阳城外,刘曜兵败被俘,后被杀。前赵刘熙即位。     
    公元329年     
    1月,前赵刘熙放弃长安逃跑。后赵石生占领长安。     
    2月,东晋叛军首领祖约投奔后赵,后被杀。     
    8月,前赵刘胤进攻长安,包围石生。     
    9月,后赵石虎歼灭前赵余党,将俘虏全部杀死。前赵灭亡(亡国1)     
    公元330年     
    2月,石勒自称大赵天王。石虎怀有不满。前凉张骏收复黄河南部失地。     
    西域康居丁零族人迁入中原。     
    9月,石勒称帝,四夷来朝。     
    公元332年     
    1月,石勒自认行事像大丈夫一样磊磊落落,像日月一样高洁。能力超过魏武帝曹操,和汉光武帝刘秀不相上下。     
    12月,前凉张骏默认下属称自己为王。     
    公元333年     
    5月,鲜卑慕容部落首领慕容廆病死,儿子慕容皝即位。     
    7月,后赵石勒病死,儿子石弘登基半天后就被石虎胁迫。     
    8月,石弘封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     
    9月,刘太后联合石堪密谋发动兵变未遂,皆被杀。     
    10月,长安石生造反,讨伐石虎。石生部下鲜卑军叛变,石生被杀。     
    公元334年     
    11月,后赵皇帝石弘禅让皇位于丞相石虎,后被杀。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四章  四分天下(1)

    一    
    西晋初期的辽东半岛活跃着一个叫做鲜卑的少数民族。鲜卑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融合形成了四个部落:靠近朝鲜的宇文氏,辽西的慕容氏,幽州一带的段氏,还有一支是姓拓跋的部落,它在山西北部建立了代国,曾经协助刘琨和匈奴汉国战斗过。     
    晋武帝在位时,慕容部落里出了一位叫做慕容廆的酋长,他花了四十九年的时间苦心经营,把慕容部落发展成为辽东最强大的势力。西晋灭亡后,慕容廆对外尊奉东晋为正统,被东晋封为平北将军。慕容廆死后,他的继承人、小妾生的长子慕容翰被正妻所生的慕容皝赶下了台,慕容皝夺取了继承人的位置,并得到了东晋朝廷的认可,被封为燕王。慕容翰逃到幽州,向段氏首领段辽请求对慕容皝进行武装干涉。     
    慕容皝即位的时候正好赶上后赵石虎篡权。穷兵黩武的石虎早就想征服东北,这时候慕容皝向石虎下书邀请他共同讨伐段氏,两个篡权者一拍即合。石虎命令大将桃豹率领大军十万、姚弋仲率领陆军十万作先锋,自己率领着大军在后面押阵,浩浩荡荡地向幽州杀过来。     
    后赵的部队实在太强,段辽抵挡了两阵就只身逃跑了,慕容翰也流窜到了宇文部落。石虎把俘虏的两万多段氏百姓迁徙到中原来居住。(段姓起源于鲜卑,两晋前姓段的名人很少,自从石虎这次远征,段姓便在中原扎下了根。)     
    对付段氏这个小部落根本就用不着如此强大的兵力,慕容皝也瞧出来了石虎的真正目的。手下大将慕舆根对慕容皝说:“赵强我弱,不宜妄动,但敌人劳师远征必有后患,不如固守首都,以逸待劳。”     
    慕容皝认为他说的有理,就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撤回了首都大棘城(今辽宁义县)。    
    慕容皝的撤退正中石虎的下怀,石虎就以慕容皝走的时候没给他打招呼为由向着大棘城猛扑过来。石虎的部队路过的三十六座城市纷纷投降,石虎的数十万大军将大棘城团团包围。     
    在石虎数十万军队的日夜攻打之下,大棘城的守军快支持不住了。石虎让人把招降书射进城里,慕容皝看了后对部将说:“孤家正要夺取整个的天下,怎么能投降呢?”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家眷一齐上阵严防死守。     
    石虎没想到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会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半个多月都没有进展,几十万人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最后补给供不上,只好下令撤退。     
    石虎撤退的时候正是深夜,慕容皝准备派兵追击,部将都认为夜里看不清楚路,穷寇勿追还是见好就收算了,只有慕容皝年仅十五岁的儿子慕容恪自告奋勇地要求上阵。慕容皝就派给他两千精兵前去追杀石虎,     
    夜色中慕容恪的部队悄悄地混进了后赵军撤退的队伍里,随着慕容恪一声令下,两千人一齐向四周杀出去。黑夜里的后赵军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只好四下散开往南方逃命。慕容皝接到慕容恪胜利的消息后,命令全体部队出击,收复了所有的失地,还抢去了幽州一带。(慕容恪应该是两晋十六国时期最强的武将了,如同三国志里面的赵云一样,实在是难以想象做父亲的竟然允许十五岁的儿子去和五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交战,呵呵,反正我自己是不敢。)     
    石虎死命逃回了邺城,一检查发现损失三万多人,只有养子石闵的部队在这次战斗中安全撤出。石虎十分欣慰,认为石闵有大将之才,对他委以重任。     
    经过这次大败,石虎再也不敢轻视新生的燕国,不久,在密云附近的山区流浪的光杆司令段辽又想和燕国开战,就对石虎示好,想向后赵借兵。石虎就派遣部将麻秋率领三万部队去接应。有了上回的教训,石虎对麻秋反复叮嘱道:“这次作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     
    谁知麻秋却把石虎的这番话当作了耳旁风。慕容皝听说后,就命令慕容恪率领七千部队埋伏在密云山中,等到对方人马通过一半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后赵军再次大败,麻秋只领着几千人逃了回来。     
    后赵连续吃败仗的消息传了出来,长期受气的东晋就准备趁火打劫一把。东晋已经十几年没和北方打过仗了,又先后平定了王敦、苏峻的叛乱,军队的士气很旺盛,一些年轻的大臣没见识过北军的厉害,纷纷要求出师北伐,东晋的权臣庾亮就在襄阳集结重兵要进攻后赵的洛阳。     
    庾亮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其他派别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太傅王导也不发表意见,推脱道:“既然庾司空能打,那还说什么?打就是了?”     
    诸大臣都神情踊跃,尤其是庾派官员,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了十几年,军队训练得也不错,还有长江天险,可攻可守,就一致要求乘敌人战败之机和后赵开战。只有一位叫做蔡谟的官员认为晋赵能否一战,取决于后赵是否强盛,而后赵是否强盛取决于石虎的能力。石虎当年战功赫赫,石勒全靠他来打下中原之地。石勒死后大臣们都要杀死石虎,而石虎却能在众人的反对中废黜太子,杀死政敌,然后一战攻下金墉城,再战杀死石生,可见石虎这个人很有能耐。当年石生在关中和前赵作战,能力很强,而刘曜十万军队都攻不下金墉城。当年王敦、苏峻叛乱,长江天险都挡不住,现在却要用长江来抵挡石虎,不知道这是什么想法。当年祖逖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强,也无法走出山区和敌人在中原作战。现在却要和后赵骑兵在襄阳到洛阳之间的平原作战。又有人认为敌人如果派遣大军前来应战,必定因为路途遥远而后勤跟不上,但是天下的险峻都不如关中的崤山函谷关,而石虎第一次到这里就敢孤军深入,消灭前赵,胜利回师。现在我军主力是步兵,敌人是骑兵,如果放弃长江天险贸然进攻的话,我看也不要等我军把胡人赶出中原了,他们必定会先把我们赶出大陆。     
    这篇奏章刚一公布就遭到一片嘘声,没人理会他这一套。不久王导病死,庾亮晋升为丞相,派了一大帮亲信在襄阳到武昌的漫长战线上集结重兵准备进攻后赵。     
    石虎刚在和燕国的战斗中吃了败仗,正在气头上,听说东晋要进攻他的消息后就想拿东晋的部队来出出这口恶气。他先下手为强,派遣大将夔安率领部将石鉴、石闵(后来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叫做冉闵)、李农等统兵五万进攻武昌。果然不出蔡谟所料,后赵的骑兵在长江以北的东晋北伐军阵营里来回冲杀,晋军争相上船逃命,没人敢出头拦截后赵的军队,任他们掳掠了七千多百姓当作战俘走了。     
    石虎看了战报后(看来石虎有文化,能识字儿),认为自己没有水军是个大问题,每次打到长江就不得不撤退。但自己又没有合适的训练场所,他琢磨了半天,决定联合盘踞四川一带的成汉国合攻东晋。     
    从前的流民李雄建立的成国已经改名为汉(“汉”这个名称真好使,刘邦应该申请专利才对),史称成汉。李雄在位三十年后死去,死前出人意料地任命养子李班继位。但是这个李班为人太多愁善感,李雄死了后李班任命叔叔李寿处理大小政务,他自己成天在灵房里痛哭(也不知道他到底累不累)。李雄的亲生儿子李越心里很不满,就发动政变处死了李班,然后拥立亲弟弟李期为皇帝。


《五胡录》 第二部分第四章  四分天下(2)

    李期性格残忍,平均一年就要毒死一个亲戚,今年正好轮到了李寿头上(连这种事儿都跟轮流坐庄一样),李寿正在和后赵接壤的涪城一带镇守,拥有独立的兵权,听说李期要害他的消息后,就派遣一万轻骑日夜兼程杀到成都,把李期、李越等人都抓起来,杀死李越,让李期去酆都当县令。落魄的李期对随从人员说道:“天子竟然沦落到县令的地步,还不如死掉算了。”于是悬梁自尽。     
    李寿取得成汉大权后,他的称号成了难题。有人替他算了一卦,认为可以当好几年的天子。一些部将想当大臣,认为能当一天就足够了,何况能当好几年的皇帝,另一些想过安稳日子的部将则认为当几年短命天子不如当好几代诸侯来的实惠(简直跟做买卖一样)。李寿说了一句老子的名言:“朝闻道,夕可死矣。”就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汉。     
    经过这场变乱,本来生活小康的成汉逐渐衰败下去。李寿接到石虎的求助信后,就大修军舰,准备联合后赵进攻东晋。军舰造成后,李寿检阅水军时众大臣却一齐跪下要求停战。李寿莫名其妙,一个大臣突然站起来对水兵说:“陛下已经宣布停战了!”众水兵欢呼雀跃,齐声高喊:“万岁!”,李寿怅然若失,只好下令停战。(很像萧峰劝阻耶律洪基么?)    
    二    
    成汉国谢绝了石虎合攻东晋的建议,给石虎的回信里称呼他为赵王石君,石虎看了后很不高兴。这时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肃慎国给石虎进贡了当地特产楛矢,石虎派遣使者把楛矢转送给李寿。以示大度。想不到李寿命令史官记载道:“羯使来庭,献楛矢。”(呵呵,石虎头一次发善心就碰了个软钉子,这应该是他这一辈子惟一一次显示大度了。)     
    石虎恨得牙痒痒,但成汉地势艰险,正面攻打比上青天还难。这时凉州刺史张骏去世,他的只有十几岁的儿子张重华接任其职。石虎听说新继任的凉州刺史是个娃娃后,就准备先从凉州下手。     
    在幽州吃过败仗的麻秋被石虎派往凉州作战,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金城守将被迫投降,整个凉州大为惊恐。老将裴恒只好坚守不出。     
    经过几代执政的凉州小朝廷已经形成了很官僚的门第观念,武将不是靠战功而是靠出身来取得官位。这时候,司马张耽向张重华推荐了自己的参谋谢艾。     
    等谢艾上朝一亮相,大臣们才发现谢艾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书生,都大失所望,认为谢艾没有资历,不能担当重任。     
    张耽对大家说:“当年韩信被推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