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5182-2049,相信中国 >

第8部分

5182-2049,相信中国-第8部分

小说: 5182-2049,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需要一个重心,或者说核心。如德意轴心,显然德国的实力远远大于意大利,柏林的重要性也自然要比罗马重要——所以盟军解放罗马并不等于二战结束,攻克柏林才是真正胜利的标志。同样,在美国没有正式卷入战争的时候,伦敦显然是与巴黎构成轴心,在失去巴黎后,伦敦是与莫斯科建立了事实上的轴心关系,这期间伦敦一直是反对德国的重心,德国重点要打击的也正是伦敦,但德国的空军和海军都没有实现希特勒的愿望。在美国参战后,华盛顿取代伦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核心,这个核心通过三条线支配着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联盟:华盛顿—伦敦是欧洲战场和盎格鲁?萨克逊联盟及英联邦国家的传统中心;华盛顿—南京是亚洲战场反对日本的中心;华盛顿—莫斯科是北方战场反对德国和日本的中心。    
    无论什么样的联盟都是一个运转的机器,支配这个机器的只能是一个大脑,否则这个机器就不知该怎样运转了。绝对的平等在战场上就是最大的敌人。    
    条件三:没有裂隙。    
    阿拉伯联盟同样也是一个缺乏信任的组织,利比亚的领袖卡扎菲就多次在阿拉伯联盟会议上大声指责沙特或者干脆中途退场。阿拉伯国家间的矛盾同样深远,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为时8年的两伊战争。拥有共同的宗教本来可以促进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但当宗教分裂出教派之后就成了矛盾的源泉,阿拉伯世界中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争斗早就成了外界制约阿拉伯人的可利用资源。如第二次海湾战争后,美国就一直在利用伊拉克逊尼派对什叶派在萨达姆掌权时的为所欲为的不满和报复心理左右伊拉克的政治局势。阿拉伯的极端宗教势力也一直对沙特王室允许基督教美国在伊斯兰圣地驻军非常不满,这也导致了沙特政府与宗教势力和众多沙特平民教徒关系紧张。


亚洲命运决定亚洲的内因(1)

    ● 中国:传统的东亚大国    
    《参考消息》曾登载了一篇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于2005年4月23号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所作的演讲。其中李光耀提到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观点:“中国崛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比较准确的说法应是“重新崛起”,因为中国一直是东亚地区的大国。从技术上和经济上来说,中国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只不过在过去的500年里,欧洲和美国超过了中国。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在1820年的时候,也就是在工业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亚洲经济占世界总产值的3/5。①    
    中国在东亚的传统地位并不需要多说,无论世界历史还是亚洲历史,失去了对中国的论述也就失去了对亚洲的论述,可以说东亚的命运是和中国连在一起的,中国受到内乱或者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则整个东亚都将蒙受损失,而中国强盛则整个亚洲都会享受到中国带来的利益。    
    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地位自秦统一中国直至鸦片战争,历时两千多年。只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自身陷入到迷茫当中。但即使从1840年算起,至2050年中国重新崛起,也仅仅是中断了200年,无论是世界还是亚洲对中国在亚洲的历史地位并不陌生,对中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崛起的能力也没有多少怀疑,只是对中国重新崛起后如何运用它的力量以及是否会对过去令中国受辱的国家采取报复而心存猜疑罢了。    
    ●日本:菊花与武士道    
    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    
    日本社会普遍接受佛教,但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取其“精髓”,不可思议的是日本人是如此理解佛教的劫与人的生死了结之间的关系的——生前的罪恶就在生前了结,与死后的灵魂无染。一劫了却,一劫复生,周而复始。所以在日本人眼中无所谓正反,只要是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人都是值得敬仰的。无所谓对与错,只有成功与失败;也无所谓荣与辱,只有民族利益得失。这也就解释了日本人为什么既崇尚佛教又对武士道精神如痴如醉。    
    在欧洲也可以找到一面日本的镜子,那就是英国。从地理上和岛国文明来看,日本和英国非常相像——它们分别孤悬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不同的是英国面对的是一个自罗马帝国之后再也没有统一过的四分五裂的欧洲,这使英国能够有效行使一种“英国因素”,即利用英国的力量竭力反对任何欧洲国家统一欧洲大陆的企图,即 “联合的噩梦”。无论是法国、德国、俄罗斯还是瑞典,只要谁有统一的企图,英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反对者,并且往往成为反对者中的中流砥柱,这就是英国的“制衡原则”。而今天,面对欧盟的形成,英国则显然颇为矛盾——无论加入或者反对,都是置英国利益于他人的股掌之中;日本的烦恼则正相反,日本两千年来一直是面对一个统一的大陆,即使是在它分裂的时候,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也一直没有机会像英国那样在亚洲大陆施展“日本因素”,它对这个大陆帝国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明朝时期的沿海地区,即“倭乱”,而从来没有上升到影响中国进程的程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只是在近100年的发展中,才借西方的殖民行为上升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国家。    
    而且很明显,即使是这种制衡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盎格鲁?萨克逊联盟的支持,并且只能是这个联盟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二是必须在中国这个大帝国软弱无力的时刻才行得通。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100年而已,现在中国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稳定、统一,并且很显然,接下来就是它的迅速强大——似乎中国的历史总是这样演变的。但这一次不同于以往的是:    
    一、这时不仅仅是演绎东亚历史了,而是处在全球化之中,日本拥有更多的选择,尽管形势也更复杂;二、日本在总体实力方面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身边这个大帝国,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三、日本与中国拥有同样的文明和人种,但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日本与中国的战略不尽相同,甚至是敌视中国;四、中国的长远战略必然引起国际上的一些疑虑和矛盾,在矛盾激化的时候,日本可以做出选择;五、如果认同中国的地位,日本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日本,这个我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给予过充分重视的邻居,似乎第一次有了可以超越中国、主导亚洲的机会,它怎么会轻易放弃呢?国家竞争中还从来没有主动放弃权力的先例。其实它也从来没有真正臣服过中华帝国。在公元7世纪,日本向隋帝国派出遣隋使,国书中将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并称,将日本与庞大的隋帝国等同视之,毫无敬畏之心。也就是说,日本一直就存有一种野心,希望强大、害怕被孤立,这种心理和英国的心理非常相近,但英国面对的是纷乱的欧洲,而日本则只能忍耐,以至在日本有一种人被称为忍者,这种文化显然出于这种岛国政治心理。毕竟,如果出于日本狭隘的岛国政治心理的话,他们认为来自中国的威胁似乎远大于中国强大所带来的利益。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就曾经试图挑战中国的权威。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后期,日本人开始向海外寻求发展,从朝鲜到中国海岸及南洋都有日本人的活动——这类似于北欧海盗对欧洲沿海的活动。在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成为日本的实际主宰者之后,于1592年率军入侵朝鲜,这相当于第一次正式向中国挑战。在朝鲜史中,由于这一年是夏历壬辰年,因此把这场战争称为 “壬辰卫国战争”或 “壬辰倭乱”。 1598年11月,明王朝派出的舰队与朝鲜组成联合舰队,在露梁海域与日本舰队决战。海战进行了将近两天,日本共计损失约450余艘舰船,日本海军全军覆没。朝鲜将领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在战斗中先后牺牲。随后,失去海上支援的日军陆上部队全部被歼,壬辰战争就此结束。此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占朝鲜的战略其实就是按照丰臣秀吉的战略步骤进行的,即首先占领朝鲜,然后进一步侵略中国。    
    大前研一是日本的企业家兼经济学家,他写过一本《新国富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目光一直关注着中国,毕竟中国的重新强盛是二战以后日本面对的最大课题。2000年,大前研一在中国各地进行了旅行,并制作了一部名为《觉醒的大国》的连续电视报道。2002年4月又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冲击》的书。他在书中说: “‘中国睡狮’的时代已经过去。以超过12亿人口为背景的优秀的劳动力,投入最新设备为产业背景的中国经济,强大已是没有疑问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著作,各种看法不一,既有 ‘中国威胁论’,也有去中国投资的指南,甚至还有中国行将崩溃的预言。”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学者,其政治眼光颇为敏锐,日本目前正处在我刚才所说的5种状态之中,大前研一要探讨的也就是最后的疑问——日本不可能完全重新回到明治维新以前的状态,即成为中国身边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伙伴,也不可能完全征服中国,那么,何去何从呢?


亚洲命运决定亚洲的内因(2)

    “由几位中国问题专家合写的《中国的世纪,日本的战略》一书中,有专家认为在制度改革方面,人们看到的是 ‘全球化的中国,发展中国家的日本’。 ②    
    也许,正如这本《中国的世纪,日本的战略》一书的书名一样,日本正在承认这个刚刚到来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而日本只能在这种状态之中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    
    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应该注意到两点,一是日本不可能真正重新回到过去小伙伴的角色;二是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要比中国强大,至少它会一直是一个一流国家,是一个中国非常重要的邻居,无论它的外交还是经济对中国来说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这两点,也许需要告诫中国:一、不要再梦想把日本当成仆人对待;二、最好把日本纳入自己的政策轨道。    
    藐视日本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但如果现在还继承这个传统则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赫德森研究所所长赫伯特?伦敦曾在《华尔街日报》舆论专栏发表文章说,日本的“文盲率为零,领导层稳定,日本商品在世界市场中很受重视,精通西方的管理技巧,信仰有目的的集体行动,因此,日本的未来并不是没有希望”。该所不久前还出版了一本书——《日本作为超级国家的再次崛起》,再次论证日本已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超级大国了。    
    就在我们正确看待日本的时候,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联盟也在研究日本这个昔日的挑战者——日本输掉了那场战争,为什么却得到了胜利的果实?今天的日本正是当初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和欧洲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认识到必须想办法阻止日本重新加入中国阵营,因为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无论它倒向哪一边,国际政治的天平都会向那一边倾斜。在名古屋的南山大学执教的国际问题专家罗宾?利姆说:“如果日本人真的没了希望,他们可能开始考虑默许中国的势力。因此,日本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经济健康发展对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都至关重要。”美国在二战中击败日本,1986年又逼迫日本大幅提高汇率(这导致了日本近10年的经济停滞),美国也曾借助冷战和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大力恢复日本实力。或扶或抑,而美国一直在充分利用日本这枚重要的战略棋子。这一次,面对中国的发展,美国又会面临一个如何制约日本与利用日本的问题。历史也许会重演,但也总有变化——日本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而不再是一个失败的挑战者任人支配了。    
    单从近几年的朝鲜核争论来看,本身朝鲜的那一点核力量并不会构成什么真正的威胁,而只是由核蜂刺理论推导出来的导火索罢了。仅就东北亚地缘政治而言,这里是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五方上演石头、剪子、布的地方,整个朝鲜半岛只是一张大谈判桌而已。俄罗斯希望不被排斥在外,希望能够继续参与这个关系俄罗斯熊屁股的地区;中国希望维持现状——这样最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和反遏制战略;韩国希望谋求削弱朝鲜的军事政权和威胁,并进一步向统一靠拢;美国则对朝鲜局势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因为朝鲜局势的紧张本身就是由于美国第四次扩张而一手策划的;而日本则是站在一个可以借机调整战略、谋求最大利益的台阶上。大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朝鲜不应该掌握核武器,因为这个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