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5182-2049,相信中国 >

第35部分

5182-2049,相信中国-第35部分

小说: 5182-2049,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潜艇部队以前曾显示出快速壮大的趋势,从1975年到1991年,它在规模上增加了一倍,从51艘舰艇增加到99艘。潜艇部队对台湾的封锁将至关重要。但是随着它最初的51艘舰艇逐步退役,它的潜艇部队的规模如今已经大大缩小。目前的规模只有69艘舰艇,而且还将会进一步缩小,因为每年大约三艘的更换速度将跟不上退役的速度。”    
    ——“当谈到进口武器问题,台湾在武器等级上显然超过了中国大陆。从1992年到1999年,台湾进口的武器是中国大陆进口的3倍以上,台湾进口了价值206亿美元的武器,中国大陆只进口了59亿美元的武器。”    
    ——“中国大陆唯一明显占据优势的武器是它的核武器能力和它部署在台湾对面的数百枚短程弹道导弹。尽管这些导弹目前安装的是常规弹头,但是它们可以装上核弹头。据国际危机研究组织的报告说,部署这些导弹实际上是一个迹象,它表明了中国认为它现有的用来对付台湾的军事选择办法是多么少。”    
    报告最终的结论就是“虽然中国从来不是布什总统的‘邪恶轴心’的一部分,但是它被认为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潜在威胁,特别是就可能对台湾发动一次战争而言。但是据一份新发表的报告说,这样一种设想被过于渲染了,是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情。”⑤    
    对这份报告的疑问也会有两个:这会不会是另一个朝鲜战争式的误判?现代战争真的到了没有以弱胜强的机会了吗?在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中国导弹威慑的战略效果还是存在的,即使只是导致驻日本、韩国或关岛的美军士兵大量伤亡,美国的舆论和民众也很难接受。    
    太平洋舰队司令沃尔特?多兰说:“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如天气、政治、经济,但是地理位置没有改变。关岛还在那里,它对美国的安全将永远具有重要意义。”⑥    
    关岛的得来就是美西战争的果实之一。1898年,美国海军亨利?格拉斯舰长率领的舰队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关岛,西班牙总督没有得到任何支援,只能乖乖地投降。    
    关岛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它储备有大量的油料、弹药,是美军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通过空中加油,美军就可以从容地投入战争,包括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如同大英帝国正因为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殖民地,才拥有了控制全球局势的能力一样,美国也同样利用掠夺来的地理资源来遏制下一个不驯服者。    
    这就是美国当时必须战胜西班牙的道理,也就是今天中国必须收复台湾的道理。无论从军事、经济、航运还是民族情感心理,台湾都是太重要了!


崛起之路中国路线图的设想(6)

    至于台湾问题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日本,从大战略来看,在东亚地区,如果中日能达成默契,则东亚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当然另一半在美国手中。在台湾问题上我们通常更多的是考虑日本的负面因素,而如果日本愿意与中国达成妥协,那么中国统一台湾则可以说成功了90%,因为美国如果没有日本的直接协助是不可能单独威逼中国——驻日美军基地就是开战的前线。    
    我们都知道中国统一台湾对日本来说有太多明显的不利。与日本的短期、长期国家战略均不相符,除非中国与日本能够构筑同盟或付出巨额代价,否则,日本干预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清楚日本现在的战略不仅仅是保卫所谓的1000海里的海上通道,而是要成为一个标准的海洋大国和正式的亚洲领袖、世界大国,这从日本努力进入安理会的行为上已经表现得很充分了。    
    日本不仅对中国的台湾问题表现得很关心,对中国东海自然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关切。显然,从现实利益来看,日本也很需要这些资源,尤其是东海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从地理战略角度来看,大陆架附近的岛屿或者礁石都关系着海洋交通和军事战略;从政治角度来看,谁控制了这些地方就等于谁夺得了政治优势,也就意味着谁将赢得亚洲其他国家的敬仰。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已经取代海上保安厅的地位,开始发挥政治和军事作用。中国要进入海洋,就必然要首先经过周边海域。从1949年中国成为一支独立的全球战略力量以来,美国就将中国视为一支敌对的力量,必须加以遏制。美国的海洋封锁对刚刚独立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严酷的制裁,中国的海洋贸易严重受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经济上的封锁已经基本被中国打破,但军事战略和政治战略上的封锁还是一直存在的。    
    台湾北面是冲绳,冲绳附近的海域不过350公里,台湾南面是巴士海峡,巴士海峡不过85公里,都是很狭窄的,而这两个地方是中国舰队通往太平洋的必经之路。这样小的出海口一旦被封锁,那就会导致中国十分被动。    
    对日本来说,没有通过战争掌握亚洲的领导权,那么现在通过再次遏制中国达到目的也是一种强烈的愿望。    
    中国思考任何国际问题都首先要明白中国所具有的实力和现实的国际地位,并分析美国在现代的国家利益所在,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绝对不能做,明白忍让的程度和利益割让的比例。——美国现在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绝对不要像当年的前苏联那样与其争锋,美国现在的实力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帝国都不及的。但这就意味着中国要善于合纵连横,要更具有魄力和胆识。    
    在现阶段,美国首先要控制世界的能源——在所有重要领域中,美国唯一没有控制能源领域,这与上帝错把石油放在阿拉伯人的屁股底下有关。进军中东从大的方面说可谓一石二鸟。除石油外,阿拉伯人与基督教徒间历来矛盾重重,也是欧洲最大的威胁。打击中东,可以削弱全世界的伊斯兰文明,对此,亨廷顿早在其《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就已经暗示。接下来,美国就是继续削弱俄罗斯,庞大的俄罗斯现在很虚弱,必须要在这时抢走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美国的目标是让俄罗斯变成一个普通的、没有什么威胁的欧洲国家,否则一旦俄罗斯经济改革成功,肯定会重新成为美国的威胁。所以美国不断将波罗的海国家与独联体成员拉拢过来,在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发动一系列颜色革命,防止中国和俄罗斯联盟——失去中亚,中国和俄罗斯不可能联盟。    
    最后是东亚。美国认为,中国的真正强大还需要时间,如果改革顺利那也要30年后;如果改革出现挫折,中国就会自顾不暇。所以,美国短期内并不看重中国,反而是日本,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如果没有美国压制,日本远比现在还要强大。但美国清楚,日本不可能长期蛰伏,现在必须割让一部分亚洲利益给日本,否则日本很可能谋求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那样亚洲会不稳定,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美国自然不情愿,但好在有中国、韩国和亚洲许多国家反对,美国情愿有人站出来反对日本和所有有此想法的国家。美国在亚洲一贯奉行分而治之的办法,即维持亚洲互相制衡的局面,就是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四者互相制约,美国扮演平衡角色,这其实是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策略的翻版。    
    清楚了这些,中国才能想办法反制美国。在大势上,中国面临美国诸多的制约,只能与美国打太极,不能来硬的。但在具体事情上则可以进行突然攻击,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在未来若干年内谋求朝鲜半岛的统一。    
    自然,这既考虑了朝鲜的全民族心愿也考虑了中国的重大利益,朝鲜半岛一向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    
    我们也能看到其他学者同样的见解:“但是,从长远战略来看,中国的经济建设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朝鲜半岛的统一将消除中国周边一个最突出、最敏感的热点,对中国、朝鲜半岛甚至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少是害少利多。即便有领土争端,只要采取适当方式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朝鲜历史上从未侵略过它国,反有遭受列强侵略的痛苦经历,它只担心受大国伤害,而无进犯大国的能力。”⑦


崛起之路中国路线图的设想(7)

    ●第三步:三极化趋势的可能性    
    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则著名的“隆中对”故事,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的形势,指明何处才是刘备的战略根据地,人有时并不怕颠沛流离,怕的是永远这样颠沛流离下去,刘备虽是一位英雄,但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又怎么会有所作为呢?四川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有特殊的战略地理意义,它物产丰富,内部资源充足,更重要的是四周环山,中部是大平原,这样的地势进可攻,退可守,是一个天然的战略根据地,刘邦与项羽夺天下就是以此为依托而成就大业。    
    诸葛亮的“隆中对”很好地指明了政治纷争中的一条原则,诸侯混战的局面总是最终演化成几个大势力的较量,如果想要成为具有资格角逐的大势力之一,就必须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谋划。    
    纵观世界历史,也会发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变化规律,并且总是在纷争中逐渐形成几大政治势力鼎立的局面,随意选取几个历史时段,都会看到几大帝国鼎立的状态。    
    公元前171年,东方的秦帝国、中亚的亚历山大帝国和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公元100年前后,东方的汉帝国、中亚的贵霜帝国和阿萨息斯帝国及地中海的罗马帝国。    
    公元815年前后,东方的大唐帝国、中亚的阿拨斯哈里发帝国、地中海的东罗马帝国和欧洲大陆的加洛林帝国。    
    公元1175年,东方的唐宋二朝、印度王国和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1795年,东方的清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    
    当然,历史上绝不是就这么几大帝国,而是像今天的世界一样有许许多多的小国,民族林立,纷争不断,但能成为核心势力的并不多,就像今天,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影响力遍布全球。在欧洲虽然有许多国家,但谁都知道,英、德、法是欧洲传统的三驾马车。非洲则是处于两端的埃及和南非在非洲内拥有核心力量。    
    现代社会仍是历史的延续,未来又是今天的延续,世界将怎样变化?    
    世界趋势会向三极化的方向发展吗?    
    这首先要问美国。    
    美国肯定对此持否定态度,至少它不愿世界朝这个方向发展,作为冷战的终结者,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赢家,这就像征服地中海周围各国的罗马帝国一样,它怎能希望北方的日耳曼人成立另一个大帝国呢?    
    从历史角度来比较美国和历史上各个大帝国的话,那么美国确实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帝国,它的影响范围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历史上再强大的帝国都无法与之相比。但是若将世界和国家横向比较的话,美国则并没有将世界纳入到一个政府之下,对历史而言,一个无法完成大一统使命的国家,无论其多么强大都只能作为一个国家存在。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果秦不统一中国,那么,无论秦王国强盛到何种地步,那秦王国也只是秦王国,历史书上还是有楚、燕、韩、赵、魏等国,而不是作为统一的历史名词收入词典。因为各个地方国家的主权还在,人们心里也还是存在国家认同感,还是要说他是楚国人,而不是秦人,而只有在秦统一六国,确立大一统的格局后,普天下之人才能异口同声地说:“我是秦人!”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论述国籍,而是象征一个大一统民族国家。假如海峡两岸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共同说一声“我是中国人!”那么还会有台湾问题存在吗?不就是因为在台湾岛内有否认这种声言的势力存在吗?    
    美国还不够强大,它注定无法统一世界,它可以显得非常强盛,但这种相对他国的强盛如果不能将他国包融入它的国内,那么,它也只能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强大国家,和罗马、波斯、埃及一样,只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国家,而不是像秦王朝一样,以秦王朝开始成为中国统一历史的开端。    
    这是因为:    
    1.自私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利益观,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潮只想让世界财富流向美国,而不是将美国慢慢推向世界,因为它惧怕它的主体民族失去利益;    
    2.美国财富占世界财富总比率的份额在下降,它已无力将世界融入美国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