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中国现代名人演说精粹 >

第2部分

中国现代名人演说精粹-第2部分

小说: 中国现代名人演说精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多在德性,荀子学多在礼,而传经则荀子为最多。
《史记·儒林传》述孔学,《任①侠传》述墨学。
晋太康九年立博士:《易》郑氏、王氏;《古文尚书》孔氏、郑氏;《毛

诗》郑氏;“三礼”郑氏;《左氏春秋》杜氏、服氏;《论语》郑氏;《孝

经》孔氏、郑氏。至此而西汉所立之今文皆亡矣。
《隋·经籍志》传《榖梁》者三人。传经学者至唐孔颖达而止。
六朝经学,南朝皆郑学,北朝皆王学,俱古文学也。
今文学与名节之风,至东汉大盛。汉末郑康成始集今古之大成,加以高

才硕学之徒侣最多,故郑学大行而今文寝息。至晋永嘉而今文遂绝。名节自
曹操荡扫于先,至何晏、王弼尚清谈,而王衍之徒唱和之,而名节遂绝。

① “任”,当作“游”。

加以老佛之学、词章之学陷溺既深,六朝佛学更盛,孔子之道坠地矣。
然六朝可取者尚有清议及九品中正之制。晋朝徵聘不绝,故风俗不至大坏。
自东汉之后,学术、风俗之一大变者,由于郑玄及曹操、何晏、王弼数
人也。

隋、唐亦立“五经”博士,由此途进者,谓之“明经”。既立科目取士,
以诗赋起自唐,故人皆习于词章,而通经渐少。故唐一代,无有能通经学者,
然其读书甚博,且最重骈体,故一时读文史者正多,论名节则无矣。其人皆
溺于科举,上下无复有言气节者,惟韩愈一人崛起,反骈体为古文,又能攻
佛、老异端,作《原道》诸篇,于是风气渐趋于义理,且气节又高,故宋学
由此而开焉。五代绝无一人言学。

论学术,分两大段:自孔子至东汉为一段,自汉末至唐、宋为一段。
孔子以前,皆讲“三世”。洪水时,人与水争;周公时,人与兽争;孔
子时,人与人争。
宋儒以气质言性,亦以义理言性。荀子“性恶”之“恶”,指质朴而言。

孟子之言性善未确。
武后令武士读《孙子》十三篇,遂立太公为武庙,孔子为文庙。
宋之学,始自欧阳修。激扬气节,始范高平。古文亦开于欧阳修,乃韩

昌黎再传弟子。昌黎学出于文中子,为古文之源流。有宋一代,言义理,折
衷于闽、洛;言文章,折衷于庐凌。宋学皆兼禅学,即本于孟子之心学,亦
圣人所有,未可厚非也。

南宋之学,朱、张、吕、陆四大家,别有永嘉之学,朱子集其大成,邵
子之数学,本于“先天”,“先天”本于“九宫”,“九宫”即出于《易纬》,
然究非经学正派。

朱子不治《春秋》,专言义理,于孔子之道得一半。
朱子疑《左传》,谓左丘明全无义理。其精力全在“四书”,而于《大
学》、《中庸》为最,于《六经》不甚精通。
通元世皆是朱学。延祐六年,立科学,以“四书”立学官,直至今日。
后汉气节,孔子治效之极也;晚明气节,朱子治效之极也。
凡人之学,皆学为圣人而已。圣人以孔子为一统。孔子之道,全在于“六

经”。《春秋》为“六经”之管龠,故孔子之道莫备于《春秋》。
。。。。。。 
《易经》阐明天道,兼及人道。《春秋》发明人道,兼及天道。
儒教,孔子特立。传道立教,皆谓之儒。
老之教曰道。墨之教曰侠。近耶教藉罗马之力,十二弟子传教,专在救

人,创为天堂地狱之说。马虾默德,谓之回。其教极悍。释迦牟尼,谓之佛。
其教专以虚无寂灭,亦藉天王之力。可知立教,皆藉国家之力。

史载以《史记》为最精,以其尊孔也。汉武未立学官之前,墨学最盛。
太史公特尊孔子为世家,弟子立列传,另立荀、孟两派,凡后学皆入儒林,
特有卓识。

史公之立《儒林传》,特为孔学未盛耳,后世之《儒林传》无谓也。至

《宋史》更别为《道学传》,甚谬。《晋书·释老传》特立,亦有卓识。
。。。。。。 
孔子之教,盛行于东汉,重气节,轻名利。
墨子之学,盛行于战国,任侠一派皆是。


老子之学,分为二派:清虚一派,杨朱之徒也,弊犹浅;刻薄一派,申、
韩之徒也。其与儒教异处,在仁与暴,私与公。儒教最仁,老教最暴,故儒
教专言德,老教专言力。儒教最公,老教最私。儒教专言民,老教专言国。
言力言国,故重刑法,而战国之祸烈矣。清虚一派,盛行于晋,流于六朝,
清谈黄老,高说元妙。刻薄一派,即刑也,流毒至今日,重君权、薄民命,
以法绳人,故泰西言中国最残暴。

同是法家,管子心最公,重民也;商君次之;至申、韩,直视民命如草
芥。

。。。。。。


中国开于有夏,故统言华夏。观于汉武,威行匈奴,今北番呼中国人为
汉人;唐太宗威行西域,故西番称呼中土为唐人,皆此意也。

地球自洪水以前一大劫。溯洪水之初,或为日所摄,或为他行星所触,
人类几绝。禹之治洪水,不过因势利导。是时日力之摄息,地球之轨平,洪
水必退,禹不过疏其未退者耳。洪水之劫,通地球皆同,可知不独中国为然。
观西人所考俱断于洪水后,便知。

王安石为人,甚有气节,甚有毅力,甚有血性。当时创行新法,条理颇
备,然其得力在《周官》,故流毒鲜,至害苍生,且以八股取士,沦落人才,
皆刘歆所丰蔀,而谬妄至此。

。。。。。。


上三千年,兽与兽争,中三千年,兽与人争,下三千年,人与人争。

地球数千年来,凡二大变,一为春秋时,一为今时,皆人才蔚起,创制
立教。

。。。。。。


墨子非儒,不非“尊天”、“明鬼”,为其相同。墨子之学,其最精处
在“兼爱”,“尚同”,其败绩处在“灭等威”“无差等”、“短裘薄葬”。
儒家言命以范人心,设乐以和人志,墨氏皆非之。盖墨氏全是粗迹,毫无精
义。

老氏之学,失诸虚;墨氏之学,失诸实。

墨子之道,与佛相类,而墨子行于身前,佛氏行于身后。墨子行之速,
故败之速;佛氏行之渐,故延蔓至今日。佛氏无父母妻子,故全讲虚理;墨
有父母妻子,故全讲实制。

墨子另有坚、白二派,观《大取》《小取》可知。侠派出于墨子,自汉
景帝禁之,而墨学始衰。墨学战国时与孔子并,至汉,墨学衰。老学盛于魏、
晋、六朝,盖墨学能行而不能传,老学能传而不能行。

。。。。。。。


清谈起于魏正始中何晏、王弼。阮籍当作《大人先生传》,谓世之乱法,
君子如虱之处裸。晋世尚清谈,而王戎、王衍等为领袖,士大夫翁然宗之,
晋于是亡矣。今日风俗之败坏,清谈之故也。顾亭林所谓古之清谈在老、庄,
今之清谈在孔、孟,然至今孔、孟清谈并无之耳。今日清谈,流为佛学。

。。。。。。。


孟子之学,心学也。宋儒陆象山与明儒王阳明之学,皆出自孟子。孟子,
传孔子心学者也。荀子,传孔子礼学者也。可知战国孟子、荀子为孔子二伯。
后人皆知孟子为孔子学,独不知荀子为大儒,甚可慨也。孟子、荀子是孔子
的派。


(选自《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陈独秀
一八七九——一九四二

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
1915 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大力提倡民主,反
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成为五四前夕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7 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 年和李大钊创
办《每周评论》,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五四运动后,陈独秀
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 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
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 年7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当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委员长,第四届、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3 年“二七”罢工失败后,
陈独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使中国共产党在国
民党右派的进攻下遭受了惨重的损失。1927 年党的“八七”会议上,他被撤
消党的总书记职务。此后他拒绝改正错误,并接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立反
党小组,于1929 年被开除出党。 1931 年被自称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
派”的托派组织推为总书记。1932 年10 月被国民党逮捕,1937 年8 月出狱,
1942 年病逝。

陈独秀是我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痕迹的人物。他从早年积极宣传民主
思想,猛烈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到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成立中国共产
党,最后堕落为反党的托派分子,自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但是
他早年那些叱咤风云,领时代之潮流的呐喊,仍不失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这
里选编了四篇讲演,可以让读者领略其中个味。

《劳动者底觉悟》(1902 年5 月1 日)一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
于人”的古训,通俗地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社会上各项人只是做工
的是台柱子”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演讲以“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
重”的设问为开篇,在回答了“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后,又深入诱
导听众懂得劳动者觉悟的二种层次,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第一步
是讨饭吃,第二步是将油盐柴米菜蔬锅灶碗碟都拿在自己手中,“否则无论
如何待遇改良,终是仰仗别人底恩惠、赏饭。”全文简洁明了,通俗流畅。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1917 年5 月1 日)提出了残存在国人思想
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于当时共和新体互为矛盾的尖锐问题。自辛亥革命成
功以来,共和政体取代了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可是人们脑袋中的封建思想
却不像推翻封建王朝那样一夜之间一扫而光,社会上各种非驴非马现象,令
有识之士忧愤如焚。陈独秀在演讲中列举了三例:其一分明挂了共和招牌,
但政府考官却以“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为题选拔人才;其
二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疾呼尊孔;其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
然文人学士则依旧推崇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嘲弄通俗的国民文学。陈独秀
一语破的:重在平等精神的民主共和思想和重在尊卑阶级的封建君主思想是
万不能调和的,“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
不住的。”


《近代西洋教育》(1917 年7 月1 日)和《新教育是什么?》(1921 
车4 月1 日)是陈独秀论教育问题的两篇重要讲演。我们知道陈独秀曾任北
大文科学长,早年熟读古贤遗文,后留学日本,又接触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
教育,因而在论及教育的讲演中能较为系统地阐述旧教育于新教育在教育思
想和方法上的区别。在上述的两篇演讲中,他具有说服力地指出了旧教育的
四大弊端,形象他说明了旧教育是先生教学生,新教育是学生教先生的泾渭
之分。又由于陈独秀早期经历了一个从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到具有
一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党的早期领导人的转变,因此这两篇演讲也在一定程
度上表现了这种思想嬗变的轨迹。前者不无“唯有外国月亮亮又圆”之嫌,
后者则较为公允地论及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种种可取之处。

劳动者底觉悟
——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职合会演说

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班糊涂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
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以为只有做
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这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吃的粮食,是那种田的人做的,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读书的人做的;
我们穿的衣服,是裁缝做的,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读书的人做的;我们住的
房屋,是木匠瓦匠小工做的,不是皇帝总统做官的读书的人做的;我们坐的
各种车船,都是木匠铁匠漆匠做的;还有许多机器匠,驾船工人,掌车工人,
水手,搬运工人等,才能把我们的货物和我们自己送到远方,这都不是皇帝
总统做官的读书的人底功劳。这世界上若是没有种田的,裁缝,木匠,瓦匠,
小工,铁匠,漆匠,机器匠,驾船工人,掌车工人,水手,搬运工人等,我
们便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屋住,没有车坐,没有船坐。可见社会上
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
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