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从百家到一家  >

第52部分

从百家到一家 -第52部分

小说: 从百家到一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约旱拇κ乐馈7胗牙夹赐辍缎卤唷返谄呔硎币咽1990年6月,当时冯友兰双目已不能视,全凭口述,他人记录。书中所运用的一切考据、文献、辨析全靠作者的记忆,而全书展开条理井然,文辞优美,实在是让人惊叹。冯友兰弟子涂又光在编《冯友兰选集》时曾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真,其言也美”,是对冯友兰最中肯的评价。冯友兰于1990年11月辞世,享年95岁。
  冯友兰创建的“新理学”:
  冯友兰对现代中国哲学有两方面重大的贡献。其一,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特别是为了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探索而作的“境界说”,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早年冯友兰在西方讲学,著作也被译成多国文字,也正因为此外国人才知道有中国哲学,因此在西方有“冯学”之说。
  第二就是冯友兰的“新理学”即“真正底形上学”,类似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冯友兰认为柏拉图传统和儒家传统,代表着形上学中“本体论”的路子。冯友兰的“新理学”也就是试图用本体论哲学的方法来构造的哲学新体系。冯友兰突出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又称玄学)的特征及其意义,并把形而上学看作是哲学的最重要部分,这也是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巨大贡献。
  冯友兰《新原人》中的“境界说”是在三四十年代构筑的新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二十世纪哲学中不多见的成系统的人生哲学学说之一。“人生境界说”将人的生命存在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是按照本能或习性来做事,功利境界的人则是追求个私之利,道德境界的人遵循的是道德规则,天地境界的人“自同于大全”。表明人对人生觉解的层次不同,也表明人性完善的程度不同。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文化素养不同,对宇宙、对人生的了解也有不同,其中天地境界的人所具备的觉解最大。冯友兰对这种学说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也曾说除了“人生境界说”自己别的学说都可以不要。
  冯友兰创建的“新理学”体系在现代新儒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他所思考、提出的问题至今仍然能够引发我们的深思。他改造程朱一派的宋明理学,吸取西方实在论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特别是借鉴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进行了新哲学的创造。
  冯友兰在《新理学》中首先对科学与哲学进行了区分,认为科学的对象是“实际”,哲学的对象是“真际”。所谓“真际”,是指逻辑上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理世界”;所谓“实际”,是指标志客观事物存在的“器世界”。实际不能脱离真际,而真际可以不要实际,真际比实际更根本。哲学必须通过实际达到真际。科学讲实际,故能予人以积极的知识;哲学讲真际,故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新理学的形上学体系建立在“理”、“气”、“道体”与“乾元”这样四个纯形式的范畴之上,这四个命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常见的概念,不过,冯友兰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赋予它们以全新的内涵。他把“理”“气”“道体”和“乾元”作为一个理解的对象来剖析。四者相互关联,存在、事物由气生成;气实现理,气被理所规定;理是流行的,总所有的流行谓道体;又因为一切理的流行中蕴含“动”,将一切流行中所蕴含的动的集合,称为乾元。因此在冯友兰的哲学里,事物是由精神产生的。它们是理,是道体,是乾元。由于道体与乾元皆是理的衍化,所以事物归根结底由理发生。
  “新理学”体系沿袭“程朱理学”的理论,无疑为重建传统儒学的形上系统做了很大的努力。当时西方有这样的思潮,就是对旧的形上学的拒斥,分析学派即是其一。冯友兰采用了分析学派的逻辑分析方法,但他反对完全不讲形上学。他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把哲学落实到人生境界的提高上,确实是冯友兰的创见,也表现了他对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
  贞元六书简介:
  冯友兰在抗战期间的哲学巨作贞元六书,是新理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贞元六书,即“贞元之际所著书”,“贞元”是贞下起元之际,指著书于抗战时期,当时是民族复兴的契机。六书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六种书的合称。六书序言中说:“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心立命之用乎?”正是作者表明心迹的箴言。
  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强调“新理学”是“最哲学的哲学”,他的《新理学》中阐述了东西方哲学的关系,突出了中国哲学中的直觉主义和西方哲学中的逻辑与语言分析。《新原道》旨在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继续和改造,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新事论》则适当的讲述干预当时的社会实际和文化问题;《新事训》、《新原人》强调的是注重人生观和伦理学;而《新知言》则阐述了方法论问题以及“新理学”与现代世界哲学的关系。
  抗战时期的士人,在学术上贯通中西,根基深厚,各自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出生在家国危亡之际,发奋著述,都有“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学术使命感,这种价值取向,使其精神意义当更在学术意义之上,贞元六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冯友兰趣事:
  冯友兰是一代哲人,深思慎取是他的特点,经常沉湎于思考之中。1938年南京沦陷后,武汉告急,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年2月中旬开始搬迁。一天,汽车经过边境凭祥的城门时,冯友兰因左胳膊放在车窗外而被城墙撞伤导致骨折。这段故事,金岳霖教授曾对冯友兰的小女儿宗璞开玩笑地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有考虑完,已经骨折了。”在这一开玩笑的话语中,一个一生思索的哲人,跃然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