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4719-外地人在北京 >

第13部分

4719-外地人在北京-第13部分

小说: 4719-外地人在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疾而终了。现在连少数国营饭馆的大姐们,在外地服务员的竞争面前也不得不松弛了脸部神经,没人敢那么牛气了。其实大多数的食客们也不是觉得自己来吃饭就如何如何了不起了,但最少也别总让人看苦瓜脸哪!    
    据统计全北京市现在的饭馆已经达到七八万家了,如此看来饭馆服务员至少也得有三四十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外地小女孩。这是个多么庞大的阶层!简直就是个中等城市的人口,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平均收入只有三四百块钱,往往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睡上下铺。她们从来没有休息日,一天上十二三个小时的班是普遍现象,她们生活的条件艰苦,连洗澡都得老板见缝插针地帮忙找地方。    
    她们中有的人干了一段时间就走了,有的还在干,有的转入了其他行业,当然几乎每天都有新鲜血液加入到这个行列,她们前赴后继、义无返顾。    
    人们都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境遇相同,环境相似的人却有不同的未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性格释然,这话太有道理了。下面我们就将告诉您一个真实的故事,三个女同学一起来北京干服务员,可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小利、小红和小王是从陕南山区出来的。她们是一个村里的,从小就是同学,山区上学非常难,女孩子就更辛苦,学校离她们的村子很远,十几里坑洼不平的山路,据说附近还有狼。三个女孩子平时结伴上学,要是有一个病了另外两个也不敢去。她们好不容易初中毕了业,小利成绩好,可家里没钱再也供不起了,小红、小王成绩一般,可家里的日子一样不好过。三个孩子一起下田劳动了一年多,那叫什么田?也就巴掌大的一块儿地,连羊都转不过身来。后来她们听说西安是大城市好挣钱,小王家在西安还有门亲戚,三个女孩便从家里人那儿连拿带骗凑齐了路费,三人搭伴一起跑到了西安,到西安后才给家里去信。    
    其实也不能怪三个孩子要跑出来。陕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最穷的地方,那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耕地都是在半山腰上开出来的,最穷的地方据说连土都没有,田里的土都是从别处运来的。秦岭和大巴山是陕南人两道很难逾越的屏障,这一带本来是道士炼丹的地方。古人因为汉中地区行路太难,只得花费无数人力修建了几百里的栈道。刘邦被封到这个地方当汉王,就是项羽认为在这么闭塞的不毛之地,刘邦不可能东山再起,一辈子都得窝在山沟里。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地少人多又没有象样的工业,这一带卖儿卖女的现象非常普遍,一百斤粮票就能换个大姑娘,而且哪家的姑娘要是给卖出去了,绝对是值得庆贺的事,全家都欢天喜地。哎!终于可以不在这地方受罪了。    
    改革以后陕南的经济状况好了些,可贫困地区之多、之穷仍为全国之最。卖儿卖女的事很少听到了,因为姑娘只要长大成型,有些胆子的自己就跑了。家里人对这种事早见怪不怪了。“对,那你说我们去哪儿呢?北京、深圳还是上海?”小红迫切地看着小利。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三百块一样过(2)

    三个姑娘在西安干得不错,她们在小王亲戚的介绍下在西安火车站,替别人卖打火机、刮胡刀之类的小玩意儿。二百块钱保底,其他靠提成,一个月四五百块,还得自己租房子住。在大城市呆了半年多,开了眼界,三个姑娘的心思又不安稳了。    
    小红是三个姑娘里出落得最标志的,她天生一副好身材,个子高,皮肤白,一双杏眼总能让买东西的多看他两眼。去北京的事首先是她提出来的,其实她在说这事之前自己心里也搞不清想去哪儿。    
    “听说北京和上海可好啦,挣钱多,人也好。”一天下班后,走在路上时她对另外两个伙伴说。“你们看火车站里出来的,哪个洋气不是北京就是上海的。”    
    “深圳也不错啊,深圳人也很洋气的。”小利说。她平时总喜欢看些杂书,报纸杂志也卖了一堆,她知道深圳是中国的前沿。    
    小利在学校时是三个人中成绩最好的,主意也最大,这回来字安就是她的意思。“你真不想在西安呆啦。”    
    “别瞎跑了,我们谁都不认识。”小王最老实,没事就躲在一边儿想家,有时想得难受就抹眼泪,弄得小红、小利把安慰她当成了一项工作。    
    “哪怕什么?谁去的时候认识很多人?我们三个去闯吗?总在西安有什么意思?”小红平时总和小王对着干。    
    小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到那里去能学到好多东西。”    
    “就是的,就是的。到底去哪里?”小红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上海人说话我们听不懂,深圳又太远,还是去北京吧。再说二毛也在北京,我们可以去找他。”小利看着她们。“到北京后我们必须要在一起,那样别人就欺负不了咱们,工作也有个照应。”    
    实际上她们来北京又是小利拿的主意。    
    她们到北京后就找到了同村的二毛。二毛比他们大两岁,一个村的。小学毕业后就跑到西安学厨师去了,两年前来的北京。他对小利很有点那个意思,时不时地给她写几封信,所以小利有他的地址。二毛看到她们来自然非常高兴,经他介绍三个女孩子就在二毛打工的饭馆干上服务员了。    
    她们工作的饭馆在北三环附近,有好几百平米的营业面积,楼上还有八个雅间,光服务员就有二十多人。老板是个北京人,早年是文化局的小干部,现在下海了,待人还算宽厚。他只收走了三个人的身份证,告诉她们管吃管住,一个月三百块钱工资,干好了有奖金。她们就这样在饭馆留下了,三个乡下孩子虽然在西安住了一段时间,可初到北京那股新鲜劲就别提了,每天下午歇工的时候,她们都要缠着二毛带她们去逛街。    
    小利沉醉于金碧辉煌的故宫,她站在五凤楼前,回想着书本上的那些文字,甚至感到有股历史的沉重感压抑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双颊燥热、呼吸粗重,而心情却复杂得难以表述。她忽然想起在西安听的一盘磁带——梦回唐朝。    
    小红则认为东三环大北窑一带的高楼大厦最好看:“全是玻璃的!里面什么样?”她问二毛,二毛摇摇头,他也没进去过。小红硬逼着二毛带她去看看,在国贸中心门口她们被保安很客气地请了出来。“你不也是外地人吗?”小红冲保安撇了撇嘴。    
    小王一开始还跟着逛了几回,后来她不愿意去了。“人太多,头晕!”她说。    
    不论在外面怎么玩儿,回到饭馆就得老老实实给人家干活儿。好在饭馆大,分工比较细,要是在小饭馆里工作强度可就大多了。    
    很多人认为服务员不就是端端盘子,收收桌吗!是个人都会干。其实一般饭馆的服务员的确是这样,所以她们待遇低,在饭馆里也没什么地位。我们在《城里不挣钱》一章里讲过,饭馆里地位最低的是杂工,最受气的就是服务员。杂工的活儿又脏又累又杂,服务员则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挤兑,一头是饭馆的老板、大厨,另一头是比谁都牛气的客人,两头还都得罪不起。其原因还不是他们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满大街没几个不能干的,老板当然不拿他们当回事了。    
    最近这两年随着餐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饭馆里的人事地位有所变化了。当然杂工一时半晌是翻身无望了,但服务员是饭馆的门面,她们的境遇有所改变,待遇也有一定提高。的确现在餐饮业对服务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就拿小利她们所在的饭馆来说吧,小姑娘模样说得过去是最基本的,最好还能说两句英语,见了老外必须得能应付。老板还要求她们必须把菜单上的菜名全都背下来,不仅得背下来,还要每种菜的特点、口味都得记清楚了。客人要是把服务员问住了,老板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就得罚钱。当然老板自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光把二三百个菜名背下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别提口味、特点了。二毛从老板哪儿给她们争取了半个月的时间,三个人一有空闲就神经病似的“叨叨叨,叨叨叨”地念。在回宿舍的路上,她们边念边笑,当地的北京市民还以为这三个姑娘有毛病呢。    
    小利0是最先背好的,她怕小王她们还背不下来,客人点菜的时候一般都冲到最前头。如此几天小红就跟小王说:“瞧她的样子,多会表现呀!”    
    这话传到小利耳朵里时,她和小红狠狠地吵了一架。最后小红直给她揉胸捶背地赔不是,小利的火才消了。“大家都是姐妹吗,我们可不能有矛盾,家里还不知道我们怎么样了呢。”小王这个老实头的话差点把她们三个都说哭喽。    
    其实姐妹几个闹点小矛盾也算不了什么,一阵风也就过去了。想在北京站住脚,关键是还得把工作干好。    
    我们说过,服务员这行最受气,气儿的来源大多都在客人身上。饭馆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干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歪瓜裂枣都能碰上,什么样的世故人情都年看到。国家干部的虚荣、黑社会老大的嚣张、生意人的排场、一家子出来聚会时相互攀比,失了恋独自来借酒浇愁的无限惆怅。服务员得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碰上什么样的得说什么话,一句错了就得人家招八句难听的。最不能招惹的是一个人来喝闷酒的,一般来说端上菜后就别理他了,你知道他有什么犯心事,犯了人家的忌讳,桌子都能给你锨翻了。    
    我国古代不让妇女进饭馆是有道理的,碰上不讲理的,大老爷们儿脸皮厚还能应付,要是袖大身长的大姑娘只有哭的份了。    
    说实话小利她们刚开始干的时候都有些怕来客人,来了客人心理就打鼓。她们刚到饭馆的第三天,就看见有个喝多了的酒鬼嫌服务员上菜太慢,把半盆汤扣在人家身上了。那情景想来真是可怕,他红着眼珠子硬说饭馆的人瞧不起他,拉着上去规劝的老板说要“出去炼炼”。最后老板实在急了,叫人打了110才把这家伙拉走。从那天开始,小利就下了决心,将来在北京一定要找个体面的工作。    
    可不久麻烦就让她们撞上了。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三百块一样过(3)

    二毛为了照顾她们,他用手里的一点儿小权利总把她们安排在一个班上。那次小王给一桌客人上菜,盛汤时一不留神把汤汁洒到了客人的手上。本来那桌客人差不多都三十来岁,穿得挺是样的,可这一勺汤下去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炸开了。    
    “咳!咳!咳!你干嘛哪!你眼睛长肚脐眼里去啦?”客人半举着流着汤的手,腾地蹦了起来。他咧着嘴,眉毛挑到了脑门上。    
    另外几个客人哈哈大笑起来。    
    “好!让小姐给你舔了吧!”    
    “瞧那小姐细皮嫩肉的,泼你一身汤,肯定是瞧上你啦,今儿还不带家去。”    
    “小姐长得还行,跟把巩丽打肿了似的,带回去吧。”    
    “对不起,对不起要不您到卫生间去洗洗,我带您去。”小王连说了七八句拜年的话,她的脸都吓白了。    
    “洗洗?我又没干那事,洗什么呀?”客人的手在小王面前晃。    
    小王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自然听不出他的话外之音。“真对不起,洗洗就干净了。”    
    “嘿!”有个坐着的客人叫了起来:“还是个雏哪!你小子今儿要走运。”    
    “那不行。”客人手上的汤几乎都快掉到小王脸上了。“洗干净就行啦,你还烫了我一下呢,你说怎么办吧?”    
    此时小红、小利和另外两个服务员已经跑过来了,他们一边赔不是一边想拉小王走。    
    “想走?没那么容易!”客人不顾大家的规劝,挂着汤汁的手一把拽住小王的手腕子。“进不说清楚,我们哥几个就没完。”    
    老板本来以为服务员说两句好话就完了,一直在吧台看着,现在他觉出势头不对,赶紧跑过来。“哥哥您这是怎么了?”    
    客人眨眨眼,也可能是听见了北京口音,气焰没刚才那么嚣张了:“你是老板吧?有你们小姐这么干事的吗?弄我一手汤,你瞅瞅。”说着他终于撒开了小王,举着手给老板看。说来可笑,他手上的汤汁在刚才抓小王的时候已经抹在小王手腕上了,他伸给老板看的手,居然还挺干净。这一来他自己倒弄得挺尴尬的。“嘿!刚才还一手呢?”    
    “哈哈哈”坐着的几个客人又笑起来。“你都抹小姐身上了,没事就占人家便宜,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